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小蛮腰
广州塔突破传统理念的“小蛮腰”

左右页图:广州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珠江之畔,竣工于2009年9 冃,由于特殊的建筑结构而被人称为"小蛮腰”,其总离600米,其 中塔身主体为450米,天线檢杆为150米,总建筑面积达到了 11.4万 平方米。自2010年10月1日向公众开放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 绎不绝,使其一跃成为广卅市首屈一指的城市地标和特色景观。
宽窄各异:"腰身”最细处竟窄至20*左右。马克曾说 道:“项目负责人还对细腰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 尽可能的细。其实每细一米,就需要用更多的钢材去 强化塔腰,这就导致了造价成级数增长。”由于难度 系数的不断攀高,因此广州塔在封顶时就已经创下了 不地界第
即便广州塔在建成一年后即被迪拜、日本、美国 的建筑赶超,但对于马克的设计生涯来说,这无疑是 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大多数建筑更多展现的是"强
城市地标*LZ)\L\Rk
突 破 传 统 理 念 的 『小 蛮 腰 』
屹X 200&年9丿 J, 无论是人 女风姿纠滲 标,不仅给 泪*J羌景能
广州塔是由来自荷兰的建筑师——马克•海默尔 设计的,其最初的设计灵感源于女性身体的髓骨。设 计时,马克别出心裁,将塔身的中间部分设计得较为 纤细,犹如女性的腰部,上下两端则较粗,充分展现 出女性的"三围”,远远望去,这座塔就像一位窈窕 淑女,因此马克称之为”凝望江边的女子” o
根据不同的功能,广州塔被划分为9个区域,包括电视广播设施、观光平台、 旋转餐厅、展览空间、会议室、商店、四维影院和跳楼机等设施。其中多个部分 刷新了 "吉尼斯世界纪录”:塔身上的“蜘蛛侠栈道”,是世界最高、最长的空 中螺旋式云梯,共有1088级阶梯围绕塔身向上攀援,从33层到62层,全长1000米, 需花1个小时左右才能登临;位于塔身422.8米处的璇巩地中海自助旋转餐厅,2014 年成为"建筑物中最高的旋转餐厅”,用餐的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可以全方 位欣赏广州城的美景;在塔身450米处,设有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广州塔的摩 天轮与其他竖立的摩天轮不同,不是悬挂在轨道上,而是沿着倾斜的轨道平面运 转;在45185米天线桅杆的超高空位置上,有让人可以在短短一秒多钟内体验急 坠30米的"极速云霄”速降;在488米处,设有户夕隈影观景平台,超越了曾经世 界排名第一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447米的"天空之盖"高度,于2013年成为世界最 高的户外观景平台,而488米也是游客观光所能到达的最高点。游客立于广州塔之 巅,可360度无障碍俯瞰羊城新貌,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
广州塔简介-PPT(精)

演讲人Biblioteka 广州塔(英语:Canton Tower),又名小蛮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是 广州市的广播电视塔、地标性建筑物。共39个楼层,高600米,总建筑面积 102000平方米。
广州塔于2005年11月动工建设,2010年10月建成并投入营业使用。主体是以钢 骨混凝土核心筒作为轴心,外部是由24根钢立柱、46道钢圆环和斜撑交叉的钢结 构,广州塔整体呈现“纤纤细腰”整体造型。具有都市观光、高空游乐、时尚餐 饮、婚庆会展、影视娱乐、环保科普、文化教育、购物休闲等多功能。主要景点 有488米户外观景平台、极速云霄、摩天轮、白云星空观光大厅等。
广州塔先后获得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菲迪克百年重大建筑项目杰出 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并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是国家AAAA级旅 游景区,是“羊城新八景”之一。
谢谢
广州小蛮腰

广州塔介绍
广州塔,又被称为小蛮腰,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以下是对广州塔的一些介绍:
1. **地理位置**:广州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猎德大桥南岸,毗邻珠江新城和琶洲展馆区,是珠江新城地标性建筑之一。
2. **建筑特色**:广州塔是一座设计独特的超现代塔楼,高度约600米(1,969英尺),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的电视塔,仅次于东京的东京塔。
3. **建筑设计**:广州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女性曲线”和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元素,因此被赋予了“小蛮腰”这一别名。
塔的形状优雅流畅,给人一种独特而美丽的感觉。
4. **功能用途**:广州塔不仅仅是一座装饰性建筑,它还具有多种功能。
塔顶设有旋转餐厅,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广州市区的美景。
此外,广州塔还设有室内和室外的观景平台,提供360度的城市全景。
5. **夜景灯光秀**:广州塔的外立面设计有LED灯光系统,夜晚时会进行丰富多彩的灯光秀,使得整个塔体在夜幕中焕发着迷人的光彩,成为广州市夜景的一大亮点。
6. **观光电梯**:广州塔内设有一部世界最快的观光电梯,游客可以乘坐电梯快速升至塔顶,体验全景城市的美景。
7. **城市活动中心**:广州塔的底部设有城市活动中心,经常举办各类文化、商业和社交活动,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交流场所。
8. **交通便利**:广州塔周边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选择公共交通或者出租车前往。
塔附近还有琶洲展馆、广州大剧院等其他著名景点。
广州塔作为广州市的地标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丰富的功能和壮丽的夜景而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广州塔的知识

广州塔的知识
广州塔又叫“小蛮腰”,是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建筑总公司共同投资、共同设计,广州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西侧,与花城广场毗邻。
该塔高551米,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上最高的全透明玻璃观光塔。
它不仅是一座“高塔”,更是一座“电视塔”。
广州塔身为圆形结构,高454米,总高度600米,塔身由下而上分别为:观光层、电视层、塔顶办公和居住层、旅游观光层。
广州塔塔身共有324个玻璃天窗,可同时让628人在空中自由参观。
在广州塔塔身的观景台上可以欣赏到珠江新城、小蛮腰和花城广场的美景。
广州塔塔身为全透明结构,以透明的玻璃做外壳,再以不锈钢作框架结构,并以多根钢索作牵拉,用液压系统作动力。
当游客登上塔顶后,从广州塔下俯瞰可以看到:城市建筑尽收眼底;珠江新城等城市景观尽收眼底;广州全景尽收眼底;小蛮腰、花城广场等建筑美景一览无余……
在广州塔观光层还可以通过电梯登上454米的高空。
—— 1 —1 —。
体验广州塔小蛮腰,感受玲珑细长之美

是。。。在一楼就被引导坐电梯,还让我们在入口拍合照,之后就拿
在这里拍的照片,工作人员会给你P图,换成广州塔放烟火的背景
(真的土)拿个小票可以在一楼和108楼查看以及购买,4张240真
滴土土土~我当然没买
就在这屏幕右边排队上塔
• 坐完摩天轮还剩什么白云星空展厅,没意思,真的没意思,也就是玻
图书馆的下一站是小蛮腰。本来还想去
博物馆,可惜小朋友们不感兴趣
说实在的, 广州 塔是 广州 的新地标,
来 广州 旅游不上 广州 塔总感觉缺点什
么,可是真的上了 广州 塔,实话说让人
十分失望。
首先是排队排的让人绝望,进塔前要排
队,过安检要排队,进电梯要排队,到
107、108层后照相还要排队,最后下
楼乘电梯还要排队!进塔价格不便宜,
璃展厅里多一个延伸台,供大家排队拍照,说是专业人员帮拍啦,效
果就比价一言难尽了~还是很多人排队哦
相望。广州塔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
仅次于东京晴空塔。广州塔的夜景很美,随着灯光的变化呈现出
来的炫丽的色彩,宛如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我去拍照的当天是
阴雨天气,雾气笼罩下的广州塔灰蒙蒙的,感觉很遗憾。
• 交通tips:
• 1.乘坐地铁三号线到赤岗塔站,A出口出,步行几分钟即到。
• 2. 延中轴线设置的APM系统赤岗塔站直抵广州塔。
要120一个人还是国庆优惠价,上去以
后如果不玩什么项目不到十分钟就逛完
了。而且管理很混乱,去坐摩天轮的和
在在观景平台拍照的两支队伍老是混在
一起,常常有游客排了半天才发现排的
不对,结果吵成一团。
广州塔:小蛮腰,现代地标

广州塔:小蛮腰,现代地标广州塔,这座屹立在珠江之滨的现代地标,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象征。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
广州塔的高度为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
它的形状独特,形似纤腰女子,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蛮腰”。
这座塔的设计充满了艺术感和现代感,无论是从远处看,还是近处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和独特。
它的造型不仅符合了力学原理,更是融入了美学元素,是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广州塔的灯光照明设计也非常出色。
每当夜幕降临,广州塔就会散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芒,为广州的夜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些灯光不仅可以为广州塔增添美感,还可以为广州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活力。
每当夜幕降临,广州塔周围的夜景就会变得更加迷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建筑本身的美感,广州塔还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服务和设施。
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高速电梯、观光厅、餐厅、咖啡厅等各种服务。
你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广州市区,欣赏到美丽的夜景和珠江两岸的风景。
此外,广州塔还拥有先进的观景系统和高科技设备,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广州塔作为现代地标,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代表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代表了广州人民的开放、包容和进取的精神。
这座塔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也为广州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广州塔的出现,也反映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了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到各地的美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也可以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去。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总的来说,广州塔——小蛮腰,是广州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象征,也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一座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它不仅为广州市民带来了更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小蛮腰简介

楼梯之上就是塔顶,塔顶同时包含了技术区和观光区:一个双层的旋转餐厅,一个风阻尼器和一个上层观景台。从上层观景台游客可以通过楼梯继续向上攀登,来到塔顶最高的一个圆形露天观景平台,俯瞰广州的市容。
展示功能
陈列大型城市规划模型。观光塔内将建造城市规划展览馆,用于陈列大型城市规模型及其它城市建设成果展示,总建筑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因此,观光塔有城市建设展示功能。另外,观光塔还建有观光平台、娱乐餐饮等设施,具有游乐、餐饮等为观光游客服务的生活设施。目的新地标——广州塔再添全新极限登高项目。1月22日此外,塔顶摩天轮和速降坐椅有望在7月 登千米梯票价90元
四大功能
定位以观光旅游为主,兼容广播电视发射功能的综合性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广州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观光功能
羊城风光一览无余。观光塔建设用地处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而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南沙,由北至南串联了火车东站、体育中心区、新城市中心区、临江标志性景观区、主题文化旅游区、海珠行政中心区、果园保护区和广州新客运港区。珠江景观轴从西到东依次划分为城市建成区景观区段、中心城区景观核心区段和滨水新城市发展区段因此市民站在观光塔上,就可看到两大轴线的各大景观。塔基部分为介绍广州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景点等展示功能,并设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塔冠部分设置餐饮、娱乐功能及观景平台。
塔身外形通过钢斜柱、斜撑、环梁和内部的钢筋混凝土筒体的运用,实现垂直圆柱、水平圆环和对角线三个主要设计元素。塔身主色调为银灰色,采用外浅内深、层层深入的色彩过渡方案,其中,由24根锥形钢柱组成的外筒钢结构将采用浅灰色,46个圆环采用中灰色,而最里面的混凝土核心筒采用深灰色;塔身灯光将由1080个节点LED灯组成,通过计算机控制电路,可以产生各种变化的视频广告效果。塔顶将有三台射程超过1000米的激光灯束,分别指向珠江新城的广州双塔和中信广场;而天线桅杆通过时控电路控制,每天亦可锁定不同颜色。塔身设计结合建筑、结构和美学,构成了一个纤细、挺拔、镂空、开放的外形效果。
广州塔小蛮腰旅游攻略

珠江夜游
简介:珠江夜游是广州旅游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欣赏广州夜 景,感受珠江的美与浪漫。
游览路线:从广州塔附近出发,沿着珠江游览至琶洲大桥,再返回广州 塔,全程约2小时。
特色:沿途可以欣赏到广州塔、珠江新城、海心沙等著名景点,同时游 船上还有丰富的娱乐活动和美食供游客品尝。
最佳时间:晚上7点到9点是珠江夜游的最佳时间,此时广州的夜景更加 美丽,游览体验更加完美。
旅游安全提示
注意人身安全,遵守景区规定 保管好个人财物,避免财务丢失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遇到紧急情况,及时联系当地相关部门
旅游购物指南
广州塔附近购物地点:天河城、正佳广场等大型商场 特色商品:广州特色小吃、广式工艺品等 注意事项:购物时注意价格和质量,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退税政策:在指定商店购物可享受退税服务,需保留好购物凭证
建筑特色:独特的“小蛮腰”造型, 展现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设计理念:源于“羊城”的传说, 体现广州的历史文化
功能定位:观光、旅游、通讯等
旅游价值
观光:广州塔小 蛮腰是广州的地 标性建筑,可俯 瞰城市美景
文化体验:了解 广州的历史和文 化,提升旅游体 验
娱乐休闲:塔内设 有餐厅、咖啡厅等 设施,可享受美食 和休闲时光
周边停车设施
广州塔南广场停车场
广州塔北广场停车场
附近商业停车场
停车费用:24小时内 最高60元
交通注意事项
地铁:乘坐广州地铁 3号线至广州塔站, 从B出口出站即可到 达广州塔。
公交:乘坐262路、 468路、旅游观光1 线等公交车至广州塔 南站,步行即可到达 广州塔。
自驾:广州塔附近有 停车场可供游客停车, 但车位有限,建议提 前规划好行程,避免 高峰期停车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设计赏析》
题目:光与影建筑与美学
——广州塔室外设计浅析
姓名:罗霏雨
学号:1402115005
学院:林学院
光与影建筑与美学
——广州塔室外设计浅析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广州塔视觉观察上的光与影为切入点,浅析广州塔的建筑特色,强调了光学、美学、建筑功能融洽表达对建筑的重要性,提出了当代建筑需遵循美学价值与建筑功能的自然结合体现现代信息主义。
关键词:观察;光与影;建筑与美学;信息主义
1.“Canton Tower”的视觉冲击力
2016年元旦旅行至广州,当时的旅行计划中并没有参观广州塔,但出于偶然使我对这座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游玩广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就是珠江夜景,这个文化底蕴与时尚气息兼备的大都市,在华灯初上的夜晚出行,看这个城市的繁华,看它的霓虹,看它安静的一面,也有一番独特的魅力。
2016年1月1日晚,我搭乘了当地观光游轮,开始了夜游珠江之旅。
夜游珠江,一路可见各式建筑阳刚,感棱角分明、简洁、沉重,楼层重复,流光溢彩——广州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建筑白天鹅宾馆、广州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的粤海关大楼、广州当今八大百货商场之一的南方大厦、第一码头之称的天字码头、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8月15日亲手创办的中央银行旧址、“骑楼建筑”的代表作爱群大厦、江湾大酒店、国际级音乐表演殿堂星海音乐厅、被称为欧陆建筑大观园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租界沙面、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堂、海珠大桥等。
但在众
多建筑中,有一幢建筑格外耀眼迷人。
夜色下的它极具冲击力,它整体结构优美、极具通透感,展现着动人的“空中交响乐”: LED灯带环环向上画出“纤纤细腰”美态;斜撑如五彩流云,七彩变化如幻如梦;斜撑与圆环的交汇点,繁星闪烁。
那天星期二,夜色下的广州塔是蓝紫色的。
广州塔的灯光将整个珠江也渲染的格外绚丽。
初次见面便被广州塔的极具冲击力的建筑造型和色彩绚烂的灯光所深深吸引,当时便决定第二天去参观广州塔。
后来回到学校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广州塔的激光灯射程1公里,454米高的塔顶,航空灯交替闪亮,犹如皇冠上的明珠,三柄射程可达到1公里的激光灯,直指广州三大高楼——中信大厦和珠江新城“双子塔”,与对岸珠江新城新中轴线璀璨的夜景相辉映。
而天线桅杆通过时控电路控制,每天锁定不同颜色,市民只要一看塔尖就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表皮达到了极度的表现水平;通过进化的过程,主要的建构元素不仅具有令人愉悦的美学特征,是阳光过滤器和光线反射器,而且具有三维的文化平台的模拟功能。
它可以用直接和切实的方式令人激动和吸引公众。
2.“小蛮腰”的建筑造型
次日下午,来到来到广州塔,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它精致的构造。
白日的广州塔相比起夜晚所自然不同。
建筑造型上,广州塔的平滑、曲线轻盈、亲近,空间和楼层平面尺度具有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性感和复杂性兼备由外筒钢立柱、斜撑、圆环所交织产生的肌理美。
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
格子式结构底部比较疏松向上到腰部
则比较密集,腰收紧了,像编织的绳索,因而透度降低,向外的视野受限。
再向上格子式结构放开,由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柱支撑。
配合色彩上,广州塔灰色比较温和,塔身主色调为银灰色,采用外浅内深、层层深入的色彩过渡方案,其中,由24根锥形钢柱组成的外筒钢结构将采用浅灰色,46个圆环采用中灰色,而最里面的混凝土核心筒采用深灰色;色彩由浅入深,具有比较强的层次感,白日的自然光线可令塔身产生挺拔高耸和晶莹剔透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与建筑效果之间形成一个极其的和谐关系。
塔身设计结合建筑、结构和美学,构成了一个纤细、挺拔、镂空、开放的外形效果。
“小蛮腰”结构由开放的格栅式结构组成,沿着轴心扭转,在建筑中部形成细腰。
这种扭转形成了优雅的外型。
格栅的设计不仅是结构需要,也是出于美学和建筑与环境的考虑。
环梁布置在柱子内部距离较远的地方,便于空间交错和偏心方式连接。
这使从建筑内部看建筑是由环梁构成,而从外部看是由竖向的柱子构成。
所有环梁以15°倾角布置,既在电视台基座的第一个环梁下方是入口,同时又在塔顶最高一个环梁的上面形成一个倾斜屋面,提供了可以俯瞰全城的极佳视点。
环梁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在塔的中部渐密,提供一个在结构中更为亲密和封闭的空间。
柱子,环梁和斜梁构成一个网络,随塔楼截面的变化而变换。
柱子尽管向某个方向倾斜,但完全是直的,产生出动态的扭曲效果。
从下到上的粗细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电视塔的透视效果。
广州塔建筑中大量的管构成了简单但多面的体量。
这种简单的逻辑形成了连贯的外表形式,但是每一个立面都不一样,具有自身特有的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
这样塑成的外表在每个立面都形成了不同的图案。
在一个立面上,图案是循环的;在另一个立面上,它们是由伸展的椭圆管构成。
图案构成的屏幕包裹了建筑,过滤耀眼的光,把光线反射到内部,创造了美丽明亮,非直射光线的室内空间。
我从底座到塔顶会经历一系列空间体验,一开始时进入宽敞明亮的壳体,而后向上进入逐渐收细的网中。
在塔腰高度上的体验和开始时完全相反,最终到达宽敞明亮的塔顶。
3.广州塔的建筑功能
后来听导游讲解回来后查阅资料也更加了解广州塔内部的功能也是极为强大的。
广州塔塔座的甲板隐藏起建筑的巨大功能部分。
它的所有基础设施的连接:地铁、车站以及连接到北侧河堤的步行道,都在地下交汇。
地下层也具有其他设施,包括博物馆、美食广场、扩建的商业空间、小汽车和旅游大客车在内可停放600个车位的停车场。
在两个标高上都有入口,一层在地面与景观相连,另一层与大容量交通和地下停车设施相连接。
慢速的观光梯和封闭高速电梯为两个入口层服务。
在80m~170m的中间部位,是4D影院、游乐场、餐厅、咖啡厅和带室外花园的茶室。
在170m高度有一条“天梯”缠绕着塔腰向上爬升近200m。
地下层同样被规划建设多样的服务设施,地下入口分为两个,一个与地面景观相连,另一个则通往公交系统和停车场。
两个入口都设有慢速观光电梯和高速双层电梯可供使用,高速电梯的提升高度将达到438米,单次提升高度为世界上最高,一分半钟
即可到达顶层。
楼梯之上就是塔顶,塔顶同时包含了技术区和观光区:一个双层的旋转餐厅,一个风阻尼器和一个上层观景台。
天梯以上的顶层区域容纳了各种技术功能空间,一个两层的旋转餐厅,气闸和上面的瞭望层。
结构外的盒式旋臂不但能让游客看到所期待的全景,还让他们看到正下方结构区域。
从上面的观光区还可以通过楼梯攀到塔顶天台广场。
位于广州塔顶部的世界上最高的横向摩天轮将面向公众开放。
该摩天轮位于塔顶450~454米处,主要由观光球舱、轨道系统、登舱平台、控制系统等构成。
整套摩天轮拥有16个观光球舱,每个球舱直径3.2米,可容纳4~6名乘客。
舱围绕倾斜的椭圆形塔顶缓缓旋转,游客可在其中鸟瞰广州全貌。
4.总结
广州塔体现了一种现代社会的“信息主义”:现在开始出现的新的建筑学基础为理念。
在这个基础中,信息是一个重要元素。
这里说的信息,不是指功能上的,而是说信息环境与社会层面的集合它在设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正如马克·海默尔说过:“我们当前的主流建筑太肤浅,过于形式主义,大都由泡泡和线来构成。
我们梦想让智能建筑成为主流。
具有真正的性能优势、面向环保的高质量建筑将替代时尚和空洞的符号主义建筑。
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基于环境信息的表达过程的建筑。
在这种建筑中,新概念从环境信息演变的过程中涌现。
我们的雄心是产生可以通过度量范围,深度和它们效果的价值而得到的性能化建筑”。
广州电视塔正成为现代新型媒体代表。
这栋建筑
的灯光与其它位于中轴线周围的公共建筑的灯光相应成辉,增强这一
地区对旅游者和当地参观者的吸引力,吸引人们的目光,在白天和晚
上都是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这种建构发展的过程造就了本设计多面
概念的基础,层层信息是逐渐叠加而不是干扰现有的关键的混合想法。
慢慢地,这逐渐发展成一个强烈而大胆的概念。
对我们来说,这也是
我们采取信息为本的方法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魅力广州塔《广州建设》2008年3月13日
2. 新电视塔工程主体建筑已完成广州电视新闻2008年1月4日
3. 广州新电视塔正式命名为“广州塔” 10月起迎客. 中国经
济网. 2010年9月29日.
4.新电视塔定名“广州塔” 10月起可登塔. 南方日报. 2010年
09月29日.
5. 广州新电视塔方案明起公示. 南方网新闻. 2004-07-23 [2012-03-04] (中文(中国大陆)).
6. 广州电视塔选定高450
米的4号方案. 网易. 2005-03-23 [2012-03-04] (中文(中国大陆)
7. 广州电视塔及广州电视台设计. 《建筑创作》. 2007年第11期.
8. 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图腾. 《南方都市报》. 2009-07-07 [2012-03-04]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