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果果解读空气污染防治路线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教材第28页图2.18图表分析:本图是以中国省区地图为底图,指出了我国酸雨的分布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包括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市,尤其是浙江、江西、湖南一带燃煤较多,硫氧化物排放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酸雨较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发达,酸雨也很严重,是重酸雨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原因与土壤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北方土壤大多为碱性,飞扬的土壤颗粒可以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中和,而南方土壤多为酸性,缺少这样的中和。

(二)教材第29页案例案例分析:20世纪末期,北京城市空气一度受到严重污染。

作为我国首个投巨资治理大气环境的城市,案例分析了北京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和主要污染源,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治理措施,体现出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特点。

如下表。

思考提示: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2 •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

3 •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极大地改善了北京近年来的空气质量。

(三)教材第30页案例案例分析:本案例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了造成贵阳酸雨污染严重的原因,明确了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

如下表:思考提示:贵阳市在治理酸雨的过程中采取了推广家庭生活和企业生产使用清洁能源、搬迁污染大户、实施全市烟尘达标排放等措施。

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标本兼治的措施,因此,贵阳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学业达标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

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为某年春季某日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江三角洲PM2.5均值分布图。

读图回答1[课堂小结]下图2题。

1 •下列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A. 广州市B.珠海市C.佛山市D.江门市解析:读图可知,空气质量最差的是佛山市。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解析3 空气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整理解析3  空气

6.(2019·宜昌)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
A. 大力削减燃煤污染 B. 深化治理工业污染
C. 精准管控扬尘污染 D. 严格控制噪音污染
【答案】D
【解析】煤燃烧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力消减煤的燃烧,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深化治理工业污染,可以防治大气污染;精准管控扬尘污染,可以减少烟尘的排放,有利防
1.(2019·宜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答案】A
【【3【【含1C是AA....5(答解答解氢.(用(S作2案析案析气O0于为221、】】】】。0)91医燃·N空AA酸9O广·疗料2气雨州广急电中的)州救池含空形)的燃有气成煤料O较是主B2和的.多一要燃CH的种是O2油、氮宝因的C气贵为O燃2和的氮烧氧资的是气源氧造,,化成下含物空列C含,.气生烟有硫DB污..产尘二的染用手生氧氧的于于活化化重飞生中碳物婴艇产用、。原氮的到稀因肥的有HeD,的气气.未下体体N2充列不、.分排是水.燃放来蒸烧物自气的能空等汽形气,油成空的酸是气雨中( 的不)
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 节的是( )
【答案A.】O2和D H2O 的含量 B. O2和 N2的含量 C. O2和 H2的含量 D. O2和 CO2的含量 【H碳2O解不、析能O2】供和给空N呼气2、吸中O2,不和含含H量氢2的偏气含高,量会氮,影气因响含为人量在体远密正大闭常于空呼氧间吸气内,,,乘水人蛟在体龙常呼号温吸下下会潜呈产的液生科态二研,氧人所化员以碳,无气他需体们调,的节二呼O氧吸2 和化环 2境.必(2须01注9·意调益节阳的)是空气O2中和含CO量2的最含多量的。物质是 ( ) 【A 答. 案】O2 B B. N2 C. 稀有气体 D. H2O 【解析】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 21%,氮气体积约占 78%,稀有气体约 0.934%,其他气体约占 0.002%,含量最多的应该是氮气。 4.(2019·益阳)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 ) 【A.答NO案2 】B B. CO2 C. SO2 D. 可吸入颗粒物 【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空气中,容易引发酸雨;可吸入颗粒物排入空气中对人体 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而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时才会造成温室效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2章第3节大气污染及防治(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2章第3节大气污染及防治(共34张PPT)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 部分。虽然大气也具有一定的自 净作用,但若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超过大气环境容量(自净能力)时, 就会产生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 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 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 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 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 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 为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 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空气质量 级别根据国家环保局统一规定划分为五 级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描述
0~50 51~100 101~150
优 良 轻微污染
151~200 201~250 250以上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首要污染物 /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2.常见大气污染物:
碳氮硫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 (粉尘、烟雾、降尘、飘尘)和 氟利昂(氟氯烃化合物)等
急性中毒事件: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P25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博 帕 尔 毒 气 泄 漏 事 件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3. 主要的大气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PMl0)
①“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 数固体颗粒的统称。
(5) 对已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 行回收处置
做一做
一、选择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是:(A B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森林破坏严重
C.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化学专题精讲精练 第二讲 我们周围的空气(命题趋势+方法归纳+模拟预测+13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化学专题精讲精练 第二讲 我们周围的空气(命题趋势+方法归纳+模拟预测+13

第二讲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3.能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

【命题趋势】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考查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主主,对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探究考查形式较为灵活,各种题型都有可能;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进行考查;气体的实验室制备一直是中考的指点,以实验题为主。

【考点探究】考点一、空气的成分【例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解析】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氮气体积分数占78%,含量最多。

【答案】A【方法归纳】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熟记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各自体积分数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

考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例2】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甲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乙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红磷燃烧只消耗瓶内氧气,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

(2)水进入集气瓶的多少决定于瓶内压强减小的程度,而影响压强的因素有:装置的气密性、消耗氧气的量和温度等。

(3)利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在红磷上,产生的热量达到红磷燃烧所需温度而燃烧,这样保证装置始终是密闭的,避免了空气外逸。

【答案】(1)氮气(2)装置气密性差(3)减少空气污染【方法归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实验设计方案,其原理都是利用反应消耗掉氧气(但不产生其他气体),而使反应容器内气体减少,气体减少的体积就是被消耗氧气的体积。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思路上下功夫,只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设计思路,就会以不变应万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 专练12 判断题50题(原卷版)

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 专练12 判断题50题(原卷版)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必杀题专练12 判断题(12)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四个特征,请判断以下具体事例:(1)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含羞草合拢叶片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2)你从新生儿到初中生,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

(3)蜻蜓点水、母鸡下蛋、老马识途,蜘蛛织网体现了生物的繁殖。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呼吸、排汗等体现生物的新陈代谢。

2.如果你想知道校园环境中有哪些生物,调查是最适合的方法。

(判断对错)3.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和稗草等。

4.果果同学依据对自家水稻田的实地调查,绘制了如下食物网简图。

请你判断:(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稻属于生产者。

(2)该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

(3)图中麻雀与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4)若爆发鼠害虫灾,生态平衡会被破坏,说明稻田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5.生物圈中的许多动物都可以跨越多种环境生活。

(判断对错)6.如图为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是某同学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进行的有关叙述,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对光时,应将⑦的平面镜对准④,并选大光圈。

(判断对错)(2)②放大的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判断对错)(3)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应首先转动①,再调节⑦,使视野适宜。

(判断对错)(4)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④。

(判断对错)7.如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该临时装片的制作顺序是④②③①⑤.(判断对错)(2)⑤用碘液染色后,细胞中被染成深色的结构是细胞核.(判断对错)(3)①操作不当,会导致装片中出现气泡.(判断对错)(4)③中滴加的是生理盐水.(判断对错)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而无线粒体,动物细胞有线粒体而无叶绿体。

(判断对错)(2)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能控制细胞的活动。

(判断对错)(3)植物体内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3.8空气污染与保护+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3.8空气污染与保护+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而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 保护的作用。
2、臭氧空洞
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观测发现,大气层中的臭 氧层正遭到破坏,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 明显下降,相继出现了臭氧薄层(俗称“臭氧空洞”)
2013年9月
【思考】你知道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吗? ①首先,它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②其次,它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 ③再次,它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三、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日报
空空
二氧化硫(SO2)
气气
二氧化氮(NO2)


一氧化碳(CO)




质质 量量 级越
空 气
别差 质
可吸入颗粒(PM10) 染

的 数

臭氧(O3)




……

越 大

国家层面
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如改革能源结构 污染物处理后再排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加大污染物的吸收:多植树造林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日报
事件二:1984年12月印度博帕尔市因甲基异氰(qíng)酸毒气罐泄 漏,致使50万人中毒,10万人终身致残,2850人死亡。
一、空气污染
1、定义: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 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2、空气污染源:
森 林 火 灾
汽车尾气
2、空气污染源:
【课堂小结】
固体 气体
污染物种类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
臭氧空洞
自然因素
造成原因 人为因素
空气 污染
国家 防治空 气污染 个人
引发三大 环境问题

备战云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

备战云南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

化学方程式 _2_H_2_+__O_2_=点_=_燃=_=_2_H_2_O_ 2CO+O2=点=燃== 2CO2
物质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甲烷 酒精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放热,火焰上方的烧杯中有水
_C_H__4+__2_O__2=_点_=燃_=_=_C__O_2_+__2_H_2_O_
雾出现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 焰,放出热量
考点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示范题3】(202X·常德中考)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C ) A.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产生白雾 B.光亮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变银白色 C.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解析】A.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会产生白烟,此选项不正确;B.光亮的铜丝放入硝 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变为蓝色,此选项不正确; C.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此选项不正确。
【示范题1】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 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 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B )
A.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解析】通过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可以推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木炭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变化不大,从而导致实验产生误差,测量结 果不准确;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因此反 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地理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地理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地理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气流翻越山岭时会产生降水和气温等方面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最可能出现的降水类型是()A.台风雨B.地形雨C.对流雨D.锋面雨(2)甲乙丙丁四点附近中,最容易出现这类降水的是()A.甲B.乙C.丙D.丁(3)研究表明,当气流下降时,每降低100米气温上升1℃。

当气流运动如图甲所示情况时,气温最高的点是()A.甲B.乙C.丙D.丁2.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以下小题。

(1)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A.陆地高于海洋B.海洋高于陆地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2)从全球范围看,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3)全球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地形地势C.人类活动D.地球的形状与运动3.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年来之最,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词(是指大气中直径微米的颗粒物,它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减轻数量无益的是( )A.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B.室内提倡不吸或少吸烟C.植树种草,加大绿化面积201352PM 2.5PM 2.5≤2.5PM 2.54. 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山地地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0.6℃C.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D.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5.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题原创】
果果解读空气污染防治路线图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434400
【背景资料】果果在近日全文阅读了由国务院对外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全文共十项35条措施,具体描绘了清晰的防治大气污染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我国各级政府将在未来五年内采取系列行动来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果果将其称之为大气“国十条”,该行动计划的突出特点是主要针对颗粒物污染防治,对各省市地级及以上城市降低PM2.5等细颗粒物浓度提出具体要求,其中大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地区降低目标最为详细、严格。

【中考题原创】
1.果果亲身感受到本地区雾霾天气连年增多,她认为主要的来源是化石能源的消耗增多,逐年增加大气污染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治理雾霾天气需要长期的一致行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环境部将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建设成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B.人体吸入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C.空气质量日报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则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则属于空气污染物。

2.果果阅读由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了解到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表是我国中部城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

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全国范围内要整体改善空气质量,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

上表格中空气污染物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⑵一年四季中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请你分析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答一点即可)是;
⑶到2017年要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加快油品升级,全国供应符合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油和柴油。

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_______,这是汽油________燃烧产生的。

⑷《行动计划》描绘了防治大气污染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请你设想出可采取的有效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措施有(要求至少说明两点)。

参考答案:1题:D;2题:⑴可吸入颗粒物或PM2.5;⑵冬季;冬季天气较冷,取暖所用煤的量增大;⑶碳、不完全;⑷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煤炭消耗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大中城市建设成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和PM细颗粒物监测点;大量植树造林等。

【中考题原创】
联合国环境署认可北京空气污染治理
【背景资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总部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发布了有关北京空气污染治理的评估报告,认为北京大气污染物浓度在1998至2013年期间下降明显,治
污效果显著,这说明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各项政策以及科技、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采取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重点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和燃煤源污染治理、机动车排放控制、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空气污染预警应急等领域的工作。

中考命题:考查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等。

【中考题原创】
1.北京市根据我国环保部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立重污染天气检测预警系统。

下列项目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氮(NO2)
C.氮气(N2)
D.PM2.5(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中的氧气主要用于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O2)和臭氧(O3)都属于单质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实验室里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制取氧气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则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3.联合国环境署认可我国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效果显著,成功改善了空气质量。

下表是北京市1998年~2013年空气污染治理的评估报告中有关数据。

下列有关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B.SO2、NO2都含有氧分子
C.SO2、NO2和CO都含有氧元素D.汽车尾气、燃煤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
4.2019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日的中国主题为“与自然共生”,气候变化仍然是全球重大议题。

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洁净的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⑵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雾霾天气应减少或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建议使用PM2.5口罩,该种专用口罩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⑶北京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下列有关雾霾防治的说法和做法不正确
...的是(填序号);
A.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B.取暖期燃煤改用天然气燃烧
C.鼓励开私家车出行D.化学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环境监测和保护
⑷北京市保持城市高速发展,严格执行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请你说明治理空气污染的科学措施有哪些?(至少一点)。

【参考答案】1.C;2.B;3.D;4.⑴混合物;⑵小于;吸附;⑶C;⑷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煤量;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绿色出行,逐步减少汽车的保有量;改进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提升燃油品质;加强管理控制建筑工地扬尘喷雾降尘;大量植树造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