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一月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一月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一月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是每位学生都需要掌握的。

下面将介绍高一月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复习备考。

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与化合物:学习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掌握元素的分类,以及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

2. 化学式和化合价:熟悉离子的化学式和化合价,掌握简单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3. 反应方程式:学会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各种类型反应的特点,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二、化学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熟悉酸碱溶液的性质,掌握酸碱中和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和还原的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学会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计算电子转移数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态变化。

3. 燃烧反应:掌握燃烧的特点和要素,了解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三、化学反应速率1. 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达式:了解反应速率的含义,学会用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并理解速率常数的意义。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并能运用化学动力学理论解释相关现象。

四、化学平衡1.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理解平衡常数的定义和含义,学会计算平衡常数,并能根据平衡常数来判断反应的偏向性。

2. 影响平衡的因素:了解影响平衡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等,以及Le Chatelier原理,并能预测改变条件后平衡位置的移动方向。

五、化学反应热力学1. 反应焓变:学习反应焓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反应焓变的常规计算和燃烧热的测定。

2. 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了解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过程。

六、化学分析1. 酸碱滴定: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滴定曲线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滴定结果计算物质的浓度。

2. 氧化还原滴定:熟悉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学会根据滴定结果计算物质的浓度或者质量。

化学月考知识点高一

化学月考知识点高一

化学月考知识点高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

为了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准备化学月考,以下将重点介绍高一化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物质的性质与结构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符号表示。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3. 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在周期表上周期性地变化。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由于电子的吸引力而形成的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二、物质的变化与反应1.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状态。

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引起物质的状态变化。

2.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产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3.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类型。

4.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如果反应不平衡,需要进行配平。

三、离子和离子反应1. 离子与离子的结合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通过电荷的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2.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离子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可以通过电子转移、氧化数变化或元素离子的改变来判别氧化还原反应。

五、酸碱与盐1. 酸和碱酸是能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产生OH-离子的物质。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六、化学式与化学计量1. 化学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是分子式或离子式。

2. 化学计量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用化学计量进行计算。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献县一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苏教版必修第二册专题6、7、9,专题8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乙醇)。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e56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A.N2—工业合成氨B.NH3—冷冻剂C.NH4NO3—氮肥D.BaSO4—钡餐2.下列关于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硬铝—制造飞机部件和门窗B.武德合金—制作电器的保险丝C.二氧化硅—制造太阳能电路板D.镍铬铝铁合金—制备电路中的精密元件3.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催化氧化可制备乙醛B.乙醇可与H2反应制备乙烷C.乙醇与NaHCO3反应可制备乙醇钠D.乙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4.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的性质相对应的是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不稳定性B.稀硝酸可以溶解金属铜——酸性和强氧化性C.浓硝酸要用棕色瓶盛装并避光保存——挥发性D.稀硝酸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褪去——强氧化性5.分子中含有26个电子的烷烃,其二氯代物中不含甲基的结构简式为A.CH2ClCH2CH2CH2Cl B.CH3CH2CHClCH2Cl C.CH2ClCH2CH2Cl D.CH3C(Cl)2CH36.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常用排水法收集NO2气体B.久置的浓硝酸浓度减小C.NO→NO2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D.浓硝酸常温下不与铁反应7.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A(g)+bB(g)⇌cC(g)。

高一月考知识点

高一月考知识点

高一月考知识点一、数学1. 代数与函数- 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集合的运算- 区间的表示与性质- 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与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相关应用- 分式函数与绝对值函数的图像、性质及相关应用2. 三角函数- 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与性质- 三角比的定义、计算及相关概念(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 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及相关应用- 三角函数的反函数3. 平面向量-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向量的运算(加减、数量积、向量积)- 向量的共线与垂直性质- 向量的投影与单位向量4. 空间几何-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及相交问题-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相交问题-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方向余弦- 点、向量与直线的投影- 球与圆的性质及相关计算二、物理1. 力学- 力的概念与分类- 牛顿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图像描述- 弹力与弹簧的力学性质- 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与图像描述- 摩擦力与滑动摩擦、静摩擦的相关问题2. 热学- 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平衡等)- 定容定压下气体的温度变化规律- 混合物的热平衡问题-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相关计算- 传热与传导、传导、对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3. 光学- 光的传播与反射、折射的基本规律- 镜面反射与成像规律- 薄凸透镜成像性质及相关计算- 光的波动性与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的基本现象与规律- 光的颜色与彩色分光仪的原理及相关应用三、化学1. 基础知识-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与分子、离子的相关概念- 物质的组成与质量计算2. 酸碱与盐- 酸碱中环境指标(pH值、酸度、碱度等)的概念与计算- 酸碱中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酸、碱、盐的命名与性质- 盐的制备与相关应用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判断条件- 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与举例- 普通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及氧化反应-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相关概念与应用。

化学高一月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一月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一月考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高一化学月考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化学元素是由相同原子数和相同原子核电荷数所组成的原子种类。

常见的元素包括氢、氧、碳、铁等。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生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合成和分解。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转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三、化学键和化学键能1.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物质中原子之间的互相结合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2. 化学键能化学键能是指形成化学键过程中释放出的或吸收的能量。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四、离子反应和电解质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发生离子间的反应。

它是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和变化。

2.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根据其能导电的能力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五、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1.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相等。

2.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是用于描述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个恒定的值,与温度有关。

六、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应达到化学方程式中所示的比例。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七、化学计量和摩尔质量1.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用化学方程式给出的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摩尔比例。

高一月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月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月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在高一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更深层次化学原理的基础。

以下是我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和理解。

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中心的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数量与质子数相等。

通过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确定元素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

横向排列的周期数代表元素的能级,纵向排列的周期数代表元素的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水平排列被称为一个周期,具有相似化学性质;而垂直排列的元素称为一个族,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3. 化学键化学键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作用力,能够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所形成的,如NaCl。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如H2O。

金属键是金属中自由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如铁。

4.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

而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等。

5.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产物生成或反应物消耗的速度。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加;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加;添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加。

6.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通过酸的质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而完成的。

常见的中和反应包括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化学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化学物质,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化学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常常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氧原子的转移,最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燃烧。

2010-2023历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用1L1mol·L-1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A.1∶3B.2∶1C.2∶3D.3∶22.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3.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 +,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 ( )A.H2O2溶液B.KMnO4溶液C.Cl2水D.HNO3溶液4.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A.Al(OH)3→ Al2O3B.Al2O3→ Al(OH)3C.Al → AlO2—D.AlCl3→ Al(OH)35.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②2FeCl2 + Cl2 = 2FeCl3;③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使Fe2+和Cl-的量减少,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6.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 mL 4.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4.0 mol/L NaOH溶液,向两个烧杯中均加入5.4g铝粉,在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A.1:1B.2:3C.3:2D.3:17.将Na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A.CO2、、H2OB.H2O、O2C.CO2、O2D.O28.(12分)FeCl3溶液棕黄色,对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请填表:编号实践操作实验主要现象离子方程式①加入过量铁粉②加入少量Na2O2粉末③加入少量AgNO3溶液9.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Ca2+、NO3ˉ、CO32—、Na+B.Na+、、Mg2+、HCO3ˉC.NO3ˉ、Cu2+、K+、ClˉD.NO3ˉ、K+、Ba2+、OHˉ10.铜锌合金的颜色酷似金的颜色,所以近来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22-2023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22-2023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C、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钠单质与氢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故C错误;
D、钠与氯化钾溶液反应是钠与水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钠单质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若溶液中存在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微粒,则会发生进一步反应,可归纳为先水后盐;钠单质与酸溶液反应,其反应实质是先酸后水。
答案选C。
8.下列物质反应时,反应物用量或反应条件的改变对生成物无影响的是( )
A C和O2B. Na2CO3和盐酸 C. Na和O2D. NaHCO3和Na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在O2中燃烧,氧气足量得CO2、氧气不足得CO,生成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A项不符合题意;
B. Na2CO3与盐酸反应,盐酸不足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盐酸足量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NaNO2+NH4Cl=NaCl+N2↑+2H2O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3,即每生成1mol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B错误;
C、NH4Cl中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为0价,所以NH4Cl中N元素被氧化,故C错误;
D、由化合价升降可知,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A、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CuSO4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2Na++H2↑,故B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高一第三次月考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转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
自然科学。

在高一化学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
些知识点将为他们建立化学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高
一化学第三次月考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深入探讨每个知识点
的相关内容。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在化学中,元素是指由原子组成的所有同种原子的集合体,如氧
元素(O),氢元素(H)等。

化合物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元素
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对于学生理解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等进一步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包含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和
中子包含在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着核心轨道运动。

学生需要了解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性质,并能解释原子结构如何影响元素的性质。

此外,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重要的工具,它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元素之间的周期性特性和趋势。

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涉及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转化。

学生需要学会区分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和双替代反应等,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以及相应的能量变化也是重要的。

4.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
酸和碱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
各种方式制备盐的方法,如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

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涉及到氧
化剂和还原剂的存在。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氧化还原反应,并了解氧化
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电池和金属腐蚀等。

6. 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小分子单元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大分子
化合物。

学生需要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并了
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塑料和纤维。

以上仅是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每个知识
点都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
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