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节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3.提高学生用眼卫生,纠正错误用眼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难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

2.眼睛在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___,焦距比较_______)。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比较___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___,焦距比较_______)。

_______的物体,看不清_______的物体。

其原因:晶状体太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或眼球前后方向太_______,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

配戴_______加以矫正。

_______的物体,看不清_______的物体。

其原因:晶状体太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或眼球前后方向太_______,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

配戴_______加以矫正。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问题1:眼睛主要由那几个结构。

问题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在此过程中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人眼相当于。

问题3:人眼看近处物体和远处物体一样吗?人眼具有调节功能,晶状体周围的肌肉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像就会成于视网膜上,人就看清近处的物体了;当看远处物体时,需要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变,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像就会成于视网膜上,人就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实验2:眼睛看近处物体成像光路模拟现象:移动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换用一个焦距较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重新清晰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姓名:一【学习目标】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视眼、远视眼产生和矫正二课前自主学习:1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图中L 为凸透镜,MN 为其主光轴,D 为光心,若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 ,并在图中标出F 的位置物距u成像性质 像距v 应用 二个点U=f U=2f 三个范围 U >2f 2f >U >fU <f3眼睛的构造:4 人眼看物原理: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视网膜相当于一个______,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 _____ ____像。

三 课内学生活动:1 小组讨论:(1)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____,___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____,_____-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cm ,叫做明视距离(2) 照相机和眼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机的_____)、角膜及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____)、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___)组成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眼睛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2 师生互动:(1)用光具座模拟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观察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F F F F F F F F F F F F(2)学生自学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3)透镜焦距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__________叫做透镜焦度.用__表示,即Φ=_____如果远视很严重,所戴花镜(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 m -1,它的焦距是1 m.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小组讨论:眼镜店交给小红一个塑料袋,里面用纸包着四种眼镜镜片.小红知道这里面有刘老师+150度和李老师+300度的镜片,还有小华的-175度和小玲-350度的镜片.回到学校里打开纸包,发现四种镜片上都没有标明度数,小红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并且特别注意镜片的厚度.他把四种镜片的截面画成了图3—31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如果小红的作图是准确的,则可以知道:__________是+150度的;__________是+300度的;__________是-175度的;__________是-350度的.以上四种镜片中,__________是近视眼镜的镜片.其中+150度的焦距为______m.四 课堂检测: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胶片相当于_______.拍照时,物体应在_____________的位置,才能在胶片上成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

3、培养眼睛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教学难点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第二部分学习过程:一、人的眼球好像一架____ 。

它的___________相当于底片;晶状体和 _______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_________ ,形成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 但人感觉是立的。

二、眼睛通过 _____ 来改变___________的厚薄,从而使我们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焦距比较_______)。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比较___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焦距比较__________)。

三、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a、产生近视眼的原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远处物体的像在。

b、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c、产生远视眼的原因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近处物体的像成在。

d、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使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四、阅读科学世界通过自学了解透镜度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课本问题1练习一下,你会算透镜的度数了吗?你知道透镜度数和透镜的焦距的关系了吗?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同学陈述第2题的做法眼镜的度数= (公式中焦距f必须用米作单位)、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用_________表示,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用___________表示。

五、抽测达标1、近视患者需佩戴做成的眼镜,因为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远视患者需佩戴制成的眼镜,因为对光有作用。

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5.4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 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的原因。

3. 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 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学习重点】1. 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

2.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学习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的实像。

看远处与近处景物时,眼睛通过来改变晶状体的凹凸程度,从而改变“凸透镜”的,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上成像,可以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 近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近视眼需利用来矫正。

3. 远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远视眼需要利用来矫正。

4.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的大小。

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把透镜叫透镜焦度。

平时说的眼镜的度数等于透镜焦度×。

【合作探究】探究一、眼睛1. 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作用主要由角膜、、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等组成。

①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②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③睫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改变焦距);④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

2. 眼睛的视物原理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眼睛观看物体时,物距大于焦距,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经晶状体和角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实像。

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 眼睛的调节【议一议】我们知道,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调节像距(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来得到清晰的像。

人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不能变,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1)正常眼睛的调节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思维水平、参与组织水平和实践水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而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这是什么?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拿着不同东西,让学生们摸.师]为什么不用眼睛,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生]由于我们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能摸出来是触觉的作用.[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其实这些东西的特点,除了用手摸,用眼睛一下就看出来了. 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器官,它帮助我们熟悉身外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大小、距离、质感、颜色及长、宽等.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二,自主预习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_________ 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拟—〔偏折水平比拟焦距比拟_〕°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拟_〔偏折水平比拟焦距比拟_〕. 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水平太—,或眼球前前方向太_,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近视眼的矫治:佩戴o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水平太—,或眼球前前方向太_,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远视眼的矫治:佩戴.三、合作探究【学点一】眼球的结构及视物原理:仔细观察课本眼球的结构图,结合课本内容答复以下问题:1.眼球由、、、、、、等组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2.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拟,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对光的偏折水平,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3.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限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瞳孔好似照相机的光圈.4.视网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似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似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似照相机的底片〕【学点二】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因:思考: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探究实验:模拟矫正近视和远视的过程1.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取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和近视眼镜.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以下图所示摆好,调节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使得在光屏上得到一个蜡烛的缩小实像.我们用白纸板模拟眼睛的视网膜.上述实验,表示正常眼看物体时,能在视网膜上生成清楚的像.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此时蜡烛的实像不再落在光屏上,光屏上蜡烛的形象变得模糊,用另一张白纸在光屏前移动,可得到蜡烛清楚的像.这个实验模拟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近视眼视网膜的前方.将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前,模拟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这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凸透镜〕,可以看到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楚的蜡烛像.2.矫正远视的模拟实验方案:〔模仿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说出此方案,并实际做一做〕当堂练习:1.近视患者需佩戴做成的眼镜,由于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远视患者需佩戴制成的眼镜,由于对光有作用.2.眼睛好似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水平变得 ___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3.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它的相当于底片:不同的是,照相机是调节得到清楚的像,眼睛是调节得到清楚的像.4.小亮同学将一眼镜片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中央25cm处形成一个亮点,该镜是透镜,它的焦距是.5.小宇同学的爷爷,爸爸和小宇自己都戴着眼镜,那么①小宇爷爷和爸爸戴的老花镜的镜片是透镜,②小宇戴的近视镜的镜片是透镜.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偈落在视网膜〔填“前〞“后〞〕,这就是近视眼.敌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透镜片做的眼镜.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第一局部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2.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 QV液>丫气〕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2〕低于0.1秒时,那么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增强.〔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4.音调:声音的上下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那么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声音等级的划分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第二局部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X108 m/s, 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局部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 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14、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那么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外表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局部,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央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6、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7、凸透镜成像规律①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②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③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第三局部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外表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分度值:0.1 ℃用法:离开人体读数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7.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9.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上下,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外表空气流动的快慢10.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到达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11.升华和凝华现象〔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1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即成像原理。

2、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的。

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

二、知识复习: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它的成像原理是_____ __、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拍照物体照得大些,应如何调节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是否也调整?三、新课学习:自学指导:看书100页眼睛回答下列问题。

1、眼睛相当于,巨大的物体都能看到,说明成的像,即眼睛成像性质为:。

2、晶状体、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相当于一个。

3、视网膜相当于。

4、眼睛通过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比较薄,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收缩时,晶状体比较,对光的偏折能力,近处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看清近处物体。

自学指导:看书100至101页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填下表。

晶状体折光能力像的位置矫正方法近视眼[[远视眼这是眼,画出矫正后的光路图。

这是眼,画出矫正后的光路图。

四、当堂训练1、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D、可用凹透镜纠正2、右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眼(“近视”或“远视”)。

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___1、7mm(“大于”、“等于”或“小于”)。

3、一位正常人的眼睛在下列情况中,晶状体最薄的是()A、看清最远点B、看清最近点C、正常看书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

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5、哥哥的近视镜是负300度,姐姐的近视镜是负500度,比较这两副近视镜镜片焦距的大小,可知()A、哥哥的眼镜镜片焦距大B、姐姐的眼镜镜片焦距大C、一样大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睛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睛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睛导学案新人教版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

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成 _____________像。

学习目标: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自主学习: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当堂训练: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2.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D.可用凹透镜纠正3.你观察到光线逐渐增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____,结合瞳孔的位置,你认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____来调节的.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E”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5.物像只有落在__________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_________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

6.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设定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7.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眼镜》导学案 .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眼镜》导学案 .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眼镜》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及视物原理。

2.理解近视眼、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重点)3.学会近视眼、远视限的矫正方法。

(难点)【自主预习】一、知识回顾1.凸透镜对光线起作用,故凸透镜也叫透镜;凹透镜对光线起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透镜。

2.小明用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应把当作照相机的镜头,把当作胶片。

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为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到胶片的距离,小明观察到胶片上的像是的。

二、教材预习自学课本第100页“眼睛”,完成第3~5题。

3.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填“相同”或“不同”).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4.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照相机调节像距,使照的相更清晰,眼睛调节的是,是靠调节的。

5.当正常的眼睛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晶状体变,焦距,折光能力;当人眼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晶状体变,焦距,折光能力。

自学课本第100~101页“近视眼及其矫正”和第101页“远视眼及其矫正”,完成第6~7题。

6.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比正常人的要,折光能力,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变,这样使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填“前”或“后”),矫正的办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利用它能使光线使像成视网膜上.7.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比正常人的要,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变,这样使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填“前”或“后”),矫正的办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利用它能使光线使像成视网膜上.【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观察仔细观察眼睛模型实验: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一直线上依次排列,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上(大于2倍焦距),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实虚.眼睛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与此类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的3、情感目标:激情参与,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学习重点】
XXXXX:
1、眼睛的成像原理
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
【学习难点】
XXXXX:1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
【预习案】
学法指导:1先通读课本100-102页,用红笔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标记出疑点和盲点,结合教材助读设计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15分钟。

I 、知识准备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照相机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回顾生物学中学习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II、教材助读
1、眼睛(1)仔细观察课本图
5、4-1,眼球的结构中哪部分类似于照相机的镜头?(2)
由课本知,只有从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眼球的哪一部分,眼睛才可以看清物体?2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只能看清楚哪里的物体?(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3)要想纠正近视问题,必须配戴什么类型的眼睛?
2、远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只能看清哪里的物体?(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Ⅲ、预习自测1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5-4-1中一支蜡烛通过凸透成像在光屏上一样。

树就相当于图2-2-1中的蜡烛,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就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就相当于光屏。

2、图5-4-2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各两种光路,在
A、
B、
C、D四种光路中, AC 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 D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B 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3、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4、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 C )
A、等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虚像?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视力正常的眼睛为什么既可以看清远处的事物,又可以看清近处的事物?
2、近视眼的成因是什么?如何矫正?
3、近视眼的成因是什么?如何矫正?◆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眼睛(重难点)问题1:眼球的主要结构有哪些?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问题2:在这里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什么?
凸透镜问题3: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什么样的像?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立、缩小的像。

问题4:正常的眼睛为什么既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又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眼睛的睫状体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
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问题5:既然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正立的呢?这是由于神经系统调节作用而转变过来的,人形成的视觉习惯。

针对训练
1、人眼球中的瞳孔与照相机中的哪个部件的作用相似
( D )A快门 B镜头 C胶片 D光圈
2、物象只有落在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

这就需要眼球内晶状体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能力。

探究点二:近视眼及其矫正(重点)问题1:近视眼只能看清哪里的物体?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问题2:近视眼的成因是什么?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因此远处射来的平行光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会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问题3:怎样矫正近视眼?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故应戴让光线发散的镜子,即凹透镜,使入射光经过凹透镜发散一些后再射入眼睛。

针对训练
3、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 C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 D可用凹透镜矫正4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

近视眼
用凹透镜来矫正。

探究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重点)问题1:远视眼只能看清哪里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问题2:远视眼的成因是什么?近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近,或者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近处射来的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亮斑。

问题3:怎样矫正远视眼?远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弱,,故应戴让光线会聚的透镜,即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问题4:老花眼是怎样形成的?老花眼产生的原因是老年人的晶状体弹性变差,调节能力减弱,是生理变化引起的,看远处物体不需要调节晶状体,但看近处物体时,需要配戴凸透镜。

针对训练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过短造成的B远处射来的光经过近视眼的晶状体折射,只能在视网膜上成像C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的调节能力衰退造成的D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我的知识网络图眼睛---------眼球可自动调节焦距的凸透镜成像系统眼睛和眼镜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配戴凹
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眼镜度数--------镜片的焦距倒数乘100的值,凸正、凹负
【训练案】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___凹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_大______了。

2、在下图中,___乙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

矫正近视应佩戴眼第2小题图第3小题图镜的镜片是___凹__透镜(选填“凸”或”“凹”)
3、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

如图,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甲___中的那一副
4、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弱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5、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___C______,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____A__
6、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B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7、下面对近视眼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C、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D、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8、关于眼镜的度数叙述正确的是:( D )
A、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
B、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距
C、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
D、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9、有关眼睛病变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C )
A、“近视”是由于眼球晶状体变扁,使焦距变长,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前造成的
B、“远视”是由于眼球晶状体变凸,使焦距变短,近处景物成像于视网膜后造成的
C、“近视”可以通过配带合适的凹透镜矫正,“远视”可通过配带合适的凸透镜矫正
D、“近视”可以通过配带合适的凸透镜矫正,“远视”可通过配带合适的凹透镜矫正10爷孙两人各有一副眼镜,看起来几乎一样,但其中一副是老花镜,另一副是近视眼镜。

不准用手触摸眼镜片,如何区分?请说出三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