《大道之行也》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道之行也》课件 (共32张PPT)

导入新课
那个美丽富饶、祥和安乐、神秘难寻的“世 外桃源”大家还记得吧? • 谁都想过上这美好的生活!这只是世外桃源。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 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 现一个人类比较早的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 同去感受感受。 •
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 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 结全文。
合作探究
•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 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 句,并作讲解。 •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 社会的理想的? •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谢 谢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通“举”,选举
是
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培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
动词,以……为亲,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明确
•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 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 明确:(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 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 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 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 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 全社会的关爱。
那个美丽富饶、祥和安乐、神秘难寻的“世 外桃源”大家还记得吧? • 谁都想过上这美好的生活!这只是世外桃源。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 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今天, 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 现一个人类比较早的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 同去感受感受。 •
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 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 结全文。
合作探究
•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 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 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 句,并作讲解。 • 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 社会的理想的? •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谢 谢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施行 通“举”,选举
是
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共同拥有的,
培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
动词,以……为亲,奉养
动词,以……为子,抚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 青壮年 为社会效力 幼年人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明确
•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 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 明确:(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 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 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 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 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 全社会的关爱。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3张PPT)

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
大道之行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从一段历史记载说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 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 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 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 焉。”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 道之行”象征着美好的时代,但是孔子 未能遇见。因为对“大道之行”充满期 待。变乱纷争的春秋末期,人们也迫切 期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
呈现学习成果:
示例1: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不正是当代人所要建设的小 康社会的理想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不正是当代社会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嘛?
因而,我们当从自身,践行社会风尚的实践;我们当从 理想,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内涵。让这个社会“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财物 厌恶
不一定
从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
兴起
作乱害人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 称之为;称得上
学习任务3:
本文写作尤为注重文采和表达, 读起来有气势,有意蕴。【请从 表达句式、运用修辞、使用词汇、 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写作特色】
鉴赏写作特色:
示例1:
从句式来看,多用整句,从而形成整齐、铺排的效果,增 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等。
大道之行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从一段历史记载说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 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 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 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 焉。”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 道之行”象征着美好的时代,但是孔子 未能遇见。因为对“大道之行”充满期 待。变乱纷争的春秋末期,人们也迫切 期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
呈现学习成果:
示例1: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不正是当代人所要建设的小 康社会的理想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不正是当代社会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嘛?
因而,我们当从自身,践行社会风尚的实践;我们当从 理想,不断丰富小康社会的内涵。让这个社会“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财物 厌恶
不一定
从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
兴起
作乱害人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 称之为;称得上
学习任务3:
本文写作尤为注重文采和表达, 读起来有气势,有意蕴。【请从 表达句式、运用修辞、使用词汇、 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写作特色】
鉴赏写作特色:
示例1:
从句式来看,多用整句,从而形成整齐、铺排的效果,增 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等。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优秀课件
古语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自古,太平盛世之下,事物的发展都应当是有能力者参与之、讲信义者参与之、重和睦者参与之,抛开正义的不公平对待是违背大道的做法!
古语又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从来,棒打出头鸟是我们这个世界对待不喜欢的事物的态度。
然而,表现出众错了吗?韬光养晦只是求生之计,表现出众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当事物强大到别人都离不开你时,世界就再也不允许我们低调处世了。
此时,唯一的做法是直面困难、披荆斩棘!
华为,一个中国科技企业的传奇。
在我国数量庞大的企业群中,一个华为、一个老干妈,是享誉世界而未上市的企业。
他们都是勤勤恳恳做主业、踏踏实实造品牌,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
反观我们其他大多数企业,炒房、炒地、炒股票,总之是不务正业。
没有一股专注劲,是很难做出顶尖的企业的。
华为官网写着这样的话语:
①华为30年坚持聚焦在主航道,抵制一切诱惑;
②坚持不走捷径,拒绝机会主义,踏踏实实,长期投入,厚积薄发;
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④我们不会辜负时代慷慨赋予我们的历史性机遇,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一往无前。
这总可以体现华为精神了吧。
坚持主业、拒绝诱惑、艰苦奋斗、自我批判、重视研发是华为的品质所在,亦是其成功的原因所在。
《大道之行也》公开课ppt课件

因此人们都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不只以自己的儿子为儿
子老使。年。老人 有所赡终养 ,青壮壮年有为所社用会效,力幼幼年有人所成长长,
使老年人有人赡养,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
同“鳏”,
老而无妻的人
幼而无父的人
残疾人
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夫的人
老而无子的人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托马斯·莫尔 ------ “乌托邦”
孙中山 --------伏尔泰﹑罗梭 ---
“天下为公” “自由﹑民主﹑平等”
《诗经》 ------------
“适彼乐土”
马克思 ------------ “共产主义”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再次朗读课文,试着抓住重点词句背诵。
大道之行也,
,选
与
,讲
修
。故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 “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 余人(其余的人家)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 出酒食。
相同点:人人平等、社会安定、团 结和睦、民风淳朴
陶渊明 ------------- “世外桃源”
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公有的,高尚能干的 人被选拔出来,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所以人们都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不只以自己 的儿子为儿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寡、孤、独、残疾者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
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大道之行也》公开课ppt课件

幸福就是这样,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收获无限 。
探究课文
天 ?
天
1、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下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无 贼
拓展延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梁惠王上》
带着向往语气朗读全文 勇敢质疑 我们现在的社会 是不是大同社会
一、
通假字:
1选贤与能-通“举”选举,推举
自主学习 掌握文意
• 1.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 留、替、删、调、补 • 2.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进行讨论
翻译句子(留替调补删)
大道之行也(留) 讲信修睦(替)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补、调) 盗窃乱贼而不作 (留、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 的行为
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二) • 这天,天气晴朗,碧空万里,我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公园中散 步。转了一圈下来,觉得有点累,就坐在路边的椅子上,边喝点 果汁,边欣赏周围的风景。无意中,我看到了高大的梧桐树上有 一个小巧玲珑的鸟窝。我取出随身携带的望远镜,换上黄底镜片 仔细地观察起来。鸟窝中躺着两只雏鸟,只见鸟妈妈咬着虫子, 一点一点地喂给小鸟;一有风吹草动,鸟妈妈就张开温暖的翅膀, 把整个鸟巢遮住;吃完美餐,鸟妈妈就不时地用她的羽毛轻轻地 抚摸着小鸟的身体,多像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呀!原来,幸福就是 躺在父母的怀里,尽情享受家人的呵护。 (三)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经过一条距离很长的马路,每次我都会看 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位9岁的残疾小男孩,因为不幸的车祸, 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推着他的轮椅帮他顺 利地穿过马路。听着他那甜甜而开朗的声音,“谢谢哥哥!”我 感到无比的幸福。原来,幸福就是帮助别人后得到的快乐。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3张PPT)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 谓大同。
乱贼:作乱害人 作:兴起 大同:古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译文: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 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 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图谋 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 )不会发生,于是(家家户户)都从外面带上 门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 社会的特征,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 生活的期待。
文本特色
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本文先对“大同”社会进行了纲领性说明。接着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人人都 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最后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大同”社会的未来图景,表达了对“大同”社会 的美好期待。全文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详细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读清字音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
文意梳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与:同“举” 修:培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
积累文言词语
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同“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
妻)
一词多义
➢1.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只是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子
➢ 2.为 ➢ 天下为公 读wéi,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 不必为己 读wèi,为了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完美版PPT文档共25页

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完美版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完美版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中山向往的理想社会:
“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 所。” “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 民共享。”
中国和谐社会
“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障, ------ 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业。 ------ 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系,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 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十六大报告
古今异义
孤独
“独”为老而无子的人。
古义:是两个词, “孤”为幼而无父的人,
今义:是一个词,独自一人、孤单的意思
归 古:女子出嫁 今:归来,归属 古:这 今:判断动词 乱 古:造反
今:杂乱,捣乱
是
词类活用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亲:动词意动用法 以……为亲 子: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
余人(其余的人家)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 出酒食。
相同点:人人平等、社会安定、团 结和睦、民风淳朴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1、在当时看来:
2、在现在来说:
3、能否实现?
“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 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 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 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 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
门闩( shuān )
)
解释字词
大道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大同
讲信修睦
儒家的理想社会
货恶其弃于地也
睦,和睦(气氛) 憎恶 (动词)以……为亲 以……为子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
翻译句子(留替调补删)
大道之行也(留) 讲信修睦(替)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补、调) 盗窃乱贼而不作 (留、替)
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 纲领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表 “男有分,女有归” 现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特 征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总 括 语
全文结构:
• 全文可分三层:
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 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 私利。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 的事情不会发生
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以(人们)只是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 门,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女有归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使老有所终……皆有所养
②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
③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
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
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后人称为“至圣先师”,“万 世师表”。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
矜寡孤独(guān ) 男有分( fèn
货恶其弃于地也( wù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 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 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 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 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⑥ 〔男有分(fè 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 指职业、职守。 ⑦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 子出嫁。
天 下 为 公
民 族 、 民 生 、 孙 民 中 权
山 ——
康 有 为 : 小 康
1911年4月24日 林觉民 仁者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 身之福利,为天下人 谋永福也。
林觉民
陶渊明
------------------
“世外桃源” “乌托邦” “天下为公”
(人们)憎恶财货被扔在地上的行为
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
讲信修睦(mù )。睦,和睦(气氛)。
矜(guān)。矜,通“鳏”。
有分(f è n)。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货恶(wù )其弃于地也。恶,憎恶。
课文欣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 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礼记》
选自《礼记· 礼运》,《礼记》,儒家经典 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 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 《礼记》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 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 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 以有这番言论。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 《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文人笔下的理想社会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陶渊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范仲淹: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康有为《大同书》 :
“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国土之分,无种 族之异,无兵争之 事……铁道横织于地面,汽球 飞舞于天空, ……无乡邑(yì)之殊,无 僻闹之异, 所谓大同,所谓太平 也。”
孔 子 : 大 同
老孟 吾子 老: , 以 及 人 之 老 。;
幼 吾 幼 பைடு நூலகம் 以 及 人 之 幼
陶 渊 明 : 世 外 桃 源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 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 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
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马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和 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 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 社会形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 基本概念。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
“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 自己的父母,不只是 疼爱自己的子女,使 老人能够善终,中年 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 能,为社会效力,幼 童能够顺利成长,使 老而无妻的人、老而 无夫的人、幼而丧父 的人、老而无子的人、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 人都能够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 要有归宿。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③;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④。 是故谋闭而不兴⑤, 盗窃乱贼而不作⑥, 故外户⑦而不闭⑧, 是谓大同⑨。
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 自己想私藏。力气,憎恨它不出于 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 己的私利。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 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 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都从外
面带上门而不关闭。这就叫做“大
同”社会。
③恶(wù ) 憎恶。④身,为自己谋私利。⑤〔谋闭而不兴〕 奸邪之谋不会发生。⑥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 起。⑦〔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⑧〔闭〕用门闩插门。 ⑨〔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4、“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
5、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的 ? 人人受到关爱(人不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 物物尽其用(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人人尽其力(力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老、壮、幼:形容词做名词“老人”、 “壮年人”、 “幼童”
谋闭而不兴 谋闭:动词用作名词,耍奸邪 之谋的行为。
通读课文,思考: 1、大道指什么?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2、大同指什么?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 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3、大道之行也怎样理解? 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 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托马斯· 莫尔 孙中山
---------
伏尔泰﹑罗梭
---
“自由﹑民主﹑平等”
“适彼乐土” “共产主义”
《诗经》 -----------马克思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大同社会
* * *
人人受社会关爱 人人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杰出人物的选择
• • • • • 孙中山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共产党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再次朗读课文,试着抓住重点词句背诵。
,选 与 修 。故 人 , , 使 , , , 矜 、 、 、 ,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 , 。货恶其弃 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 身也, 。是故 , , 故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讲
课堂练习: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公有的,高尚能干的 人被选拔出来,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所以人们都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不只以自己 的儿子为儿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寡、孤、独、残疾者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