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的组成说课课件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的组成说课课件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 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 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课堂反馈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便不脆了。 (2)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过一段时间后便浑浊。 2.在一空瓶中放入燃烧的木条后,盖严,然后放入一 只小虫,再盖严,根据现象并分析原因。 3.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A 是氮气 B 是氧气 C 是空气D 没有物质
(3)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变“讲堂” 为“学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学法 阅读观察法、实验探究法 、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1)通过阅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
精神;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 (4)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举一反三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1.认识空气的组成
N2、O2、CO2、稀有气体和极少量的其他气体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点燃
原理:铜+氧气===氧化铜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认识空气的组成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约78%) 其 他 气
氧气(约21%) 体
(78%)
(21%)
空气的成分
(体积分数)
(1%)
(0.94%) (0.03%) (0.03%)
2.师生互动,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过 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认识一袋空气课件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认识一袋空气课件

添加标题
68%
添加文字
83%
添加文字
75%
添加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 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03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 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木块 有颜色 有气味 粗糙 较重 方形 不透明 不流动
可见
水 无色 无味 —— 较重 无固定形状 透明 流动
可见
空气
无色 无味 —— 较轻 无固定形状 透明 流动 不可见
小结
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 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 ?
以下赠品教育通用模板
前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 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您的内容打在这 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 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您的内容打在这 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空气的成分1课件

空气的成分1课件



• ⑤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固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信息: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的条 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的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实验设计思路 : 反应原理 选择的化学反应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实验装置 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用加热铜丝的方法,不同小组结果 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小结: ①装置漏气 ②没有将装置冷却至室温 ③铜的量少,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④ 加热的温度低,铜没有充分与氧气反
应 ⑤ 抽拉的次数不够,使铜与氧气没有完
全反应
我的收获
• 认识了空气组成;并明确了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 要学习拉瓦锡等科学家的探索 精神;
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O2)
氮气一(百N2份) 体78%积的空气
21%
稀有气 体
0.934%
二氧化碳 0.033%
其他气体 0.002%
我是现代大气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氨 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甲烷
氮气 稀有气体
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拉瓦锡,法国化学家(1743—1794) ,他建立燃料
燃烧理论,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新体系,开创了化学 发展新纪元。
• 学会了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讨论
1、该实验中,汞起了什么作用? 拉瓦锡怎样推理出氧气体积占空 气体积的1/5?
实验讨论
3.汞能否换成磷、木炭、 铜丝、硫、石蜡等其他物 质?
供你参考:
• ①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空气 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空气 教学课件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红磷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化学变化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思考1】红磷燃烧发生了什么变化?白烟是什么物质?
白烟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密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压进集气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气体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A.急救病人 B.富氧炼钢 C.做高能燃料 D.气焊气割
空气的成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课堂小结
1.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选择的可燃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选择的可燃物只能在氧气中燃烧C.选择的可燃物必须足量D.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
B
典型例题
2.【中考•邵阳】实验室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胶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C
C
4.由于对森林的过量的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最近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粉尘
D
C
典型例题
5.【中考•福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PPT课件(第2课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PPT课件(第2课时)

探究新知
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 ①空气质量指数。 ②首要污染物。 ③空气质量状况。
探究新知
• 空气质量指数是依据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计算 得到的。
•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 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 (PM2.5)和臭氧等。
3.稀有气体 (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 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新知
(3)用途:
①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航标灯、 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②液态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探究新知
每当看见那黑漆漆的烟从那粗大的烟囱内冒出时,每当 看见汽车的尾气时,每当看见垃圾堆积如山的时候,你们是 什么心情?
探究新知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 组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保持自己原来的性质。 如:空气、海水、河水、矿泉水、饮料等。 (3)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探究新知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探究新知
一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各成分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 1.氧气 (1)医疗急救、炼钢、化工生产、气割、气焊和航空航天。
探究新知
空气污染的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技术的发展,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
我们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呢?
探究新知
调查项目 主要污染物 污染来源 我的建议
调查情况
探究新知
防治措施: ①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②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③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探究新知

小学科学认识空气课件ppt

小学科学认识空气课件ppt

简单实验器材准备和使用指导
03
避免憋气
在需要较大气息量,但语言状态较为放松时,可以使用腹式呼吸;在需
要较大气息量,但语言状态较为紧张、急促时,可以使用顺序吸气法或
同时吸气法。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措施建议
01
02
03
04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避免 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外出时佩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 肥和农药使用;加强农 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 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治政 策,包括财政补贴、税 收优惠、排放标准等, 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空气污染防治工作。
04
呼吸系统与健康关系探讨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简介
01
02
03
呼吸道
包括鼻腔、喉、气管和支 气管,对吸入的空气进行 加温、加湿和过滤。
况。
空气质量预报
基于监测数据和气象条 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 内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防治途径和政策支持
工业治理
交通治理
生活治理
农业治理
政策支持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 少工业排放;加强工业 废气治理设施的建设和 运行监管。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 家车使用;推广新能源 汽车,减少交通尾气排 放。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 少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 ;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监 管。
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气体之一, 对地球气候变暖有一定影响。
稀有气体及其特性简述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 元素。
稀有气体在照明、电子工业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例如,氦气常用于填充气 球和飞艇,氖气则用于制作霓虹灯等 。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空气 复习课件- 大象版(共24张PPT)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空气  复习课件- 大象版(共24张PPT)

透 明
会 流 动
易 压 缩重占量来自据较空


知识回顾
1.空气无处不在
空气无处不在 【结论】有孔隙的物体里面会有空气。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无处 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它对我 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2.认识空气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透明 状态
空气: 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没有 没有 味道 固定形状
3.下面关于空气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我们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空气具有透明的特点 B.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所以空气是蓝色的 C.风说明空气有能流动的特点
4. 下面的方法中不能让纸风车转得更快的是( C ) A.迎风快速移动 B.对着风叶的受力面吹 C.把风车做得尽量大
5.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风车可以用来发电 B.风车是古代的东西,现在基本看不到风车了 C.在古代,人们利用风车磨面粉、提水灌溉等
二、判断题
1. 空气是无色透明的。( √ ) 2.羽绒服里的空气比毛衣里的空气多。( √ ) 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对我们没什么用。( × ) 4.大自然中空气无处不在。( √ ) 5.空气具有流动性。( √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没有空气的是( B )
A.海绵
B.石头 C.衣服
2.下面不能证明有空气存在的是( B ) A.轻吹蜡烛火焰,火焰会摆动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空调出风口的丝带飘动
←工业污染 汽车尾气→
沙尘暴→ ←雾霾
我们应该保护自然, 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从 小事做起,为了能有更美 好的环境而努力!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空气的特点是: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的气体。 2.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把水倒掉后,(空气)会进到杯子里。

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说课稿PPT课件

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说课稿PPT课件

透明
液体
空气:
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块的烧杯一个,水槽 1个,粉笔、塑料袋、 吸管、扇子、气球、土块、玻璃球、海绵。
.
11
二、教学理念
❖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入手,精心设计有关空气的探究活动, 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 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 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 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 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教 活动一:“找空气”

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教具自己找 空气,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推
过 理出空气的性质。让学生用自己想

出的各种方法观察空气,边观察边 记录 ,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又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
.
35
.
36
? 找一找 ❖ 1、提出问题:空气在哪? ❖ 2、猜想假设 ❖ 3、设计方案 ❖ 4、探究实验
——增强直观效果
2、采取分组活动比比谁最棒的形式。 ——调动学生兴趣
3、师生互动魔术。 ——激发学生探究欲
.
17
四、教学过程




















.
18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设计理念:在一堂课中,良
好的导入能促进整堂课的教学,
学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科我

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 引出“认识空气”这个教学课
❖ 教材安排了三部分。
.
3
第一部分:找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猜猜看
• • • • 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变化多, 动物植物都需要。 ——空气
认识空气
西庙宫中心小学 周若麟
找一找
• • • •

活动一:空气在哪?
1、提出问题:空气在哪? 2、猜想假设 3、设计方案 4、探究实验
我们看到的 现象 眼 用到的感官 耳 鼻 舌 手皮 肤
我们用到 我们的 的材料 做法
没有 固定形状
透明
气体
知识运用
• 1、同学们,你们周围被空气包裹着,但你 还能被别人看到,为什么呢? • 2、当我们夏天很远就可以闻到花香的气味, 为什么?

沙尘暴
汽车尾气
工业污染
吸烟
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保护空气 保护大自然
谢谢大家 再见
• 5、总结归纳: 空气——无处不在
活动二:空气的性质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空气 • 同样离不开的还有—— 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的特征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 形状、透明的液体。
空气的特征
? ?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透明
状态
水:
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没有 味道
没有 固定形状
透明
液体
空气:
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没有 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