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想必大家对印刷机肯定不陌生吧,那印刷机到底是如何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印刷耗材行业网分享下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下印刷机的一个概念,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
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
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
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
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
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
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0多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
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
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
这一时期除了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
印刷的发展史和意义

印刷的发展史和意义
1860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以后德国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印报纸用的轮转印刷机,到1900年,制造了6色轮转机。
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印刷技术不断地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信息科学以及高分子化学等新兴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的普及,使印刷迈入了向多色高速方向发展的途径。
80年代,电子分色扫描机和整页拼版系统的应用,使彩色图像的复制达到了数据化、规范化,而汉字信息处理睡激光照排工艺的不断完善,使文字排版技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欧洲的思想和社会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它也有助于欧洲许多民族文字和文学的建立,甚至鼓励了民族主义建立新兴国家。
印刷术还普及了教育,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增加了社会流动的机会。
总之,几乎现代文明的每一进展,都或多或少地与印刷术的应用和传播发生关联。
印刷术的传人使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广为传播。
如果没有印刷术,新教的主张可能仅限于某些地区,而不会形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重要运动,永远结束教士们对学术的垄断、克服愚昧和迷信,进而促成西欧社会早日脱离“黑暗时代”。
此外,手工业者从早期印行的手册、广告中发觉印行这类印刷品可以名利双收。
这样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例证说明,印刷术帮助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们提高了他们的社
会地位。
如在早期德国的教会改革中就有出身鞋匠和铁匠家庭的教士和牧师。
这充分说明印刷术能为地位低下的人提供改善社会处境的机会。
印刷技术发展史最重要的“里程碑”

今日印刷 2019.1153看见INSIGHT 印刷技术发展史最重要的“里程碑”编译/徐世垣11世纪 中国开始用陶瓷印模冲压单个活字进行印刷。
1440年 欧洲印刷技术开始:约翰·古登堡用浇铸活字完成其文字复制(制成可重复使用的印刷活字)。
1454年 印刷第一本古登堡42行《圣经》。
1457年 使用凸印金属版在Mainzer Psalter(圣经诗篇)中完成彩色印刷。
1650年 世界第一份名为《新到新闻》的报纸在莱比锡出版。
1798年 在寻求便宜的复制方法过程中,阿罗斯·塞纳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发明了石版印刷,他用平面石板—— Solnhofer石灰石印刷。
塞纳菲尔德用油笔在石灰石板上反向绘制,事先用水将石板润湿后,所有其他部分排斥油墨,而这些绘制的部分滚上油墨并吸收。
这种平版印刷为现代胶印创造了条件。
1803年 凸版印刷者Friedrich Koenig在德国东部的苏尔制造一台机械式、部分自动的全木制古登堡印刷机。
1814年 Friedrich Koenig的滚筒印刷机利用蒸汽机动力第一次印刷伦敦《泰晤士报》Koenig在英国结识了机械师 Andreas Bauer,从此二人开始合作。
1817年 Friedrich Koenig及其合伙人Andreas Bauer在维尔茨堡建立了Koenig & Bauer快速印刷机器厂,这是德国真正 机器时代开始前的25年。
1826年 Josep Niepce发明了在金属版上日光照相制法,这是全球第一个照版技术。
1840年 制成电镀凸印版。
1861年 Andreas Albert和Andreas Hamm在弗兰肯塔尔建立Albert & Hamm快速印刷机器厂。
后来由此产生了Albert- Frankenthal公司。
1850年,铸钟匠Andreas Hamm建立了一家机器制造厂,该厂即现今海德堡印刷机公 司的起点。
第一章_印刷发展史(简)

印刷发展史
钟 鼎 文 字
印刷发展史
印刷术的起源
物质基础: 笔、墨、纸
战国笔、蔡伦纸、烟炱墨
印刷发展史
印刷术的起源
技术条件:
盖印与拓石
盖印与拓石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引得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 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盖印
印刷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的印章
盖印
印刷发展史
秦 汉 时 期 的 印 印 鉴
木制印刷机木制印刷机谷登堡圣经谷登堡圣经印刷发展史近代印刷术的产生与演进公元14401448年谷登堡创建铅活字印刷术铅合金活字脂肪性油墨印刷机1845年德国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开始印刷技术机械化过程20世纪50年代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高分子化学信息科学等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普及80年代电分机和整页拼版系统以及汉字信息处理及激光照排工艺90年代彩色桌面出版系统90年代后期计算机直接制版我国印刷业的现状我国印刷业的现状11印刷业经济规模印刷业经济规模各类印刷企业各类印刷企业152000152000多家多家从业人员从业人员300300多万人多万人总产值总产值20002000亿元以上亿元以上22印刷业市场印刷业市场竞争激烈竞争激烈33印刷业结构印刷业结构低档单色生产能力过剩高档多色生产能力不足低档单色生产能力过剩高档多色生产能力不足现代经营观念淡薄管理不规范劳动生产率低现代经营观念淡薄管理不规范劳动生产率低下下44非纸媒体的竞争非纸媒体的竞争55印刷技术和装备领域将出现一场新革命印刷技术和装备领域将出现一场新革命66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印刷发展史2121世纪印刷业发展趋势世纪印刷业发展趋势1印刷产业的技术进步从针对大众化需求的大量生产转向针对个性化需求的按需生产16fridayapril162021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
中国印刷机械发展史

中国印刷机械发展史
中国的印刷机械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最早的印刷机械是印刷版,它们由木板、石板或者金属板制成,上面刻有文字和图案。
这些板子被涂上墨水后,用力压在纸上,就可以把文字和图案印在纸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印刷机械逐渐发展和改进。
宋朝时期,木版活字印刷术被发明,这是一种将文字和图案刻在小木块上,然后拼凑在印版上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单独刻制整张印版更容易,也更快捷。
进入明朝时期,铜活字印刷术被发明。
这种方法使用铜质的活字,这使得活字更加耐用和精确。
铜活字印刷术在明朝及以后的清朝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到了近代,西方的印刷机械开始传入中国。
19世纪末,德国的平版印刷机和片装转印石印刷
机被引入中国,使得印刷工艺得以进一步改进。
20世纪初,美国的轮转胶印机也进入了中国
市场,成为中国印刷业的主要设备之一。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印刷技术逐渐兴起。
数字印刷机械具有高效、灵活
和精确的特点,成为印刷业的新标配。
与此同时,3D打印技术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印刷机械的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中国的印刷机械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手工印刷到近代的机械印刷的演变过程,同时受到西方技术的影响和刺激,逐渐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
中国印刷机制造行业前景

合作机遇挖掘及拓展方向探讨
合作机遇分析
中国印刷机制造企业应积极挖掘与国 际先进企业的合作机遇,通过技术交 流、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式实现 互利共赢。
拓展方向探讨
中国印刷机制造企业应关注国际市场 需求变化,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 合作,推动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提 高在全球印刷机市场的竞争力。
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
0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策略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升级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印刷机制造行 业将迎来技术创新的浪潮,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效 的方向发展。
绿色环保成为行业新常态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将成为印刷机制造行业的 新常态,推动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绿色印刷技术前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 展,绿色印刷技术将在印刷机制造行 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行业可 持续发展。
行业环保责任与挑战应对
行业环保责任
印刷机制造企业应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推广绿色印刷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保护 环境。
挑战应对
面对环保政策的压力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印刷机制造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 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05
国际化战略与合作机遇
国际化战略实施现状及成果评估
国际化战略布局
中国印刷机制造企业逐步加大国际化战略布局,通过海外投资、并购、合作等方式拓展 国际市场。
国际化成果显著
中国印刷机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著成果,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品 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国际化战略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浅谈我国印刷机械设备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印刷机械设备发展历程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同时伴随着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与进步,“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印刷包装行业和印刷机械制造行业开始发生转变。
印刷机械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印刷行业也变成了生产过程绿化,智能电气控制,信息管理,网络技术支持和多样化的服务行业。
随着工业4.0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晰,印刷工业开始使用印刷 4.0。
简而言之,它是一种灵活的生产系统,可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小批量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此外,印刷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格局正在变化,关键的企业层次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运营模式也需要改变。
印刷和包装行业需要释放生产力,为改革增加红利,动员大规模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并保持可持续性。
本文从我国印刷制造业发展历程以及新形势下发展趋向介绍我国印刷机械设备发展历程。
关键词:印刷;工业4.0;印刷机械;发展历程一、我国印刷制造业发展历程以学术界的王璇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中国印刷和包装设备制造业的第一阶段的开始,他们已经成功研发出第三代计算机激光照排机以处理汉字系统。
中国人在印刷和包装设备制造业中实现了第二次革命。
中国印刷设备制造商协会成立于1985年,为发展印刷和包装设备制造业提出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版印刷,装订联动”政策。
印刷和包装技术的重大转变已导致许多制造公司进行转型和升级,从而在当今的印刷和包装设备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1990年代中期计算机制版制版机,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卷筒纸多色胶印机,窄幅和宽幅柔版印刷机,卷筒纸凹版印刷机,复合压机和装订,印刷,切割包装设备,如模切和粘贴盒(盒)的连接线,完全覆盖各种规格,形成工业生产能力。
在响应国内市场的同时,它也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尤其是印刷后。
加工设备的出口量超过了进口量。
这是中国印刷包装设备制造业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此期间,该国已发布了旧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清单,包括排版和印刷技术及相关设备,电子分色器,01S系列胶印机,机械切纸机和其他背面设备。
现代印刷机发展历程

印刷机发展历程古登堡印刷机德国金匠古登堡发明了包括印刷机、油墨、金属活字在内的一整套印刷术。
欧洲人使用印刷术,最初是从中国传入的,虽然具体的传播媒介还不很清楚。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造纸术首先传入到中东地区。
意大利商人从中东将造纸术带到欧洲引进造纸术及以后造纸业的发展。
欧洲使用和推广印刷术的物质基础条件变得更为成熟。
雕版印刷术传入德意志南部和意大利北部,但最初发展很慢。
世纪后期,北方的巴伐利亚、士瓦本奥地利、波西米亚等国家开始使用雕版技术印制的宗教圣像画。
而在意大利,直年左右,威尼斯等城市才能印制整张的纸牌和圣徒像。
但是,从学者的研究看张的宗教招贴发展成印刷宗教书籍,所用的时间是很快的。
最先运用的是木板雕刻印刷术。
木板雕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
.,世纪中叶,在木板雕刻印刷的基础.上发展了铜版雕刻印刷木板材料容易取得,但是它受潮或风干时易变形。
金属板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过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书籍的铜版雕刻印刷迅速被淘汰,仅有铜版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流传了下来。
以上的这两种方法在印刷大量书籍时就显得不实用了,因为每个重复的字都必须重新刻在模板_上,印刷之前必须准备好每页的模板,雕版印刷术既费时又费力。
古登堡对活字印刷技术的革新中国汉字简单的多。
但在实际中需要考虑字号字体等因素,所以古登堡一共只做一些字模。
“在活字印刷术发展的初期,一一个熟练的工匠每天就可以制作活字”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墨水一-开始与笔写墨水相似,但是随着新的印刷技术的出现这种墨水显然已经不适合了。
要将墨水均匀的涂在木制的字模_上都是困难的,何况要涂抹在表面就不沾水的金属模板上。
而且纸张吸水,墨水在印刷的过程中受到强压,易渗透到纸的背面。
由于这些问题,古登堡制造了油性墨。
其制作方法为:将用亚麻仁榨成的油煮沸,冷却后,以少量蒸馏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炭黑搅匀后,再添加铜、铅、硫磺等物质,放置数月即成适于印刷的油墨。
这是其他地方不曾用过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古登堡于1394年到1404年间出生于一个美因茨的城市贵族和商人家庭。
他家庭原来的名字是根斯弗莱希,但按照当时的习惯,他将他的名字改为他家庭的主要住址的名称(古登堡府)。
尽管在中国活字印刷术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被发明了,但在欧洲他是这个技术的发明者。
他一生的头40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斯特拉斯堡度过的,从事金银匠工作,有相当丰富的切割和铸造金属模的经验,同时致力于活字印刷书的研究。
从1434年到1444年古登堡住在斯特拉斯堡,在那里他办了一个公司。
1439年他为去亚琛朝圣做了许多金属的镜子,但由于在亚琛爆发鼠疫,这次朝圣被推迟到1440年。
他的交易人觉得他们受了古登堡的欺骗,因此双方打到了法庭上。
关于古登堡的生平中只有很少确切可知。
他发明印刷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他将当时已知的许多不同的技术有效地组合到一起。
此外他在斯特拉斯堡铸镜子的经验也为他的发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他研究出了特别的作为字母的合金和铸造法。
用这个方法他建立了一套字母库,用此他印刷了他著名的《古登堡圣经》和其它一些书记和文件。
在建立他的印刷厂之前他首先得为了筹备基金而奔波。
他从一个当地商人约翰内斯·福斯特那里借了一笔高利债来办这个印刷厂。
由于两人对如何分配赢利以及如何命名他们的合办公司发生分歧,两人在法庭前分手。
古登堡雇佣了彼得·瑟法做印刷厂的主持人,瑟法使得他的印刷厂成为第一家商业的赢利的印刷厂。
《古登堡圣经》一共被印刷了约180份,其中49份今天尚存。
据今天的研究,他的这个项目不是一次经济上的灾难,而是他以此挣了不少钱。
1434年–1444年住在斯特拉斯堡(附近),办过多个企业,一些与“印刷”有关1448年–1457年住在美因茨,印了他的圣经
1465年美因茨的大主教保障他的经济来源
1468年在美因茨逝世和埋葬
古登堡使用金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的书页,这个方式崭新的地方是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用,过去的木刻的底板无法重新使用,它们只能印刻在上面的那一页,而无法用来印其它的页了。
直到今天为止古登堡的圣经算做是印刷艺术中的一份珍宝。
尤其它的排版非常美丽。
古登堡的发明在欧洲受到非常快的普及。
在50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就已经印刷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
柯尼希(1774~1833),德国柯尼希圆压式印刷机发明人。
生于艾斯莱本。
1803年设计一种用齿轮控制印版台升降和轴滚筒加油墨的印刷机。
1810~1812年完成改进型,英国《泰晤士报》订购两台这种结构相同、共用同一给纸出纸结构的机器,速度每小时1600张。
以后与居住在伦敦的德籍机械师A.鲍尔共同设计,于1814年和1816年先后制出旋转二周完成一次压印及一次印双面的印刷机。
1817年与鲍尔合伙成立柯尼希-鲍尔公司。
胶版印刷机结果不仅印迹清晰,而且耐印,延长了印版寿命。
1905年在原有2个滚筒的印刷机上增加一只包裹橡皮布的滚筒,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纸上,制成样机。
这种间接的印刷方法就是胶印法,从而开创了近代胶印史。
1906年英国引进该机技术。
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印刷机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印刷机;安装版和压印结构分为平压平式、圆压平式和圆压圆式印刷机
(1)凸版印刷机
凸版印刷机:使用凸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如名片机(树脂版)、铅字印刷、锌凸版、套号码字等。
(2)平版印刷机
平版印刷机:使用平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如多色机、四色机、双色机、单色机、快速印刷机等。
(3)凹版印刷机
凹版印刷机:使用凹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如方便面之玻璃袋印刷、饼干之铝箔袋包装等。
(4)丝网印刷机
丝网印刷机:使用丝网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
孔版印刷:如网印、电路板印刷、布花印刷、罐头印刷、铭版印刷、局部上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