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辨析并修改病句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辨析并修改病句

(完整版)高中辨析并修改病句
2句,“不能”、“否认”、“不”三重否定,恰恰说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明显违背事理。
3句,“忘”相当予“不记得”,是一重否定,与“无时无刻”、“不”构成三重否定,意为王芳没有搜集、 整理民歌,与“积累大量的资料”的说法矛盾。
4句,“防止”与“不再”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是说还希望事故发生,与表意相悖。
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 “经、经过”“通过” “对、对于”“当……” “在……” “正……”等,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介词造成的语病,有两种情况较典型: 一是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湮没; 二是介词“对”造成主客倒置。如:
1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他思想问题的严重性。
一伙Hale Waihona Puke 是数量词,另外一伙 的” 和” 或”
还有对”对于”和关于”搭配对象要注意。
“病句九看”
语病辨析的捷径
语病的辨析,是高考语文的传统题目。由于病句类型繁多、层出不穷,而且病因非常隐蔽,稍不留意, 就会造成失误。但这并不是说病句题没有规律可循,除了抓主干、析枝叶、看搭配、明语意,我们还可以抓 住语句中易出现毛病的一些典型语词作为切入点。下面介绍的“九看”,就是辨析语病简捷而有效的方法。
3三车间是厂里有名的先进车间,职工们齐心协力,截至11月底,已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30%
4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
5我用了整整3个小时左右,才完成了这些题目。
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解析:
1句中的“一倍”应改为“一半”。“增加了”只指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增加到”包括底数,指增加
3句应当说“大家”对“名字”熟悉,介词“对”使主客体倒置,均应把“对”字提前。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病句辨析及修改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病句辨析及修改

病句辨析及修改知识点讲解:病句的种类:主要包括词语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逻辑语病、修辞语病。

(1)词语使用不当①同义词混用:因词义轻重不同而混用,如"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严肃斗争,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积极投入到生产中来了。

"斗争"是对敌人而言,语意太重,应改为"教育"。

因使用范围不同而混用,如"这些书籍都是介绍现代高科技的科普读物,他文化太低,怎么看得懂?"书籍"是对书的总称,应改为"书",因褒贬色彩不同而混用,如"你这次当选为班干部,应该好好和同学们混在一起。

以便于开展工作。

因语体风格不同而混用,如"你们老人病了半年,你再不回去看看,万一逝世了,面都见不了。

"②词性误用:名词误用,如"班集体这次荣获书法比赛团体第一名,我们都感到很荣誉。

"动词误用,如"他上次说这回有意外之喜,还真的有了呐,他话真验证。

"及物和不及物动词误用,如"今天,我们工作这一段围墙,争取天黑以前完成。

"形容词误用,如"黑木嫂很惭愧自己自私自利没有帮助老王,决心补偿补偿,把自己的大锅借给老王。

"③虚词错用:如"你怎样不把这件事搞清楚,就回来了呢?"我们班的集体力量从这件事情上完全体现出来了。

"他既然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还帮王大爷清扫了屋子。

"因为今天下雨,因此运动会推迟到下周进行。

"④数量词使用不当:如"陈华和赵睿俩个人是我们厂里的骨干,这二件事情还是让他们去做吧。

"公司实行了新的物资管理制度后,材料耗费量减少了一倍。

"这栋楼房二层楼将优惠销售,购买的人很多。

"⑤生造词语:如"这段绯蓝的布料真好看,想来应该是很好卖的。

辨析并修改病句答案_辨析并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答案_辨析并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答案_辨析并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辨析并修改病句答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辨析并修改病句答案,欢迎阅读辨析并修改病句答案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B.2013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以其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情节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文字,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令人惊叹不已。

C.虽然北京四知堂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先生常年在外,却心系故土和家乡教育,为激励家乡学子发奋学习、教师潜心育人,最近向母校先后捐赠10 余万元图书。

D.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

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1.D 解析:A 项,语序不当,将柏林电影节。

放在第一个前.B项,语序不当,将情节和文字调换位置。

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杨先生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人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B.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今天起至16日,随着新一轮冷空气不断东移,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降雪天气过程。

C.在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已经形成一条绵延上千公里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10个盟市的奶牛带。

D.前些日子,成龙在微博中表示将他收藏的年n 20前的4间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一所大学,消息一出,争议四起。

2.B 【解析)A 项,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位置不当致语意不明,可改为一个由一块巨大的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或一个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巨大的覆斗形上盖。

C 项,语序不当,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个盟市是领属定语,应该在前面,绵延上千公里含数量词语,应该放在涉及10个盟市的后面。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共6个)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共6个)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

例: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

画线句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定语、状语错位。

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句中“广泛”是修饰“议论”的,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3.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王总把我们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家能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我们厂的经济效益搞上去!”句中“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有歧义。

是几个厂的经理呢,还是一一个厂里的几个经理?根据句意,“几个”应作“部广门经理”的定语,要把这个意思明确下来,应改为“厂里的几个部门经理”。

注意: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联合”和“于今年五月底”都是作动词“举办”的状语,这两个状语应互换位置,改为“于今年五月底联合”。

注意:多项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范围或频率的;d.表情态或程序的;e.表对象。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而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要放在“我们”后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当各分句是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6.分句位置不当。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第一篇: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高中语文六种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2015一、常见病句六种类型1、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

(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高中高考常考辨析并修改病句打印版本

高中高考常考辨析并修改病句打印版本

考察的病句种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结构类病句,它包含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破或赘余、结构杂乱;另一类是语意类病句,它包含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种类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或分句的次序不合理,即不切合语法习惯或不切合事理。

[ 常有病因 ]1.多项定语序次不当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序次摆列: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地方的短语;②指称或数目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

此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以前。

例:花园里 (领属性的 )那 (指示代词 )几朵 (数目词 )绽放的(动词 )漂亮的 (形容词 )红色 (形容词 )玫瑰花 (名词 )被人摘走了。

2.多项状语序次不当多项状语摆列次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由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地方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 (表范围或频次 );⑤形容词或动词 (表神态 );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那位失主为表谢意 (表目的 )昨天 (表时间 )在电视台(表地方 )又(副词 )真挚地 (形容词 )为他 (表对象 )点了一首歌。

3.定语、状语混杂,地点不当定语放在状语的地点上或状语放在定语的地点上,都会以致语序不当。

例:“这个问题在民众中宽泛惹起了谈论”一句中,“宽泛” 应移至“谈论”前作定语——惹起了宽泛的谈论。

又如,“这是一个无疑的英明决议”一句中,“无疑”应移至“是”前作状语——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议。

4.虚词的地点不当虚词的地点不当,主假如指副词和关系词的地点不当。

(1)副词的地点不当例:假如趁此刻不赶忙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剖析:“不”字应移到“趁此刻”以前。

(2)关系词的地点不当在复句中,假如两个分句的主语同样,那么主语应置于关系词以前;假如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样,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系词以后。

记忆技巧为主语“同前异后”。

例:作为一个崭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单电子商务在必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长的传统商业模式。

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

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纲解读 考点透析 最新考题直析 应考方法盘点 专题突破通练 备考简料清点
2.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
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等)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 能“退出”) (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它竞争者。(关联词搭 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语残缺或赘余;谓语残缺或赘余;宾语残缺或赘余;定语状 语补语残缺或赘余;关联词语残缺或赘余;结构助词“的”等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
考纲解读
考点透析
最新考题直析
应考方法盘点
专题突破通练
备考简料清点
【名师剖析】 B.成分残缺,在“坐落”前加“的博物馆”或者“的建筑”;C.成 分残缺(搭配不当),应将“人流”改为“人”;D.搭配不当,将“经”改为“在”, 或者将“下”去掉;歧义,“迅速赶到的”统辖“医护人员”还是“医护人员和商 场保安”不清,两种理解都可以,可改为“商场保安以及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 医护人员”。 B项容易判断为对,主要是过多依靠语感,没有习惯于对句子进行主干分析。要认 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 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 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 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 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 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 是无语病的一项。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
“3000多名消防官兵”可以“放 弃休假”,“120辆消防车”怎么 “放弃休假”呢?这是主谓搭配不当17 。
高中语文总复习
(二)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他马上召集了常委进行研究,统
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
员,以及会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明确了
动词“安排”带了四个宾语:“内 容”“时间”“出席人员”“问题”, “安排”可以支配宾语“内容”“时 间”“出席人员”,但不能支配“问18
“规模”岂能“加快”?
※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
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
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培养”“失足青年”?
20
高中语文总复习
动宾搭配不当要注意的几种类型
双谓+单宾
单谓+双宾
规律?
双谓+双宾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 雄的报告。
21
高中语文总复习
3.主宾搭配不当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高中语文总复习
广泛地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 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地”应修饰“讨论” 。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 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
4
多项1定.语名与词中修心饰语的(正语一)确序语次序序不一当 般 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
29
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 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焕发 改为 散发
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 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 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应改为“让人们 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 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病句难不难, 句中若是有并列, 相互包容和失应, 凡是介词开了头, 遇上反问或否定, 如果发现两面词, 关联词语也重要, 一是搭配不恰当, 引起歧义原因多, 编个口诀来看看。

三种症状来把脉。

还有语序不当病。

看看主语有没有。

小心患了颠倒病。

检查是否失一面。

两个症状要记牢, 二是位置没放好。

两伙小丑唱主角,一伙就是数量词,另外一伙 “的”、“和”、 “或” 还有 “对”“对于”和“关于”,搭配对象要注意。

病句九看”语病辨析的捷径语病的辨析,是高考语文的传统题目。

由于病句类型繁多、层出不穷,而且病因非常隐蔽,稍不留意, 就会造成失误。

但这并不是说病句题没有规律可循,除了抓主干、析枝叶、看搭配、明语意,我们还可以抓 住语句中易出现毛病的一些典型语词作为切入点。

下面介绍的“九看” ,就是辨析语病简捷而有效的方法。

—、看 代词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

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

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 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先看代词指代什么,指 代是否 明确,使用是否 恰当 。

如:① 三年的高中生活,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 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② 当其他乘客都下了飞机后, 我才 看到 沉默陪着一个头发胡子很长的人最后走下来, 他.手里提着一个箱 子。

③ 在农村时,我和小张住在李大伯家里。

当时,我高兴地对小张说: ④ 从山下住上看, 这.所房子好像在云雾中。

⑤ 小赵在路上遇到了李老师, 他.把星期天照常上课的事告诉了 他.。

⑥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 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解析: ① 句中的代词“自己” ,是指代“我” ,还是“老师” 。

②句中的代词“他” ,是指代“沈默” ,还影指代“头发胡子很长的人” 子表意不明。

③ 句“那里”应改为“这里” 。

④ 句交代观察角度,房子应在山上,代词“这”应改为远指代词“那” 。

后两句属于代词使用不当。

⑤ 两个“他”究竟指谁,是指“小赵” ,还是指“李老师” 。

“他”指代不明。

⑥ “老师”究竟表扬的是谁,是“老师” ,还是“我” ,应该是“我” ,可“表扬了自己”却可能让人理 解成是“老师” 。

表数量或表比较的一些数字使用不当,不合事理,也是病句的常见形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情况:降低、 减少用倍数;增加(了) 、减少(了) 、增加到(为) 、减少到 (为)使用不当;“平均”后又有“约数” ,“整整” 后又有“零数” 。

如:① 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

那.里.就是我的家啊。

两句均属指代不确定,造成句②我市每千户人家的录像机拥有量,从五年前的50台,到今年的200 台,增.加.了.4倍。

③三车间是厂里有名的先进车间,职工们齐心协力,截至11 月底,已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3.0.%.。

④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

⑤我用了整.整.3个小时左.右.,才完成了这些题目。

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解析:①句中的“一倍”应改为“一半” 。

“增加了”只指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增加到”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②句应说“增加了3 倍” (或“增力到4 倍”)。

③句“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30%”实指没有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应改为“已超额30%完成全生产任务”。

④句中,“平均分”是定数,“90 分以上”表约数,前后矛盾。

⑤句中的“整整”与“左右”矛盾。

三、看介词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

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 通过”“对、对于”“当⋯⋯”“在⋯⋯”“正⋯⋯”等,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介词造成的语病,有两种情况较典型:一是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湮没;二是介词“对” 造成主客倒置。

如:①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他思想问题的严重性。

②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小镇的变化对.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③郭兰英这个名字对.大家都很熟悉。

④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谁不熟悉?⑤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解析:①句“从这件小事中”是介词结构,使全句无主语,应把“从” 、“中”删掉。

②句应当说“我们”对“小镇”了解。

③句应当说“大家”对“名字”熟悉,介词“对”使主客体倒置,均应把“对”字提前。

④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必须换位才通。

⑤“在⋯⋯中”作句子的状语,如此一来,“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就缺少了主语,显然,应将“在⋯⋯中”去掉,主语“这部作品”方能显现出来。

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 “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等。

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

很多病句的病点就在否定词上,或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或否定副词(没有,未必)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反对、拒绝)、形容词(好坏)等连用造成句意相反。

如:①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②科学发展至今天,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③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④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

⑤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解析:①句,反问句相当于一重否定,再加上否定词“否认” 、“不”,三重否定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

②句,“不能”、“否认”、“不”三重否定,恰恰说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明显违背事理。

③句,“忘”相当予“不记得” ,是一重否定,与“无时无刻” 、“不”构成三重否定,意为王芳没有搜集、整理民歌,与“积累大量的资料”的说法矛盾。

④句,“防止”与“不再”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是说还希望事故发生,与表意相悖。

⑤原来要表述肯定的意思,可三重否定意思却表示否定,与本意恰好相反。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

如“成败” “得失”“好坏”“ 高低”“优劣”“能否”“是否”“有没有”等。

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

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出现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如: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②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 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③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将来能.否.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是至关重要的。

④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⑤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解析:①、②句中的“能否” 、“能不能”,是从两面来说的,而后半句只从一面说。

③句是前半句从一面说,而后半句却从两面说。

“两面提一面承” 或“一面提两面承” ,都是前后不统一。

④“能否”是个两面词,后面的“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只含肯定一个方面,两项照应不周,两面对一面,前后不搭配。

⑤“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而“国家富强”是一方面,无法搭配。

复句的病点往往在关联词上,主要有三种情况: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不合语义。

如:①尽.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②必然性不.仅.和偶然性互相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③他不.是.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是.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工作。

④大楼里没有鼠害,如.果.不养猫,不放灭鼠器,老鼠也.不会上门。

⑤我不.但.这样做了,他也.这样做了。

⑥因.为.他努力学习了,所.以.身体很好。

“尽管”相当于“虽然” ,“不管”相当于“无论” 。

解析:①句的“尽管”应改为“不管” 。

②句陈述对象是“必然性和偶然性” ,且应使他充当前后分句的主语,“不仅”要移到“偶然性”后。

③句“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且语意是相互排斥的,本句两层意思是相容的,且是递进关系,应改为“不但⋯⋯而且” 。

④“如果”与“也”不能搭配,应改为“即使⋯⋯也” 。

⑤前后主语不同,“不但”应提到“我”前面。

⑥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应改为并列关系:他学习好,身体好。

七、看并列短语并列短作句子成分和句间的并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

有时并列短语中某一个个体与相应的词语搭配不当,有时并列短语本身出现交叉关系或属种关系等并列不合逻辑的语病。

并列短语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与”跟“”“同”以“及”“及其等等。

二是用顿号表示的并列。

这类并列最容易被忽视,因为许多同学不知道顿号是表示并列的。

三是用逗号表示的分句之间的并列。

这类并列也是容易被忽视的。

因为是句子或句子成分之间并列, 它的错误也就更 隐蔽,所以要格外留心。

例如:① 日前,天津市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备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中。

② 今天到会的,有干部 和.青年,还有女同志。

③ 水库 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 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 和.山谷。

④ 现在, 我又 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 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 那 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解析:① 句“设备质量问题”和“事故发生的原因” ,属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能并列。

② 句“干部” 、“青年”、“女同志”属概念间的交叉关系,也不能并列。

③ “水库和运河”与“原野和山谷分别充当主语和”宾语,例句中二者对应关系不当,应将“原野和山 谷”改为“山谷和原野” 。

④ 看到的是“乡亲” “小屋”“街道”,但却不能看到“可爱的乡音” ,并列成分充当宾语导致搭配不当。

八、看“是”字“是”在句中表示判断。

有的病句的病点在判断不当,判断词“是”前后不能搭配,往往在较长或结构 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

所以遇到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

如:① 五一路乒乓球馆 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② 修建青藏铁路 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 是 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③ 修建青藏铁路是 .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 .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