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保护空气二
小学生认识空气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空气。
空气,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那么,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空气呢?接下来,我将从空气的定义、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污染以及如何保护空气四个方面来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一、空气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气。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
地球上的生物都离不开空气,因为空气中含有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
二、空气的重要性1. 供给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我们每天都要通过呼吸摄取氧气,将其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帮助细胞进行代谢活动,从而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
2. 维持生态平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环境保护空气对于地球的环境保护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气体可以调节地球的温度,防止地球过热或过冷,从而维持地球的气候稳定。
三、空气污染尽管空气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污染空气,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2. 心血管疾病空气污染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3. 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酸雨、臭氧层破坏等。
四、如何保护空气1. 减少污染物排放我们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 提高环保意识我们要提高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3. 参与环保活动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护空气知识点总结

保护空气知识点总结一、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1. 工业化和交通排放: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工厂的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和火力发电站的排放都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
2. 生活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另一个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焚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会严重影响周围空气的质量。
3. 燃烧化石燃料: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加剧空气污染。
4. 建筑施工和土地开发:建筑施工和土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化学物质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二、空气污染的影响1. 健康问题:空气污染是导致许多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等。
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会增加患病风险。
2. 生态问题:空气污染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破坏植被、土壤和水体的健康,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经济问题:空气污染还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医疗费用、降低劳动生产力和损害旅游业等。
三、保护空气的知识点1. 减少汽车和机动车的使用: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转向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3. 减少工业排放:完善工业排放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
4. 提倡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增加垃圾的再利用率。
5.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空气污染。
6.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大家种植绿植,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700万人。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空气污染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健康问题。
因此,保护空气,减少空气污染,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希望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总结,可以增加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鼓励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空气。
认识空气,保护环境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

认识空气,保护环境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是我们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空气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空气,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一、认识空气1.空气的组成我们看到的空气其实是由许多气体混合而成的。
它们主要包括氧气(O2)、氮气(N2)和二氧化碳(CO2),还有很少的其他气体,如水蒸气(H2O)、氢气(H2)和氦(He)等。
2.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是我们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气是我们身体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必须的气体,呼吸进入身体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产生能量。
同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也会溶解到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到肺部被排出体外。
二、保护环境1.固体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固体垃圾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如果皮、餐巾纸等,这些垃圾应该被分类处理。
可回收垃圾,如纸张、瓶子、金属等可以回收利用。
2.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
可以通过修理漏水设施,缩短淋浴时间和减少冲厕量来减少用水。
3.减少汽车污染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使用汽车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减少汽车污染。
可以通过使用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来减少汽车尾气的产生。
4.保护植被植被是地球的“肺”,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我们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中的植被,不要砍伐树木,多种树种。
同时,也可以在家里种植绿植,让空气更加清新。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实验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了解空气。
比如:1.研究氧气将一片薄片的白磷(P4)慢慢放入一个瓶子中,然后加入足够的氧气,我们会发现白磷燃烧起来,并且发出明亮的光。
这是因为白磷需要氧气来支持燃烧。
2.研究空气压力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加入一些热水和醋,然后加入少量小苏打,在封好盖子后,我们会看到压力在容器内积累,直到爆炸。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空气和氧气的作用,也可以探索科学的乐趣。
四、结语空气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元素。
空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染物的来源,知道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4.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
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简单的防治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难点: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氮气的用途:做保护气、化工原料、麻醉剂、提供低温环境。
3.稀有气体:做保护气、电光源。
二、空气的污染及保护
1.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烟尘
2.危害: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全球气候。
3.防治措施:植树造林、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尾气加装净化装置。
二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案

二年级科学认识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基本概念2. 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3. 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等资料。
2. 实验器材:吹气球、蜡烛、火柴、玻璃杯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
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空气。
3. 课堂讲解:讲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4. 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家人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
2. 观察生活中空气的应用,如呼吸、吹气球等,并和家人分享。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空气的基本概念。
2. 反思教学方法,看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环节的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现象。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徒步、登山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重要性。
十一、教学计划1. 安排后续的课程,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空气的其他方面,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等。
2.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认识空气教案:带你了解空气质量

感谢您的咨询,我将为您撰写一篇有关认识空气教案的文章,带您了解空气质量。
一、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无形却至关重要。
在现代工业和交通不断发展的今天,空气质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为此,了解空气质量,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空气教案,帮助您正确认识空气质量和防护措施。
二、认识空气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成分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气等。
2.空气的作用空气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呼吸,支持火焰的燃烧,传播声音,以及稳定大气温度等。
但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日益增多,给我们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三、认识空气质量1.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标准是对空气污染物质的控制要求,通常包括六项主要指标:PM2.5、PM10、SO2、NO2、O3、CO。
这些指标通常被用于判断空气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准。
2.空气质量的影响空气污染物质的存在,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空气中的PM2.5会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呼吸道疾病等。
SO2和NO2对空气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会对植物生长、大气稳定等产生负面影响。
3.空气质量的防护了解空气质量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相关措施防护自己的健康和环境。
在居住环境中,保持通风、使用新鲜空气、加强房屋保暖等均是有益的措施。
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佩戴口罩等方式来防护自己。
四、空气教案1.空气教案的目的空气教案是为提高广大民众对空气质量的认知和了解而设立的学习课程,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关注环境保护、了解污染物质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范措施,做到预防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2.空气教案的内容空气教案的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物质的成分和特点、污染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空气指标和空气质量标准以及空气质量的防护和改善措施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空气》含反思(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空气》含反思(精选8篇)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空气》含反思篇1 设计意图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世间万物的蓬勃生长都离不开空气,在这一基础上,选取与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载体(即空气)展开课堂,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的活动,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知道空气无处不在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同时,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周围的环境空气变得越来越糟糕,呼吁幼儿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的。
2.技能目标:发展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3.情感目标: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空气的特性。
难点:尝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活动准备1.水槽、透明水杯若干个。
2.干净纸巾、手帕、水。
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小小手,放膝盖。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游戏,请大家闭上嘴巴,用手捏住鼻子,放开,请小朋友说说刚刚做游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引出空气)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我们要呼吸,我们有呼吸才能维持生命。
那我们吸进的.是什么呢?引导小朋友说出空气。
师:那空气是怎样的呢,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引导小朋友逐一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展开(1)教师演示师:空气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下面老师变个小魔术来看看空气究竟神奇在哪里。
教师演示纸巾不会湿的实验。
教师将纸巾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压入水槽的水中。
师:小朋友猜一猜纸巾现在帕湿了吗?那我们来看一看。
取出杯子,请每位小朋友都摸一摸知道纸巾没湿后,请小朋友再认真看一次实验,注意看泡泡。
教师演示纸巾会湿的实验。
教师将杯子倒扣压入水槽的水中,慢慢倾斜杯子,让空气跑出来,取出杯子。
师:小朋友猜一猜纸巾湿了吗?那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第一次纸巾没有湿,第二次纸巾又湿了呢?(2)幼儿操作分开两组,让幼儿带着疑问做实验,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直至都能看清前后两次实验的不同:知道第一次纸巾没有湿是因为杯子有空气,空气挡住了水,水不能进入杯子,所以纸巾没有湿;而第二次是因为杯子的空气跑出来了,水进入杯子所以纸巾湿了。
一年级下册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讲稿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认识空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63制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空气》。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要落实的课标要点是: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本节课要落实的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的特点,为学生理解纸风车的转动和3-4年级更深入的研究空气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周围处处有空气,对于空气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特点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特点缺少实际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空气的特点。
1/ 51科学态度目标:能在探究空气特点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乐于合作、尊重事实、愿意倾听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难点:理解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
五、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借助物体或使用简单实验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用眼看、用耳听,从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认识空气的特点。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塑料袋,杯子等分组实验材料和蚊香、火机学生准备:塑料袋七、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老师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万物生存离不了。
学生猜到是空气。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空气。
随机板书:2.认识空气2/ 52(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活动1:空气有什么特点?(1)探究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教师出示有空气的烧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怎样研究空气有什么特点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空气、保护空气(二)
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降温后,可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与木炭 22CO O C −−
→−点燃
+ 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热;
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2)与硫 22SO O S −−→
−点燃
+ 现象: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与磷 4P +5O 2 −−→−点燃 2P2O 5
现象:剧烈燃烧,放热,产生浓厚的白烟
(4)与铁 3Fe +2O2
F e3O 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瓶底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防止集气瓶炸裂
(5)与石蜡 石蜡+氧气错误!二氧化碳+水
现象:集气瓶中壁上出现无色液滴,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A +B →AB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课堂练习】
1、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
2、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足量的下列物质充分燃烧,容器中剩余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
A。
木炭B.蜡烛 C.硫D。
磷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木炭在氧气
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
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
燃烧
D、蜡烛在氧气
中燃烧
二、氧气制法
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原理:各气体的沸点不同(是物理变化),氮先气化,得到的氧气是混合物
2、实验室制法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使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原理:2KClO
3−→
22KCl+3O2↑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
注意点:A、试管口向下倾斜
B、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C、用外焰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D、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收集方法:A、排水法:氧气难溶于水
B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检满:A 、排水法:气泡从水槽中出现
B、向上排空气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复燃
操作要点:A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B 、装:填装药品
C、定:固定装置 D 、点:点燃酒精灯
E、收:收集气体(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再收集) F 、离:导管离开水槽 G 、熄:熄灭酒精灯
(为防止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一定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2)加热高锰酸钾
反应原理 2KMnO 4−−
→−加热
K 2MnO 4+MnO2+O 2↑ 装置选择:同(1)
(3)双氧水制氧
反应原理 2H 2O2−
−→−2
MnO
2H 2O +O 2↑ 装置选择:固---液不加热型 优点:随制随取
操作注意点: 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AB →A+B
【课堂练习】
4、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ﻩ A.①② B .①③ ﻩC.②③
D.①②③
5、右图是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⑤ (
2)
该
装
置
的
错
误
之
处
是 。
(3)改正后,该装置中采用的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检验氧气是已集满的方法是:
用 放在 ,若 ,证明氧气已集满。
(4)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反应结束后剩余在发生装置中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锰和 。
要将它们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课后练习】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16、Mg —24 一、填表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2、按要求填空写出符号的意义或表示该意义的符号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二、选择题
4、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氮气用于制取化肥B.液氮作冷冻剂
C.稀有气体常作保护气 D。
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以防腐
5、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SO2 B。
CO2 C.CO D.NO2
6、下列物质中,既有化合态氧、又有游离态氧的物质是( )
A。
液态氧气B.过氧化氢 C.氯酸钾 D.空气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氯酸钾 C.水 D.臭氧
8、下列化学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
A.Fe B.2H C。
N D。
H2O
9、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丁烷分子等构成。
在加压条件下,25 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由此可说明()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断运动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三、填空题
11、浩瀚的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类生活在大气的底层—-空气中.通过本章的学习我
们理解了关于空气的一些知识:在空气中
(1)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占空气体积的;
其次是,占空气体积的,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单质气体是。
(3)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氢气是一种密度很小,但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填充飞艇常用氦气代替氢气,可知氦气一定具有的性质是:①,
②.
12、空气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
工业上制氧气用方法,该过程是变化(填“物理
"或“化学”)。
13、人类的生存需要洁净的空气。
含硫燃料的燃烧(如煤炭)使得有毒气体 (化学式)大量排放引起了酸雨;曾经大量使用的氟利昂破坏了大气中的。
14、下图所示为两套测空气成分的装置图。
当红磷、蜡烛自燃熄灭后,分别打开止水夹.
A烧杯内液面高度比B烧杯内液面高度(填“高”、
“低”
或“相等")。
试分析原图一
因。
四、实验题
15、图一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1)按要求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错误!,③
(2)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包括:
①放入称量好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②加热;③连接好装置;④收集气体;⑤停止加热;
⑥将导管移出水槽;⑦检查装置气密性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③②④ (填序号)。
(3)图二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
根据图可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16、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是我们很熟悉的四种无色气体,为了鉴别他们,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鉴别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1)分别取样于集气瓶中,并分别编号为A,B,C,D。
(2)实验,步骤与现象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现象判断A,B,C,D中各是哪种气体,并将鉴别结果填写在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