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QLED深度解析
三星量子点电视怎么样,量子点技术分析

三星量子点电视怎么样,量子点技术分析量子点电视似乎是今年被提及最多的电视新品之一了,就像去年的曲面电视一样,量子点电视一经上市就迅速成了各个品牌高端产品的标配。
这里不得不提到hdr技术,这项技术专注于提高画面亮度和细节表现,和量子点的色彩优化搭配,正好可以在画面的色彩和明暗层次方面进行同步提升,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有人可能会说,hdr就是增加画面亮度而已,又什么难的?其实hdr技术不是单纯的提高画面的整体亮度,会使用PS或相机的朋友应该了解,如果大幅度提高画面的整体亮度,会导致整个画面变得惨白,而本来就很亮的部分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
而hdr技术则可以有效的提高画面中暗部的亮度,同时不至于让画面细节出现失真或曝光过度的情况。
三星量子点电视在使用hdr技术的同时也延续了自家独有的深黑减反技术。
或许猛地一听你不太能理解这个深黑减反是什么意思,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三星电视通过优化电视面板的液晶结构,大幅度减少屏幕对环境光线的反射,从而达到黑色更纯粹的目的。
三星量子点电视怎么样?我们总结了三个要点:首先,要具备量子点技术的色彩表现;其次,要拥有hdr技术的画面层次表现。
就这两项标准来看,新一代的三星量子点电视的无镉技术和1000nit的hdr技术似乎已经超过我们的标准需求;而第三点,就是对外部环境的抗干扰能力,没人喜欢每次观看都需要关灯拉帘的电视。
就这一点而言,三星量子点电视的深黑减反技术尤为重要。
三星量子点电视怎么样-三星量子点技术对比分析三星目前的量子点SUHD电视需要独立的背光模块来点亮像素,但是QLED技术将OLED、量子点(2-10nm)融合到了一起,不再需要背光,可以大大缩小厚度、降低功耗、提高显示效果,特别是单个像素色彩表现更出色,hdr上更有优势。
但是有消息称,三星集团旗下显示面板研发公司Samsung Display已经完全停止了LCD显示技术的研发,而且不会上马OLED技术,永远不会发布OLED电视,将会直接跨越到。
量子点LED 专题报告

量子点LED专题报告2016-11-03一、什么是量子点LED?量子点LED是把有机材料或者LED芯片和高效发光无机纳米晶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具有新型结构的量子点有机发光器件。
相对于传统的有机荧光粉,量子点具有发光波长可调(可覆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荧光量子效率高(可大于90%)、颗粒尺寸小、色彩饱和度高、可低价溶液加工、稳定性高等优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色纯度的发光使得其色域已经可以超过HDTV标准色三角。
因此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有望应用于下一代平板显示和照明。
表征量子点的光电参数:1、光致发光谱(PL谱):光致发光谱反映的是发射光波长与发光强度的关系。
从PL谱上可以得到发光颜色的单色性、复合发光的机制、量子点的颗粒尺寸大小及分布均匀性、本征发射峰波长等基本光学信息。
量子点光致发光谱的半高宽越窄,说明量子点的发光单色性越好,器件的缺陷和杂质复合发光越少。
2、紫外可见吸收谱: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反映的是量子点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从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可计算出量子点的禁带宽度。
量子点吸收谱的第一吸收峰与光致发光谱的发射峰的偏移是斯托克斯位移,斯托克斯位移越大,量子点的自吸收越弱,量子点的荧光强度越高。
3、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量子点溶液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是通过与标准荧光物质(一般用罗丹明6G)的荧光强度对比而测出。
量子点高的量子产率能有效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但纯核量子点沉积成薄膜后量子产率将比在溶液中的量子产率下降1到2个数量级。
量子点也存在荧光自淬灭现象,这是由存在于不均匀尺寸分布的量子点中的激子通过福斯特能量转移到非发光点进行非辐射复合所引起。
二、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中的应用方案量子点的发射峰窄、发光波长可调、荧光效率高、色彩饱和度好,非常适合用于显示器件的发光材料。
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领域中的应用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基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BLU,即光致量子点白光LED);b、基于量子点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QLED)。
qled技术原理

qled技术原理QLED技术原理QLED技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它可以在不同波长的光线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等领域,它可以提供更高的亮度、更广的色域和更好的对比度。
一、量子点技术1.1 量子点概述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材料,其尺寸通常在1-10纳米之间。
由于其尺寸非常小,因此它们表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量子限制效应,即当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电子和空穴只能在量子点内运动。
1.2 量子点制备目前制备量子点主要有两种方法:溶液法和气相法。
溶液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合成具有所需尺寸和形状的量子点;气相法则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沉积半导体材料来制备量子点。
二、QLED技术原理2.1 QLED结构QLED由四个部分组成:阳极、阴极、量子点层和电子传输层。
阳极和阴极分别是两个导电的金属电极,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量子点层是由量子点组成的薄膜,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电子传输层则是一种帮助电子在阳极和量子点之间传输的材料。
2.2 QLED工作原理当外加电压施加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时,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并通过电子传输层进入量子点层。
在量子点层中,这些电子会与量子点相互作用,并激发出能量。
这些激发态能够衰减并释放出光,产生所需颜色的光。
2.3 QLED优势QLED技术相比于其他发光材料具有以下优势:(1)更高的亮度:QLED可以提供更高的亮度,因为它们可以更有效地将能量转换为光。
(2)更广的色域:QLED可以产生更多种颜色的光,因此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色域。
(3)更好的对比度:由于QLED可以产生更深沉、鲜艳、清晰的颜色,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对比度。
三、QLED技术应用3.1 电视QLED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领域。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亮度、更广的色域和更好的对比度,从而提高了观看体验。
3.2 显示器QLED技术也被应用于显示器领域。
什么是QLED和量子点?QLED技术有什么特点?QLED和OLED对比如何?

什么是QLED和量子点?QLED技术有什么特点?
QLED和OLED对比如何?
在彩电市场中,QLED电视在索尼、三星、海信这些传统企业的竞争下变得越来越激烈,在LCD技术达到瓶颈后,不少厂商会开始研发自己的新显示技术。
OLED技术发展了好多年,却始终没有在销量和高端之间找到一个合
理的位置。
而如今又开始吹嘘“QLED量子点”技术,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除
了看起来很高大上之外,其他一无所知,可是却又饱受电视厂商的追捧。
今
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QLED电视到底有多厉害。
什幺是QLED和量子点?
QLED是“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的缩写,中文翻译过来就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其实QLED电视也是LED电视的一种,只不过
是利用了量子点技术提高了关键图像的显示质量。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电驱动
发光产生图像,而不需要液晶和背光,算是一种新型的屏幕技术。
QLED更像是OLED,它也像OLED一样可以自发光,但光源不是二极管,而是量子点。
量子点是纳米级大小的球形材料,肉眼无法看到,在电压的作
用下会自发光。
简单来说,量子点其实就是一种会发光会变色的颗粒物。
qled原理

qled原理QLED原理简介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基于量子点技术的显示技术,它利用量子点材料在电流的作用下发光的特性,实现高亮度、高对比度和宽色域的显示效果。
QLED技术相比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具有更好的色彩表现力和更高的能效。
QLED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点材料的发光特性。
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半导体材料,具有非常小的尺寸和独特的能带结构。
当量子点被激发时,它们会吸收外界的能量并发生能级跃迁,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
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尺寸和组成,可以调节其发光的波长,实现多彩的显示效果。
QLED显示器的核心部件是量子点膜层。
这一层薄膜由纳米级的量子点组成,可以被放置在LCD背光源或OLED的发光层之前。
当背光源(如LED)发出蓝光时,经过量子点膜层的量子点吸收蓝光并重新发射出其他颜色的光,例如红光和绿光。
通过调节量子点的尺寸和组成,可以实现广色域的显示效果,使得QLED显示器的色彩更加鲜艳、细腻。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QLED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QLED 显示器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
量子点材料可以提供更高的发光效率,使得显示器在相同的功耗下能够输出更亮的光线。
其次,QLED显示器的色彩表现力更好。
由于量子点的特性,QLED显示器可以呈现更鲜艳、更准确的颜色,使得图像更加逼真。
此外,QLED显示器的能效也更高,能够节省电能并减少碳排放。
然而,QLED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成本相对较高,这可能会导致QLED显示器的价格较高。
其次,量子点材料在长时间使用中可能会发生褪色或衰减,影响显示效果的持久性。
此外,目前的QLED技术还无法实现真正的自发光,需要借助背光源来激发量子点发光,因此还无法完全摆脱液晶显示技术的限制。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QLED作为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在高端显示器和电视市场上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相信QLED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并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专业解读QLED的结构和原理

专业解读QLED的结构和原理在未来的电子产品中,所有的设备组件将被无线连接到作为信息输入和/或输出端口的显示器上。
因此,消费者对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信息输入/输出功能的需求,导致了对柔性和可穿戴显示器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在众多下一代发光显示器设备中,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具有独特的优势,如色域宽、纯度高、亮度高、电压低、外观极薄等。
柔性显示器由于其在移动和可穿戴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汽车显示器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等)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柔性显示器具有薄、轻、不易破碎的特点,且形状可变,能在曲面上使用。
虽然非平面显示器已经被推广使用,但目前可用的商业化显示器大多是弯曲的显示器,其形状是无法改变的。
而下一代显示器应该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展现的。
智能眼镜和/或智能隐形眼镜将用于支持增强现实,在眼镜或镜头后面的自然场景中添加显示信息;通过智能手表实时显示,可穿戴传感器可以测量使用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或其他健康信息;或者以纱线的形式制备的LED织入布料中,用于可穿戴显示器;也可以电子纹身的形式将超薄显示器附着在人体皮肤上;还可以将可弯曲显示器作为能调节的可折叠平板电脑等。
此外,透明的柔性显示器可以用于智能窗户或数字标识,在背景视图中显示数字信息。
在这种下一代显示器的研究领域中,主要的技术目标是开发具有机械变形能力和优异器件性能的LEDs。
无机LEDs的亮度高(106~108cd m-2)和启亮电压低(无机CTLs(结构iii)有很高的导电性和环境稳定性(如耐氧抗湿)。
早期是将QD层夹在p型和n型GaN之间(EQE图形技术为实现高分辨率的全彩色显示器(包括柔性显示器),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最大的难点在于可穿戴式和/或便携式电子设备,与柔性显示器相结合,需要高分辨率和全色形式,。
QLED 下一代的柔性显示技术

QLED:下一代柔性显示器详解CINNO2018-09-08在未来的电子产品中,所有的设备组件将被无线连接到作为信息输入和/或输出端口的显示器上。
因此,消费者对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信息输入/输出功能的需求,导致了对柔性和可穿戴显示器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在众多下一代发光显示器设备中,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具有独特的优势,如色域宽、纯度高、亮度高、电压低、外观极薄等。
柔性显示器由于其在移动和可穿戴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汽车显示器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等)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柔性显示器具有薄、轻、不易破碎的特点,且形状可变,能在曲面上使用。
2008年,诺基亚宣布了“Morph”的创新移动显示概念,这是一种具有柔性、可弯曲和交互功能的显示。
这也被开发成柔性电子纸的早期原型。
2013年,三星电子展示了第一个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曲面电视,其视野广阔、色彩纯度和对比度都非常高。
两年后,它们又发布了一款带有曲面屏(GalaxyS6)的智能手机,该智能手机使用了一个带有触摸传感器的曲面OLED显示屏,以改善用户界面与设备设计。
虽然非平面显示器已经被推广使用,但目前可用的商业化显示器大多是弯曲的显示器,其形状是无法改变的。
而下一代显示器应该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展现的,如图1所示。
智能眼镜和/或智能隐形眼镜将用于支持增强现实,在眼镜或镜头后面的自然场景中添加显示信息;通过智能手表实时显示,可穿戴传感器可以测量使用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或其他健康信息;或者以纱线的形式制备的LED织入布料中,用于可穿戴显示器;也可以电子纹身的形式将超薄显示器附着在人体皮肤上;还可以将可弯曲显示器作为能调节的可折叠平板电脑等。
此外,透明的柔性显示器可以用于智能窗户或数字标识,在背景视图中显示数字信息。
图1:未来的柔性和可穿戴显示器在这种下一代显示器的研究领域中,主要的技术目标是开发具有机械变形能力和优异器件性能的LEDs。
量子点电视原理是什么?量子点电视优缺点

量子点电视原理是什么?量子点电视优缺点
量子点电视是应用了量子点技术背光源的电视,是液晶电视的一种。
它与传统液晶电视的不同主要在于采用了不同的背光源,从而带来性能上的诸多不同,比传统LED背光的传统液晶电视在画面质量与节能环保上更具优势,已成为业内液晶电视新的发展方向。
量子点电视的原理:
量子点电视听上去很高深莫测,其实就是QLED电视的另外一个名称,QLED是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的简写,中文译名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这是一项家电厂商期待在未来取代OLED的新技术,原理是通过蓝色背光源照射照射直径不同的红色和绿色量子点,从而形成红绿蓝(RGB)三原色,然后再通过滤光膜等呈像系统和驱动系统形成图像。
说白了,量子点电视其实还是一种LED电视。
量子点电视的优点:
1、色域范围更加宽广。
电视机色域可以理解能显示色彩的范围,色域越广,色彩表现效果也越好。
随着液晶电视的不断普及,液晶电视取代了传统电视、等离子电视,但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衡多:对比度低、色域低、响应时间长。
但量子点电视却可解决三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子点QLED电视解析或成LED后又一背光革命2014年12月04日过去10年,液晶技术成为显示领域的唯一主宰,未来10年,被誉为次时代显示技术的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理应取缔液晶技术,成就一番霸业,就像当年液晶技术取缔体积庞大的CRT技术一样。
然而,液晶技术并不愿坐以待毙,2015年将实现终极进化,如果您想知道什么才是液晶的“完美形态”,请不要错过这篇文章。
液晶是一种自身不能发光的物质,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能工作,这一物理特性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液晶技术的“终极进化”自然需要从背光系统下手。
液晶技术的背光系统主要经历了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和WLED(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白色发光二极管)两个阶段。
量子点QLED将液晶技术进化至“完美的终极形态”2015年,液晶技术将迎来背光系统的“终极进化”——量子点QLED技术,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都有革命性的突破,然而,考虑到液晶技术先天物理特性完全处于劣势,量子点QLED背光极有可能是继CCFL背光和WLED背光之后,液晶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次革命,这也是我们将其定义为“终极进化”的原因。
2015年:三星将引领量子点QLED技术做强做大幕可靠消息,电视领域的龙头老大,三星将会在2015年推出基于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的液晶电视(意味着三星将无限期搁浅OLED 电视计划),国产方面TCL最快年底就会上市量子点QLED电视产品,LG Display作为顶尖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已经宣布量子点QLED面板将会量产,此外还有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厂都会力挺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
那么,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为何能够令如此多的巨头为之倾倒呢?量子点QLED:技术原理/发展历程●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写,中文译名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亦可称量子屏显示技术,这是一项介于液晶和OLED之间的新型技术,原理是通过蓝色lED光源照射量子点来激发红光及绿光,QLED核心技术为“Quantum Dot(量子点)”,量子点由锌、镉、硒和硫原子构成。
QLED构成原理早在198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就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数年后美国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克·里德正式将其命名为“量子点”。
经过过年苦心研发之后,Samsung Display、LG Display、华星光电、京等面板制造商宣布QLED量子屏已经具备量产的条件,吹响正式商业化的号角。
●量子点QLED发展历程200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尔·利文创建QD Vision公司,随后QD Vision联手国LG Display和比利时化学品公司Solvay,研究并制造QLED有源矩阵显示屏,其中QD Vision负责提供量子点核心技术,LG Display负责产品生产。
QD Vision公司致力于研究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除QD Vision公司之外,来自美国硅谷的Nanosys公司也在深入研究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侧面印证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有着光明的前景。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就是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的技术特性,事实上,从行业支持的角度就可以断定,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具有改变市场格局的资本,接下来一起来了解QLED的技术特性。
QLED技术解析:LCD的“完美形态”●量子屏QLED技术解析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是将量子点的光学材料放入背照灯与液晶面板之间,可以使色域达到或超过OLED的水平,甚至可以省去光源侧的偏光片,有效降低液晶显示产品(适用于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成本。
量子点QLED工作原理图(请结合文字说明理解)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主要包括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QLED)和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BLU),量子点具有发光特性,量子点薄膜(QDEF)中的量子点在蓝色LED背光照射下生成红光和绿光,并同其余透过薄膜的蓝光一起混合得到白光,从而提升整个背光系统的发光效果。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与众不同的特性,每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量子点能够将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完全转化为白光(传统YAG荧光体只能吸收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同样的亮度下,量子点QLED所需的蓝光更少,在电光转化中需要的电力亦更少,有效降低背光系统的功耗总成。
量子点QLED色彩准确性高且画面更稳定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令电视亮度有效提升30~40%,背光源系统色彩转换效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画面的色彩更亮丽,兼顾节能环保等特点,画面亮度、色彩纯度均为WLED背光系统的2倍左右,性能提升十分明显。
考虑到液晶技术的物理特性先天不足,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能够带来如此多的革命,堪称液晶技术的“完美形态”毫不为过。
量子点QLED获国际巨头鼎力支持●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较OLED更稳定目前来看,OLED市场呐喊声和媒体曝光度都很高,但在电视厂商们看来,成本低性能强的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更符合消费市场的需求,LG Display和Samsung Display已经正式宣布QLED量子屏将在本年度正式量产,而TCL预计于2014年年底将退出基于QLED 量子屏显示技术的55英寸智能电视。
QLED量子屏显示技术逆袭OLED,改变电视市场格局,不只是说说而已,更多的是实际行动。
潜力更好的OLED显示技术仍需时间完善自身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将直接与OLED正面竞争,自身也有一些优势,比如OLED制造时需要“阴罩”,而阴罩易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影响显示精准度,而QLED整个制造过程无需阴罩,规避了这一问题,长时间保持画质稳定。
此外,OLED色彩不易控制,需要色彩滤光片“校正”才能显示不同纯色,而QLED 从一开始就可以显示不同纯色。
QLED发光效率比OLED高30~45%,相同画质下QLED比OLED 节能2倍。
●QLED得到国际巨头品牌的鼎力支持从量子点QLED技术特性不难发现,业人士认为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具备改变电视市场格局有充分的依据,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能够带来更低的成本、更长的寿命、更高的亮度、更好的色彩并实现更低的功耗,堪称液晶技术的“完美形态”。
LG Display和Samsung Display宣布QLED量子屏量产根据Samsung Display科学家的说法,QLED生产成本仅为OLED 显示屏的一半,更利于市场推广。
除了美国QD Vision(联手LG Display)公司和Nanosys公司之外,Samsung Display从2011年就开始研究QLED。
TCL集团助理总裁兼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梁启春曾表示:“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为旗下华星光电自行研发(仅指TCL 品牌自身),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色域表现优于呼声极高的OLED 电视,而制造成本要远远低于OLED电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实拍对比:QLED效果完胜4K电视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是不是吹牛?看看国产品牌TCL的真机演示,对比的是一台高端4K超高清液晶电视(基于WLED背光技术),一起来看看多个场景的对比效果,由于条件环境光线的缘故,很难完美展现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一起来看看。
QLED画面更透亮QLED色彩纯度更高QLED色彩表现完胜4K(WLED)QLED画质表现令人期待不已尽管实拍对比图已经“缩小”两种显示技术的画质差异,但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已经在各个方面无悬念压制传统4K超高清液晶电视,无论是画面的透亮程度、色彩纯度、暗部细节等等,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的确在画质表现上令人感到惊讶。
事实证明,我们之前针对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的技术解析并没有言过其实。
CES2015:大量QLED电视集体发布●三星QLED电视将于CES2015亮相本文开头,笔者说过量子屏QLED显示技术的引领者将会是电视领域的龙头老大——三星,根据笔者得到的可靠消息,三星将会在2015年1月初的CES2015美国消费电子展上正式发布旗下QLED电视产品,三星首批QLED电视主要有55英寸和65英寸两款,分辨率均为3840×2160超高清,定位旗舰级市场,以往的WLED背光机型将彻底与“旗舰”二字说再见。
三星2015年旗舰级电视卖点: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国产品牌中,TCL是量子点QLED电视产品倡导者,基于华星光电55英寸4K超高清液晶面板,采用3M QDEF引擎技术,画面色域高达105%,此前QLED和4K电视画质对比环节,挂壁的QLED电视正是TCL旗下的QLED电视机型。
此前谈到,LG电子一直与QD Vision合作开发量子点背光技术,不过产品上市日期暂无时间表。
日系方面,目前只知道索尼有计划推出55英寸以上的QLED电视产品。
在国际面板制造企业的积极推动下,未来5年量子点显示技术将持续升温。
根据行业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在智能手机液晶面板中的渗透率将达3%,到2020年迅速增至26%;平板电脑渗透率将从2015年的2%增至2020年的15%;液晶电视面板方面,2015年市场渗透率大约只有1%,到2020年或增至9%。
OLED显示技术:真正无需背光笔者认为,这份行业部的数据报道略显保守(报告为2013年11月完成),考虑到2014年整个行业的风向标迅速导向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未来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的发展速率会比预想的更快,正如4K超高清电视普及速度远远超越行业预估一样。
毫无疑问,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拥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足以让液晶技术继续存活于市场中,至于备受期待的OLED显示技术,强大的物理特性依旧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是目前还看不到普及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