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_一目斋

合集下载

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4、《听诊器的由来》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4、《听诊器的由来》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只要是你印象最深的、最精彩的、最快乐 的、最受感动的等都可以写。 三、例文引路,学法迁移
1.过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篇话说寒假生活的例文,仔细读一读,边读 边想一想,这
这节课力求做到人人参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能思则能疑,疑而促进问,问而获得知,疑是 深思的结果, 是获得新知的起点。
6 课文中哪句话也说明雷奈克听到了声音呢?找出来读一读,果然说明了什么?你能用 “果然”说一句话吗? 7当雷奈克发现木板能传声的时候,他是怎样表现的呢?读一读,读出高兴的感情,赶 紧 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从赶紧中你体会到什么? 8看图,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画面,想象他会听到些什么?当他听到病人的呼吸声、心 跳 声,他又会怎样表现呢?用惊喜的语气朗读“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是不在这 10 个饺子里。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 无
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2. 读后讨论:这篇作文说了些什么?你觉
得哪些地方有情趣,怎么有趣?了解例文写作 思路。
小结: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的动 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具体的 描写。 3. 学生再读例文体会写作方法。 四、精选材料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讨论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相机板书“听诊器”。 2、教师: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尝试读文,感知课文。 1、 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抽读生字卡片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 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 1、 生找朋友互读课文,注意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 2、 请个别同学分段读课文,并纠正其读音。 (五)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 “病”字主要写好“丙”字,不是“两”,最后一笔是个点。 2 “究”上面是为“穴”,下面为“九”,不要漏掉最后一撇。 3、让生读读,写写。

部编新版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诊器的由来》名师教案(可直接打印)

部编新版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诊器的由来》名师教案(可直接打印)

《听诊器的由来》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肺、喇”等15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和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播放音乐:《我爱发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伟大的发明?组织教学。

1.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同学们,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吗?对。

这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经常用到的听诊器。

(板书:听诊器)2.简介听诊器。

听诊器也叫听筒,用它可以听到人体内的各种声音,比如:呼吸声、心跳声。

3.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

大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读课文:读课文,划生字。

借拼音,读准确。

2.听老师范读,给生字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3.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克、肺、治、疗、板、蹲、胸、腔、凑、析、研、效、喇、叭、状。

①去音认读;②注音领读。

4.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5.重点认读:肺、喇。

(1)“肺”字是左右结构,右面竖一笔下来,区别于“市”。

(2)“喇”字和“刺”字不同。

6.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7.开火车读准字音。

三、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听诊器是做什么用的?它又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一百多年前,法国有位医生叫雷奈克。

他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痛苦地死去,心里非常难过。

(“非常”读的时候声音要拖长,表示程度。

“难过”读的时候声音要低沉,读出难过的语气。

)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及早发现人体内出现的病变呢?有一天,雷奈克从一座花园走过,看见两个男孩儿正在跷跷板那里玩儿。

11111教科版一年下语文10《听诊器的由来》

11111教科版一年下语文10《听诊器的由来》

学习提示二:
1、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 2、他为什么想到要发明听诊器? 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认真读文后采用对学和组学的学习方式 进行学习,并用铅笔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习后展示交流。
听诊器的由来 名叫雷奈克的医生 患肺结核的病人 体内出现的异常变化 划木板的声音 靠着病人的胸腔 听病人内脏的声音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
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0.听诊器的由来
和平小学 杨玉梅
1 、我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1 4 个生字。 3 、能看图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 界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听诊器
•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 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 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从被应用于 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 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 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 听音部分(耳件)组成。
这里为什么要用“ !”号呢? 他高兴极了,赶紧跑回 医院,找了一根小木棍,一 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 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 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总结全文
正是由于一心为 病人着想的雷奈克善 于观察,勤于思考, 所以才有了发明听诊 器的创举。雷奈克身 上所具有的这种品质, 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提示一
请大声读课文: 1.标出本文的自然段序号。 2.想一想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可以问老师, 问同学,采用自学和对学的学习方式进 行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诊 治 蹲
克 疗 划
肺 核 内 板 棍 效
诊断 治疗 痛苦 依靠 世界 病人 没有 吸引 好hào奇 仔细 缓步 紧贴 在那头 划木板 听诊器 赶紧 异常变化 小木棍 跷qiāo跷板 分析研究 空心木管 呼吸声 喇叭状

最新 教科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公开课课件 10听诊器的由来课件

最新 教科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公开课课件 10听诊器的由来课件
听诊器的由来
资料宝袋
听诊器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 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 于听诊器的发明。自从听诊器被应用于 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 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 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 听音部分(耳件)组成。
资料宝袋
雷奈克
雷奈克全名叫何内·希欧斐 列·海辛·雷奈克,出生于1781 年2月17日,1862年8月13日死于 故乡。1816年,雷奈克发明了听 诊器。听诊器的发明,使雷奈克 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 他也被后人称为“胸腔医学之 父”。
心灵感悟
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听诊器的故事。从这个 故事中我们知道了要想做成某件事,必须得善于观察、勤于 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随堂练习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只见他们一个 站 在这头, 弯着腰 , 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 蹲 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跷跷板上 轻轻地 划着。原来,通过木板能 清楚地听到另一头划木板的声音!



世上

引导 引领 紧张 紧密
奇怪 奇特 靠着 靠背
世界 边界 界限
字词乐园
mí ng
夕 下 有 个 口
bì ng
疒字 旁里 面加 个丙

名字 著名

治病 病例
左 右 结 构 氵 字 旁
méi

三 人 到 达


及时 氵 旁 加 个 台
zhì

治疗 治病
没有 没人
字词乐园
艹 字 头 加 个 古
立正 升国旗 热爱国旗 热爱国旗 敬礼
结构梳理
• 本篇课文一共分为三部分。

14 听诊器的由来_教案

14 听诊器的由来_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14 听诊器的由来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讲的是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事。

教学时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力求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积极读书主动思维和深入感悟的过程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得到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 会认“克、肺、治、疗、板、蹲、胸、腔、凑、析、研、效、喇、叭、状”15个字。

2. 会写“位、治、板、研、克、究、医、病”8个字;学习新偏旁:十字头、病字旁。

3.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雷奈克医生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和能力。

4.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站、弯、紧贴、蹲、划”等动词,体会人物的动作,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识字学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

2.听诊器。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听诊器的由来》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听诊器的由来》课件

写法点拨
本课用了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叙述了 听诊器的发明过程,叙述中包含了耐人寻 味的道理。(发明创造并不难,难在我们 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和持之以恒的精 神。)
拓展提升
这里为什么要用!号呢?
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找了一 跟小木棍,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
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 心跳声,都听到了。
心灵感悟
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听诊器的故事。从这个 故事中我们知道了要想做成某件事,必须得善于观察、勤于 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随堂练习
二、回答问题。 雷奈克为什么想要发明听诊器呢?
再见!
研究:
听诊器:
效果:
预习检查
二、多音字注音。
gèng
更好 .
gēng
更改 .
kōng
天空
kòng
空闲 .
.
课文解析
学习第一部分
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 第一部分。介绍了故事发生 的背景和起因。
课文解析
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自然段,本段中描述了一系列的动 作“站、弯、贴、蹲、划”正是这些动作一 起了雷奈克的好奇。
结构梳理
• 本篇课文一共分为三部分。
发明起因 结核病流行 跷跷板的启示(贴、划) 听诊器的 由来 发明过程 善于观察才 会有所创造
分析研究 (诊断)
发明结果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
主题概括
正是由于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雷奈克善于观 察,勤于思考,所以才有了发明听诊器的创举。 雷奈克身上所有的这种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课文解析
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自然段,啊!呼吸声,心跳 声,都听到了。这里用了感叹号,说 明雷奈克发现事情奥秘时的心情是非 常喜悦的。

一年级下 《听诊器的由来》

一年级下 《听诊器的由来》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黑金河学校马春红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听诊器发明的过程。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

4.学习雷奈克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听诊器发明的过程。

2.教育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

教具:听诊器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见过听诊器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生齐答)把你见过的听诊器的样子画下来好吗?(生简画)2.展示几名同学画的听诊器。

师:同学们不太接触听诊器,画的不像也正常。

师出示听诊器(图片)实物3.你们知道听诊器是怎么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听诊器的由来(板书课题)二.新课(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师:读了一遍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可能:①是一个叫雷奈克的医生发明了听诊器。

②他是法国人。

③课文有4个自然段。

④课文不好读......2.合作读文师:所以大家更要认真读课文,这样,你和同桌合作,你读2段,他读2段互相给对方指出毛病。

3.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4.分组读课文(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让你知道了什么?引导生说出:①雷奈克是怎样一个医生?②你是怎样知道的?③理解“非常难过”。

④雷奈克一直有个什么心愿?引导说出雷奈克的心愿是;想个办法早发现人体内异常变化(理解“异常”)小结:这一段我们知道了雷奈克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医生。

希望早日发现人体异常变化。

2.学习第二段①指名两人齐读,其他同学划出描写2个小男孩动作的词。

②指导朗读。

③说出你划出的动词(一个男孩“”站、弯、贴;另一个男孩“蹲、划”)④同桌演示2个孩子动作,感受声音的“传导”⑤理解雷奈克的心情。

(抓住“高兴极了”“赶紧跑回”)⑥雷奈克有什么好习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结:雷奈克从两个小男孩的游戏中受到启发,并实验成功。

听诊器的由来教案

听诊器的由来教案

听诊器的由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源于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主要学习听诊器的由来、结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历史发展,掌握听诊器的使用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由来和发展历程,知道听诊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听诊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难点:听诊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听诊器、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分组讨论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医生使用听诊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听诊器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探究听诊器的由来(5分钟)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阅读教材,了解听诊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诊器能够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工具?3. 学习听诊器的结构与功能(5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听诊器实物,了解其结构,学习听诊器各部分的功能。

教师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听诊器是如何放大声音的?4. 实践操作(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倾听心跳和呼吸声,体验听诊器的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之处。

5. 听诊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5分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听诊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起到什么作用?六、板书设计听诊器的由来1. 起源与发展2. 结构与功能3. 使用方法4. 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听诊器是如何起源的?(2)听诊器的结构有哪些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3)听诊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2. 答案:(1)听诊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由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导语】本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事,告诉人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不怕困难,不断探索,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以下词语:体内、木板、紧贴、赶紧、医生、病人。

2、默读课文。

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诊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朗读感悟教学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实物听诊器。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听诊器)同学们,请你们看这是什么?(这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经常用到的听诊器。

)(板书:听诊器)
2、(简介听诊器)它叫听诊器,可以听到人体内的各种声音,比如:呼吸声、心跳声。

鲁班发明了伞,谁发明了听诊器?又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15、听诊器的由来)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正音。

2、读准字音。

翘舌音:诊、治后鼻音:胸、腔 f 、 h区别:肺、核、划
3、交流记字方法熟字加偏旁:了------疗反------板尊------蹲昆------棍空------腔斤------析开------研交------效换偏旁:珍------诊孩------核浇------跷揍------凑游戏识字:板:用木头当板子内:一个人走进去了弯:一个人弓着腰克:十个兄弟站在一起
4、自由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5、小组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

出示写字卡片
1、读准字音。

(方法同上)
2、给生字找朋友,进行扩词。

三、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学生课文的朗读,并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如:(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痛苦地死去。


(雷奈克/每天都用小木棍/仔细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诊断。


3、学生小组探究课文写了什么事?
四、指导写字
[说明;生字放入田字格中]
1、分类指导,师示范并提示。

左右结构的字:“吸、板”注意左窄右宽,“木”作偏旁捺要点,“吸”右边只一笔。

上下结构的字:“克、变、紧”注意上短下长,“弯”的下边是“弓”。

半包围结构的字:“近、病”里面要写宽些。

写好“辶”
2、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3、作业展览。

五、作业
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听诊器的由来
效疗研板蹲棍腔析
诊核跷凑
内弯克篇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教学难点:
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扣题探读找准入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相机板书“听诊器”。

2、教师: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初读感知提炼主旨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研读理解深情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
3、指导朗读。

读出心里非常难过的语气。

4、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5、你觉得雷奈克是位怎样的医生?
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雷奈克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呢?自由朗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受到什么事情的启发?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3、雷奈克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孩子们又告诉他什么呢?
4、分角色朗读雷奈克和孩子们的对话。

5、木板真的能传声吗?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出示一块木板,一个学生在木板的一头划着,另一个学生蹲在木板紧贴着木板听声,然后请做实验的同学汇报。

6、课文中哪句话也说明雷奈克听到了声音呢?找出来读一读,果然说明了什么?你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
7、当雷奈克发现木板能传声的时候,他是怎样表现的呢?读一读,读出高兴的感情,赶紧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从赶紧中你体会到什么?
8、看图,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画面,想象他会听到些什么?当他听到病人的呼吸声、心跳声,他又会怎样表现呢?用惊喜的语气朗
读“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9、齐读第二自然段。

10、雷奈克从此都用小木棍仔细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诊断,在使用过程中,雷奈克又发现了什么?做了怎样的改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1、说说雷奈克发现的第一听诊器的样子,并动手把它画下来,展示学生的作品。

12、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精读内化品味赏析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你喜欢那部分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你喜欢雷奈克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雷奈克发明的听诊器对医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感谢这位心中装着病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医生——雷奈克。

六、达标测评
听诊器是谁发明的?
七、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课后词语花篮的空花朵上。

板书设计:
看到病人的痛苦,心里难过想及早发现人体内的异常变化
听诊器的由来
受到木板传声的启发
用小木棍听病人内脏的声音
改进小木棍制成听诊器篇三教学目标:
1、认识“诊、克、肺、核、治”等17个生字,会写“内、板、紧”等8个生字及“木板、紧贴”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机板书“听诊器”。

2、师导言: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

大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尝试读文,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抽读生字卡片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
1、生找朋友互读课文,注意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

2、请个别同学分段读课文,并纠正其读音。

五、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病”字主要写好“丙”字,不是“两”,最后一笔是个点。

★“内”第二笔是横折钩,里边是撇,点,不是撇、奈。

3、让生读读,写写。

六、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1、第1自然段中“非常”表示难过的程度很深,要让学生体会到雷奈克是个关心病人,很负责任的医生。

“一直”是说想的时间长。

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站、贴、蹲、划”等动词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姿势,并引导学生明白这也是雷奈克感到好奇的原因。

而后通过细细朗读,让生从中休会雷奈克医生的兴奋心情
和迫切的举动。

3、第四自然中,引导学生从“第一个”体会其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七、课堂练习,积累语言
1、再读课文,在小组内说一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课后词语花篮的空花朵上。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