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沉和浮2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涉及到的内容为物理学中的力与物理现象沉浮,是五年级下册科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初步了解自然界规律的必要知识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如下:•能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到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设计,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通过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表现,可以了解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主要原因是橡皮泥与水的比重不同,当橡皮泥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橡皮泥会浮在水面上,反之则会沉在水底。
2. 实验设计策划本节课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如下:•分组活动。
将课堂上的同学分为若干组,每个组员平均参与。
•实验前准备。
老师在课堂上将会提供给同学们一些橡皮泥和一些小石子,以及一些杯子、水花器等实验工具。
•实验设计。
同学们自由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将橡皮泥和小石子串接一起,探索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每个组都需要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保证全员参与。
•实验记录总结。
实验前后,同学们都需要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最后将这些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三、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大家知道为什么有些东西能够浮在水面上,有些又会沉到水底下吗?2. 讲解理论知识老师介绍了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同时让同学们了解水的密度和浮力等物理概念。
3. 实验操作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设计,老师在旁边引导和协助。
实验后,各组成员需要总结实验过程和分析实验结果。
4. 结束反思同学们将实验结果展示出来,老师核对后,同学们开始总结本次实验对于知识的提升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加强。
四、教学心得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实验方式,让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实验方案,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积累和动手操作技能。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精选课件
28
1、橡皮泥浮起来真正的原因是:在重量不变的情 下,排开的水量增大了,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了。
2、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可能发生改变。
3、钢铁制造的船能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 的水量很大。
4、排开的水量指的是体积,而排水量指的是重量。
精选课件
29
精选课件
20
精选课件
21
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浸入水的体积就等于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放入物体后的刻度数-原来的水
量
200ml
250ml 200ml
精选课件
22
注意
• 排开的水量跟物体本身的体积是同等的。 所以我们只要测量出物体排开的水量就知 道该物体的体积是多大。平常我们所说的 排水量则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跟排 开的水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 不能浮的橡皮泥形状有什么特点?
• 同一块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为什么有的能够浮 在水面上?是什么原因使橡皮泥浮起来的?
精选课件
18
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精选课件
19
实验二: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轻重没变,沉浮有变化。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下面我们来测量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是否发生变化。
• 排开的水量指的是体积,而排水量指的是 重量。
精选课件
23
小结:
•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 积小)
• 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 积大)
精选课件
24
精选课件
25
整理我们的数据,分析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 我们发现:实心团和沉的形状这两种橡皮 泥排开的水量是相同的;其他三种形状的 空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也相同。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 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 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间:1课时(35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过程与方法目标:1.用刻度被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引起排水量发生改变后,可能会改变其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难点:明确决定形状改变后沉浮状况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排开水量的大小。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1块橡皮泥(能在水中长久保持形状),装有200ml水的烧杯(外表面贴有纸质刻度线),1块干布,1支滴管,1只装有水的烧杯教师演示材料:同学生分组材料一样,再加3个装有200ml水的烧杯【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观察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用时:10分钟)师:前几节课,我们都在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况和它的材料、重量、体积之间关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容易沉;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师:很好,把影响沉浮的这几个因素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
除了材料、重量、体积外,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生:形状、是否空心、浸入的液体的种类……师:(投影呈现橡皮泥,4个装有200ml水的烧杯)师:这是一块长方体形状的橡皮泥,把它放入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橡皮泥沉到烧杯底部去了。
师:还有什么变化吗?生:烧杯里的水面上升了。
师:(刻度按外表面的纸质刻度线上的更小的刻度读)老师在烧杯外贴的刻度线,每一小格代表1ml。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记录一
相同质量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1
量杯里的水量 放入后水
橡皮泥的形状 (毫升)
面刻度
沉浮状况
实心橡皮泥形状① 200
实心橡皮泥形状② 200
实心橡皮泥形状③ 200
实心橡皮泥形状④ 200
我们的发现: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 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量杯中的水面都上升了。
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的 货物也就越多。
课AB. 堂练习
1. 把物体浸入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叫做它排开的
,
钢铁制造的轮船能够在水中浮起来,这是因为轮船排开水的
体积比钢铁本身的体积要
。
2. 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
A.多些
B.少些
C.不变
相同质量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
实验步骤及要求
人人 动手
及时 记录
轻声 交流
(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并 记录下来。
(2)准备四块相同质量的橡皮 泥,依次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需 实心),做好一种就放入水。 (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时要小 心,不要把水溅出来。并记录这时 杯中水的量。
(4)观察时,要轻声交流,实验结 束,马上变橡皮泥的形状,让它浮在水面上。
你有什么办法 让橡皮泥浮起 来?
能浮在水面的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沉浮实验
实验步骤及要求
人人 动手
及时 记录
轻声 交流
(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 并记录下来。
(2)准备三块相同质量橡皮 泥,做成三种能浮在水面不同的 形状,做好一种就放入水。 (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时要 小心,不要把水溅出来。并记录 这时杯中水的量。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和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B.体积C.颜色【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解答】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大小,所以体积大和重量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反而体积小和重量小的容易下沉。
而物体的颜色,与其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没有关系,故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2.【答题】把下面三个一样的瓶子放在水中可能会出现悬浮的是()。
A.装满沙的瓶子B.装有半瓶水的瓶子C.空瓶子【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的概念。
【解答】悬浮就是这个物体可以随意停留在液体中的任意深度。
触底时对容器底没压力,上浮时不露出液面。
当体积一定时,物体在水中的悬浮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就越容易下沉。
本题三个瓶子是体积相同,装满沙子的瓶子的重量>装有半瓶水的瓶子>空瓶子,所以装满沙子的瓶子应沉下去,而空瓶子漂浮在水面,只有装有半瓶谁的瓶子悬浮着。
3.【答题】我们会想出一些办法让潜水艇在航行中沉浮自如,这与()有关。
A.改变轻重B.改变高低C.改变大小【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解答】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只是由于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重量增加,就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变轻,就开始上浮。
4.【答题】要使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下沉,正确的方法是()。
A.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注水,以增加潜水艇的重量B.从潜水艇的压载舱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C.把潜水艇的压载舱抛弃,以减小潜水艇的体积【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潜水艇应用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的原理。
【解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教科版科学五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06 安全提示
注意实验安全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在实验前应检查实验场地,确保 没有障碍物和易燃物品,保持通
风良好。
注意个人防护
在进行实验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 装备,如实验服、护目镜等,以防 止意外伤害。
避免使用尖锐工具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尖锐的 工具,以免误伤自己或他人。
遵守实验规则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
准备
确保橡皮泥无破损、无污 染,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 量橡皮泥。
水槽
材质
用途
玻璃或塑料,透明度高,便于观察。
用于盛放清水,以便将橡皮泥放入水 中进行实验。
大小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大小的水槽, 确保能够容纳实验用的水和橡皮泥。
测量工具
种类
直尺、量杯等。
用途
用于测量水的高度、橡皮泥的长度等实验数据。
准备
清洗实验器具
对于需要清洗的实验器具,应及 时进行清洗,以免影响后续实验。
垃圾分类处理
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实验室 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合理处置有
害垃圾。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确保测量工具准确、无误差,使用前进行校准。
03 实验步骤
准备橡皮泥
选取一块质地均匀、 无异味的橡皮泥。
确保橡皮泥没有受到 潮湿或污染,保持干 燥状态。
将橡皮泥切成大小相 同的小块,以便进行 实验对比。
将橡皮泥放入水槽
将水槽装满清水,确保水面平稳,没 有气泡。
注意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并记录下来。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 浮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物体沉浮
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 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教材簡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三課。
本課將用學生熟悉的橡皮泥作為研究材料,實心的橡皮泥沉入水底,船形橡皮泥卻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大了。
本課引入了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的活動,通過比較各種形狀橡皮泥排開的水量,揭示沉浮變化的基本原因,從而説明學生理解鋼鐵製造的輪船為什麼能夠浮在水面上。
本課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觀察實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二、教學背景:
在這課之前,學生已經研究了物體沉浮的規律,學生也知道了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物體的重量能夠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學生對橡皮泥是比較熟悉的,一些學生或許在生活中已經有了類似的經驗,能夠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狀,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學生都不會去考慮其中的原因,本課將帶領學生用實驗資料揭開其中的秘密。
三、教學設計:。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若一个,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若干个,记录表、课外研究方案各12张。
课前谈话:创设乌鸦喝水的情景。
一、问题导入1、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教师演示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
导出课题。
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2、请四个学生上讲台把相同轻重的橡皮泥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
3、观察思考:橡皮泥形状变了,但是它什么没有改变?4、学生验证橡皮泥改变了形状的四块橡皮泥是沉是浮?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时发生的现象。
5、学生反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6、得出结论:橡皮泥沉;水面升高。
5、学生质疑三、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浮1、分组讨论:怎样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分组反馈:做成什么样的能浮的形状。
3、教师选去一沉一浮的两种形状做对比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并知道其中的原因。
4、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四、探究橡皮泥沉浮与排开的水量的关系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2、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反馈。
从与形状、实心或空心有关引出可能与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有关。
3、准备对比实验①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对比实验。
②实验分工;解释观察刻度的方法;③出示实验要求:把模型放在水里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在上节课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 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 的重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 大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
知识要点:
1、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就可能发现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 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 量很大。
橡皮泥能够浮起来的真正原因是: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排开的水量增大 了。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小结 :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积小)
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积大)
请你们解释钢铁 制造的轮船,为什 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
钢铁制造的轮船,其形状会 使轮船排开的水量变得很大,大 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因 此就能浮在水中。所以,船排开 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在水面
5、学生操作:把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有实 心的,也有空心的,分别放入刻度杯中,观察 水面指示的刻度,并把它们排开的水量记录在 书第8页表格中。
特别提示:在测空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时, 要轻轻把它往水下按,当按到水即将进入空心 橡皮泥时,才能记录它的水面指示刻度.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橡皮泥的 量杯里的水 放入后水 排开的总水 沉浮 形状 量(毫升) 面刻度 量(毫升) 状况
实心团
200
210
10
沉
沉的形状 200
210
10
沉
能浮的形 200
225
状1
能浮的形 200
225
状2
能浮的形 200
225
状3
25
浮
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浮
25
浮
6、整理我们的数据,分析讨论,你发现 了什么?
我们发现:实心团和沉的形状这两种橡 皮泥排开的水量是相同的;其他三种形状 的空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也相同。通过比 较我们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 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 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2、这节课我们以橡皮泥作为研究对 象,想办法要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以 此探索其中的原因,以便帮助我们理解:
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
二、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同学们提前都准备了一块橡皮泥,请
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2、现在把它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
再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会怎样?
2、书第8页给我们提出了测量橡皮泥浸入 水中排开水量的方法。
3、具体操作方法:仍然使用有刻度的水 杯,先观察水杯中原先的水位,再观察放入 形状改变后的橡皮泥使水面上升的新水位。 用新的水位减去原先的水位,得到的数值就 是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4、排开的水量跟物体本身的体积是同等的。 所以我们只要测量出物体排开的水量就知道该 物体的体积是多大。平常我们所说的排水量则 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跟排开的水量是不 同的两个概念。
思 考:你们手中的这块橡皮泥,当改 变它的形状,变成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 时,它的重量改变了吗?你认为改变形状 能不能影响橡皮泥的重量?
继续思考:你们手中的这块橡皮泥,当 变成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时,它的体积 改变了吗?我们如何比较不同形状的实心 橡皮泥体积的大小呢?
5、检测方法:把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放入装 有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不同形状的橡皮泥体积 的大小。
是否有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三、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 你发现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共同特点吗? 都做成空心的或船形 2、不能浮的橡皮泥形状有什么特点? 3、同一块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为什么有的
能够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原因使橡皮泥浮起来的 ?
四、测量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对同一块被研究的橡皮泥来说,它的 重量是不会改变的,改变的因素可能是它浸 入水中的体积。那么怎样测量橡皮泥浸入水 中的体积呢?
6、具体操作:先观察水杯中原先的水位,再观 察放入形状改变后的橡皮泥使水面上升的新水位。 比较前后水位的差别数值,当每次改变形状后,这 个差别数值是否发生改变。特别提示:观察刻度时 视线要与水面持平。
7、学生操作:比较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 杯中水位的变化。
8、实验结果:当我们改变实心橡皮泥的形状, 它的重量没变,体积大小也没有变,它的沉浮状况 也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