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胸腺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胸腺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适用 于各种类型的 胸腺瘤,尤其 是恶性胸腺瘤。
手术切除的并 发症包括感染、 出血、胸膜瘘 等,需要在术 后进行密切观
察和护理。
手术切除的效 果与肿瘤的分 期、病理类型 等因素有关, 需要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评估。
放疗和化疗
放疗:通过高能 射线破坏癌细胞 并阻止其分裂和 扩散
化疗:使用药物 杀死或抑制癌细 胞的生长和繁殖
其他治疗方法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XX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咳嗽
痰中带血:肿瘤侵犯支气管 引起痰中带血
干咳:胸腺瘤压迫气管引起 刺激性干咳
呼吸困难:胸腺瘤压迫呼吸 道导致呼吸困难
声音嘶哑:胸腺瘤侵犯无力, 可能是由于肿瘤 压迫或免疫系统 受损所致。
患者通常会感到 身体疲劳,无法 进行正常的日常 活动,需要休息 才能缓解。
放疗和化疗的优 缺点比较
放疗和化疗的适 用范围和注意事 项
免疫治疗
胸腺瘤的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免疫治疗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反应,帮助身体更好地抵抗肿瘤。 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治疗等。 免疫治疗在胸腺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两种方法,其中组织学检查更为准确可靠。
病理学检查的优点是可以明确诊断,缺点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
在进行病理学检查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清洁肠道等,以确保检查结 果的准确性。

胸腺癌的临床诊治进展

胸腺癌的临床诊治进展

胸腺癌的临床诊治进展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胸腺癌的诊治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胸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很低,但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更好的诊治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一、诊断目前,诊断胸腺癌的主要方法是CT扫描和组织活检。

CT扫描可以很快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进一步指导活检和手术治疗。

在组织活检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学异型性,确认病变性质和分级、分期。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也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方式,例如通过分析胸腺癌组织样本中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来进行预测治疗效果。

二、治疗胸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

在手术中,医生会根据CT扫描的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胸腺切除、肺叶切除或肋骨切除等。

然而,手术有着创伤大、恢复期长、后遗症多的缺点,因此化疗和放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化疗通过给予患者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而且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疗则通过向肿瘤放射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常与手术或化疗相结合使用。

三、靶向治疗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靶向治疗即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胸腺癌中,EGFR基因是常见的靶点,目前可用的靶向药物有厄洛替尼(erlo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等。

这些药物以口服方式给予患者,虽然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也会存在一些副作用。

总的来说,胸腺癌的临床诊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这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机制仍然未被彻底研究清楚。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生存率。

乳腺癌诊断与护理要点

乳腺癌诊断与护理要点

乳腺癌诊断与护理要点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点,以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支持。

一、乳腺癌的诊断要点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观察,结合辅助检查的结果。

乳腺癌常见的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皮肤改变等。

体征方面,乳腺肿块的性质、大小、形状、可触性等特征需要仔细观察。

辅助检查包括X线摄影、超声检查、乳腺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全面了解病史:病史对于乳腺癌的诊断至关重要。

了解患者个人乳腺癌的家族史、病史、用药史等情况,有助于判断风险因素和预后。

2. 检查乳房肿块:乳房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体征之一。

对于有乳腺肿块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触诊和辅助检查。

触诊时要注意肿块的质地、边界的清楚程度、活动性等特征。

辅助检查方面,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判断肿块的性质和定位。

3. 注意其他症状和体征:除了乳房肿块,还需要注意其他辅助性的症状和体征,如乳头溢液、乳房皮肤红肿、乳房变动等。

二、乳腺癌的护理要点乳腺癌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和良好的团队合作。

以下是乳腺癌护理的一些要点:1. 提供心理支持:乳腺癌的诊断对于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创伤。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2. 教育患者和家属:乳腺癌治疗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关于乳腺癌的教育,包括疾病的认识、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

3. 管理治疗的并发症:乳腺癌的治疗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并发症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引言:乳腺癌是目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各国均呈上升趋势。

中国抗癌协会作为中国涉及癌症领域的重要机构,发布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乳腺癌的分类与诊断1. 分类: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类。

非浸润性癌包括原位癌和非浸润性癌,不侵犯其他组织;浸润性癌发展到侵犯其他组织器官,具有更严重的病情。

2. 早期诊断:通过乳腺自检、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等方式可以早期追踪和发现乳腺癌,提高早期诊断率。

3. 病理诊断:乳腺癌的病理诊断是确诊的关键,需要通过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等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和病理学特征,鉴别乳腺癌的类型和分子亚型。

二、乳腺癌治疗的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子亚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

2. 早期治疗: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早期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3. 综合治疗: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旨在最大程度地消灭肿瘤细胞,减少病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三、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指征1. 扩大切除:对于非浸润性癌,可以选择扩大切除或保乳手术,根据病情评估决定最合适的方式。

2. 约束性手术:对于浸润性癌,建议进行约束性切除,同时考虑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四、辅助治疗的方法与效果评估1. 化疗:根据分子亚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减少或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2. 放疗: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直线加速器放射源或负荷子宫腔放疗等方式,照射乳房区域和淋巴结区域,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五、内分泌治疗的指征和方法1.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包括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和去势。

胸腺瘤诊疗指南或共识

胸腺瘤诊疗指南或共识

胸腺瘤诊疗指南
胸腺瘤概述
胸腺瘤是一种发生在胸腺上的肿瘤,通常为良性。

胸腺是位于胸廓中部的负责
免疫功能的器官,胸腺瘤的发生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有时会导致胸腔器官受压、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胸腺瘤的诊断
1.临床症状:胸腺瘤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CT或MRI能够显示胸腺瘤的位置、大小等
情况。

3.病理检查:通过活检获得组织标本,进一步确诊为胸腺瘤。

胸腺瘤的治疗
1.观察治疗:对于小体积、无症状的胸腺瘤,可选择定期观察,不积极
干预。

2.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快速生长或可能为恶性的胸腺瘤,需要进行
手术切除。

3.放疗或化疗:在胸腺瘤恶性程度较高时,可以考虑辅助放疗或化疗。

胸腺瘤的预后
大多数胸腺瘤是良性的,手术切除后患者往往能够完全康复。

但部分患者可能
会出现术后并发症或肿瘤复发等情况,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

胸腺瘤的注意事项
1.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胸腺瘤的存在。

2.避免吸烟和其他有害因素,预防胸腺瘤的发生与恶化。

3.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
应治疗。

以上是关于胸腺瘤的诊疗指南,如有相关疾病疑问,请及时就医咨询。

胸腺癌的诊断需做哪些检查

胸腺癌的诊断需做哪些检查

胸腺癌的诊断需做哪些检查胸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该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确定胸腺癌的确诊之前,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以下是常见的胸腺癌诊断检查项目。

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伴随症状。

同时,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听诊患者的呼吸音和心脏音等。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提供有关患者身体状况的一些线索。

常规的血液检查可以包括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全身状况。

3.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胸片可以提供患者胸腺肿瘤的初步显示,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 CT扫描:胸部CT扫描是胸腺癌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包括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 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了解胸腺肿瘤的精确位置和范围。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PET-CT是一种核医学影像技术,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来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转移情况。

4.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胸腺癌确诊的关键步骤,通过病理学家对组织标本的细胞学或组织学分析,可以确定胸腺癌的类型、分级和组织学特征。

5. 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检测可以通过特定标记分子的检测,帮助鉴别胸腺癌和其他肿瘤的类型,例如使用肿瘤标记物CD5、CD117等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6. 活检:活检是最可靠的胸腺癌诊断方法之一,常见的活检方法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胸腔镜或经纵膈镜活检、外科切取活检等。

通过活检可以获取到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测。

综上所述,胸腺癌的诊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以及活检等。

这些检查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来确诊和评估胸腺癌的类型、分期和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早中晚期治疗方案

乳腺癌早中晚期治疗方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早中晚期的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治疗乳腺癌。

一、乳腺癌早期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肿瘤直径小于3cm,且乳腺组织较丰满的患者。

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乳腺组织,术后配合放疗、化疗等治疗。

(2)乳房切除术:适用于保乳手术不适宜的患者,如肿瘤较大、多发、位于乳房内侧或乳腺组织较薄等。

手术切除整个乳房,必要时进行淋巴结清扫。

2. 放疗治疗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预防复发。

早期乳腺癌放疗适用于以下情况:(1)保乳手术后: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2)乳房切除术: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3. 化学治疗化疗适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可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化疗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等。

(2)紫杉类药物: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等。

(3)其他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氟尿嘧啶等。

4.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的生成或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常用药物包括:(1)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

(2)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

(3)抗雌激素药物:如氟维司群等。

二、乳腺癌中期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保乳手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5cm,且患者身体状况较好的中期乳腺癌。

(2)乳房切除术:适用于保乳手术不适宜的患者。

2. 放疗治疗放疗适用于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后的患者,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 化学治疗化疗适用于中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方案与早期乳腺癌相似。

4.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适用于ER阳性的中期乳腺癌患者,方案与早期乳腺癌相似。

5. 生物靶向治疗生物靶向治疗适用于HER2阳性的中期乳腺癌患者,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

胸腺瘤最佳治疗方法

胸腺瘤最佳治疗方法

胸腺瘤最佳治疗方法胸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通常发生在胸腺中。

胸腺是位于胸腔内的一对腺体,它们对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胸腺瘤的治疗方法因个体情况而异,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胸腺瘤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是胸腺瘤的首要选择,特别是对于良性肿瘤。

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组织。

对于恶性肿瘤,手术通常会结合放疗或化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放疗是另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以破坏癌细胞的生长。

放疗通常需要多次疗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或化疗结合使用。

然而,放疗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

化疗是通过药物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通常用于恶性胸腺瘤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或放疗结合使用。

然而,化疗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

因此,在使用化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调整药物剂量。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它利用特定的药物来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传播。

靶向治疗通常会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靶向治疗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免疫治疗也成为了胸腺瘤治疗的新选择。

免疫治疗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免疫治疗通常会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CAR-T细胞疗法等,然而,免疫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胸腺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充分了解每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胸腺癌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胸腺肿瘤比较集中的一些医疗中心,遇见的比较多。

胸腺癌的临床表现与胸腺瘤很相似,除有纵隔结构转移症状较频繁,且进展较快的特点外,胸腔外转移或临床转移的证据也更有可能在诊断中出现。

重症肌无力、后天性红细胞再生不良或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与胸腺癌的联系尚未见报道。

对该病的认识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早期对胸腺疾病的分类并不清楚,尤其侵袭胸腺瘤与胸腺癌并不清楚,所以早期的文献报道里对于瘤和癌比较模糊。

最近这两个概念分的比较清楚,胸腺瘤与侵袭胸腺瘤或者恶性胸腺瘤,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来讲,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疾病。

左图是胸腺的解剖结构,胸腺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它所比邻的关系,前面是胸骨,后面和下面是心脏、大血管,两侧是肺,两侧缘是两根重要的膈神经。

它的解剖特点和区域,决定了胸腺肿瘤的一些症状,如肿瘤的压迫症状。

一、胸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一)胸腺肿瘤的特点:1. 胸腺肿瘤种类比较多最多见的是胸腺瘤,畸胎瘤也多见,另外还有胸腺癌、胸腺类癌,一些胸腺的脂肪瘤或者脂肪肉瘤,以及胸腺的毛细血管瘤等。

2. 胸腺瘤分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原来也叫恶性胸腺瘤,因为恶性的胸腺瘤与胸腺癌不容易区别,现在一般认为是侵袭性的胸腺瘤。

侵袭胸腺瘤可以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恶性肿瘤,非侵袭性胸腺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

3. 合并瘤外综合征,有这些综合征的病人合并肿瘤的机会比较大,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些肿瘤与综合征有明确的相关性,手术切掉有明显的改善。

有些没有明显相关性,只是这两个疾病同时发生或者伴随发生的比例比较高。

常见的瘤外综合征有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大概有 20% 到 30% 的人合并有肌无力。

另外,还合并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的贫血,低γ球蛋白血症,其他的一些疾病,如硬皮病、皮肌炎,甚至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血管癌都容易发生在有胸腺肿瘤疾病的病人身上。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胸腺本身的免疫器官的特征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瘤外综合征发生的原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所以手术的效果有时有效,有些病人无效。

(二)胸腺肿瘤的临床表现1. 与解剖结构有关系,狭小的空间容易产生压迫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吞咽不畅,或者引起声音嘶哑、瞳孔缩小等霍纳综合征。

另外,因为比邻着上腔静脉、左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梗阻可以引起颜面部的肿胀,上肢的肿胀。

2. 特殊的症状( 1 )畸胎瘤,咳出油脂样液、毛发对确诊有价值。

( 2 )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病人合并胸腺瘤的比例比较高,有肌无力的病人也要常规做胸部的 CT ,看有没有胸腺性的肿瘤或者胸腺的增生。

( 3 )甲亢,颈部正常、甲状腺正常的甲亢,要考虑有没有胸部的异位的或者迷走的甲状腺瘤的可能性,也要做胸部的检查。

( 4 )嗜铬细胞瘤,还有些病人有波动性的高血压,也可能会有胸部的、胸腺区的嗜铬细胞瘤,这些非常少见。

(二)胸腺肿瘤的诊断1.X 线检查包括胸片的正位和侧位片。

由于胸骨的阻挡,所以比较小的肿瘤或者比较靠近正中的肿瘤,胸腺的正位片不容易发现。

现在很多的体检,胸部 X 线检查强调侧位。

因为胸腺是一个退化的器官,胸前三角,是一个透光比较高的区域,所以这时候如果有肿瘤出现,会有比较明显的高密度影子,所以侧位片对于胸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更大。

只拍正位片或者只做胸部正面的透视是远远不够的,这是胸腺的肿瘤 X 线常常漏诊的主要原因。

2.CT 扫描,有平扫和增强。

增强的目的是为了分清:一是肿瘤的血供,血运是否丰富可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另外,与主要大血管的关系,尤其是与腔静脉的系统,如左无名静脉、右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的关系,还有心包、心脏和主动脉弓的关系都可以得到明确的信息提示。

3.MR 检查,磁共振对于分清肿瘤的质地、特性、肿瘤和大血管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检查。

胸部或肺部的疾病,磁共振的检查作用非常有限,并不优于 CT 。

但是纵隔的疾病,磁共振的检查会有较大的帮助。

4.PET/PET-CT 检查PET 是根据肿瘤的代谢特点设定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对于区分良恶性的肿瘤很有帮助,一般胸腺良性的肿瘤代谢比较低,很少有明显的放射浓聚。

而胸腺癌代谢增生明显活跃,往往可以有高代谢的现象,所以 PET 检查对于区分良、恶性有很大的帮助。

5. 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因为纵隔肿瘤比较复杂,肿瘤种类很多,有些需要手术,有些不需要手术,或者不优选手术。

6. 双上肢静脉造影(上腔静脉闭塞病例)上腔静脉闭塞或者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人,表现为头面部的肿胀,或者胸前区颈部的血管充盈,血管增生。

双上肢的静脉造影一方面可以发现病人的回流代偿血管是否丰富,另一方面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尤其是双侧的无名静脉人工血管架桥的位置,人工血管的位置,都很有帮助。

(三)病理学诊断方法常用 CT 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1. 早期用细针穿刺,准确性比较低,原因一是细胞学的诊断比较困难,另外一个是前纵隔的肿瘤种类及成分比较复杂。

2. 粗针穿刺准确性有增加,到 85% 以上,可以取得组织学的诊断,所以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由于穿刺的风险相对比较低,粗针穿刺诊断是标准的病理学的诊断办法。

但有些疾病,如淋巴性的疾病,穿刺诊断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时需要大块的组织做病理检验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尤其是淋巴瘤的分型,纵隔镜或者前胸小切口的活检病理诊断就非常必要,因为大块的组织学的病理诊断对于疾病的性质的确定和分型都非常有帮助。

二、胸腺癌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纵隔恶性肿瘤 , 其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明显不同于胸腺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也有别于非胸腺上皮来源的肿瘤 ( 如淋巴瘤、精原细胞瘤、脂肪瘤等)胸腺癌的发生并不多见,在纵隔肿物中约占 2-4%, 在胸腺肿瘤中占 15-20% 。

(一)胸腺癌的组织学类型胸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比较复杂,最常见的主要有 6 、7 种,如淋巴上皮样鳞癌、胸腺角化鳞癌、基底细胞样鳞癌、胸腺透明细胞癌,还有胸腺的粘液表皮样癌、胸腺肉瘤样癌。

还有一种胸腺类癌,这种类癌往往合并一些类癌综合征,最多见的是柯兴。

类癌与类癌综合征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很多病人有柯兴,有胸腺的类癌,但是切掉类癌之后,柯兴并没有完全缓解。

此外,少见的有小细胞癌、腺鳞癌及腺癌,胸腺癌的病理类型不同,其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也不同。

(二)胸腺癌的诊断 - 症状胸腺癌的诊断,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较常见症状:前胸部隐痛、胸闷、咳嗽、气短、头面部肿胀、声音嘶哑等。

但是,四分之一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偶尔体检发现,或者做别的检查时候发现。

一般认为,胸腺瘤常合并重症肌无力,偶尔见伴有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癌。

类癌患者有时可伴有类癌综合征。

因为胸腺生长的位置比较隐蔽,又没有任何的症状。

临床上的早期病变,主要靠体检时检查发现,强调体检一定要有胸片的正侧位或者是 CT 的检查,才能发现比较早的,比较小的胸腺癌。

(三)胸腺癌的影像学表现胸腺位于前纵隔或前上纵隔的区域,所以胸腺癌也是位于前纵隔。

40% 的肿瘤密度不匀,往往里面有坏死或者血供丰富的区域,病例无明显钙化。

PET 检查呈现高代谢特点,有放射性浓聚。

因此侵袭性的前纵隔肿瘤和肿瘤无钙化,且可密度不匀是其特点 , 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右图是典型胸腺癌的病人,前纵隔有一个肿块,其形状不规则,密度欠均匀。

在增强 CT 里,上腔静脉闭塞,说明肿瘤已经侵犯到上腔静脉。

引起周边的血管代偿回路增加,皮下的血管明显增生,内乳血管明显增粗,前纵隔两侧肺门血管明显增多强化,都是由于上腔静脉堵塞之后,上半身的血液的回流的通路的重新建立。

说明疾病已经持续较长时间,血液回流的通路已经建立的比较充分。

(四)胸腺癌的临床特点1. 发病年龄较良性肿瘤偏大,多见于 40 岁以上。

2. 侵袭性强,易侵及周围组织 , 易复发转移。

最容易侵犯的脏器有:大的血管、腔静脉系统,两侧的肺,纵隔胸膜肺、心包。

胸腺癌的复发转移与侵袭胸腺瘤不同。

侵袭性胸腺瘤的复发和转移在肿瘤的局部以及胸膜腔,引起种植性的转移,但是侵袭性胸腺瘤很少经过血液远处转移。

胸腺癌完全不一样,胸腺癌的转移除了局部的一些复发、种植以外,还容易通过血液达到全身的转移、扩散。

3. X 线检查可发现肿瘤密度不均。

4. 瘤外表现及综合征发生率低。

5. 预后差。

以下不属于胸腺癌临床特点的是()正确答案:B解析:胸腺癌发病年龄较良性肿瘤偏大,多见于40岁以上,侵袭性强,易侵及周围组织,易复发转移,X线检查可发现肿瘤密度不均,但胸腺癌的预后差,故B 错。

三、胸腺癌的治疗(一)胸腺癌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胸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除非病人已经转移、扩散,属于晚期的病例,或者局部侵犯非常重,不合适做手术。

早期发现和彻底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为胸腺癌的预后非常差,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是要早期发现和彻底切除。

近年来,利用血管外科技术进行血管置换,扩大了手术指征 , 部分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对于胸腺癌侵袭到上腔静脉系统的病例,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手术的治疗机会。

但侵犯动脉系统手术的价值不大,所以侵犯动脉系统的胸腺癌不主张手术。

胸腺癌扩大切除 --- 上腔静脉系统人工血管置换上图是胸腺癌扩大切除 --- 上腔静脉系统人工血管置换的病例。

可以看到,把肿瘤彻底清除之外,暴露的相邻的组织器官,下方的心脏、主动脉弓以及主动脉的分支。

右侧的无名动脉和左侧的颈内动脉,这两根血管桥重建的方式各家医院不太一样,有些主张外向的重建,就是模仿双侧无名静脉或者上腔静脉的 Y 形结构。

我们主张分支重建,左侧的无名静脉与右心耳做一个搭桥,优点是在肿瘤完全阻断上腔之前,做部分的转流。

这样可以增加安全手术操作的时间,避免因为上腔静脉完全阻断的时间限制,增加手术的并发症。

血管架桥或者血管置换的材料也很多,我们用的是带有外膜支架的人工血管,避免血管的塌陷、血栓的形成,保持血管的外形。

还有些材料,如心包或自体的心包。

完全用人工血管之后,涉及到抗凝的问题。

人工血管置换以后,抗凝问题也有很多的争论,但趋向于长期的正规的抗凝,避免血栓的形成。

再来看手术术野的两侧,用丝线牵拉着两根神经,这两根神经就是两侧的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的分支有两根,返神经支配喉部、声带运动。

迷走神经在胸腺癌的手术中,因为解剖位置比较深,涉及到动脉,所以要注意保护这些神经。

深面发光的是气管。

所以胸腺癌与胸腺肌无力或者单纯胸腺的扩大切除不一样,胸腺的切除手术解剖的层面是在动脉的前面,静脉的水平。

而胸腺癌的手术要涉及到动脉的深面或气管的前面,对于解剖层次的要求更高,损伤的组织器官可能会更多,所以胸腺癌的手术要复杂的多。

我们把整个前纵隔胸腺的胸腺肿瘤、前纵隔的脂肪,包括淋巴结都做了清扫,来保证手术的彻底。

继续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