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语文知识积累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1. 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伦理观念。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
2.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多种形式,代表作品有《诗经》、《红楼梦》等。
3. 典故典故是指古代文献中的引文或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故事,常用于修辞和比喻手法。
如 "望洋兴叹" 来自《红楼梦》。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技巧,包括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
常用于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5. 修辞格修辞格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比喻、拟人、借代、象征等,常用于修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6. 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形式,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作。
7. 修辞三问修辞三问是指修辞手法应当回答的三个问题:为什么用、怎么用、用在哪里。
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8. 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对中国社会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9. 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与语言学、古文字学等有关。
通过文字学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
10. 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研究的学科,包括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理论等。
通过文学评论,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
以上是大学语文常见的百科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相关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有哪些

语文基础知识有哪些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总结学过的知识。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好的语文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语文基础知识有哪些11.知识积累(1)正确理解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
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
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
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2)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壮丽谦逊刚强。
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
奸诈卑劣渺小。
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
结果状况配合方法。
(3)辨析近义词①从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小学语文主要知识点

小学语文主要知识点一、汉字知识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表达符号,是中文的基础,学好汉字非常重要。
汉字的构成有笔画和部首,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基本形态和书写顺序。
在学习汉字过程中,要注重掌握基本的部首、偏旁和笔画规律,以及常用字的读音和写法。
二、词语运用词是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运用词语对于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掌握词的基本概念,熟练运用各种词性,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词义、词形变化、词组搭配等规则。
三、句子结构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学生需要掌握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等句子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并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中常用的修辞方式,用于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并能够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质量。
五、阅读与理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正确的写作技巧对于提高语文成绩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的结构和逻辑,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七、修辞与鉴赏修辞与鉴赏是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色,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并能够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技巧。
八、作文技巧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会正确的作文技巧能够提升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学生需要有良好的思维逻辑,掌握作文的结构和写作要领,培养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
以上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主要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读、写作、阅读等,提升语文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通过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成绩将有质的提升。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汇总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汇总小学语文是孩子们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是孩子们学习以及日后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该让孩子广泛涉猎,积累各类知识。
下面总结了小学语文课外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孩子们日常学习的重要帮助,还能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一、汉字知识1. 基本笔画:学好汉字的基本笔画可以使孩子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和造型。
2. 部首:部首是汉字的组成元素,孩子们学会部首的意义可以更好地学会读写汉字。
3. 汉字拼音:汉字拼音是汉字的音标,学好汉字拼音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拼音和词语读音的能力。
4. 繁体字和简化字: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区别是汉字书写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习惯的体现。
二、词汇知识1. 数词、量词:数词和量词是孩子们日常学习中常见的词汇,学习它们的用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准确地描述事物。
2. 同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常常出现在孩子们的阅读、写作中,掌握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加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词语搭配:学习词语的搭配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运用语言,通过学习成语、俗语等也可以让孩子们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三、阅读知识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可以给孩子们带来课堂成绩的提高和日常交流的便捷。
2. 阅读速读:阅读速读是阅读的一种技巧,对于孩子们在有限时间内快速且全面了解文章内容非常有用。
四、写作知识1. 字体:好的字迹和字体可以让孩子们的作文更加美观,有利于提高写作得分。
2. 写作格式:学习写作的格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组织文本结构,提高文档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孩子们写作的关键,包括如何组织段落,使用好的词汇,表达清晰的意思等。
五、修辞知识1.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多样的,可以使孩子们更加生动活泼地使用语言,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
2. 修辞语的运用技巧:修辞语的使用可以让孩子们写的作文更加生动、精彩,提高写作的评分和交流表达的效果。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古代文学常识1、初步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如《论语》等。
2、了解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等。
3、初步了解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如《诗经》、《论语》等。
4、了解古代文学中的常用典故,如“指鹿为马”、“画龙点睛”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1、了解现代文学的基本发展历程,如“五四运动”等。
2、了解现代文学中的代表人物,如鲁迅、巴金、老舍等。
3、初步了解现代文学中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骆驼祥子》、《围城》等。
4、了解现代文学中的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
三、诗歌常识1、了解诗歌的基本类型,如律诗、绝句、词等。
2、了解诗歌中的经典作品,如《春晓》、《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3、了解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如月亮、柳树、鸿雁等。
4、了解诗歌中的常用表现手法,如象征、暗示、比喻等。
四、小说常识1、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
2、了解小说中的基本类型,如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3、了解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4、了解小说中的常用表现手法,如描写、叙述、抒情等。
五、散文常识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自由、灵活、贴近生活等。
2、了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记念刘和珍君》等。
3、了解散文中的常用手法,如叙述、描写、议论等。
4、了解散文中的常见题材,如生活琐事、人生感悟、山水游记等。
小升初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汇总一、古代文学常识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5、第一部断代史:汉书6、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7、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8、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9、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10、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1、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2、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3、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14、第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三言15、第一部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16、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17、第一部艺术百科全书:闲情偶寄18、第一部药典书:本草纲目19、第一部字典:新华字典(现代)20、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1、我国的四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2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屈原2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24、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25、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26、我国第一部短片故事集是:故事新编27、我国第一部小说是:三国演义28、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2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是:离骚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31、我国第一部诗文评是:文心雕龙32、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33、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34、最早国别体史书是:《国语》35、最早语录体著作是:《论语》36、最大的断代体史书是:《汉书》37、最长的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38、被后人称为“小李杜”的唐代诗人是:李商隐杜牧。
语文积累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语文积累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语文作为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要掌握好语文,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语文知识积累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词汇积累1.积累基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石,要想掌握一门语言,首先要从积累基础词汇开始。
通过背诵单词表或者阅读书籍、文章等途径,我们可以积累大量的基础词汇,这样在写作和阅读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2.扩充词汇量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词汇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可以通过背诵词汇书、参加词汇培训班等方式,来认识更多的单词和短语。
同时,也要学会了解词语之间的搭配和用法,这样能够更好地运用词汇。
3.注意词汇的汇总和整理在词汇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制作词汇卡片或者整理词汇表的方式,将学习的词汇进行汇总和整理。
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日后的查阅和复习,也有助于强化记忆。
二、阅读积累1.多读优秀作品阅读是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来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
可以选择古代文学名著、现代经典作品或者各类优秀散文美文等进行阅读,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
2.注重阅读理解和分析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含义和思想。
可以做一些阅读理解题目,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从中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
3.阅读笔记和读书感想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阅读笔记和读书感想。
可以写下对于文章中精彩段落的赏析,或者是对于作者的思考和感受。
这样可以加深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三、写作积累1.多写多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热点话题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
2.学会模仿和仿写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学会模仿和仿写优秀的文章。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模仿,从中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3.写作反思和修改写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

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汉字的种类与结构3.汉字的笔画与笔顺4.常用偏旁部首及其意义5.易错字词的辨析二、词汇与成语1.词汇的分类与运用2.成语的来源与特点3.成语的故事与典故4.成语的误用与辨析5.常用成语的解释与例句三、语法与句型1.词类的识别与用法2.短语的结构与类型3.句子成分的分析4.句型的变换与运用5.病句的修改与辨析四、修辞手法1.比喻的作用与类型2.拟人的特点与应用3.夸张的手法与效果4.对偶的结构与韵律5.设问的技巧与作用五、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概述2.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3.现代文学作家与作品4.文学体裁的识别与特点5.文学奖项与荣誉六、阅读理解1.文章的体裁与结构2.文章的主旨与大意3.人物形象的把握4.事件过程的描述5.文中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七、作文写作1.作文的构思与立意2.作文的结构与层次3.作文的语言与表达4.作文的修改与润色5.作文的好词好句积累6.文言文的断句与朗读7.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8.文言虚词的辨析与作用9.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10.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九、诗歌鉴赏1.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诗歌的意象与意境3.诗歌的情感与主题4.诗歌的写作手法与技巧5.诗歌的鉴赏方法与步骤十、口语交际1.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2.口语交际的表达技巧3.口语交际的场景与实践4.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5.口语交际的常见问题与解答以上是语文知识复习重点整理的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写出带有偏旁部首“心”的四个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解题方法:通过记忆常用偏旁部首“心”,结合课本与教材中的例子,选择四个带有该偏旁部首的汉字,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心想、意念、快慢、怒火。
2.习题:请将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原句:他跑的很快,非常愉块。
解题方法:仔细阅读句子,对比汉字的正确书写,找出错误字词并进行修改。
答案:他跑得很快,非常愉快。
二、词汇与成语3.习题:请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句。
语文课外知识积累大全

语文课外知识积累大全1、我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是诗歌。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集中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它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3、文学史上"风骚"并称,其中"风"指国风、骚"指离骚4、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5、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黄帝内经》。
6、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国家,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人们称为“四书”的著作,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这句话出自《诗经》。
7、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三曹”和“七子”成就很高,其中“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8、在中国文学史上,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陆游;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素有诗仙和诗圣美誉的是李白和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是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
9、岳飞原《满江红》中写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后面的一句诗句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下一句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中的最后一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中国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四大民间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与织女》和《孟姜女》;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赵飞燕。
1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
13、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语文知识积累
常用语文知识积累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想要学好语文平时就要学会知识点的积累,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语文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常用语文知识积累,希望对你语文学习道路有所帮助。
常用语文知识积累1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
”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
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常用语文知识积累2
一、字词
1、大学毕业以后,他到处奔波(bō),寻找工作,想过放弃,但最终,他坚持下来了,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2、我认为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并行不悖(bèi)。
3、很多的海外同胞(bāo)都希望能够看到国庆时举国同庆的场面。
4、这位政客在政乱中纵横捭(bǎi)阖(hé),成立了自己的政党。
5、“快都把湿衣服放在热炕上炮(bāo)干了。
”连长看着那个冻得发紫小兵,关切地说。
6、“你相信吗?这张薄薄(báo)的纸能承受10斤的重量!”老师拿着纸对大家说。
7、小明不会剥(bāo)皮,所以很少吃带皮的水果。
8、艾青在他的诗《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bèi)蕾(lěi)。
”
9、在乒乓球比赛中,小明经过12分钟的苦战,终于以11:9扳(bān)回了一局,赢的'很不容易啊。
10、稗(bài)官野史这个词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本诗表现了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
2、“还”字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而且隐隐地透露出遇赦的喜悦。
3、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4、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语文常用语文知识(一)
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父亲留下的书香
常用语文知识积累3
1、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炯炯有神愁眉苦脸大惊失色
2、描写学习的词
学无止境学而不厌废寝忘食争分夺秒不甘示弱全力以赴真才实学孜孜不倦力争上游好学不倦笨鸟先飞披荆斩棘不学无术闻鸡起舞勤学好问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只争朝夕
3、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
烈日炎炎浮瓜避暑骄阳如火皎阳似火赫赫炎炎炎炎夏日炎阳炙人
烈日当空狂风烈日火伞高张吴牛喘月流金铄石五黄六月浮瓜沉李
夏日炎炎绿树成荫椅席炙手热不可耐暑气熏蒸赤日炎炎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烈日中天炎阳似火骄阳似火火日炙人火轮高吐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夏日可畏夏阳酷暑夏山如碧夏树苍翠夏水汤汤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热气腾腾铄石流金烁石流金流金铁石燋金铁石焦金流
石
燋金流石吴牛喘月长天当日赤时当空炎天暑月暑气蒸人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汗流浃背汗流洽背遍体生津流汗浃背挥汗如雨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汗出如浆汗流如注田地龟裂寸草不生颗粒无收禾苗枯槁
禾苗干枯满头大汗赤地千里大汗淋漓旱威为虐野田禾苗半枯焦
常用语文知识积累4
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
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说的是(贾探春)。
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说的是(史湘云)。
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1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常用语文知识积累5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
(háng)沆(xiè)瀣一气一丘之貉(hé)飞来横祸(hèng)糊(hú)口
2、仿写句子:
第一类:套用式仿写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这样的例句在内容上写的是秋天的特点,修辞上用的是排比的句式,内容上的选择可以是人、景或是物。
例如: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冰天雪地,爱她的瑞雪纷飞,爱她的白雪皑皑。
3、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诗句。
一层层山,一道道水,好像挡住了路,转过去又是一个绿柳红花的美丽山村。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古诗赏析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点破时令是春日
“泗水滨”交代春游的地点。
“等闲识得东风面”,诗人对东风作了人格化的描写,是说当你一旦感受到拂面的东风时,它已经给大地披上了全新的春装。
“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描写春光的神来之笔,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赞美了春天的繁荣,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