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试行).
医院感染规范分类

卫生部令第84号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空气净化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368-2012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空气净化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T394-2012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空气净化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卫医政发(2009)90号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重点部门感染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卫办医政发(2010)62号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重点部门感染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
卫办医政发(2010)100号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重点部门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367-2012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卫医发(2004)100号
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WS/T310.1-2009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及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
《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
GB 27948-2011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消毒
《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
GB 27952-2011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产品卫生许可监督检查产品备案及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消毒产品卫生许可监督检查产品备案及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目录一、法规依据二、基本概念三、消毒产品分类目录四、消毒产品生产类别分类目录五、消毒产品卫生许可六、消毒产品备案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八、监督检查九、违法行为处理一、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4.《消毒管理办法》5.《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版)》6.《消毒产品卫生监督工作规范》(2014版)7.《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8.《关于印发消毒管理办法有关实施配套文件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142号)9.《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审核规范》10.《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11.《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2014版)12.《卫生部关于印发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的通知》(卫法监发[2001]109号)13.《卫生部关于同意对经营过期一次性卫生用品按照经营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卫生用品进行查处的批复》(卫法监发[2001]213号)14.《卫生部关于消毒剂及抗菌卫生用品原料使用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发[2001]288号)15.《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消毒产品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41号)16.《卫生部关于发布皮肤粘膜消毒剂中部分成分限量值规定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214号)17.《卫生部法监司关于内窥镜消毒清洗机生产企业监管问题的复函》(卫法监食便函[2003]418号)18.《卫生部关于对<消毒管理办法>有关适用问题的复函》(卫政法函[2004]314号)19.《卫生部关于调整消毒产品监管和许可范围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208号)20.《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卫监督发[2005]515号)21.《卫生部关于超越许可范围生产消毒产品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7]235号)22.《卫生部关于口腔粘膜消毒产品监管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8]206号)23.《卫生部关于次氯酸钠类消毒剂产品有效期等监管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函[2008]512号)24.《卫生部关于消毒产品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函[2009]21号)25.《卫生部关于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函[2009]34号)26.《食品用消毒剂原料(成份)名单(2009版)》27.《取消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和以戊二醛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卫生行政许可》(卫生部公告[2010]8号)28.《消毒技术规范》29.《次氯酸钠类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规范》30.《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31.《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试行)》32.《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卫法监[2005]336号)33.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3号—取消《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的对卫生用品的备案管理34.《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消毒产品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卫监督发[2015]90号)35.关于发布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的通告(国卫通〔2018〕18号)36.《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37.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部分消毒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紧急上市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20〕99号)38.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毒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20〕658号)二、基本概念消毒产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和《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是指纳入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中的产品。
漂白粉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试行)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以次氯酸钙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漂白粉(片)、漂粉精(片)类消毒剂。
2. 技术要求2.1理化指标2.1.1使用中的漂白粉应当是白色、粉末状,有效氯含量应当>20%。
2.1.2使用中的漂粉精应当是白色或微灰色、粉末状,有效氯含量应当>55%。
2.1.3片剂的片重误差率应当<5.0%;泡腾片剂应当标明崩解时间,崩解时间应当<5.0min。
2.1.4用于餐饮具及瓜果蔬菜消毒的,其重金属(以铅计)含量应当≤30mg/kg,砷含量应当≤3.0mg/kg。
2.2 稳定性漂白粉(片)6个月内有效氯含量降解率应当≤15%,产品有效氯含量标识范围上下限波动应当<15%;漂粉精(片)12个月内有效氯含量降解率应当<10%,产品有效氯含量标识范围上下限波动应当<10%。
产品有效期内的有效氯含量不得低于标识范围的下限值。
2.3消毒效果应当符合表1要求。
表1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要求(1)“*”指杀灭试验使用的有机干扰物质浓度为0.3%。
(2)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时的检测要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消毒的做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杀灭试验;用于生活饮用水、果蔬消毒的做大肠杆菌定量杀灭试验;用于食饮具消毒的做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试验;用于体液污染物品、污水和排泄物等消毒的做细菌芽孢定量杀灭试验。
3. 使用范围与方法3.1 使用范围限用于一般物体表面、食饮具、果蔬、饮用水、织物及各类排泄物的消毒,并按照规定的使用浓度、消毒时间、使用方法使用。
3.2 使用方法使用的消毒液应当现用现配,具体使用方法见表2。
表2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使用方法备注:有细菌芽孢污染或不明微生物时应适当增加消毒剂量。
4. 检验方法4.1 外观应当按照HG/T 2496-2006《漂白粉》、GB/T 10666-2008《次氯酸钙(漂粉精)》执行。
4.2 有效氯含量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卫生部关于印发《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9.28•【文号】卫监督发[2007]265号•【施行日期】2007.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关于印发《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2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各有关单位:为深化消毒产品卫生行政许可改革,加强消毒产品的监督管理,我部组织制定了《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附件1)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附件2,以下简称《规范》),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现印发给你们遵照执行,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2007年10月1日起,我部取消符合《规范》适用范围的消毒剂产品的卫生行政许可,并不再受理这些产品的许可和延续申请。
之前已经受理的,我部将继续履行完成许可程序。
取得我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此类产品,在批件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到期后不予延续,产品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
二、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在取得相应工艺类别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按照《规范》等相关规定规范组织生产上述消毒剂,并符合以下要求:(一)新产品首次上市前,以及批件到期后的产品继续生产前,上述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相关检验和产品说明书审核),确定产品符合《规范》和《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
检验应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项目如下:1.戊二醛类消毒剂:戊二醛含量测定;加pH调节剂前、后的pH值测定;根据说明书使用范围进行相应的微生物杀灭效果测定。
2.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原液有效氯含量测定;产品稳定性测定;根据说明书使用范围进行相应的微生物杀灭效果测定。
消毒产品质量评价技术要求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适用范围说明

《消毒产品质量评价技术要求》编制说明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消毒产品质量评价技术要求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如消毒产品、灭菌物品包装、消毒产品质量评价等。
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说明:规定了消毒产品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包括消毒产品分类,消毒剂、消毒器械、指示物、灭菌产品、具有抗菌作用的制剂、具有消毒作用的产品等监控质量、效果评价方法及相关执行标准。
根据消毒产品风险分类管理要求,对检验项目进行分类规定,包括乙醇、戊二醛、次氯酸钠类、漂白粉和漂粉精类消毒剂检测项目;消毒器械检测项目、化学指示物、生物指示物检测项目;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检测项目;抗(抑)菌制剂检测项目等多种分类。
一、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与使用方法1、评价内容1.1消毒剂类产品质量评价1.1.1感官要求消毒剂外观评价,液体产品不分层,无悬浮物、杂质或沉淀;颗粒、粉状、片剂产品均匀、无杂质、粉剂不结硬块、片剂符合成品形状,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完全溶于水。
质量检测方法符合GB9985标准要求。
1. 1.2理化性质消毒剂根据添加成分种类繁多,消毒剂中碑、含磷酸盐、不含磷酸盐、重金属等含量范围符合GB/T5009.76及GB/T5009.74标准要求。
消毒剂中氯含量范围应符合GB/T36758-2018标准要求。
对消毒剂PH值、添加剂含量范围、稳定性等标准要求。
1.1.3微生物杀灭效果评价消毒剂根据添加成分种类不同,检测微生物种类不同,基本包括大肠杆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各次杀灭对数值,载体定量杀灭试验,各次杀灭对数值,模拟现场杀灭试验,各次杀灭对数值;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泡平均杀灭对数值;脊髓灰质病毒平均杀灭对数值等数值需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以及其它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评价。
1.2消毒器械、指示物等产品质量评价1.2.1初始污染菌检测每生产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适量样品,按照灭菌产品检测标准要求进行初始污染菌检测。
水产养殖科学应用氯制剂

37 科学免疫,防患未然。
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养殖世界水产养殖科学应用氯制剂氯制剂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消毒剂,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杀菌广谱等优点,正确应用不仅能有效预防、治疗鱼类等水生动物烂鳃、赤皮、肠炎、出血等细菌性疾病,还能有效改善池塘水质、底质等环境条件。
一、常用品种及性状常用氯制剂主要有:漂白粉、漂粉精、强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市场上常见的有粉剂、颗粒剂、泡腾片剂和药物控制释放的缓释剂等。
其中,漂白粉为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优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在30%左右;漂粉精(又称高效漂白粉),主要成分也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次氯酸钙的含量更高,有效氯含量常大于60%;强氯精的成分为三氯异氰脲酸,有效氯浓度高达90%;二氧化氯的有效氯含量一般在8%~10%;溴氯海因中活性氯成分则在15%以上。
这些氯制剂一般为白色粉末或颗粒,能溶于水,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
二、具体应用及用量1.清塘消毒 使用氯制剂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是预防各种养殖病害、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其好处主要体现在:彻底药杀野杂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生物;直接消灭池水和塘泥内多数致病生物和病原体的中间寄主,如螺、蚌等;用量少,药效消失快。
清塘一般选用漂白粉和强氯精。
(1)漂白粉的使用。
池塘水深10厘米左右时,每亩用2~3千克;水深1米左右时,每亩用13~15千克。
可将药物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或直接将药物与细干土拌合后全池遍撒。
(2)强氯精的使用。
排干池水、暴晒2天后,按每亩400~500克用量对水泼洒;或按4~5毫克/升浓度用药,一般用药5天后可试水放养。
2.防治疾病 (1)防治鱼类·疫病防控·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
消毒产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证管理

灭菌包装物
用于压力蒸汽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 用于环氧乙烷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 用于甲醛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
新消毒产品 指利用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的消
毒剂和消毒器械,其安全性、有效性应优于现有产品
。
判定依据-----国家卫计委2014年发布的《利用新材料、 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判 定依据》
备注:中文译文应经中国公证机关公证。
三、准入审核
证件审核的主要内容
1、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2、产品是否在证件所批的生产(经营)许可范围内。 3、营业执照副本有无年检有效记录。 4、所有有效证件的复印件是否加盖原证持有者的印章。 5、证件的法人、厂址等信息是否一致。 6、各级授权书的内容是否齐全,包括授权销售产品范围 、销售地域范围及有效时间、法人签名等。 7、销售员身份证复印件,并记录地址、电话等。
消毒产品 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和灭 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 ----《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 消毒药械 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和 灭菌物品包装物)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2002年6月
各种消毒剂
粉剂消毒剂 片剂消毒剂 液体消毒剂 喷雾剂消毒剂 凝胶消毒剂 颗粒剂消毒剂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014年
第四条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 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 、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 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一)消毒剂的准入审核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备案有关要求、规范及备案审查要领国家卫计委卫生标准委员会消毒标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消毒与感染控制分会常委周玉一、概述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制度是规范取消产品行政许可的消毒产品责任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消毒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为了加强取消行政许可的消毒产品的事后监督管理,保证上市销售的消毒产品的卫生安全和有效性,年我国建立了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制度。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除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茵原理生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之外的消毒产品的行政审批,适应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推进国家卫生计生委职能转变的新形势的需要,研究修订年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以下简称年版《评价规定》),通过采用梳理、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现场调研、现场验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以及对征求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讨等方法,采纳合理意见和建议确定修订内容,产出了适合所有取消卫生行政许可的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的新规。
年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以下简称《评价规定》),并于同年月颁布实施新修订《评价规定》提出了消毒产品分类管理的概念,其中,第一类消毒产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需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用于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灭菌剂和灭菌器械,皮肤黏膜消毒剂,生物指示物、灭菌效果化学指示物;第二类消毒产品是指具有中度风险,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除第一类产品外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化学指示物,以及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和抗(抑)菌制剂,如手消毒剂、灭菌过程化学指示物、空气消毒器等等均不在第一类消毒产品中,属于第二类消毒产品。
同一个消毒产品涉及不同类别时,应当以较高风险类别进行管理。
同一个消毒产品涉及不同类别时,应以较高风险类别进行管理,如乙醇消毒凝胶若标签说明书仅标注用于人体手消毒,则该产品属于第二类消毒产品;若标注用于人体手和皮肤消毒,则该产品应按照第一类消毒产品进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试行)
拼音piāobáifěn、piāofěnjīnglèixiāodújìwèishēngzhìliàngjìshùgu īfàn(shìxíng)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试行)》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27日卫办监督发〔2010〕204号印发,自2010年12月27日起实施。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卫生部取消符合《规范》适用范围的消毒产品的卫生行政许可,不再受理这些产品的许可和延续申请。
之前已受理的,不再发放卫生行政许可批件。
生产新的或卫生许可批件到期的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卫监督发〔2009〕105号)对产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确定产品符合《规范》的要求。
在每批产品投放市场前,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对每个投料批次产品的pH值、有效成分含量、净含量和包装密封性指标以及按照产品企业标准出厂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卫生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经营和使用单位在采购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时,应当严格按照《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的规定,索取相关证明文件。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试行)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以次氯酸钙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漂白粉(片)、漂粉精(片)
类消毒剂。
2.技术要求
2.1理化指标
2.1.1使用中的漂白粉应当是白色、粉末状,有效氯含量应当>20%。
2.1.2使用中的漂粉精应当是白色或微灰色、粉末状,有效氯含量应当>55%。
2.1.3片剂的片重误差率应当<5.0%;泡腾片剂应当标明崩解时间,崩解时间应当<5.0min。
2.1.4用于餐饮具及瓜果蔬菜消毒的,其重金属(以铅计)含量应当≤30mg/kg,砷含量应当≤
3.0mg/kg。
2.2稳定性
漂白粉(片)6个月内有效氯含量降解率应当≤15%,产品有效氯含量标识范围上下限波动应当<15%;漂粉精(片)12个月内有效氯含量降解率应当<10%,产品有效氯含量标识范围上下限波动应当<10%。
产品有效期内的有效氯含量不得低于标识范围的下限值。
2.3消毒效果
应当符合表1要求。
表1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要求
微生物类别
有效氯含量(mg/L)
作用时间(min)
杀灭对数值
大肠杆菌(8099)*
100
10
≥5.0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200
10
≥5.0
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 200
10
≥5.0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200
10
≥4.0
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疫苗株*
200
20
≥4.0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
5000
60
≥5.0
(1)“*”指杀灭试验使用的有机干扰物质浓度为0.3%。
(2)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时的检测要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消毒的做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杀灭试验;用于生活饮用水、果蔬消毒的做大肠杆菌定量杀灭试验;用于食饮具消毒的做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试验;用于体液污染物品、污水和排泄物等消毒的做细菌芽孢定量杀灭试验。
3.使用范围与方法
3.1使用范围
限用于一般物体表面、食饮具、果蔬、饮用水、织物及各类排泄物的消毒,并按照规定的使用浓度、消毒时间、使用方法使用。
3.2使用方法
使用的消毒液应当现用现配,具体使用方法见表2。
表2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使用方法
消毒对象
有效氯含量(mg/L)
消毒时间(min)
使用方法
一般物体表面
250
10~30
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擦拭、冲洗、浸泡、喷洒消毒。
500
20~30
对各类非清洁物体表面擦拭、冲洗、浸泡、喷洒消毒;喷洒量以喷湿为宜。
250
20~30
消毒非传染病病人使用食饮具;用于先去残渣、清洗后再进行浸泡消毒的器具;消毒后应当用生活饮用水冲净残留消毒剂。
1000
30
消毒传染病病人使用后的食饮具;用于去残渣、未清洗进行浸泡消毒的食饮具;消毒后应当用生活饮用水冲净残留消毒剂。
果蔬
100~200
10
果蔬应当先清洗、后消毒;消毒后应当用生活饮用水冲净残留消毒剂。
织物
250~400
20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应当用生活饮用水冲净残留消毒剂。
根据消毒后水中余氯量计算投加量
≥30
片剂应当先碾碎再溶解;粉剂直接溶解,取上清液投加水中消毒;泡腾片剂可直接投加水中;消毒后水中余氯应当达到0.3mg/L~
0.5mg/L。
污水
根据消毒后污水中余氯量计算投加量
≥60
消毒后污水中余氯应当达到4mg/L~6mg/L。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应当符合GB18446-2005规定要求。
排泄物
10000~20000
≥120
混合搅匀
备注:有细菌芽孢污染或不明微生物时应适当增加消毒剂量。
4.检验方法
4.1外观
应当按照HG/T2496-2006《漂白粉》、GB/T10666-2008《次氯酸钙(漂粉精)》执行。
4.2有效氯含量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4.3稳定性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自然存放或加速试验法”进行测定。
4.4消毒效果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消毒剂杀灭微生物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4.5重金属(以铅计)、砷
按照GB14930.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进行测定。
4.6片重误差及崩解试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测定。
5.标签说明书
5.1产品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卫生部《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要求。
5.2在注意事项中至少要标明下列内容:
5.2.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5.2.2运输、储存应当有防晒、防雨淋等措施;装卸应当有避免倒置、撞击等措施;
5.2.3产品应当贮存在阴凉、干燥且通风良好的清洁场所;
5.2.4消毒液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作用,慎用;
5.2.5消毒剂应当按比例现用现配;消毒时应当取上清液使用;
5.2.6消毒剂在配制和消毒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5.2.7食饮具、瓜果、蔬菜消毒后,应当用生活饮用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消毒剂。
5.3.在标签、说明书标识的有效期内,产品的有效氯含量及稳定性、消毒效果、使用范围、使用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应当符合2.1、2.2、2.3、3.1、3.2的规定。
5.4.产品说明书及标签的编制格式应当参照附件格式要求。
6.产品包装和运输要求:应当符合GB19109《次氯酸钙包装要求》、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中“氧化剂”及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的规定。
附件:××牌漂白粉(片)/漂粉精(片)说明书(标签)
【有效成分及含量】
本品是以次氯酸钙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粉/片,有效氯含量
____%-____%。
【漂白粉(片)的有效氯含量标识范围上下限波动不超过15%;漂粉精(片)的有效氯含量标识范围上下限波动不超过10%。
】
【性状】片剂/粉剂
【杀灭微生物类别】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医院感染常见细菌、致病性酵母菌、细菌芽孢和灭活病毒。
(按检测内容确定相应微生物类别)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食饮具、果蔬、饮用水、织物及各类排泄物消毒。
(按微生物类别确定相应的适用范围)
【使用方法】
消毒对象
配制方法(片/g:水)有效氯含量(mg/L)消毒时间
消毒方法
【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
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运输、储存时应当有防晒、防雨淋等措施;装卸应当避免倒置、撞击;
3产品应当贮存在阴凉、干燥且通风良好的清洁场所;
4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作用;
5消毒剂按比例现用现配,消毒时应当取上清液使用;
6消毒剂在配制和消毒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7餐饮具、瓜果、蔬菜消毒后,应用生活饮用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消毒剂。
【有效期】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包装规格】
【执行标准】
【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企业名称】
【联系电话】
【地址、邮政编码】大头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