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概况
什么是遂昌模式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隶属丽水市,位于钱塘江、瓯江上游,仙霞岭山脉横贯全境,山地占总面积的88.83%,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
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遂昌优质的农特产品,从2005年开始遂昌就有网商自发做淘宝,主要经营竹炭、烤薯、山茶油、菊米等农特产品。
近些年遂昌的电子商务也逐渐发展起了服装、家具等品类,形成了朱阿姨童装等知名网络品牌。
遂昌模式:以本地化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作为驱动,带动县域电子商务生态发展,促进地方传统产业,尤其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电子商务综服务商+网商+传统产业”相互作用,在政策环境的催化下,形成信息时代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目前,遂昌就是以本地化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作为驱动,带动县域电子商务生态发展,促进地方传统产业,尤其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网商+传统产业”相互作用,在政策环境的催化下,形成信息时代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如右图)。
这其中,本地化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是遂昌模式的核心,网商是发展的基础,传统产业是遂昌模式的动力,而政策环境则是遂昌模式产生的催化剂。
遂昌模式对于其他县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农业升级,或者通过县域内多品类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腾飞,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浅析遂昌县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及园林应用

充 营养 , 夜间在枝 上蛟一“ 刻槽产 卵 , u” 幼虫孵 化后蛀入 木
质部危 害 。 体防治方 法 : 具 221 选 用 抗 虫 品种 丹 红 杨 、 霸 杨 速 生 , 桑 天 牛 , 天 .. 巨 抗 桑
等 隐 蔽处 群居 ;月 底 至4 , 3 月 虫体 蜕 皮增 大 , 分泌 蜡质 物 ;
树 干 上 可 用 锤 子 锤 卵 或 用 刀 子 刮 卵 , 刻 槽 在 嫩 枝 上 可 如 将 枯 枝 条 和树 桩 一 起 剪 掉 , 7 剪 1 , 工 寻 找 卵 块 、 每 d 次 人 卵 槽 集 中 销 毁 ; 桑 天 牛 羽 化 期 捕 捉 成 虫 , 用 铁 丝 从 在 或 蛀 道 中 刺 死 幼 虫 。 种 方 法 最 简 单 , 最 有 效 , 般 如 防 这 也 一 治 认 真 的 话 , 以 除 去 7 % 的 虫 卵 , 此 , 是 防 治 的 最 可 0 因 这
地 为 主 , 地 面 积 占总 面 积 的 9 .% 。 内 主 要 溪 流 为 松 山 16 境 阴 溪 、 溪 江 和 灵 山 港 。 处 亚 热 带 中 部 ,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乌 地 属
的 1 1 包 含 种 以下 等 级 )具有 较 高 观 赏价 值 。 据 其 2 种( , 根 攀援 特性 分为 : 1) 固类 。 ( 吸 此类 植物 具有 气生根 或 吸盘 , 可分 泌 粘 液将 植 物粘 附 于它 物之 上 而攀 援 生 长 , 扶 芳 如 藤、 中华 常春 藤 、 盖藤 、 山 虎 、 石 、 霄 等 。 2) 绕 冠 爬 络 凌 ( 缠 类 。 类 植 物无 特 化 的攀 援 器 官 , 此 以茎 缠绕 它 物 生长 , 攀
援 能 力 很 强 , 紫 藤 、 防 已 、 风 藤 、 背 五 味 子 等 。 3) 如 木 清 粉 (
遂昌简介

遂昌县简介一、地理环境遂昌县位于浙西南,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
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1万,辖2街道7镇11乡,203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森林覆盖率达82.3%。
境内山川秀美,林海氤氲,云雾飘渺,素有“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的美誉。
二、生态环境全县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达9260个,高出世界清新空气标准6倍以上。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是400年前汤显祖笔下遂昌原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
遂昌县境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类型,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白马山、南尖岩、九龙山等高山地区终年无高温天气,是夏季避暑的胜地。
遂昌县的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由龙泉和福建浦城入境的仙霞岭山脉横贯南北,展布全县,境内山地面积22.56万公顷,占88.83%,耕地面积1.03万公顷,占4.06%,水域面积1.8万公顷,占7.11%,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地貌以中山为主,群山耸立,间有低山、丘陵、岗地和谷地。
其中林业用地占84.71%、农业用地占8.7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10%、交通用地占0.37%、水域占1.85%,未利用地占3.20%。
90%以上地面为植物或水面覆盖,生态环境优越。
土壤种类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34个土属、70个土种,并有明显的分布范围。
海拔800米以上主要是黄土壤。
黄、红壤土分别占全县土壤分布总面积的43%和48%,适宜发展林业生产和茶果等经济特产。
水稻土占9%,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岩性土、潮土占土壤面积的0.25%,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无明显影响。
三、历史文化遂昌建县于公元218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曾在这里任知县5年,写就了戏曲名著《牡丹亭》,汤公“兴教、劝农、安民”之政声、“清政爱民”的治县方略流传深远;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独山村的“明代一条街”至今保存完好;97年发掘的好川文化(瓯越文化发源地、“东方文明曙光”)遗址被列为全国考古重大新发现。
丽水遂昌旅游景点大全

丽水遂昌旅游景点大全
1. 莲都风景区:以丽水的城市花卉、观光园林为特色,是一个集观光、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2. 飞仙关风景区:以山水风光为主题,有七道湾、海女崖、紫金温泉等景点,同时还有多种户外活动可供游客选择。
3. 遂昌仙峡景区:以峡谷奇观、瀑布飞泉为特色,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4. 大川溪漂流:是丽水著名的漂流项目,沿着大川溪而行,沿途有壮丽的峡谷和清澈的山泉水,是一项刺激又享受的户外活动。
5. 浙西大峡谷旅游景区:以雄奇险峻的山峡、清澈见底的溪流为特色,是一个适合徒步和观光的自然景区。
6. 南明山风景区:以绝壁峰林、古村落为特色,有南山宣化寺、九龙瀑布等景点,也是一个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7. 遂昌县国家森林公园:以茂密的森林、湖泊为特色,是一个适合野外露营、徒步旅行的自然公园。
8. 仙都古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江南古村落,有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街道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是体验传统乡村生活的好去处。
9. 南石碑风景区:以奇石、钟乳洞为特色,有南石碑、南明洞、仙人洞等景点,是一个探险和观光的旅游胜地。
10. 溪口古村: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有古老的
建筑、古道、古井等景点,可以了解到丽水的传统文化。
浙西南革命的先行地遂昌县红色资源价值转换先行先试的探究

浙西南革命的先行地遂昌县红色资源价值转换先行先试的探究浙西南革命的先行地——遂昌县,是浙江省金华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遂昌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红色革命的摇篮,曾是浙西南革命先行地,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红色历史。
近年来,遂昌县积极探索红色资源的价值转换,并已在红色资源价值转换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遂昌县红色资源价值转换的背景遂昌县是一个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资源。
早在1930年,红军长征期间,遂昌县就成为了红军长征的必经之路,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后勤支援。
在解放战争时期,遂昌县也是革命的主战场,先后组建了多支光荣的革命游击队。
遂昌县因此被誉为“浙江的红四军”,有着深厚的红色革命传统和良好的革命基础。
二、遂昌县红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长期以来,遂昌县一直重视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
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并大力弘扬了红色文化,使得红色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县政府还加强了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建立了一批革命历史档案馆和红色革命纪念馆,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红色革命教育资源。
近年来,遂昌县积极探索了红色资源的价值转换之路。
县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革命文化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线路。
遂昌县红四军革命纪念馆、朱德故居、毛泽东故居等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遂昌县还大力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深度剖析和利用,开发了一系列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如红色革命主题文学作品、红色革命主题艺术品等,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热烈欢迎。
遂昌县在红色资源价值转换方面已经进行了多项先行先试的工作。
县政府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县政府积极推动红色资源的价值转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大对红色资源的利用力度。
振兴浙西南遂昌县箬竹叶产业的对策

期为推进箬竹叶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ꎮ
1 箬竹叶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箬竹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
区域具有广泛的分布ꎬ 其叶片作为粽子的包装材
料被普遍利用ꎮ 由此ꎬ 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估显示ꎬ 近年来箬竹叶市场需求量以每年 5% ~
10%的速度增长ꎬ 但在供给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
市场共收购 4 192 tꎬ 平均年收购量为 381 tꎬ 位居
尤其是江、 浙、 沪一带ꎬ 产生了一批经营中华传
浙江省首位ꎻ 其中最多的年份 1966 年达到 527 tꎮ
统美食粽 子 及 系 列 产 品 的 品 牌 企 业ꎬ 如 “ 五 芳
箬竹叶收购价格逐渐走低ꎬ 采摘产量逐年下降ꎮ
斋” “ 真真老老” “ 南湖斋” “ 老家兴” 等粽子企
产量达 1 45 万 tꎬ 2021 年市场需求继续增长ꎬ 箬
为山区县ꎬ 遂昌植被丰富ꎬ 箬竹林面积达到 2 万
竹叶产能缺口增大ꎬ 供需矛盾突显ꎬ 箬竹叶价格
一路攀升ꎮ 例如ꎬ 浙西南遂昌县箬竹叶鲜叶价格ꎬ
2000 年前后为 5 ~ 6 元 / kgꎬ 近年来已上涨到 7 ~
8 元 / kgꎬ 2021 年市场价达到 9 ~ 10 元 / kgꎮ 综合评
Abstract: Suichang Countyꎬ located in the west of Zhejiang Provinceꎬ is an important mountainous county in the
bamboo industryꎬ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producing area of Indocalamus tessellatus leaves. In recent yearsꎬ with the
遂昌模式研究报告

遂昌模式研究报告《遂昌模式研究报告》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经济面临困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遂昌县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发展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被称为“遂昌模式”。
本报告主要对遂昌模式进行研究和总结,分析其成因和特点,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借鉴参考。
一、引言遂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行政单位。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遂昌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并在经过长期实践后形成了独特的“遂昌模式”。
二、遂昌模式的成因1.地理优势:遂昌县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政策支持:遂昌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创业和发展农业产业。
政府提供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和技术培训等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3.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遂昌县凭借优质的农产品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成功打入城市市场,实现农产品销售与生产的良性循环。
三、遂昌模式的特点1.产业结构升级:遂昌县发展了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特色农业产业,如有机茶叶、中药材和生态果蔬等。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成功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
2.农民合作社发展:遂昌县鼓励农民组成合作社,通过共同经营和集体经济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
农民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3.旅游业融合发展:遂昌县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业。
县政府建设了一批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并且将农产品和旅游业相结合,推动了两个产业的互动发展。
四、遂昌模式的启示1.政府的引导作用:遂昌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农民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渠道,加快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
遂昌模式研究报告

遂昌模式研究报告遂昌模式是指在浙江省遂昌县推行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是一个贫困地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遂昌县的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但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不便等原因,遂昌县的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遂昌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遂昌模式。
遂昌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遂昌县重点发展了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和乡村振兴三个产业。
首先,遂昌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其次,遂昌县重点发展了花卉种植、茶叶生产等特色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最后,遂昌县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等措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推行遂昌模式的过程中,遂昌县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遂昌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旅游的可持续性。
其次,遂昌县通过推行节水灌溉、有机农业等措施,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最后,遂昌县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遂昌模式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遂昌县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GDP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遂昌县成功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然而,遂昌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遂昌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限制了产业发展的速度。
另一方面,由于遂昌县的资源禀赋有限,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遂昌模式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和乡村振兴等产业,实现了遂昌县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遂昌模式也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遂昌模式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昌县位于浙西南,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
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1万,辖9镇11乡,203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森林覆盖率达82.3%。
境内山川秀美,林海氤氲,云雾飘渺,素有“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的美誉。
一、遂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
遂昌建县于公元218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曾在这里任知县5年,写就了戏曲名著《牡丹亭》,汤公“兴教、劝农、安民”之政声、“清政爱民”的治县方略流传深远;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独山村的“明代一条街”至今保存完好;97年发掘的好川文化(瓯越文化发源地、“东方文明曙光”)遗址被列为全国考古重大新发现。
遂昌是一个革命老区,1927年1月成立中共遂昌支部,同年10月建立遂昌县委,南方三年游击战时,粟裕、刘英曾率部队建立了以我县王村口镇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二、遂昌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县。
全县有耕地15.5万亩,人均0.69亩,拥有林业用地327.7万亩,人均17亩,林木蓄积量59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3%,是浙江省林业大县;县境内河流分属钱、瓯两系,水力资源蕴藏量40万千瓦,可开发资源30多万千瓦,总蓄水量7000多万立方米,现有水电装机容量8.9万千瓦,在建的水电装机容量3.7万千瓦;全县已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点80余个,有金、银、铜、锌等30余矿种,遂昌金矿被誉为“江南第一大矿”,全县莹石储藏量为5000万吨,居全国县(市)首位;遂昌“龙谷丽人”茶具有高山云雾特色,获得国际金奖;遂昌竹炭和石练菊米以其特色优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竹炭之乡”、“中国菊米之乡”和“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
遂昌县自然景观独特。
有“天地间的山水画”之称的国际摄影创作基地4A级景区南尖岩;有全球首个网络虚拟景区,被誉为“江南小九寨”的3A级飞石岭景区;有落差高达300米的中华第一高瀑4A级神龙谷景区;有全国首批、浙江省首个国家矿山公园-4A级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还有水天一色、养身健体的湖山温泉……
三、遂昌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县。
2009年,遂昌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紧紧依靠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全县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8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6.43亿、22.06亿、19.37亿,结构比例为13.4:46.1:40.5,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0美元。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89亿元,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9亿元,增长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8亿元,增长9.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3亿元,增长14.6%;外贸出口总额8770万美元,减少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分别增长8.5%和12.8%。
农村经济稳固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6.43亿元,增长4.7%。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康庄工程、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小流域堤防加固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稳步推进。
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茶叶、毛竹、山地生态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73亿元,农业规模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合作社52家,全面启动原生态农产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年8大品种10个原生态农产品培育基地共实现产值1799万元。
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启动并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年完成投入2.92亿元,改造危旧房4828户;全面启动“洁净乡村”活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稳步推进;完成农民异地转移搬迁3654人,其中乌溪江库区困难群众2013人,整村搬迁1620人,完成乌溪江库区第二期脱贫致富工程投入1.14亿元;全年完成农户信用信息采集43129户,获得金融机构授信7.05亿元,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31亿元。
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县建设九大工程,全面开展生态公益林扩面工作,新增101.4万亩重点公益林,公益林总面积位列全省第二;继续深化“遂昌模式”林权制度改革,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31亿元。
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全年新扶持60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生产经营项目,全年安排234万元作为村级组织运行经费,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建成3个乡镇和49个村社区服务中心。
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5.33亿元,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84.27亿元,增长5.1%,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
实际到位市外内资3.62亿元,外资263万美元。
全面完成二都街区块供地和毛田区块征迁工作,工业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工业经济向新兴、环保、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全
年完成制造业投资3.69亿元,增长11.7%,元立金属三期、池禾科技皮革转移膜、正圆二期、利化炸药新生产线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或达产达效。
元立、凯恩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审时度势,灵活应对,及时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化危为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8%,超额完成4%的任务,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
严格实行入园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遂昌县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预验收。
旅游经济成果丰硕。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0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0.1亿元,分别增长50.3 %和50.2%,两项增幅均居丽水市首位,成为遂昌县引领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迅速升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24
万元,增长127.6%;全面启动省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景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竹炭博物馆、红星坪温泉度假村、大柘汤沐园相继建成营业,南尖岩、金矿国家矿山公园、飞石岭等景区扩容工作扎实推进,神龙谷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遂昌的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迅速提升。
此外金融、商贸、仓储、电信、信息、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得以迅速发展。
重大项目扎实推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8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5.7%。
城市建设面貌有较大改观,深入开展“深化服务、协同破难”百日攻坚活动,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32个县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93亿元,其中乡村康庄工程等19个项目达到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1亿元,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万平方米,新增城市道路面积6万平方米。
汤公园、污水处理工程、后江区块基础设施等市政项目进展顺利,车站路于11月实现通车。
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入2.08亿元,51省道上江至三墩桥段公路改建、石王公路改建二期等项目加速推进,峡口门至湖山至金竹公路改建工程顺利开工,368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全面完成。
投入5500万元,保质保量完成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成屏一级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乌溪江干流大溪坝、蟠龙水电站等省市重点水利项目进展顺利。
投入3827万元,完成110KV 桃园输变电工程,投入2922万元,推进新农村电网建设。
全面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行政村广播电视光缆覆盖率达96%,电信、移动、联通3G网络逐步推广应用。
社会事业协调进步。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全年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22个,授权专利17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培育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各1家,省科技型企业2家。
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化解义务教育债务953万元;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入3938万元,民族中学项目进入扫尾阶段,全县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工程有序推进;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顺利实施职教“六项行动计划”,成人教育工作获全国先进;扎实推进“领雁工程”和“名师名校长工程”,两支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成功举办“汤显祖文化•劝农”节暨仙县遂昌休闲游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大柯摄影文化节等一系列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开展了建国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城乡文体设施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网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全面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建县医疗管理委员会、县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县医疗事业监事会、县社区卫生总院,健全农村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免费为城乡居民开展健康检查,规范完善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加强。
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行“两免”检测工作,婚检率、优生检测率分别达69.3%和74.5%,计生各项指标均列全市前茅。
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县城所有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均达到350平方米以上的要求。
人防、档案、移民、地方志、气象、工商联、科普、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