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有机化学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详细专业介绍

有机化学详细专业介绍

有机化学详细专业介绍有机化学详细专业介绍一、专业介绍我院有机化学专业主要研究天然有机产品和生物活性分子、金属和元素有机化合物。

从学习有机合成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开始,我们发展了有机化学的反应、合成、方法和理论。

二.研究方向天然有机化学:主要从事结构复杂、生理活性高的天然产物的合成。

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的植物甾醇及其类似物、抗疟药催产素的天然产物、前列腺素类似物、白三烯、昆虫信息素、埃坡霉素、具有抗癌活性的吡嗪双酯等的合成研究。

以及改进的夏普勒斯反应、光氧化反应、反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等立体选择性方法在复杂分子合成中的应用;以及复杂分子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的研究。

2.生物有机化学:在大分子结构研究方面,从事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及其组分的结构分析、化学和生物合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

在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他利用化学合成和光谱技术从事一些小分子与特定大分子受体的分子识别和相互结合。

在寡糖和多糖化学方面,研究了具有生理活性的寡糖或多糖的结构、寡糖的立体选择性合成以及区域选择性引入活性基团的方法。

微生物或酶合成xx型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及生物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3.有机氟化学、有机磷化学、有机硼化学等。

在有机氟化学领域,我们主要开展氟化方法(包括高价金属氟化、电化学氟化和直接气体氟化的改进以及更多的xx),少氟化合物的合成(如在天然产物中引入一氟、二氟或三氟或合成含氟生物活性物质的带结构单元),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含氟单体制备xx材料,以及有机氟化学中的“亚磺酸酯脱卤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的研究”;在有机磷化学方面,开展了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磷化学反应和有机磷萃取剂的研究;在有机硼化学方面,研究了过渡金属和其他元素化合物催化有机硼的高选择性xx反应。

4.金属-有机化学:主要进行金属-有机化学基础研究,设计合成xx型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其结构和反应性能,研究金属-碳键、金属-氢键的形成,碳-金属键的化学转化和萃取消光,金属-有机化学中的xx导致有机合成反应,开发xx的高选择性催化和计量反应,以及金属-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专业名称有机化学

专业名称有机化学

专业名称:有机化学课程编号:S0106060703009 课程名称:高等有机化学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化学各专业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有机化学进展;2、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3、有机反应机理及其研究方法;4、高压有机合成和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5、手性化合物及不对称合成;6、有机氟化学概论;7、有机化合物与健康及环境。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特点和研究方法。

重点了解极端条件下有机化学、手性化合物及不对称合成、以有机氟化学为代表的元素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等研究热点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有机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凯里,森德伯格著,夏炽中译,高等有机化学,A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3。

2、J.马奇著,陶慎熹,赵景敏译, 高等有机化学,A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

3.荣国斌,“高等有机化学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填写人:邹新琢审核人:汤杰课程编号:S0106060703021 课程名称:金属有机化学课程英文名称:Organometallic Chemistry学分: 2 周学时总学时:36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金属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主族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性质以及应用;3、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的性质特征及应用;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偶联反应,;金属卡宾卡拜的制备、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设计新的有机合成反应.4、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和应用;5、金属有机化学以及其在合成方法学方面的新进展.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熟悉金属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主族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性质以及应用;掌握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应用和基元反应,;熟悉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理解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和应用;熟悉相关金属有机试剂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了解金属有机化学以及其在合成方法学方面的最新进展..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有机化学, 高等有机化学, 配位化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1.麻生明著, 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1年.2.R. H. Crabtree, Th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of the Transition Metals (Fourth Edition),Wiley-InterScience, 2005填写人:刘乾才审核人:汤杰课程代码:S0106060703032 中文名称:有机合成设计英文名称:Organic Synthesis Design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36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合成设计的基础、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硕士有机化学专业介绍

硕士有机化学专业介绍

硕士有机化学专业介绍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规律的一门科学。

硕士有机化学专业是在本科化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学领域的高级学位专业。

硕士有机化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合成方法学、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分析、有机材料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等。

学生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掌握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表征工作。

在硕士有机化学专业的学习中,学生将深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

他们将学习各种有机合成方法和技术,包括有机合成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控制,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以及新型有机合成方法的开发。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有机化学的分析方法和仪器操作技术,以便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硕士有机化学专业的研究中,学生将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化学、有机材料化学等,深入开展科研工作。

他们将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实验室合成和分析工作,解决有机化学领域的科学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

硕士有机化学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可
以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药、化工等相关行业从事有机化学研究、新药研发、材料合成等工作。

他们还可以从事化学教育工作,培养有机化学人才,推动有机化学科学的发展。

硕士有机化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将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推动有机化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有机化学的简介

有机化学的简介

有机化学的简介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反应和应用的学科。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其特点是复杂多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中。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合成方法和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

其中,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有机合成的目标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的有机分子合成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以满足人们对特定化合物的需求。

有机合成的方法包括各种化学反应,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通过这些反应,化学家们可以合成出各种天然产物、医药物品、有机材料等。

有机化学还涉及到有机物的结构分析和性质研究。

结构分析主要通过各种仪器和技术手段,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而性质研究则探究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有机物的特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学在生物学、药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物学中,有机化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途径和代谢过程,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在药学领域,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研制和合成。

许多药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进展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材料科学领域,有机化学的研究可以合成出各种有机材料,如高分子材料、液晶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化学学科,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

通过对有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为生物学、药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有机化学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完整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13P0005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学分:4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

本课程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技技术新成果及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学习后继专业课,培养造就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1.1 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其具体应用;1.2 熟悉各类有机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1.3 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1.4 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的反应机理。

2.专业技能目标2.1 运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有机反应的可行性;2.2 运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解释碳正离子、碳负离子、游离基等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2.3 运用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部分有机反应的机理。

3.专业素质目标3.1 具有基本的查阅国内外文献的能力;并具备基本的阅读英文文献的专业英语水平;3.2 具有良好的有机化学逻辑思维能力,从有机化学角度分析解决相关问题;3.3 具备基本的从事有机化学科学研究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化学基础有机

化学基础有机

化学基础有机一、有机化学简介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反应机理以及相互转化的规律。

有机化学不仅是合成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有机化学发展历程有机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就已经开始接触和利用有机化合物。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化学的研究是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这一时期的化学家们开始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机化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谱学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有机化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设计和功能化的新阶段。

三、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无机化合物。

2.有机化学反应:是指碳与碳原子之间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3.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是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基础。

4.官能团:是指一种或多种活性原子的组合,可以决定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5.手性:是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相重合的性质。

在有机化合物中,手性通常是指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四、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一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

2.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碳双键或三键发生断裂,与其它原子或基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3.消除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分子有机物脱去一分子水或卤化氢等小分子的反应。

4.重排反应:由于基团之间的迁移或交换,使得分子的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反应。

5.聚合反应:由小分子重复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6.水解反应:水分子与有机化合物反应,使其分解成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的反应。

7.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传递的氧化和还原的有机反应。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近年的面试问题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近年的面试问题

考专业:有机化学复试流程:英语自我介绍,专业英语,专业知识复试涉及到的题目:1.英语自我介绍,不需要准备很长,1分钟左右就够了。

因为太长的话导师会让你停的。

2.专业英语翻译,了解基本的专业词汇,如: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3.专业知识,把课本上的各种反应机理都看熟,掌握人名反应。

经验或是建议: 我复试的时间比较短,就问了上面3个方面的问题。

只要你初试的成绩排名靠前久不用太担心,好好准备就行了。

专业名称:有机化学复试内容:纯面试。

1.英文自我介绍2.专业英语朗读,翻译(150字左右)3.专业知识4.所了解的国内外文献5.毕业论文6.做过的有机化学实验以及其中之一的具体情况复试题目(最好能具体到复试涉及到的题目)1.英文自我介绍两分钟左右2.专业英语朗读,翻译(150字左右)1.5分钟左右3.专业知识:初试参考书上的基础知识,多注意反应机理及人名反应。

如任举一个人名反应说出反应物及生成物,霍夫曼降解的中间体,curtis反应与霍夫曼降解有什么相同点,萃取操作,假如你要做一个课题你会怎么去了解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有关课题8-10分钟左右4.所了解的国内外文献5.毕业论文6.做过的有机化学实验以及其中之一的具体情况肉桂酸合成的具体过程及试剂复试如何准备1.可以事先准备好英文自我介绍2.稍微知道一些化学词汇3.复试前一定把初试的有机化学吃透,学会用机理来解释反应4.把实验好好看一遍。

(07年无笔试08年有实验操作笔试09无笔试)不管有没笔试面试一般都会问到实验5.有关毕业论文一定要弄明白原理报考专业:药物化学复试流程:一开始有学姐问报道的是要自愿还是抽签结果我们都是自愿的所以就没抽签复试涉及到的题目:进去老师会先让你用英语简短的自我介绍,大概1~2分钟吧,然后就是抽专业文献朗读和翻译,接着就是问你专业上的问题,感觉今天的貌似都问到了和自己毕业设计相关的内容,问了我波谱分析,最后就是药物化学的问题,举出三种对人类历史有重大影响的药物(我答的是:青霉素,吗啡,西咪替丁)经验或是建议:首先就是自我介绍要熟悉,进去最好不要结巴或者忘记,这可以一开始就给老师个好印象(ps:由于我第二个面试,紧张忘词加结巴了··残念啊),介绍完了以后就是专业文献朗读和翻译,个人觉得这个很BT,我们8个人复试出来的时候都没有谁能把它完整的搞定··不过真要是不会你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也不会为难你,接着老师问你毕业设计的时候会把专业知识和问题融合进来,我毕设做的分离单体,结果问的就是波谱分析和单体确定,所以复试之前好好想下自己毕设的内容和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吧···最后就是药物化学的问题,这个比较easy,整个过程大概不到20分钟吧~补充下,今天去面试恰好遇到制药工程的,这个专业貌似是化工学院新开的,报考的人不多,属于专硕,药化被刷下来的貌似可以调剂到制药工程~专业名称:药物化学复试内容: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复试内容:开始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抽一个专业英语的文献(迈克加成反应)读完之后翻译。

高校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名词术语解释

高校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名词术语解释

高校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名词术语解释在高校化学专业中,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名词术语。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名词术语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以下是对这些名词术语的解释:1.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碳骨架,并可以包含氧、氮、硫等其他元素。

2. 烷烃:烷烃是一类只含有碳-碳单键的有机化合物。

其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单键相连,没有任何官能团。

3. 烯烃:烯烃是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比相应的烷烃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4. 炔烃:炔烃是一类含有碳-碳三键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比烯烃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5. 反应活性:指化合物参与化学反应的倾向性或能力。

6. 官能团:官能团是分子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基团,决定了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7.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变化过程和能量变化。

8. 反应底物:反应底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始物质,它们被转化为产物。

9. 反应产物:反应产物是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10. 亲核试剂:亲核试剂是指具有寻求或提供电子的能力的化合物。

它们常常参与亲核进攻反应。

11. 电荷云:电荷云是电子在空间中分布的模型,用于描述化合物中的电子结构。

12. 共价键:共价键是两个原子间共享电子对的化学键。

它可以通过单、双或三个共享电子对来形成。

13. 伦根哈特-朗道规则:伦根哈特-朗道规则用于预测分子中独立电子对数量的一种简单方法。

14. 键能:键能是化学键形成或断裂时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15. 电负性:电负性是一个衡量原子吸引共享电子对的能力的物理性质。

16. 极性:极性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不均的特性。

以上是对高校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名词术语的一些解释。

这些术语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使他们对有机化学名词术语有更清晰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名称:有机化学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09 课程名称:高等有机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化学各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有机化学进展;2、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3、有机反应机理及其研究方法;4、高压有机合成和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5、手性化合物及不对称合成;6、有机氟化学概论;7、有机化
合物与健康及环境。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特点和研究方法。

重点了解极端条件下有机化学、手性化合物及不对称合成、以有机氟化学为代表的元素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及人
类健康的影响等研究热点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有机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凯里,森德伯格著,夏炽中译,高等有机化学,A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3。

2、J.马奇著,陶慎熹,赵景敏译, 高等有机化学,A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

3.荣国斌,“高等有机化学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
填写人:邹新琢审核人:汤杰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21 课程名称:金属有机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学分: 2 周学时总学时:36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 有机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金属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主族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性质以及应用;
3、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的性质特征及应用;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催
化偶联反应,;金属卡宾卡拜的制备、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设计新的有机合成反应.
4、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和应用;
5、金属有机化学以及其在合成方法学方面的新进展.
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熟悉金属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主族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性质以及应用;掌握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应用和基元反应,;熟悉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理解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和应用;熟悉相关金属有机试剂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了解金属有机化学以及其在合成方法学方面的最新进展.
.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有机化学, 高等有机化学, 配位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麻生明著, 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1年.
2.R. H. Crabtree, Th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of the Transition Metals (Fourth Edition),
Wiley-InterScience, 2005
填写人:刘乾才审核人:汤杰
课程代码:S0106060703032 中文名称:有机合成设计
英文名称:Organic Synthesis Design
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36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有机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合成设计的基础、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1.有机合成中的碳-碳单键形成,包括碳负离子-正离子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三大类。

系统介绍(1)羰基稳定化的碳负离子参与的碳-碳单键形成反应,包括C-烷基化反应、酰基化、缩合、共轭加成等反应(2)金属有机化合物参与的碳-碳单键形成反应,主要包括有机镁、有机铝、有机锌、有机铜锂试剂与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重点讲授上述各类合成技术的新进展,新应用。

2.有机合成中的碳-碳双键形成,主要包括缩合反应、Wittig反应、偶联反应和烯烃复分解反应等。

重点讲授上述各类方法的新进展,新应用。

3.有机合成中的3-6员等小碳环的形成。

主要包括利用分子内的碳-碳键形成反应成环和每种环的典型形成方法,如卡宾反应形成三员环,2+2反应形成四员环,自由基反应形成五员环,周环反应形成六员环等。

重点讲授上述各种成环技术的新进展。

4.有机合成中的官能团转换。

主要包括各种官能团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重点讲授各种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的新氧化剂、还原剂以及传统反应方法的新发展。

5.有机合成中的选择性问题及解决途径。

主要包括高选择性有机试剂和反应、保护基和不对称控制。

重点讲授保护基策略实现化学选择性控制和不对称催化实现手性合成及其新发展。

6.有机合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策略。

主要包括反合成分析、切断、合成子和等价物等概念,各种常见片断的拆分,目标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反合成分析和合成路线设计以及评价。

7.合成设计实例解析。

主要包括一些能反映有机合成设计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合成路线的解析和评价,特别是工业规模生产的实例。

通过实例介绍有机合成设计与有机合成实际工作的关系。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有机合成指南》2001年第三版(guidebook to organic synthesi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科学出版社。

填写人:邹刚审核人:汤杰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72 课程名称:生物有机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Bio-organic Chemistry,Chemical Biology
学分: 2 周学时总学时:36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有机化学及相关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生物有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概况;2、糖;3、蛋白质和酶;4、核酸;5、脂质;6、代谢;
7、现代生物技术。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技术有全面的了解。

课后要求:阅读一本推荐的参考书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或药物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H. Duglas, Bioorganic Chemistry, 3rd Edition, 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
2、M. Page and A. anic and bio-organic mechanisms, 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
3、C.-H.Wong, G. M.Whitesides, Enzyme in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Pergamon, 1994
4、王汝聪,陈再成,孙昌俊,《生物有机化学专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5
5、陈淑华,罗光荣编译,《生物有机化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8
6、古练权,马林,《生物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外文期刊:Nature,Science,C h e m i s t r y&B i o l o g y,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Chemical Review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Biochemistry,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ngew. Chemie.,European ChemBioChem,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Chemical Communications,Biochemical Jouranl,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 Tetrahedron: Asymmetry,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等
8、中文期刊:中国科学(B),化学学报,高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等。

填写人:张剑波审核人:刘乾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