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一片拥有丰富资源和优越区位条件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发展相伴随的是各种挑战,包括资源环境压力、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制定有效的对策,本文将对该地区进行详细分析。

一、发展现状1.资源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沿海港口,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区之一。

该地区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风景资源,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产业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主要分布于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

工业方面,主要以钢铁、化工、海洋工程装备等为主,而现代服务业方面,发达的金融、物流服务为该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区域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合作中心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新区建设,通过加强对接与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中心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面临的挑战1.资源环境压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南海之滨,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随着海洋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源环境压力。

海洋污染、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等问题不容忽视。

2.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不充分。

这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高经济整体实力。

3.人才短缺人才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交通便利的地区,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这使得该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三、对策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对于资源环境压力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海洋环境治理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发展策略如何处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发展策略如何处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发展策略如何处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凸显出来。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域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处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时,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一、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原因分析1.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发展较为迅速。

而内陆地区则受到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2.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也是导致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优势,快速发展相关产业。

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外部资源的引入来弥补短板。

3.产业结构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差异。

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拥有更多高附加值的产业,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对而言,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政府的区域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差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他们通过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条件,来吸引资本和人才的流入,加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反,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二、处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策略1.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政府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对于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政府应重点发展与资源相关的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对于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政府应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2.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减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政府应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互联互通能力,降低地区间的物流成本;加强教育和人才交流,提高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

3.引导资本和人才流动:针对欠发达地区,政府应通过引导资本和人才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这种差异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讨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原因一:自然条件的不同自然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壤质量等等。

许多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如北方的内蒙古、西北地区和西藏。

这些区域缺乏水资源、土壤质量不佳,并且气候严酷。

这些不利因素会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从而限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原因二: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一些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历过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利事件,从而造成了当代经济的短期困难和长期影响。

例如,中国的东北地区在历史上遭受了多次战争和自然灾害,这导致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萎缩、市场需求不足和就业机会不足。

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仍在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原因三:政策因素的影响政策因素也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不同地区的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政策可能是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贷款政策等。

例如,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沿海地区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人才,推动了那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由于其他地区没有得到同等的政策支持,其经济发展就落后了。

解决策略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培育经济增长点的关键。

公司需要相对高效的能源、交通、通讯和物流等便利的基础设施来促进其经济活动。

政府应该增加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增加相应地区经济活动的吸引力。

特别是在所谓的“精准扶贫”计划中,必须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

例如,在某些贫穷地区,没有可靠的渠道将农产品运送到市场上。

这种资助可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的建设与升级。

解决策略二: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政府可以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这些政策可能涵盖税收、财政支出和贷款等方面。

政府可以鼓励大型企业在欠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公共服务项目,给予这些企业减税和其他财政补贴。

广西产业发展阶段分析及发展建议

广西产业发展阶段分析及发展建议

广西产业发展阶段分析及发展建议摘要:本文通过广西自治区近几年的GDP与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的程度,对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刻透彻的分析与判断,并对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广西;经济;发展阶段;建议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广西自治区的现下发展速度较慢,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广西自治区进入此阶段已经2年,正在慢慢地向后期阶段不断地过渡。

广西自治区现在的GDP增长主要依靠于工业的推动,但由于技术等问题,工业的推动力量越来越小。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幅也在逐渐增大。

一、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阶段分析目前为止判断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分别是人均GDP指数、就业与GDP两者的三次产业结构。

我们将通过这三个指标对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阶段做出全方位的分析。

1.1从GDP角度进行分析查找资料显示,由外国经济学专家把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用人均GDP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分别是:农业经济期;工业化准备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代。

其中产业结构本着农业到轻工业到重工业到服务业的方向缓-10000;10000以上(美元)。

通过对广西自治区的GDP资料的收集可以得出广西自治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用国际惯例进行对广西自治区的划分,就可以得出广西自治区属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发展阶段这一结论。

1.2从产业结构发展特征的角度分析根据我们多次对资料进行查找、分析和总结,进一步发现了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在初期,重视第一产业,国内GDP呈现1:2:3的比值现象;中期国内的GDP比值就会逐渐偏移到第三产业或第二产业;后期最为重视的就会使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幅度很大,最终形成3:2:1的产业比值。

根据广西自治区近几年的三次比重情况来看,自治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但第二产业仍占较大比重,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广西自治区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1.3从就业结构角度分析通过就业结构的分析,可以从根本上直观的看到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逐渐的实施和展开,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西部开发区的重要省份和地区,其发展态势和发展趋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立足于广西的经济区域发展实际,对广西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做了初步分析,并指出了广西的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广西;区域经济;现状趋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乘着中国东盟经济博览会的东风,在认真贯彻落实“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经济决策的带动下,广西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新的提高,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发展。

广西2012年上半年gdp增长11.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63.5%、30.7%。

从整个区域能源消费上来看,整体有所上升,但与去年的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相比有所下降。

第一产业同比去年增长4.7%,整体上稳中向好,其中水果和木材产量增长速较快,分别增长9.9%、9.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整体发展平稳,利润下降,增速减缓,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比重工业快8.1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1.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3.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9.3%,小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贡献大。

今天的广西在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拓展北部湾经济区在整个沿海区域的龙头作用,并以此为主干线来带动全区的经济新跨越。

同时,广西的区域经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当前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广西要重视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找出发展策略,根据市场规律制定经济区域发展的具体规划。

一、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行政区域经济占主导地位行政区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区划分经济活动组织和布局的地域单元的经济,这种行政级别明显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行政区域内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只围绕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营上过于狭隘,商品之间的流动也只局限于本地内部,缺乏广泛市场的竞争力,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对外地商品的排斥,使得经济活动的范围不可能扩大。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原因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种差异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地理位置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

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较难进行农业、工业等经济活动,导致其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而一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区,如沿海地区或交通便利的地区,由于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资源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资源禀赋的影响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差异,决定了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优势和特色。

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能够为经济提供重要支撑,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一些资源贫乏的地区,如沙漠地区或者环境恶劣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往往受到较大的限制。

三、人力资本的影响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能够吸引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一些地区由于教育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素质欠缺,导致其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四、政策支持的影响政策支持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推动因素。

不同地区的政府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同,政策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地区通过出台积极的经济政策,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一些地区由于政策环境不利,投资机会有限,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影响,都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区域经济发展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差异的现象。

在中国这样一个广阔的国土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

本文将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原因分析1. 地理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沿海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具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投资。

与此相比,内陆地区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落后,资源匮乏,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

2. 政策制度政策制度的差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一些地区的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政府主导的干预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不均衡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而缺乏教育资源的地区丧失了培养人才的机会。

另一方面,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也导致了人们对于就医的选择性,一些地区的医疗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解决方案1.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加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

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外资和投资流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提高其发展的竞争力。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特别是加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地区之间的交通和信息不平衡。

3. 改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医院,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差异。

同时,要加强对教育和医疗服务的监管,确保其公平、有效地提供给每个地区的居民。

4.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政府应积极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引导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同时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增长。

浅谈新时代广西部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浅谈新时代广西部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浅谈新时代广西部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的广西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广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中国西南部重要的经济区域,广西在过去几年里实现了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特别是近年来,广西着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广西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西部开发战略的落实,广西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广西与周边地区以及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城乡一体发展的推进,广西的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和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1.2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实现区域间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

在新时代下,广西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协调发展可以使各区域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地区发展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有效减少不均衡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加剧和社会问题的出现,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加强广西部分区域的协调发展,不仅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实现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差 、离差系数来描述广西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 ,并对广西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 ,进而对缩小广西区域经济差
异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和思路 。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差异分析 对策 广西
【中图分类】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777 (2007) 05 - 0028 - 03
城市化 水平 ( %)
241 58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 配收入 (元)
8639
农民人 均纯收 入 (元)
2913
三大产业 占 GDP 比重 (一 :二 :三) ( %)
231 6 :311 3 :451 1
桂北 111 7 101 1 10753 241 72
9268
3003 251 9 :361 9 :371 2
市场论坛
MAR KE T FORUM
区域经济
2007 年第 5 期 (总第 38 期)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与对策
李光郑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文章以人均 GDP 为主要分析指标 ,分析了 2005 年广西 14 个市和五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采用了标
来宾
1701 01
41 17
6912
1261 77
崇左
1511 13
31 71
6566
注 :数据来源于 2006 年《广西统计年鉴》。
871 11
由表 2 可以看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广西五大经济区
的区域差异也日益显著 。桂南沿海经济区 、桂北旅游集中区
【收稿日期】2007 - 03 - 15 【作者简介】李光郑 (1975 - ) ,男 ,广西玉林人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生态经济与区域可
表 1 广西市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2005) Tab. 1 Indexes of regional eco nomic develop ment level in 2005 in Guangxi
地区
GD P (亿元)
GDP 占全区 比重 ( %)
人均 GDP (元)
GDP 密度 (万元/ km2 )
— 29 —
跃的因素 。劳动力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一区域 的经济产出水平 。全区高等学校绝大部分分布在南宁 、柳州 、 桂林三个 城 市 , 占 全 区 高 校 个 数 741 5 %、高 校 在 校 生 数 的 781 4 % ,其它各项万人指标 (万人拥有高校在校生数 ; 万人拥 有在校中学生数 ; 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 ; 万人拥有医疗床位 数 ;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也都是这三个市比其它地市高出 数倍 ,而桂西地区的人口质量处于明显的劣势 。人口素质虽 然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但它从深层次影响着经济发展 , 而且往往是根本的 。
2460 201 7 :481 7 :301 6
(二)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态分析
为了定量测度广西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指标 , 用标
准差 ( S t ) 和离差系数 (V t) 分别代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其
计算方法是 :
n S t = [Σ( Y ti - Y t ) 2 / N ]1/ 2 V t = S t / Y t
i=1 式中 Y ti 为第 i 个区域的人均 GD P , N 为区域的个数 , Y t 为 N 个区域的人均 GD P 的均值 。根据此计算方法和统计资 料的数据 ,可得出以下表 3 的结果 :
表 3 广西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指标 Tab1 3 Indexe 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parity
一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一)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分析 11 市域差异特征 选择国内生产总值 ( GDP) 这一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 的总体规模 ,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反映区域经 济发展水平 。以广西 14 个市的 GDP 总量以及人均 GDP 值作 为参照 ,2005 年广西 14 个市的发展水平如下表 1 : 从表 1 可以看出 ,人均 GDP 排在前列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沿海地区的北海 、防城港 、南宁 、工业重镇柳州和旅游名城桂 林 ,都超过 10000 元 ,高出其它地区 2500 - 3000 元以上 ,其中 人均 GDP 最高的柳州比人均 GDP 最低的贵港高出 9599 元 ; GDP 总量和 GDP 密度占优势的前四个地区是南宁 、桂林 、柳 州 、玉林 ,这些地区工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 。 21 五大经济区差异特征 按照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水平和自然条件特征 ,把
二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 自然地理条件 、区位的差异 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各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 因素 ,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区位和自然资源上 ,它们影响着 投资效益的大小和区域整体开发水平的高低 。桂南地区面临 北部湾 ,属沿海经济开放区 ,地理位置优越 ,技术 、人才 、信息 密集 ,交通四通八达 ,区位优势明显 ,是全区人才流 、物流 、信 息流的集散中心 ;桂中 、桂北地区依托工业重镇 、旅游资源优 势 ,使当地经济到长足发展 ;桂东地区地势平缓 ,土壤肥沃 ,农 村经济 、乡镇企业发达 ,特色农业正在加速发展 ; 桂西地区的 大部分地形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地带 ,地形复杂 ,交通不便 ,资 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差 ,经济基础 相对较弱 ,工业化程度低 。 (二) 产业结构的差异 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区域 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 桂东 、桂西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二 、三产业比重较低 ,且工 业结构中能源 、原材料等基础产品比重较高 ,加工制造业比重 较低 ; 桂 中 地 区 主 要 是 以 第 二 产 业 为 主 , 占 GDP 总 量 的 481 7 % ,是全区第二产业比例最高的地区 ;桂北和桂南地区主 要以二 、三产业为主 ,旅游业和其它服务性行业较发达 ,产业 结构层次较好 。如果不及时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区域内部产 业结构的升级 、改造 ,这种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分布格局必将加 剧区域经济差异程度的扩大 。 (三) 资金投入的差异 2005 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为 17691 07 亿元 ,而桂南地区 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 5621 95 亿元 ,占全区的 321 1 % ,远 高于其它四个地区 ; 2005 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是 61 38 亿美 元 ,桂南地区利用外资达 31 52 亿美元 ,占全区的 55 % ,使其它 地区望尘莫及 。过多的固定资产 、基础建设投资和外资的集 中使桂南地区成为了广西资金 、技术 、要素 、人才的集散地 ,促 使了其区位优势的形成 。广西五大经济区资金投入比例极不 协调的状况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 。 (四) 人口素质的差异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主体 ,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 、最活
广西分为五大经济区 :桂南地区 、桂北地区 、桂东地区 、桂西地 区和桂中地区 。桂南地区指南宁 、北海 、防城港 、钦州四个市 , 桂北地区指桂林一个市 ,桂东地区指玉林 、贵港 、梧州 、贺州四 个市 ,桂西地区指百色 、河池 、崇左三个市 ,桂中地区指柳州 、 来宾二个市 。这五类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见表 2 。
广西位于我国的西南和东南地区的交界处 ,地理位置优 越 ,自然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经济取得了迅速发 展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1994 年到 2005 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 ( GDP) 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131 8 % ,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 时 ,广西区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扩大 ,这已是制约广西经济进 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 ,影响到广西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文章主要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 异的指标 ,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特征和变化特征 进行定量化分析 ,并分析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根据差异提出 相关的对策和思路 。
表 2 广西五大经济区社会经济状况 (2005 年)
Tab. 2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five economic
district of Guangxi in 2005
人口 人均 地区 面积 比重 GDP
( %) (元)
桂南 171 9 241 9 9801
注 :数据来源于 1995 - 2006 年的《广西统计年鉴》。
从表 3 的标准差数据可以看出 ,广西早在 1994 年区域经 济差异就很明显 ,而且各年份的标准差除 1996 、2002 和 2003 年略有回落外 ,均呈大幅度增大趋势 ,说明广西从 1994 - 2005 这 12 年间的大多数年份走的是高速非均衡的经济发展道路 , 区域经济差异越拉越大 ,地区之间发展严重失衡 。从离差系 数可看出 ,1995 - 1996 和 2002 - 2003 年间 ,地区之间差异变 动最大 ,其它各年变动幅度逐渐趋向平稳 。从人均 GDP 增长 率来看 ,1994 - 1998 年 GDP 增长率的增幅急剧回落 ,以后逐 年稳步递增 ,每年都是少数几个人均 GDP 占优势的地市 (如 南宁 、柳州 、桂林 、北海等) 托起全区的 GDP 平均值 。
(千元) 离差系数 Vt 01 5601 01 6239 01 4938 01 5342 01 6055 01 6189 01 6196 01 6352 01 5446 01 3932 01 3756 01 3877
人均 GDP 增长率 ( %) 351 7 161 3 191 1 61 3 - 61 8 11 8 31 9 71 5 81 3 91 6 171 1 151 1
桂东 201 2 321 5 6183 151 42
7893
2548 321 2 :361 4 :311 4
桂西 361 8 201 2 6052 151 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