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学案)
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掌握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 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教学难点:1.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解。
2. 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地图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农业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工业的概念: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 阐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
3. 介绍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沿海地区工业发达,内陆地区工业发展较慢;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较慢。
2. 介绍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相关地图或图片资料,介绍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特点。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工业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工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学案新人教版1、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知识梳理一、工业与我们1、概念: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①的主要来源,②的根本保证,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1、铁路沿线:③等铁路沿线。
2、黄河流域:④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⑤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⑥和沿海开放城市。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北京的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2、产业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⑧快。
3、产业部门: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4、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5、分布(1)沿海地区:⑨型。
(2)沿边地区:⑩型。
(3)内地:与关系密切的产业。
基础知识交流1、你能说出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部门吗?探究一工业的空间分布[互动探究] 我国有哪四大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探究二高新技术产业[互动探究]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为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带,①是,其中心是;②是,其中心是;③是,其中心是;④是,其中心是。
(2)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①沿海地区以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和高新技术产业。
②沿边地区依靠国家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的产业。
③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有哪些?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及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状况。
高二地理中国工业教案(通用10篇)

高二地理中国工业教案(通用10篇)高二地理中国工业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
2、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收集资料加深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技能,读图、析图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技能。
3、通过感知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抽象、概括思维过程,形成、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进而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分布特点;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的图片,“武汉光谷”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一些特殊的带“洋”的称号,引入我国工业的发展。
读图课本找出我国解放前后工业产品的增长,了解我国工业品产量的增长和布局的变化。
板书:一、我国工业的发展讲解:旧中国的工业非常落后,产量少,部门不全,只有几个大城市工业相对发达。
如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
转承:课前,同学们通过报纸杂志或上网收集了有关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资料,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所收集的资料并作简要解释。
学生活动: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资料。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展示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引导:其实,我们从互联网上收集资料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了我们收集资料的方式,体会到互联网带来了一场新的学习革命。
那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呢?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有什么特点?分布如何呢?发展方向怎样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了解的内容。
板书: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出示课件、提问:“北京高新技术园区”,介绍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学生抢答]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高。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掌握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3)了解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自豪感;(2)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与工业发展关系的认识;(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关注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与分类:生产规模、产品用途等;2.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3.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4. 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产业升级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领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以及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详细讲解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4. 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我国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图,分析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工业发展案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发展等,让学生分析工业发展背后的地理因素。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我国工业发展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业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工业分布的认识;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初中地理工业地区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观察和分析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 理解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我国工业的分布》图,并进行技术处理,将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标注出来,以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
2.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拍摄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是由哪个部门提供的?2. 学生回答:工业部门。
3. 教师总结:工业部门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产品。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我国工业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2. 学生观察并回答: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地区。
3. 教师介绍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讨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照片,讨论工业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 学生理解工业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分析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在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我国工业的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了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培养了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人教初二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学案设计

人教初二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学案设计【学习目的】1.看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亲密关系。
2.掌握我国工业兴旺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城市散布。
3.知道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特点、散布及开展方向。
【自主预习】一、工业与我们1.与农业一样,工业也是基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消费包括开采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停止加工和__________。
3.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消费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我国工业的散布1.我国工业集中散布在__________地域,__________地域工业中心密集,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基地。
相对而言,我国__________地域主要工业中心较少,散布稀疏。
2.近年来,中西部地域仰仗__________丰厚、__________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工业开展速度加快。
三、蓬勃开展的高新技术产业1.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新资料等高新技术从无到有,蓬勃开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完成迷信开展的重要要素。
2.我国国度级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靠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域。
【互动探求】探求一:探求〝工业与我们〞1. 小组探求读〝工业消费部门景观图片〞,完成以下活动。
〔1〕什么是工业?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丙:_________〔2〕下面几幅图片反映的是与我国汽车工业相关的几个消费部门,在图片下面填注相关的称号。
〔3〕在我国社会经济哪些部门中工业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为它们提供哪些物质条件?2. 探求结论〔1〕工业消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三个阶段。
第二节 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学案)

第二章中国的工业
第二节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
和总结的能力。
学习重点
我国四大工业区的特点,优势,问题和措施。
学习难点
我国四大工业区的特点,优势,问题和措施。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解法
1、总结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我国工业中心的分布有何明显的特点?
3、哪几条铁路干线上的工业中心最密集?
4、长江沿线有哪些主要的工业中心?
中国三大工业带是指:东部沿海工业带,长江沿岸工业带,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带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以电子和信息产业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
6、高新技术工业有哪些特点?
7、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布局特点?
8、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三盘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学案设计

第三节工业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知道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读图了解并分析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区位优势,归纳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了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重点)2.分析四大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难点)【导学过程】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什么是工业生产?2.说说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二、我国工业的分布创设情境:有一位美国老板准备来中国投资开办玩具厂,他想更好地开发中国和东南亚的玩具市场,老板派秘书迈克来我国考察,寻找最佳的办厂地址。
1.想一想:要建一座工厂,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根据下列图片推测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3.读图验证(1)观察上图,找出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及其工业中心,加以验证。
(2)总结出我国目前的工业分布大势。
4.全班分为四组(辽中南组、京津唐组、长三角组、珠三角组),分别考察四大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并把考察结果填写在学案上。
辽中南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1) 。
(2) 。
主要的工业城市 、 、 。
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 、 。
它是我国著名的 (填轻工业或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1) 。
(2) 。
(3)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工业发展条件好。
主要的工业城市有 、 、 。
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 、 。
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 (填轻工业或重工业或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长三角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1)。
(2)。
(3)。
主要的工业城市有、、。
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它是全国最大的(填轻工业或重工业或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1.普通工业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差异普通工业产品_____(技术含量产品利润)高新技术产品_____(技术含量产品利润)2. 看图说说我国的高新技术中心分布有什么特点?3.分析松山湖具备哪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四、知识结构归纳(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四大工业基地位置范围工业中心部门
2、掌握并应用四大工业基地区位条件及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3、了解并掌握三大工业地带位置范围工业中心部门
4、掌握并应用三大工业地带区位条件及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工业国情,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运用案例来分析和对比工业基地区位条件及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跟踪训练)37.(18分)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Array间分布的特点。
(8分)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
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10
分)
二我国主要工业地带
【变式训练】区域对比
(2010山东文综卷)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
(6分)
表2
(2011年高考江苏卷)2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材料一图19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略,图20为江苏省简略。
材料二图2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图21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的建设。
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