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蛮腰建筑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广州小蛮腰建筑结构分析

广州小蛮腰建筑结构分析

广州小蛮腰建筑结构分析首先,广州小蛮腰的整体建筑结构呈现塔式结构。

塔式结构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具有高度、垂直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广州小蛮腰由一个圆柱形的主体建筑组成,整体高度约为40米。

这种塔式结构使得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独具特色,成为广州的一张名片。

其次,广州小蛮腰的建筑材料选择也非常独特。

主体建筑采用了金属材料,外立面打造成银灰色,给人一种现代感和科技感。

这种材料具有轻巧、坚固和耐腐蚀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高层建筑的外墙装饰。

同时,塔顶采用了玻璃材料,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明亮通透。

这种材料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美观度,还能够满足建筑功能上的要求。

再次,广州小蛮腰的结构设计也非常精妙。

建筑主体由三个大圆筒相连接组成,每个大圆筒中间都有圆孔相连,使得整个建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

在结构设计方面,建筑采用了混合结构,主体采用钢结构,内部则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种混合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的承重要求,还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最后,广州小蛮腰在建筑结构上的创新也值得关注。

建筑主方向为纵向,通过强调垂直元素,使得建筑呈现出笔直的线条感。

这种创新的建筑形态在广州的城市景观中非常醒目,成为广州的地标之一、与此同时,建筑还在顶部设置了观景平台,使得游客能够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增加了城市的观光价值。

总之,广州小蛮腰的建筑结构独特而精妙。

从整体塔式结构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再到结构设计的创新,都展现出了建筑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广州城市发展和文化的象征,为广州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广州塔的原理

广州塔的原理

广州塔的原理广州塔,又称小蛮腰,是一座位于中国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它不仅是一座具有现代科技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地标建筑,更是一座集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塔。

那么,广州塔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先,广州塔的建筑结构采用了世界上独特的双曲面超高塔结构。

它的主体结构采用了“腰身”和“蜘蛛网”两大结构形式。

其中,“腰身”是指塔身的主体结构,由8根斜向外倾的钢柱和钢桁架组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双曲面结构,使得整座塔呈现出优美的曲线和流畅的线条。

而“蜘蛛网”则是指塔顶的钢结构平台,它由多根钢梁和钢索组成,支撑着塔顶的主体结构,起到了支撑和稳定的作用。

其次,广州塔的原理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

广州塔的主体结构采用了大量的高强度钢材,这些钢材不仅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结构性能。

此外,广州塔的建筑结构还采用了先进的焊接和拼装工艺,通过精密的计算和精准的加工,使得每一根钢柱、钢梁和钢索都能够精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坚固的整体结构。

最后,广州塔的原理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功能和设计理念上。

广州塔不仅是一座城市地标建筑,更是一座集观光、通讯、广播、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塔。

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室外观景平台和世界最大的旋转餐厅,还拥有先进的通讯设施和广播设备,能够为广州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的观光、娱乐和通讯服务。

总的来说,广州塔作为一座标志性的现代城市建筑,其原理体现在其独特的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上,以及其独特的功能和设计理念上。

它不仅是一座城市地标,更是一座集现代科技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塔,展现了中国现代城市建筑的风采和魅力。

广州塔抗震原理

广州塔抗震原理

广州塔抗震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广州塔抗震原理】广州塔,作为世界第一高塔,是广州乃至整个南中国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其独特的外形和科技含量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疑问:在地震频发的中国,广州塔是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广州塔的抗震原理。

广州塔的建造和设计阶段就十分注重抗震性能。

在建造高楼大厦时,抗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广州塔的建筑材料采用了高强度的混凝土和钢结构,这些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抵抗地震时迅猛的水平和垂直震动。

广州塔的设计还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形式,比如采用了超薄高强度的双层薄壳结构,使得整栋建筑更加稳固和抗震。

广州塔还采用了最先进的抗震设备和技术。

在建筑中,人们常常采用阻尼器和减震器来改善建筑的抗震性能。

广州塔也安装了多套高效的减震器和阻尼器,比如液压减震器和摩擦减震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将地震时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轻建筑结构的振动和破坏。

广州塔还在建设时考虑了地基的抗震能力。

地基承受着整栋建筑的重量,地基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广州塔的地基采用了深基坑和大面积地下连续墙的方式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广州塔的地基还采用了PVD桩和复合软土处理技术来加固,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

广州塔还采用了严格的抗震监测和维护措施。

在建造完成后,广州塔安装了多套高精度的抗震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变化和震动情况。

对于建筑结构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广州塔的管理方每年都会进行全面的结构检测和设备维护,确保建筑结构和抗震设备的完好性。

广州塔在抗震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从建筑结构到设备设施,都做了全方位的考虑和保障。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严格的监测维护,广州塔可以在地震来袭时保持整体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希望广州塔的抗震实践可以为其他高层建筑提供一些启示,让更多的城市在面对地震时,都能做好有效的防护和应对措施。

第二篇示例:广州塔,又称小蛮腰,是中国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第四高塔。

广州塔建筑赏析

广州塔建筑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结课论文论文题目:赏析广州塔所属系别:建工系专业班级: 工程造价135班*名:***学号:************撰写日期 2016 年 5 月摘要:广州塔(英语:Canton Tower)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塔顶观光平台最高处488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

广州塔隶属广州城投集团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施工,总建筑面积114054平方米,已于2009年9月竣工。

广州塔已于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

广州塔有5个功能区和多种游乐设施,包括488m的世界最高的世界户外观景平台、高空横向摩天轮,极速云霄极限游乐项目,有2个观光大厅,有悬空走廊,天梯,4D和3D动感影院,中西美食,会展设施,购物商场及科普展示厅。

广州塔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截止2014年)。

花城广场灯光音乐会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以广州塔为中心,珠江两岸和新中轴线夜景为背景,联动花城广场现场音乐,上演大型城市灯光表演,打造节日视觉盛宴。

2016年灯光音乐会于2月5日至2月22日每晚7:00至10:30举行关键词:观察,光与影,建筑与美学,信息主义目录1基本概况 (3)2塔名由来 (3)3功能 (4)3.1观光功能 (4)3.2发射功能 (4)3.3展示功能 (4)3.4游览功能 (5)4构图的基本原则 (5)4.1统一与变化 (5)4.2均衡与稳定 (5)4.3韵律 (5)4.4对比 (6)4.5比例 (6)5立面设计 (6)5.1立面的比例与尺度 (6)5.2立面的虚实与凹凸 (6)5.3立面的线条处理 (7)5.4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 (7)5.5立面的色彩与质感 (7)6特色 (8)7设施亮点 (8)7.1激光灯射程1公里 (8)7.2电梯装置 (8)7.3电梯将装防耳压装置 (8)7.4捷运系统 (8)7.5接待能力 (9)序言广州塔作为广州新的地标型建筑,位于广州市中心,矗立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广州塔离心率

广州塔离心率

广州塔离心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广州塔,又称“小蛮腰”,是广州市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高塔。

广州塔是全球第四高电视塔,也是世界一流的观光、会展及旅游目的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广州塔的离心率,是指在风力或其他外部力的作用下,塔结构中发生的偏离塔体纵轴的变形。

而广州塔的离心率也成为了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中的一大挑战,如何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实现独特的外观,成为了设计师们需要克服的问题。

广州塔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一个逐渐开放的花朵形态,整个塔身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曲线,塔基呈菱形,逐渐向上延伸,到了塔顶则呈现出类似花瓣的造型。

在这个设计理念下,离心率也成为了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广州塔的离心率主要受到风力和地震等外部力的影响,因为橡皮节结构是由一系列的橡皮节组成的,橡皮节之间有空隙,所以在受到外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有可能造成建筑结构的松动或者倾斜,从而影响建筑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广州塔的稳定性,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设计师们在广州塔的结构中加入了多种形式的支撑结构,使得广州塔在面对外部力的作用时能够更好地分担荷载,保持稳定。

设计师们在广州塔的结构中采用了一些先进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材和混凝土,以增加广州塔的稳定性,并减少受外部力影响时的变形程度。

设计师们还通过对广州塔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模拟分析,确定了塔体的最佳形态,以减少离心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除了在结构设计方面注意离心率的影响外,设计师们还在广州塔的外观设计中考虑到了离心率的因素。

广州塔外部覆盖有一层由数万多块玻璃拼接而成的幕墙,这些玻璃幕墙不仅美观大气,还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可以有效减小风对建筑的风险。

广州塔的外观设计还十分注重了建筑的美学效果,通过精湛的设计手法,使广州塔即便在离心率的影响下,仍能够展现出令人惊艳的外观。

广州塔的离心率虽然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需要克服的挑战,但是在设计师们的努力和创新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广州“小蛮腰”工程概况

广州“小蛮腰”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第一章 工程概况、施工重点分析及总体施工流程1.1、工程概况1.1.1、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 广州新电视塔工程 项目地点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艺苑路 建设单位 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监理单位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1.1.2、建筑概况广州新电视塔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的交汇处,与广州新城市中心、21世纪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和海心沙岛隔江相望。

新电视塔总高度610m ,其中塔体高454 m ,天线桅杆156m ,建成后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

广州新电视塔的塔体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钢结构外筒组成,顶部为钢结构天线桅杆。

混凝土核心筒的横剖面为椭圆形,其外墙内壁长短轴分别为17 m 和14m ,垂直向上不变,核心筒墙体底部厚度1200mm ,以每次减少100mm 的幅度分阶段变化到顶部厚度400mm 。

24根钢管立柱从地下室开始,以互不相同的倾斜角度直达塔顶,与钢管环梁和斜撑共同组成钢结构外筒。

垂直的混凝土核心筒和充满动感的钢结构外筒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塔体,建筑造型简洁、形态优美。

新电视塔是一座以宣扬广州文化、提供广播电视发射功能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服务的综合性构筑物。

建成后可以从塔顶远眺区域内的大型建筑物,还配套设置有广州历史民俗文化展览馆、高科技4D动感电影院、旋转餐厅、风味食街等设施,另外还有高空观光缆车、惊险速降吊篮和空中漫步廊等娱乐设施。

为市民提供一个观光娱乐理想场所。

广州新电视塔建筑特征及楼层功能分布见下表:建筑高度610m (塔身454m +天线桅杆156m )主体结构类型 砼核心筒+钢框架结构 钢结构总重量52465t总用地面积 175460㎡总建筑面积121788㎡ 一期建筑面积 116390㎡ 地下建筑面积68087㎡地上建筑面积48303㎡ 建筑层数地下 2层,标高分别为-5m 和-10m地上 37层不同功能的封闭楼层,层高5.20m主要设计功能-10.0~±0.0m 车库、食街、展览、消防中心、设备用房及电视台器材间、入口 6.8~32.8m 主入口、展览大厅、会议、办公/设备84.8~116.0m 高科技娱乐厅、4D 电影院、平台花园、设备、避难 147.2~168.0m观景厅、小食、设备用房、平台花园 168.0~334.4m 空中漫步楼梯334.4~355.2m 平台花园、茶室、发射机房376.0~448.8m 观光大厅、旋转餐厅、厨房、电梯机房、发射机房 448.8~459.2m 公安通讯机房、电梯机房、观景台、娱乐设施 459.2~610.0m娱乐设施、天线发射装置标 高6.80032.80084.800116.000147.200168.000334.400355.200376.000448.800459.200610.000主入口、展览大厅、会议、办公、设备高科技娱乐厅、4D影院、平台花园、设备、避难观景厅、小食、平台花园、设备用房空中漫步楼梯平台花园、茶室、发射机房观光大厅、旋转餐厅、厨房、电梯机房、发射机房公共通讯机房、电梯机房、观景台、娱乐设施娱乐设施、天线发射装置功 能-10.000车库、食街、展览、消防中心设备用房、电视台器材间、入口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东立面效果图东南立面效果图南立面效果图西南立面效果图西立面效果图西北立面效果图北立面效果图东北立面效果图工程概况1.1.3、结构概况 1.1.3.1、土建工程概况 1)、工程桩A 、B 、C 区工程桩分区图工程桩特征表序号类别桩直径 (mm )桩扩大头直径 (mm ) 桩顶相 对标高 (m ) 暂定桩长(m )数量 (根)主筋规格桩砼强度等级1C 区人工挖孔桩Φ3800 Φ5000-14.25010.0~19.4 24 Φ32(HRB335) C352 A 区 人 工 挖 孔 桩Φ1200 Φ1800-11.5 -12.5 -11.6 -11.9 -12.35 -12.6 -10.4 -12.012.0 23 Φ16,Φ18Φ20,Φ22,Φ25 (HRB335) C353Φ1200 Φ2200 12.0 14 Φ16,Φ18,Φ20 (HRB335) C354 Φ1400 Φ2400 12.0 43 Φ16,Φ18 Φ20,Φ22 (HRB335)C355 Φ1600 Φ2400 12.0 4 Φ28(HRB335) C356 Φ1600 Φ2600 12.0 18 Φ16,Φ18 (HRB335) C357 Φ1800 Φ2800 12.08 Φ18,Φ22 (HRB335) C35 8 Φ2200 ----- 12.0 7 Φ28(HRB335) C359 B 区 地 下 室 钻 孔 灌 注 桩Φ1000----- -6.50 -3.00 -6.70 -8.28 -2.00 -11.5 -9.8915.0 7 Φ16(HRB335) C30 10 Φ1200 ----- 15.07 Φ16(HRB335) C30 11 Φ1400 ----- 15.0 10 Φ16(HRB335) C30 12 Φ1600 ----- 15.0 19 Φ20(HRB335) C30 13 Φ1200 Φ2200 17.0 57 Φ18(HRB335) C30 14 Φ1400 Φ2400 17.0 16 Φ16(HRB335) C30 15 Φ1400 Φ2600 17.0 24 Φ16(HRB335) C30 16 Φ1600 Φ2800 17.0 22 Φ16(HRB335) C30 17Φ1800 Φ3000 17.0 12 Φ20(HRB335) C30 18 Φ2000 Φ3400 17.0 7 Φ20(HRB335) C30 19B 区 平台 层钻 孔灌 注桩Φ800----- -2.0015.0 18 Φ16(HRB335) C30 20 Φ1000 ----- 15.0 47 Φ16(HRB335) C30 21 Φ1200 Φ220017.060 Φ18(HRB335) C30 22 Φ1400 ----- 15.0 18 Φ16(HRB335) C30 23 Φ1400 Φ2400 17.0 43 Φ16(HRB335) C30 24Φ1400Φ260017.02Φ16(HRB335)C30钻孔灌注桩设计技术要求1、泥浆应采用高塑性粘性膨润土造浆,造浆粘土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

广州电视塔小蛮腰简介

广州电视塔小蛮腰简介

广州电视塔小蛮腰简介广州,作为南方的一颗明珠,不仅以美食而闻名,还因其壮观的广州电视塔(也叫“小蛮腰”)而成为游客们的必到之地。

你要是来广州,真的是不能错过这座塔的,它可是广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呢!1. 小蛮腰的基本情况1.1 塔的基本信息“小蛮腰”这个名字,大家听了肯定觉得特别有趣。

实际上,它的正式名字是广州塔,建成于2010年。

高达610米的它,曾经是全球最高的电视塔。

它的造型是那种纤细柔美的设计,像极了女孩儿的细腰,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它为“小蛮腰”。

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俏皮又充满了广州的味道呢?1.2 塔的设计和结构“小蛮腰”这座塔的设计真的很别致。

它的外观有点像传统的竹节形状,但又加上了现代的风格,纤细的中间部分让整个塔看起来既优雅又充满现代感。

塔身的结构其实也很有讲究,它由三部分组成,上中下段,结构设计非常科学,既美观又稳固。

2. 游玩体验2.1 观光层的绝美景色如果你登上了“小蛮腰”的观光层,哇,那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景色。

从高处俯瞰,广州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

无论是繁华的市区还是蜿蜒的珠江,都在眼前展现得一清二楚。

尤其是晚上,整个城市的灯火通明,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真的特别浪漫。

2.2 塔上的活动除了观光层,“小蛮腰”还有不少其他的活动等着你。

比如,塔上还有一个叫做“悬空步道”的地方,那个地方有点刺激,因为走在上面,你会感觉自己仿佛在空中行走。

不过别担心,安全措施做得非常好,只要你不怕高,绝对会有超棒的体验。

此外,塔内还有一些小商铺,卖的都是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和地方特产。

3. 小蛮腰的文化意义3.1 象征意义“小蛮腰”不仅仅是一座塔,它在广州人心中,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现代化与开放性。

塔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包容并蓄的精神。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对这座塔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3.2 节庆活动每逢节庆,比如春节、国庆,小蛮腰都会特别装饰起来,灯光秀绚丽多彩,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高层建筑广州电视塔的设计与建造

高层建筑广州电视塔的设计与建造

高层建筑广州电视塔的设计与建造摘要: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广州塔塔身主体450米(塔顶观光平台最高处454米),天线桅杆150米,总高度600米。

一、广州塔建筑设计概述广州电视塔曲线轻盈,空间和楼层平面的尺度具有多样性,具有阴柔的感觉,简单地说就是性感和复杂兼备。

试图在结构与建筑效果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和谐关系。

1.1广州塔设计工程背景除了电视塔还包括了一个地块的总体规划,其中包含了购物中心、酒店、电视中心及电视塔基座周围的公园或广场。

广州新电视塔还将为2010年在广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提供转播服务。

1.2广州塔设计理念及灵感日前,被命名为“海心塔”、有“小蛮腰”之称的世界最高电视观光塔——广州新电视塔设计师、荷兰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克?赫梅尔(Mark Hemel)在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设计灵感源于人体髋关节骨的形态,想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理念。

1.3.广州塔的建筑造型建筑造型上,广州塔的平滑、曲线轻盈、亲近,空间和楼层平面尺度具有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性感和复杂性兼备由外筒钢立柱、斜撑、圆环所交织产生的肌理美。

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

格子式结构底部比较疏松向上到腰部则比较密集,腰收紧了,像编织的绳索,因而透度降低,向外的视野受限。

再向上格子式结构放开,由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柱支撑。

一开始进入宽敞明亮的壳体,而后向上进入逐渐收细的网中。

在塔腰高度上的体验和开始时完全相反,最终到达宽敞明亮的塔顶。

配合色彩上,广州塔由24根锥形钢柱组成的外筒钢结构将采用浅灰色,46个圆环采用中灰色,而最里面的混凝土核心筒采用深灰色;色彩由浅入深,具有比较强的层次感,白日的自然光线可令塔身产生挺拔高耸和晶莹剔透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与建筑效果之间形成一个极其的和谐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m,使结构在自重作用下发生侧移。
•柔:结构细长,内外框筒连接较弱,核心筒截面只有14×17m
,高度却达250余米。
•外 :外框筒位于功能层外侧,因此施工时不能依靠楼层作操
作面,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a
6
东京"天空树" 干掉 广州"小蛮腰"
“天空树”、 广州塔、 CN电视塔、奥斯坦金诺电视塔、东方明珠塔、米拉德电视塔、 吉隆坡电视塔
•设计灵感——创意来源人体髋关节
•广州塔塔身设计的最终方案为椭圆形的
渐变网格结构,其造型、空间和结构由
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
,一个在基础平面,一个在假想的450米
高的平面上,两个椭圆彼此扭转135度,
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格子式
结构底部比较疏松,向上到腰部则比较
密集,腰部收紧固定了,像编织的绳索
建筑内容-结构组成
钢结构外筒 立柱
斜撑 钢环杆
混凝土 核心筒
a
14
建筑内容-风、地震、温度
风荷载:广州电视塔体型腰部细小,两头大,属于对风荷载敏感
的结构。无论是基本风压、高度系数、体系系数还是风振程为甲类工程,其设防烈度和是疾风之加速度
的概率水准取100年期限内超越概率5%,在基本设防烈度瞎抗震设 计控制目标为主要受力构件处于弹性状态,。由于广州夏季台风 频繁,电视塔纤细高耸,很容易受到台风影响。新电视塔采用特 一级的抗震设计,全部采用高强钢,即使遇到百年一遇的大风和8 级地震,也可保高塔安然无恙。
最高的横向摩天轮: 在450米露天观景平台外围,增设一个横向的摩 天轮,可以乘坐摩天轮一览广州美景。
折叠全球最高摩天轮
与一般竖立的摩天轮不同,新电视塔摩天轮不是
a
悬挂在轨道上,而是沿着倾斜的轨道运转。 16
谢谢观看
a
17
衡相邻钢柱的轴力差别。
a
12
建筑特点
• 作为地标建筑,广州塔还进行 了小规模的再生能源示范。越高的 地方风速越强,400米左右比地面
风速高一倍,用来风力发电,则
产出电力是地面的8倍。在广州塔 的高区空腔中,装设了若干组风力 发电设施,而功能区的南侧面幕墙
,则装了太阳能板。这些用电并
不a能解决高塔本身的主要用电,1但3
建筑特点--椭圆旋转体
•椭圆旋转体
•外筒由24根钢管混凝土斜 柱+46道圆环+46圈斜撑组
成。外筒柱形成的平面呈 椭圆形,由-10m处的椭圆和 450m处的椭圆旋转45°围
合自然生成。
a
10
建筑特点--核心筒
a
11
建筑特点--天线zhou'li'c
天线桅杆与主塔连接方式
天线桅杆由454-550m的格构段和550-
a
8
建筑特点--细腰
•它从一个圆柱体通过拉伸,变成 一个椭圆柱,椭圆柱体通过上下变 化,下面变大,上面变小,再通过 一个点,上下扭转45度。但这时候 ,连接上下两个椭圆的线是垂直地 面的。再把上面椭圆的中心和下面 椭圆的中心偏离了10米,不对称的 扭腰形状终于成型。
a • 然后,46道的椭圆环梁被安9放
,呈现“纤纤细腰”,再向上格子式结
构放开,由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柱支撑

a
5
建筑特点
•高:塔楼高454m,天线桅杆顶高600m,超高度带来施工高风险。
•扭:钢外筒自下而上扭转45度,使结构呈三维倾斜,万余构件
无一相同。施工变形控制难度大。
•偏:钢结构底座与核心筒偏心9.3m,而顶部钢结构又与底座偏位
610m的实腹段组成。天线桅杆与住她
的链接比较了承接式和转换式两套方
案。转换时通过四句10.4m高的绗架
把天线桅杆与外筒钢管混凝土连接起
来,天线桅杆与核心筒脱开。
承接式方案节省了用钢材,同时使得
顶层能够满足建筑及阻尼装置设置的
要求。为减少天线桅杆的倾覆力矩对
混凝土核心筒的不利影响,在438.4-
448.8m设置了两层钢板剪力墙,以平
广州塔
小蛮腰
a
1
走近小蛮腰
•1.建筑大师
•2.风水宝地
•2.建筑理念
•3.建筑风格
•4.建筑特点
•5.建筑内容
a
2
建筑大师
•姓名:马克•海默尔 •职业:荷兰一所建筑事务 所的 •董事和总建筑师
其他塔的钢管是直的,这个塔外围的钢管是斜着的,
这可以不遮住游客的视线,确保他们看到下面的风景。
---马克
多伦多
莫a斯科
德黑兰
7
建筑特点
•外筒节点 •外筒节点斜柱和斜撑相交,环杆通过与斜柱相贯 的Φ1000×40 •牛腿连接,形成封闭倾斜椭圆环未交在斜柱形心 ,存在偏心距 •和对牛腿的面外剪力。由于夹角的变化,节点区 高度在3~7.9m, •与楼面梁不连接的为典型节点,与楼面梁连接的 为非典 •均为刚性节点。
温度:由于内外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一样且外框筒裸露,
温度的升降、尤其是不均匀日照作用比较显著,施工过程获得
的监测数据也表明了不均匀日照对搭的整体变形影响较大,不
采用普通的压型钢板作为模板而采用了自承式钢筋绗架楼承板,
该形式的楼承板可以保证在所有截面上a 混凝土板的厚度是一致
15
的。
建筑内容
最高的旋转餐厅: 424米高的旋转餐厅可容纳400人就餐, 享受中外美食;
a
3
风水宝地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市
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
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
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广州塔的构成:上下粗细不变
的混凝土核心筒加上钢结构的
外围筒,后者由24根扭转的柱、
46个倾斜环梁和起支撑作用的
a
斜撑组成。
4
建筑理念
•塔高450米,天线桅杆160米,以“广州 新气象”为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