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10年版紫外分光光度法讲义三

合集下载

紫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紫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1 概述1.1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等组成,波长范围为900nm-190nm,光谱带宽分6档(5,2,1,0.5,0.2,0.1),操作简便,测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

1.2基本情况设备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号:生产厂家:安装日期:使用部门:质量控制部工作间:质量控制部2 确认目的确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数据准确可靠,适用于预期用途。

3 确认范围3.1 文件的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质量控制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确认。

3.2 确认的范围质量控制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确认。

4 职责4.1 质量控制部职责✧负责起草确认方案、总结报告;✧负责整个确认方案的实施,并做记录、总结报告;✧负责该确认得出可靠的确认理论,适用于产品检验。

4.2 质量保证部职责✧做好过程监控,确保方案执行过程符合法规要求;4.3 动力部职责负责仪器的正常运行6 风险评估本仪器经实验确认,确认过程是否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和仪器说明书进行,试验结果稳定是否可靠,是否存在任何实验风险。

7 确认实施7.1相关文件a.仪器、仪表校验情况7.2 安装确认7.3.1 一般检查以仪器中氘灯的656.1nm特征谱线检查。

在主菜单中激活光谱扫描窗口,选择【测量】菜单下的【参数设置】子菜单进行设置。

选择能量方式(Es),扫描范围(653nm-659nm),显示范围(0.0000E-50.00E)慢速扫描,采样间隔0.1nm,上述分别确认后,开始扫描。

扫描结束后按读取测得的峰值波长,其与标准波长(656.1nm)之差应不超过±7.3.3 吸光度的准确度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 ,精密称定,置1000ml 量瓶中,用0.005mol/L 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用配对的1cm 石英池,以0.005mol/L 硫酸液位空白,在235、257、313、350nm 分别测定吸光度,然后换算成%1E ,测得值应符合下表的允差范围。

中国药典版紫外分光光法讲义三

中国药典版紫外分光光法讲义三
• 应用主要分四个方面:
• 第一:药品的定性鉴别 • 定性鉴别具体又分三个方法 • 比较光谱一致性 • 吸收光谱中,λmax、λmin、肩峰以及整个吸收光
谱的形状决定于物质的性质,其特征随物质的结 构而异,所以是物质定性的依据。测定某物质的 紫外吸收光谱的曲线,可与已知标准的紫外光谱 图相对照。(对照时须注意测定的条件,如溶剂、 浓度等。溶剂可能会影响整个光谱的形状,比如 多潘立酮片紫外鉴别时用开封的异丙醇所分析的 光谱形状就与天津的试剂不一致。)
• 肩峰或吸收谷处的吸光度测定受波长变动影响也较小,有时也可用谷 值、肩峰值与峰值同时作鉴别依据。(比如甲硝唑片的第三个鉴别就 是分别在277 nm和241 nm的波长处分别测最大吸收和最小吸收。)
• 具有不同吸光基团的化合物可有相同的最大吸收波长,但它们的摩尔 吸光系数常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摩尔吸光系数常用于分子结构分析中 吸光基团的鉴别。对于分子中含有相同吸光基团的物质,他们的摩尔 吸光系数常很接近,但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使百分吸光系数的值 差别较大,可以用百分吸光系数作为鉴别的依据。(比如结构相似的 甲基睾丸酮和丙酸睾丸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都在 240nm,但在该波长处的E1%1cm数值,前者为540,而后者为460, 因而有较大的鉴别意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原理、应用及有关注意事项 第一节 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 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它是通过被 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或一定 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 紫外光谱是物质在200~400 nm的近紫外 光区和400~850 nm的可见光区的吸收光 谱。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 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本法在药品 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 测定。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分的分析,测 定灵敏度可达到10-4~10-7g/ml或更低范围。

中药的鉴定-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四章讲义3

中药的鉴定-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四章讲义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四章讲义3第四章中药的鉴定第四节中药鉴定的方法四、理化鉴定法理化鉴定法就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品质优劣程度的方法,统称为理化鉴定法。

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如下。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

这对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类(如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药材中如掺有其他物质时,物理常数就会随之改变,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蜂蜜的相对密度在1.349以上,蜂蜜中掺水就会影响黏稠度,使相对密度降低。

(二)一般理化鉴别1.化学定性分析2.中药的膨胀度膨胀度是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系指按干燥品计算,每1g药品在水或者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所占有的体积(ml)。

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素类中药的真伪和质量控制。

南葶苈子和北葶苈子外形不易区分,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3,两者的膨胀度差别较大,通过测定比较可以区别二者。

又如哈蟆油膨胀度不得低于55,伪品的膨胀度远低于此,可资区别。

膨胀度同时也是对中药质量优良度的一种评判方法,如哈蟆油和车前子正品一般膨胀度越大,其质量越好。

3.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某种试液观察其反应来进行鉴别。

如大黄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状结晶,在结晶上加碱试液显红色,确证其为蒽醌类化合物;斑蝥升华物(在30~140℃)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液溶解,再加酸液又析出结晶等。

4.荧光分析是利甩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

2010版药典(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2010版药典(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仪器的校正和检定1.波长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

常用汞灯中的较强谱线237.83nm,253.65nm,275.28nm,296.73nm,313.l6nm,334.15nm,365.02nm,404.66nm,435.83nm,546. 07nm与576.96nm;或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rn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钬玻璃在波长279.4nm,287.5nm,333.7nm,360.9nm,418.5nm,460.0nm,484.5nm,536.2nm与637.5nm 处有尖锐吸收峰,也可作波长校正用,但因来源不同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微小的变化,使用时应注意;近年来,常使用高氯酸钬溶液校正双光束仪器,以10%高氯酸溶液为溶剂,配制含氧化钬(Ho2O3) 4%的溶液,该溶液的吸收峰波长为241.13nm,278.10nm,287.18nm,333.44nm,345.47nm,361.31nm,416.28nm,451.30nm,485.29nm,536.64nm和640.52nm。

仪器波长的允许误差为:紫外光区±1nm, 500附近±2nm。

2.吸光度的准确度可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

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精密称定,用0.005mo1/L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1,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并计算其吸收系数,并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波长/nm 235(最小)257(最大)313(最小)350(最大)E)的规定值124.5 144.0 48.6 106.6吸收系数(%1cm1E)的许可范围123.0~126.0142.8~146.247.0~50.3105.5~108.5吸收系数(%1cm13.杂散光的检查可按下表所列的试剂盒浓度,配制成水溶液,置1cm石英吸收池中,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概述(中药制剂检验课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概述(中药制剂检验课件)
当L=1cm时,C供=A供E,在根据供试品溶液的稀释倍数(D供)、供试品溶液容积(V样 )和供试品取样量(W供),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含量(W/W%)=(C供×D供×V供)/(100×W供) 本法测定时无需对照品,方法简便。
-18-
必备知识
吸收系数法测定含量
含量计算公式有两种:
1)含量(mg/丸)=
壹 基础知识
贰 必备知识
精诚制药 本草济民
叁 拓展知识
-1-
基础知识
定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系指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200~760nm)对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 进行物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特点: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等。 适用范围: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
-21-
拓展知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杂散光的检查
试剂名称 碘化钠 亚硝酸钠
杂散光的检查
试剂浓(g/100ml) 测定用波长(nm)
1.00
220
5.00
340
透光率(%) <0.8 <0.8
-22-
拓展知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吸收池的校正 分别在两个洁净的统一规格、同一材料的吸收池中装入同一溶剂(一般可用水
式中,A为吸光度;K为吸收系数;C为溶液浓度;L为液层厚度。 吸收系数是指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 吸收系数K :百分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中国药典》采用百分吸收系数。 定量方法有吸收系数法、对照品法、标准曲线法。
-17-
必备知识
吸收系数法测定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药典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药典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检验,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依据: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3. 范围:适用于所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部)测定的供试品。

4. 责任:检验员、质量控制科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对本规程负责。

5. 正文:5.1. 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5.1.1. 波长: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

常用汞灯中的较强谱线237.83nm、253.65nm、275.28nm、296.73nm、313.16nm、334.15nm、365.02nm、404.66nm、435.83nm、546.07nm与576.96nm,或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钬玻璃在279.4nm、287.5nm、333.7nm、360.9nm、418.5nm、460.0nm、484.5nm、536.2nm与637.5nm波长处有尖锐吸收峰,也可作波长校正用,但因来源不同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微小的变化,使用时应注意;近年来,常使用高氯酸钬溶液校正双光束仪器,以10%高氯酸溶液为溶剂,配制含氧化钬(Ho2O3)4%的溶液,该溶液的吸收峰波长为241.13nm,278.10nm,287.18nm,333.44nm,345.47nm,361.31nm,416.28nm,451.30nm,485.29nm,536.64nm和640.52nm。

仪器波长的允许误差为:紫外光区±1nm,500nm附近±2nm。

5.1.2. 吸光度的准确度:可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

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精密称定 ,用0.005mol/L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并计算其吸收系数,并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 PPT课件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 PPT课件

五、主要修订项目内容
红外光谱 1、原料药鉴别 遇多晶干扰 (1)按规定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重结晶与干燥) (2)采用对照品平行操作 (3)采用溶液法 2、制剂鉴别 (1)提取(溶剂的选择) 辅料无干扰,晶型不变 直接与标准光谱比对 辅料无干扰,晶型有变 与对照品同法处理后比对 辅料有干扰,晶型不变 在指纹区选择3~5个特征谱带 波数允差为0.5% 辅料有干扰,晶型有变 不宜采用红外鉴别
完善了原附录 增加了干扰与校正,样品溶液的制备以及 测定方法中增加了标准加入法等段落。 本法是重金属测定中最灵敏的一个方法(10-12~10-15) 4、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新增附录 本法灵敏(10-9~10-12)、准确、线性范围宽、元素覆盖 范围宽、可实现多种元素同时测定。 5、离子色谱 新增附录 可实施金属的形态与价态分析 6、原子荧光 未收载 与ICP-MS和ICP-AES比 差 与AA比相仿
(2)分离度R(关键指标)
( ) t R2 - t R1
R=2 或R= ( ) W1 + W2
2 t R2 - t R1 1.70 W1, n 2 + W2, n 2
5、拖尾因子 必要时,应规定拖尾因子
五、主要修订项目内容
pH值测定法 1、pH的含义 pH=-log aH+ 2、pH值的测定 pH=pHs+(E-Es)/R R=0.05916+0.000198(t-25℃) 影响pH值测定的因素 表观pH值 3、弱缓冲液的p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按下法测定 先用苯二甲酸盐缓冲液(pH4.01)校正仪器,1min内 pH改变<0.05时读数,再用硼砂缓冲液(pH9.18)校 正仪器,1min内pH改变<0.05时读数,取二次读数的 平均值。 4、水的pH值测定 加KCl适量(由制药用水正文自行规定)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中药补充部分20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中药补充部分20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 简述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中药材中的铅、镉、砷、汞、铜进行限量检查。

2 仪器与用具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配备有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和适宜的氢化物发生装置,并具有氘灯或塞曼效应背景校正功能;铅、镉、砷、汞、铜等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普通或热解涂层石墨管;乙炔气、高纯氩气或高纯氮气;空气压缩机及冷却循环水泵等。

2.2 微波消解仪内罐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具有适宜的耐压密封装置和过压安全保护装置;具有程序控制、功率可调的微波发生装置;可采用适宜的方式监控反应罐内的温度和压力。

2.3 电热板应具有温度均匀的加热表面和温度控制装置。

2.4 纳氏比色管或量瓶应尽可能使用耐腐蚀的塑料器具,以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为好,玻璃器皿易吸附或吸收金属离子,因此仅适于短时间内对溶液的容量使用。

3 试药与试液3.1 铅、镉、砷、汞、铜单元素标准溶液及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杨树叶中国剂量科学研究院提供,单元素标准溶液用于制备标准曲线,杨树叶或茶树叶可作为工作对照物质,检查方法的可靠性。

3.2 硝酸、高氯酸应采用高纯试剂,盐酸、硫酸、磷酸二氢铵、硝酸镁为优级纯,碘化钾、抗坏血酸、盐酸羟胺为分析纯,使用前应检查各试剂中的相关金属元素含量符合测定的要求。

3.3 水去离子水或用石英蒸馏器蒸馏的超纯水,使用前应检查其中的相关金属元素含量符合测定的要求。

3.4 25%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25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3.5 10%抗坏血酸溶液取抗坏血酸10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3.6 含1%磷酸二氢铵溶液和0.2%硝酸镁溶液的混合溶液取磷酸二氢铵1g,硝酸镁0.2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3.7 1%硼氢化钠和0.3%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取氢氧化钠3g,加水1000ml使溶解,加入硼氢化钠3g,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3.8 4%硫酸溶液取硫酸4ml,加入水中稀释,并加水至100ml,即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第一:药品的定性鉴别 定性鉴别具体又分三个方法 比较光谱一致性 吸收光谱中,λmax、λmin、肩峰以及整个吸收光 谱的形状决定于物质的性质,其特征随物质的结 构而异,所以是物质定性的依据。测定某物质的 紫外吸收光谱的曲线,可与已知标准的紫外光谱 图相对照。(对照时须注意测定的条件,如溶剂、 浓度等。溶剂可能会影响整个光谱的形状状就与天津的试剂不一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原理、应用及有关注意事项 第一节 概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 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它是通过被 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或一定 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 紫外光谱是物质在200~400 nm的近紫外 光区和400~850 nm的可见光区的吸收光 谱。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 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本法在药品 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 测定。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分的分析,测 定灵敏度可达到10-4~10-7g/ml或更低范围。
第二节 原理
• 紫外分光光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分析方 法,主要依据两点: • 一、就是我们常说的吸收度,2005年版药 典已将它改为吸光度,这样说可能更准确 些。就是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我们首先 说一下电磁波,所有电磁波在性质上都完 全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波长或 频率的不同。
• 按照波长排列从短到长依次为r射线、x射线、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 波等。电磁辐射源与物质作用时,会与物 质间产生能量交换。按物质和辐射能的转 换方向,光谱法可分为吸收光谱法和发射 光谱法两大类。电磁辐射源照射试样时, 其原子或分子选择吸收某些具有适宜能量 的光子,使相应波长位置出现吸收线或吸 收带,所构成的光谱为吸收光谱。
• 最常用于鉴别的光谱特征数据有吸收峰(λmax) 和峰值吸光系数(εmax或E1%1cm),这是因为 峰值吸光系数大,测定灵敏度较高,且吸收峰处 与相邻的波长处吸光系数值的变化较小,测量吸 光度时受波长变动影响较小,可减少误差。不只1 个吸收峰的化合物,可同时用几个峰值做鉴别依 据。(如药检所去年以来检的创可贴,就是在 257nm、262nm、269nm三个波长处测定最大吸 收,规定三个波长处都应有最大吸收,没有最大 吸收就可以判定为假药)。
• 由上图可以看出吸收光谱的特征: ⑴曲线上“A”处称最大吸收峰,它所对应的波长 称最大吸收波长,以λmax表示。 ⑵曲线上“B”处有一谷,称最小吸收,所对应的 波长,称最小吸收波长,以λmin 表示。 ⑶曲线上在最大吸收峰旁边有一小峰“C”,形状 像肩的部位,称肩峰,以λsh表示。 • ⑷在吸收曲线的波长最短的一端,曲线上“D”处, 吸收相当强,但不成峰形,此处称为末端吸收。
• 二、Beer-lambere定律,它是描述物质对 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光物质的厚度和浓度 间关系的定律。 • 数学表达式为A=ELC A为吸光度,吸光 度与浓度或厚度之间是正比关系,其中E是 比例常数,称为吸光系数。 • 正是由于Beer-lambere定律的发现,吸光 度才与物质的浓度联系起来,紫外分光光 度法才应用于物质的测定。
• 第三节 应用 • 上面简单讲了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下面 系统讲一下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主要讲一下 它在药品检验中各种用途。 • 某些物质的吸收光谱上可出现几个吸收峰,不同 的物质有不同的吸收峰。同一物质的吸收光谱有 相同的λmax,λmin ,λsh ;而且同一物质相同溶 度的吸收曲线应相互重合。这句话揭示了紫外分 光光度法的应用依据。 • 应用主要分四个方面:
• 肩峰或吸收谷处的吸光度测定受波长变动影响也较小,有时也可用谷 值、肩峰值与峰值同时作鉴别依据。(比如甲硝唑片的第三个鉴别就 是分别在277 nm和241 nm的波长处分别测最大吸收和最小吸收。) • 具有不同吸光基团的化合物可有相同的最大吸收波长,但它们的摩尔 吸光系数常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摩尔吸光系数常用于分子结构分析中 吸光基团的鉴别。对于分子中含有相同吸光基团的物质,他们的摩尔 吸光系数常很接近,但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使百分吸光系数的值 差别较大,可以用百分吸光系数作为鉴别的依据。(比如结构相似的 甲基睾丸酮和丙酸睾丸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都在 240nm,但在该波长处的E1%1cm数值,前者为540,而后者为460, 因而有较大的鉴别意义)。 • (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是在一定的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mol/L厚度为 1cm时的吸光度。百分吸光系数,又称比吸光系数,只在一定波长下, 溶液浓度为1%(W/V)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
• 对比吸光度比值的一致性 • 有时物质的吸收峰较多,可规定在几个吸收峰处 吸光度或吸光系数的比值作为鉴别标准。(比如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鉴别,规定应在361nm与 55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61nm波长处的吸 光度与5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应为3.15~ 3.45)。 • 如果被测物质的吸收峰和对照品的相同,且峰处 吸光度或吸光系数的比值又在规定范围之内,则 可考虑被测样品与对照品分子结构基本相同。
• 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定性及结 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吸收光谱分析法。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它 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而产生 的。
• 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 构,故紫外光谱有称为电子光谱。在不同 的波长下测定物质对光吸收的程度(吸光 度),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 标,所绘制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测定的 波长范围在紫外-可见区,称紫外-可见 光谱,简称紫外光谱。
• 采用紫外光谱进行定性鉴别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化合物 紫外吸收峰较少,而且峰形都很宽,不象红外光谱是许多 指纹峰,在成千上万种有机化合物中,不同的化合物可有 相似的吸收光谱,所以在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定性 鉴定时,应注意:化合物相同,其紫外光谱应完全相同; 但是紫外光谱相同不一定化合物就相同,可能仅是存在某 些相同的发色团或基团,为进一步确证,可换一种溶剂或 采用不同酸碱性的溶剂,再分别把对照品和样品配成溶液 测定光谱作比较。 如果两种纯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明显差别时,则可以肯定两 种化合物不是同一物质。 • 对比吸收光谱特征数据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