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的组成
化学家对空气成分的认识

化学家对空气成分的认识
近几百年来空气的成分一直是化学家们非常关注的课题,它们探寻空气中疑难的物质成分,最终发现空气组成的基本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水蒸气等其它气体。
这些气体最开始是由布鲁士尤瑞特(J.R. Priestly)所发现,他是一位杰出的英国正式机械学家,他通过长时间观察空气,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空气成分固定不变。
后来,由于技术发展的显著提高,化学家们可以更详细的探测空气的成分,他们还发现,空气里还披氢气、氨气、二氧化氮,另外,微量的气体也有苯、氟碳、有机气体等,可以构成空气中细腻而微弱的气味,并且也发现了少量的有毒气体,最近科学家也发现了痕量的氘气、氖气、氦气等气体在空气中存在。
空气构成中氮气是由氮原子组成,在地球上氮气分布特别均匀,大约占空气重量百分之78,是空气中最重要的一种气体成分,氮气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制造水气分解的原料,也可以用来工厂的消费方向,并且其中的铵可以作为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另外,国际航空机场中也把它制成氮气进行润滑。
氧气紧接着氮气,其占地球大气中百分之21,这种气体是构成生命基础原料物质,也是所有生物必须存在有的气体,是植物直接吸收光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原料。
显然,空气成分至今仍然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关注空气组成是非常重要的实质性工作,为了保护空气质量,必须对空气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今后,科学家们仍将重点放在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空气成分方面,力求发现更高层次的空气组成,为健康的环境做出贡献。
空气的八个特征

空气的八个特征空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无论是呼吸、生产还是环境保护,都与空气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空气的八个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空气。
一、组成成分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的含量则随地区、季节、气温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二、密度和压强空气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的空气质量,通常用千克/立方米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千克/立方米。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力,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
在海平面上,标准大气压为101325帕斯卡。
三、温度空气的温度是指空气分子的平均热运动能量,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温度的高低影响着空气的密度、压强、湿度等多个参数。
空气温度的变化也是天气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湿度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称为湿度,通常用相对湿度(RH)表示。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湿度的高低对人体的健康、环境的舒适度、农作物的生长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五、清新度空气的清新度是指空气中的杂质含量,如颗粒物、氧化物、有机物等。
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如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六、流动性空气的流动性是指空气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包括风向、风速、湍流等。
空气的流动性对于大气环境、气象、工业生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透明度空气的透明度是指空气对光线的透过程度,通常用透光率表示。
空气的透明度对于日光照射、大气光学、环境遥感等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八、声速空气的声速是指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通常用米/秒表示。
空气的声速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声学、气象、航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空气的八个特征分别是组成成分、密度和压强、温度、湿度、清新度、流动性、透明度和声速。
这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空气这一重要的自然元素。
地球科学中有关空气的主要知识

地球科学中有关空气的主要知识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空气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物质,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来介绍空气的主要知识。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组成,在地球大气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氮气占据空气的78%,氧气占据21%,水蒸气、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稀有气体占据剩余的1%。
由于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因此氧气的变化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二、空气的结构空气主要存在于地球的大气层中,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高层四个层次。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部分气象现象发生的地方。
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中间层在平流层之上,高层则是大气的最外层。
这些层次之间的结构对于大气的流动和气象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可以被巨大的空间所填充。
空气的密度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小,同时温度的升高也会导致空气密度的减小。
空气的压强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同时也受到季节变化和气象系统的影响。
此外,空气还具有压力、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物理性质,这些物理性质对于大气的运动和气象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空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氮气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会参与燃烧反应。
此外,空气中还包含了一些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成分,它们的化学性质也对大气的化学反应和气象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空气的环境影响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使用,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逐渐增多,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也在不断遭受破坏。
此外,温室效应也是当前一个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它直接导致了地球气候的变化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
万能的空气知识点

万能的空气知识点空气是地球上最普遍且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空气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神奇的自然元素。
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空气的约78%,氧气占约21%,剩余的1%包括二氧化碳、氩气、氢气、氦气和其他微量气体。
2. 空气的重要性空气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氧气是生物体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它通过呼吸作用将食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此外,空气还参与到大气循环、气候调节、植物光合作用等生态系统过程中。
3. 空气的传导和传热性质空气是一种良好的热和电绝缘体,具有较低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这使得它在绝缘和保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保温材料、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等。
4. 空气的压缩性空气是可压缩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空气可以被压缩成更小的体积。
这也是气体在气体瓶中储存和运输的原理。
空气中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的高低对人体的舒适度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湿度过高会引起闷热和不适,湿度过低则会导致皮肤干燥和呼吸道不适。
6. 空气的净化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生产的原因,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断增加。
空气净化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减少或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以改善空气质量。
常见的空气净化方法包括过滤、化学吸附、光催化等。
7. 空气的流动空气以气流的形式在大气中流动,形成风。
风的产生主要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引起的空气密度差异。
风在调节气温、扩散污染物、传播花粉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8. 空气的声音传播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之一。
当物体振动时,空气中的分子也会振动,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声音信号。
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9. 空气的密度与海拔的关系空气的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压力降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导致空气的密度减小。
空气的气压是指空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苏教版科学空气的组成

苏教版科学空气的组成
苏教版科学中关于空气的组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的成分: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维持生命:人类和其他动物呼吸需要氧气,植物生长也需要二氧化碳。
使火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带走水蒸气:空气能够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从而形成降雨,滋润大地。
实验活动:通过观察烧烛实验、呼吸实验、水蒸气实验等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空气的混合物: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是主要的成分。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一种温室气体。
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方法:在杯子中放入冰块,盖上盖子,过
一段时间后,杯子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以上是苏教版科学中关于空气的组成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了解空气的基本组成和性质,以及空气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活动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科学空气的组成与特性

科学空气的组成与特性科学空气的组成与特性是一个涉及到大气科学和化学领域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从气体的组成、大气层的结构以及空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加深对科学空气的认识。
一、气体的组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和悬浮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气体的相对含量,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汽、稀有气体和一些气体微粒组成。
1. 氮气(N2)占空气体积的主要成分,约为78%。
氮气在环境中是稳定的,对人体和大多数生物没有毒性。
它在植物的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元素之一。
2. 氧气(O2)是空气的第二大成分,约占21%。
氧气是维持人体和其他生物生命活动的关键。
通过呼吸,人和其他动物可以利用氧气进行新陈代谢,并排出二氧化碳。
3. 水汽(H2O)是另一个重要的成分,它的含量与具体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有关。
水汽是大气中水分子的气态形式,是雨、雪、露水等自然现象的主要来源。
4. 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氖气等)的含量相对较低,通常占空气的0.9%左右。
它们主要起稳定大气压力的作用,同时也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
5. 气体微粒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
它们的成分包括尘埃、烟雾、花粉、细菌、真菌孢子等。
这些微粒对空气质量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二、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是指地球上部分的气体环境,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1. 对流层是地球上最接近地表的一层大气,海拔10000米以下。
这是气象活动最为活跃的层次,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
2. 平流层是对流层之上的一层,海拔10000米至50000米。
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流水平稳定,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加。
3. 中间层是平流层和热层之间的区域,海拔50000米至80000米。
在这个层次中,气流逐渐减弱,气温也开始下降。
4. 热层是大气的最顶层,海拔80000米以上。
这个层次中,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并且存在较浓的臭氧层。
大班科学空气

大班科学空气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生命和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大班科学中,了解空气的特性和重要性是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大班科学中有关空气的内容,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性质、空气的运动等。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各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我们常说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了空气的最大比例,大约为78%。
氧气是空气中第二多的气体,占据了约21%。
除此之外,空气中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氦气等。
通过带领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
二、空气的性质空气具有一些特点和性质,这些特点都是我们能感知到的。
首先,空气是无色的,也就是说它没有颜色。
我们平时看到的是被空气照亮的物体,而不是空气本身。
其次,空气是无味的,我们无法通过嗅觉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此外,空气还具有质量,虽然我们触摸不到它,但是它对物体施加压力,即大气压。
三、空气的运动空气是不断运动的,它在地球上不停地流动着。
这种运动可以通过风来感知到。
风是空气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的结果。
通过观察风的方向和强度,我们可以了解到空气的运动情况。
在大班科学中,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通过吹风机、吹气球等活动,感受到空气的运动和力量。
四、空气的重要性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呼吸空气以供给身体所需的氧气,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其次,空气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了水的汽化和凝结过程。
此外,空气还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通过不同地区的空气流动,使地球上的气温和湿度得到平衡。
五、探索空气的实验在大班科学中,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空气。
例如,通过用吸管吹气来观察气球的膨胀,让孩子们发现空气的存在和力量;利用风筝感受空气的流动和持续力;使用鼻子和嘴巴来感受空气的呼吸等等。
这些实验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空气的认识

空气的认识1. 引言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我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等相关概念。
那么,什么是空气?我们如何认识空气?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性质、重要性以及空气污染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2.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根据统计数据,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78%,氧气的含量约为21%。
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氩气和其他稀有气体。
3. 空气的性质空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性质:•透明性: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我们通常无法直接感知到它的存在。
只有空气中存在颗粒物质或水蒸气时,我们才能看到它的存在。
•可压缩性:空气是一种可压缩的气体,当受到外界压力时,空气会被压缩并占据更小的体积。
•可溶解性:空气中的气体可以溶解在液体中,例如氧气可以溶解在水中,为水生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导热性:空气是一种较差的导热体,它的导热性远远不如金属等物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冷空气时,它能够带走我们的体热。
4. 空气的重要性空气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是我们呼吸所需的气体,它参与了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提供了生命所需的能量。
•保持温度平衡:空气具有一定的热容量,它能够吸收和释放热量,帮助地球维持适宜的温度范围,保持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循环: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蒸发、降雨等过程,维持着地球上的水资源。
•屏蔽紫外线:空气中的臭氧层能够屏蔽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5. 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焚烧等活动。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健康问题: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过敏等健康问题,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环境问题:空气污染会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影响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知道空气组成。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学习从混合物中测定某种物质含量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习变量控制的思想和方法2、初步学会用观察、归纳等方法,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化学与生活、与自然与社会间的联系;2、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3、通过认识空气这种特殊而重要的物质,增强关爱环境和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学习科学认识物质、应用物质的方法,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三、教法和学法:教法:师生思维对话生生对话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景观看视频烟台宣传片。
空气是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无时无刻离不了的老朋友了。
那你对这位老朋友有哪些认识?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你认为空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空气这个大家庭中有哪些成员呢?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与大家分享自己已经了解的空气知识应适当的加以引导和纠正。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通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改造来学习新知识PPT1分钟引出课题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拉瓦锡对于空气还有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充实,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空气的组成、用途、以及空气中比较重要的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等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认识空气的组成。
自古以来,空气就是思想家和科学家不断探索的领域,其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用定量的方法测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板书:氮气、氧气)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
拉瓦锡之前人们对空气有着怎样的认识?现在看拉瓦锡的结论是否正确?同学们都知道氧气的重要性,那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感兴趣吗?今天就请你来设计实验进行测定。
设计实验之前我们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实验目的是测什么,听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听课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分析原理听课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听课思考回答问题听课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疑问分析问题读出剩余气体的体积,处理数据反思实验成败进行误差分析明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
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抛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初步产生混合物分离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PPTPPT板书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PPT1分钟3分钟4分钟2分钟6分钟2分钟3分钟8分钟3分钟2分钟2实验拉瓦锡实验选择药品选择装置实验步骤学生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稀有气体的发现空气中各实验原理是怎么测,实验装置是在哪测。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实验目的是测什么?那怎么测呢?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空气是混合物,我们用什么方法测出其中氧气的体积呢?(同学交流回答)老师评价A方案相对容易,还有哪些方法咱们课下继续探究。
这两种方法是利用物质性质的不同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某种物质并测出含量。
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除去而又不产生新的气体?又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先让我们追寻一下古人的足迹,看看拉瓦锡是怎样做的。
这是拉瓦锡所用的装置,阅读材料二,解决材料上的四个问题。
把你的疑问和同伴讨论一下。
拉瓦锡的实验是在什么样的装置中进行?是一个怎样的密闭装置?他选择了什么物质作为药品?生成的氧化汞是气态还是固态?怎么知道?通过加热空气的体积为什么会减少?汞为什么能进入玻璃钟罩呢?我们先来做个胶头滴管吸水的小实验,做实验的过程中思考一下阅读材料分析思考记忆思考记忆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记忆思考的实验原理。
通过图片、老师讲解,使学生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受到启发,为本节课自己能科学地设计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提供有利的帮助。
将学生未学的知识以信息的形式给予,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信息选择出实验需要的药品,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装置并请同学交流设计的装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讨论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步骤,通过由学生做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分钟2分钟2分钟成分的含量原始大气的变迁水为什么能被吸上来?(学生分析)同理汞把装置内的氧气消耗掉,装置内压强减小所以汞进入玻璃钟罩。
占五分之一说明什么问题?减小气体的体积为五分之一,或者氧气占五分之一)剩余气体的体积为五分之四。
根据剩余的气体,我们也能求出氧气的体积。
拉瓦锡实验测的是什么?怎么测的?在哪里测的?拉瓦锡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同学们拉瓦锡的研究能不能给我们启发呢?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药品把氧气消耗掉?提示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碳、硫、磷、镁、铜都能和氧气反应,能不反应)我们能选碳、硫(不行,因为生成气体)能不能选镁?(不能,因为镁还与氮气反应,)选择的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且生成非气态物质。
选出磷和铜。
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的药品就是铜粉。
铜加热的文字表达式这样写。
选择好了药品,那采用什么装置来进行实验?首先选一个密让他们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的信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自主查找原因交流反思。
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反思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
培养学生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的教育。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这一活动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或认识一个简闭的装置,为什么?如果装置漏气,那么测得的结果(不准确)。
根据实验原理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装置,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
加热需要酒精灯。
测得数据是定量的实验。
采用哪种仪器能让我们测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学生答注射器)。
仪器我们也选好了,那怎样组成一个密闭装置?药品和装置选好了,那采取怎样的步骤进行实验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大家四人一组进行实验,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同学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同学们在实验中有什么疑问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各小组交流一下实验数据(副板书)。
同学们算一下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几分之几,理论上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占了五分之一,为什么有的小组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反思实验成败从装置、反应过程、读数这几方面考虑,哪位同学分析一单、有效且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论证,获得结论。
通过观看图片、老师讲解,引导学生感知了原始大气的变迁,对已有的地理、生物知识进行整合,对空气成分有了新的认识。
课堂延伸,培养学生的兴趣。
下?有误差的这几个小组找找原因我们做的实验和拉瓦锡实验所用的药品不同,装置不同但测量结果一样。
这两个实验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用化学方法把一定量的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测出空气减少的体积即氧气的体积同学们注射器内剩余的这部分气体全是氮气吗?不是,让我们继续追寻古人的足迹看看化学家雷利和拉姆塞的发现。
两个数据不一样,哪个更准确?为什么?(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不纯含有别的气体)雷利没有盲目相信拉瓦锡的结论,大胆提出疑问,如果雷利忽略了这个微小的差异,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要严谨求实、大胆质疑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但这些成分在空气中的含量却不同。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占百分之七十八,其次是氧气,占百分之二十一,今天我们自己动手测出的含量约是五分之一,科学家发现的稀有气体占了百分之零点九四,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呢?我们能否用今天学到的测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学们考虑:在哪测(学生答密闭容器)怎么测(思路用澄清石灰水消耗掉二氧化碳测剩余气体的体积)具体操作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究,水蒸气及其他杂质占百分之零点零三(强调:这里的百分数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这是现在的空气的成分及含量,那么同学们原始大气是否也是这样的?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地球诞生之初,看看原始大气是什么样的?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甲烷。
大家说那时地球上有没有生命?(没有,因为缺少氧气)绿色植物出现后,发生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这些成分与氧气作用转化为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空气。
经过数十亿年的不断变化形成了现在的大气。
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基本上保持不变。
小结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总结收获。
谈收获,来小结将生活问题用化学知识解决。
形成知识主干和知识间的联系。
体会过程与方法,强化情感。
PPT4分钟板书设计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一、认识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及杂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