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钢筋原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附原始记录)

分包单位
/
/
检验批部位
施工依据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第5.2.1条
验收依据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检查记录
验收项目 钢筋力学性能和重量 偏差检验
1
质量证明文件齐全,试验合格,报告编号 GX201604-00192、GX201604-00193
工质量验收规范》 -2015 检查 结果 √
/
√
100%
/
/
月
日
月
日
钢筋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1020202 01020302 009 02010201 单位(子单 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子分 部)工程名称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地基与基础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基础子分部 检验批容量 筏板基础 3批次(12、22 、25) 基础(2016.4.29 钢 筋进场)
主 成型钢筋力学性能和重 控 2 量 项 偏差检验 目 3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
第5.2.2条
/
/
第5.2.3条
/
检查合格,报告编号GX201604-00192、 GX201604-00193
1 钢筋外观质量 一 般 成型钢筋外观质量和尺 2 项 寸偏差 目 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锚 3 固板及预埋件等外观质 量
第5.2.4条/15源自共15处,检查15处,全部合格
第5.2.5条
/
/
第5.2.6条
/
/
专业工长: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合格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钢筋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钢筋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2-2钢筋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填写说明主控项目1、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钢筋、焊条的品种、牌号、规格和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②、钢筋进场时,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
监理单位100﹪见证取样检测,30﹪须见证取样送检。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每批质量证明书和进行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全部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③、当钢筋出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数量:该批钢筋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专项检验报告。
2、受力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HPB235级别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②、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分别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5倍的直线段。
③、采用90°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分别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10倍的直线段。
④、各类钢筋做不大于90°的中间弯制时,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0倍。
检验数量:每工作日同一类型钢筋抽查不少于3件。
检验方法:用钢尺量。
3、箍筋末端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HPB235级钢筋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RB335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③、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管力学性能和外观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样品名称
牌号
样品编号
样品数量
检验环境
委托日期
样品状态
代表数量
检验日期
外观检测
样品编号
公称外径D(mm)
公称壁厚t(mm)
标准要求(mm)
实测值(mm)
平均值(mm)
单项判定
标准要求(mm)
实测值(mm)
平均值(mm)
单项判定
1
2
3
4
力学性能检测
样品编号
截面面积S(mm2)
下屈服强度Re1(MPa)
抗拉强度Rm(MPa)
断后伸长率A(%)
单项判定
荷载
Fs(kN)
修约前
修约后
荷载
Fb(kN)
修约前
修约后
标距1()(mm)
断后标距11(mm)
断后伸长率A(%)
检验依据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ZT3091□《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检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fT228.1
计算公式
Rd=F√SRm=Fb∕SA=(1r10)/1o×100
仪器设备
口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200mm)
口微机显示液压万能试验机
备注
钢管外径从钢管两端和中间位置各量取一个值;钢管壁厚从钢管的一端量取一个值,另外一端量取两个值。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报告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报告1. 引言1.1 背景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钢筋焊接连接存在施工难度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而机械连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对于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探究钢筋机械连接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其对连接质量的影响,为钢筋机械连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设计2.1 材料准备本次试验使用直径为12mm的HRB400钢筋进行试验。
连接采用膨胀套筒连接,套筒材料为优质碳钢。
2.2 试件制备试件采用标准试件制备方法,钢筋长度为200mm,连接处留有一定长度用于连接。
3. 试验步骤3.1 第一组试验在第一组试验中,我们将钢筋连接在两个混凝土梁上,然后施加不同的荷载。
每个荷载持续10分钟,并记录连接处的位移和应力。
3.2 第二组试验第二组试验中,我们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包括优化设计的连接形式和传统的连接形式。
同样施加不同的荷载,记录连接处的位移和应力。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连接方式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评估其连接质量。
4. 试验结果与讨论4.1 第一组试验结果在第一组试验中,记录了不同荷载条件下的连接位移和应力。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随着荷载的增加,连接位移逐渐增大,但应力变化不明显。
这表明连接的刚度较低,但连接质量较好。
4.2 第二组试验结果第二组试验中,我们对比了不同的连接方式。
结果显示优化设计的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刚度和连接质量,关于连接位移和应力的数据表明其性能优于传统连接方式。
4.3 结果讨论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钢筋机械连接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现较好。
•优化设计的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刚度和连接质量。
•钢筋机械连接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对焊接技术要求较高的场景。
5.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连接质量,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连接需求。
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9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连接、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
机械连接接头检测报告

机械连接接头检测报告
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施工单位样品状态
工程名称接头类型
工程部位检验形式
钢筋牌号样品数量
接头等级规格代表数量
代表批次委托日期
检测类别委托人
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检测地址检测环境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单项评定ⅠⅡⅢ
单向拉伸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强度(MPa)
断裂特征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
单向拉伸残余变形平均值u
(mm)
高应力反复拉压
残余变形平均值u
20
(mm)
大变形反复拉压残余变形(mm)u 4
u 8
检测结论
检测说明
见证单位:见证人:
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
签发日期:年月日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测原始记录
共
页
第
页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检测编号接头等级检验型式检测依据接头类型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编号检测环境设备状态
检测日期检
测
内
容
单向拉伸
接头极限抗
拉荷载
(kN )
破坏形态残余变形值U 0(mm )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变形测量标
距L 1
仪表读数1仪表读数2
平均值
初始
结束
初始
结束
检测说明 1.变形测量标距L 1=L+(1~6)d,L—机械接头长度;d—钢筋公称直径
2.u 0—接头试件加载至0.6f yk 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的残余变形校核:
主检:。
钢筋机械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低温部位接头
应进行专门试验,符合JGJ 107的有关规定
一般
项
目
1
直螺
纹加
工
丝头牙形
钢筋端头应切平后加工丝牙,牙形饱满,无断牙、秃牙缺陷,且与牙形规的牙形吻合,牙形表面光洁
丝头螺纹长度
不应小于1/2套筒长度
2
挤压
接头
外观
接头外观质量
挤压后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缝
挤压接头压痕道数
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班组长: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专业技术 Nhomakorabea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2
钢筋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
应符合JGJ107的规定
3
型式检验报告
工程中应用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4
操作工技能
从事钢筋机械连接施工的操作工必须经培训并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操作
5
工艺检验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其抗拉强度、残余变形应符合现行规程、规范的要求
接头处弯折
≤2
度
外型尺寸(检其中一项)
挤压后套筒长度
1.10倍~1.15倍原套筒长度
压痕处套筒外径
0.8倍~0.90倍原套筒外径
表C.6(续)钢筋机械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测报告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检测日期:XXXX年XX月XX日1.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建议。
2.检测对象本次检测对象为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包括螺纹套筒、螺纹钢筋和连接螺母等。
3.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目测检查、非破坏性检测和机械性能测试等。
4.目测检查通过目测检查,我们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进行了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接头有无裂纹、锈蚀、变形等缺陷,尺寸测量主要测量螺纹套筒的直径、长度和螺纹钢筋的直径等参数。
5.非破坏性检测非破坏性检测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
超声波检测用于检测接头内部的缺陷,如气孔、夹杂物等;磁粉检测则用于检测接头外部的裂纹、断裂等缺陷。
6.机械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抗剪强度和承载力测试。
抗剪强度测试通过在接头上施加力,并测量其抗剪破坏的最大承载能力;承载力测试则通过施加垂直拉力,并测量其最大承载能力。
7.检测结果(1)目测检查结果:经过目测检查,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表面光洁无明显的锈蚀、变形和裂纹等缺陷。
螺纹套筒的直径和长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螺纹钢筋直径与设计要求一致。
(2)非破坏性检测结果:经过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未发现接头内部和外部的明显缺陷和裂纹等,接头质量良好。
(3)机械性能测试结果:抗剪强度测试结果为XXMPa,承载力测试结果为XXkN。
与设计要求相比,接头的机械性能良好,具备了较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8.结论根据以上的检测结果分析,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经过目测检查、非破坏性检测和机械性能测试等多项检测,其质量良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建议继续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接头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9.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接头连接的可靠性和强度,建议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和清洁接头的表面,防止锈蚀和腐蚀的发生;(2)严禁过载使用,避免接头承受超过其设计承载能力的力;(3)遵守使用规范和操作要求,在安装和拆卸接头时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