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检测题及答案
红楼梦考试题目及答案

红楼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2.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金玉满堂B. 富贵荣华C. 莫失莫忘D. 寿比南山答案:C3.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别称是什么?A. 潇湘妃子B. 蘅芜君C. 怡红公子D. 妙玉答案:A二、填空题4.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到了一位仙女,她的名字叫______。
答案:警幻仙姑5.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之一,其中薛宝钗的别称是______。
答案:蘅芜君三、简答题6. 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
答案: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一个著名的情节,描绘了林黛玉在大观园中为落花举行葬礼,表达了她对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7. 描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性格多情善感,不拘小节,对封建礼教持批判态度,同时具有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四、论述题8. 论述《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象征意义。
答案:在《红楼梦》中,“金玉良缘”象征着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金玉分别代表他们各自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地位。
这一联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婚姻观念,即门当户对,同时也暗示了宝玉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9. 分析《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象征意义。
答案: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象征,它代表了理想化的乌托邦,是贾宝玉和姐妹们追求自由、爱情和艺术的场所。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大观园也逐渐显露出衰败的迹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封建社会的腐朽。
五、阅读理解题10. 阅读以下《红楼梦》选段,并回答问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1)这段话出自《红楼梦》的哪个章节?答案: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开篇诗。
(2)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作品所蕴含深意的自信和期待读者能够理解的心情。
《红楼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红楼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学号:姓名:分数:每题1分,共100题(每题后附有答案)。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逼死尤二姐的人是()。
(王熙凤)2.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出自()之口。
(凤姐)3.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得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
(潇湘馆)4.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形容的是()。
(晴雯)5.妙玉出家在哪个寺庵()。
(栊翠庵)6.贾环是贾宝玉的()。
(表弟)7.《红楼梦》中一心钻营攀附的是()。
(小红)8.贾母四大丫鬟分别是()、()、()、()。
(鸳鸯、袭人、平儿、紫鹃)9.《红楼梦》中,探春的父亲是()。
(贾政)10.贾宝玉的前生是()。
(神瑛侍者)11.《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头是()。
(晴雯)12.“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指的是()。
(秦可卿)13.《红楼梦》中,香菱是因()而死的。
(难产)14.金陵十二钗中有玫瑰花之称的是()。
(贾探春)15.“悟道栊翠庵,终是在劫难逃”形容的是()。
(妙玉)16.寿怡红群放开夜宴中黛玉抽的花签是()花。
(芙蓉)17.《红楼梦新证》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
(周汝昌)18.()为贾云给小红传手帕。
(坠儿)19.被称为呆霸王的是()。
(薛蟠)20.芳官在哪个寺庵出家()。
(水月庵)21.元妃省亲时宝玉最后的那首()是黛玉帮他做的。
(《杏帘在望》)22.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将“真事隐去”。
(假语村言)23.《红楼梦》中的著名开场诗句“一夜北风紧”的作者是()。
(王熙凤)24.“花气袭人知骤暖”是《红楼梦》中()给()起名字时说的一句话。
(贾宝玉袭人)25.曹雪芹给小说人物命名是匠心独运的,许多的人名谐音组成一个个的谜团。
下列人物名: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的谐音双关语是()。
(原应叹息)26.“枉与他人作笑谈”出自()的判词。
《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所介绍的乳名“兼美”的是()。
(李纨、秦可卿)27.“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飞燕”指的是()。
红楼梦测试题带答案

选择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 曹雪芹2. 《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玉石上刻着什么字?A. 莫失莫忘B. 通灵宝玉C. 长生不老D. 吉祥如意答案:B. 通灵宝玉3. 下列哪位人物不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A. 薛宝钗B. 林黛玉C. 贾元春D. 孙悟空答案:D. 孙悟空填空题1. 《红楼梦》中,贾家的四位小姐分别被称为元春、迎春、探春和______。
答案:惜春2.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见时,宝玉称黛玉为“______妹妹”。
答案:林3. 《红楼梦》中,贾母称王熙凤为“______”。
答案:凤辣子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答案: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表兄妹,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宝玉对黛玉有着深厚的爱情,而黛玉也对宝玉情有独钟。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家族的安排和宝玉的命运,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
黛玉在知道宝玉将娶宝钗为妻后,伤心欲绝,最终病逝。
2. 请列举《红楼梦》中至少三位金陵十二钗的成员。
答案:金陵十二钗包括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任选其中三位即可。
3. 《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红楼梦》的主题包括爱情、家族衰败、社会批判等。
作品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家族衰败的必然性。
同时,作品也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摧残。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全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一、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红楼梦》第三回中借《西江月》词,以“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评价宝玉,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穷困失意,性格懒惰愚笨。
B.宝玉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宝玉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宝玉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2.贾政不喜欢宝玉始于()A.宝玉入塾后与秦钟形影不离,引发风言风语。
B.宝玉抓周时不取纸墨笔砚,单抓脂粉钗环。
C.贾环诬告宝玉强奸母婢未遂,导致金钏赌气投井。
D.赵姨娘串通马道婆施魇魔法,贾宝玉中邪乱语。
3.“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之一,下列句子不是出自《葬花吟》的项是( )。
A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B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代凤来仪。
C.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
D.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风谈到黛玉命苦“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对其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这种感情变化,分析恰切的一项是( )。
A.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
B.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显示身份。
C.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讨好贾母。
D.为黛玉的苦命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
5.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贾环故作失手,将烛油泼在宝玉脸上身上”一事,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直接原因是王夫人命贾环在房中抄写《金刚经》,丫鬟们皆不理睬他。
此时宝玉来到,贾环见他和丫环彩霞玩耍,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气。
B.根本原因是贾宝玉是王夫人的亲生子,是整个贾府的宝贝。
而贾环是妾赵姨娘生的儿子,地位不高。
贾环素日衔恨宝玉。
C.贾宝玉是正室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贾环也是赵姨娘唯一的儿子,均过惯了娇生惯养、众星捧月的生活,此时因争宠心切,故不择手段。
D贾府丫鬟们冷淡贾环固然有“趋势”之缘由,但与贾环从其母赵姨娘处耳濡目染的狭隘、自私、遇事不择手段的性格也不无关系。
【红楼梦】能力检测知识竞赛选择题(含答案)

【红楼梦】能力检测知识竞赛选择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面肖像描写写得是《红楼梦》那个人物?()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A.林黛玉 B.薛宝钗C.王熙凤 D.秦可卿2.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写的是哪两位主人公?()A.探春、迎春 B.宝钗、黛玉C.元春、黛玉 D.宝钗、惜春3. 诗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描写的是()A.宝玉 B.贾琏C.贾蓉 D.贾环4. 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晴雯撕扇 B.黛玉葬花C.宝钗扑蝶 D.元春远嫁5.下列语句不出自《红楼梦》的一句是()A.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B.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C.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D.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6、贾珠是贾宝玉的哥哥,那么贾环是贾宝玉的()A、哥哥B、姐姐C、弟弟D、妹妹7.王夫人与黛玉、凤姐、宝钗的亲属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9A.姑母姨母舅母B.舅母姑母姨母C.姨母舅母姑母D.舅母姨母姑母8.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A、元春B、探春C、凤姐D、袭人9.“枕霞旧友”是_______的别号,“蕉下客”是________的别号。
A.贾探春史湘云B.贾探春贾惜春C.史湘云贾探春D.贾迎春贾探春10.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___________。
()A.秦可卿B. 袭人C.晴雯D. 王熙凤11.下列人物中不是“金陵十二钗”的是:()A.薛宝钗 B.薛宝琴C.贾巧姐 D.史湘云12.“金陵十二钗”中最先病逝的是()A.林黛玉 B.秦可卿C.妙玉 D.李纨13、“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中的“薄命女”是谁?A、尤二姐B、迎春C、史湘云D、香菱14、凤姐故意捉弄刘姥姥,叫刘姥姥用银箸夹什么蛋?A、鹌鹑蛋B、鸽子蛋C、鸡蛋D、鸭蛋15、“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分别写的是哪两个人物?A、探春迎春 B、探春薛宝钗C、史湘云迎春D、史湘云薛宝钗16、“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是谁说的?A、林黛玉B、贾宝玉C、妙玉D、史湘云17、尤二姐是以什么方式自尽的?A、投水B、服毒C、上吊D、吞金18、“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此话是谁说的?A、贾政B、贾琏C、王熙凤D、探春19、“抄检大观园”领头的下人是谁?A、周瑞家的B、王善保家的C、来旺家的D、郑华家的20、元妃省亲是在什么节?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21、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A、宝琴晴雯B、袭人晴雯C、袭人香菱D、宝琴香菱22、“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人物是谁?A、五儿B、小红C、晴雯D、小燕23、袭人姓什么?A、金B、李C、刘D、花24、说话咬舌头,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的人是谁?A、薛宝琴B、史湘云C、邢岫烟D、探春25、“凹晶馆联诗”的是哪两个人物?A、薛宝钗林黛玉B、林黛玉探春C、史湘云薛宝琴D、林黛玉史湘云26、宝玉黛玉共读《会真记》的地点在:A、沁芳桥B、凹碧堂C、柳叶渚D、蜂腰桥27、“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是林黛玉吟什么花的诗?A、桂花B、荷花C、菊花D、梅花28、林黛玉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A、宝玉,宝玉……B、宝玉,宝玉,你好……C、你好,宝玉,宝玉……D、宝玉,宝玉,你好吗?29、下列诗句分别对应的是哪一个人物?①世外仙姝寂寞林②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③山中高士晶莹雪④英豪阔大宽宏量A、黛玉宝钗史湘云妙玉B、黛玉薛宝琴妙玉史湘云C、黛玉妙玉宝钗史湘云D、黛玉探春妙玉宝钗30、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生分别是:A、神瑛侍者绛珠仙草B、神瑛使者绛珠仙草C、神英使者绛珠仙草D、神英侍者绛珠仙草31、命途多舛,经历坎坷,从小被人拐子拐卖的人物是:A、鸳鸯B、晴雯C、袭人D、香菱32、“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红楼梦常考题100道及答案

红楼梦常考题100道及答案第一部分:作者及作品背景(10道)1.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他的笔名是什么?2.《红楼梦》最初的作品名是什么?后来有何改动?3.《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时期?哪个朝代?4.《红楼梦》的创作时期历时多久?5.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内容概要。
6.《红楼梦》的宏篇巨著亦反映了其时代的何处问题?7.《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8.《红楼梦》对于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有何意义?9.《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和哪几部名著并称的?10.为什么《红楼梦》常被称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部分:人物分析(20道)1.请简要介绍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薛宝钗和林黛玉有何明显的区别?3.迎春、探春、惜春和待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贾母和王夫人在曹家和贾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5.贾政对于贾府的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周瑞家族和薛家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7.尤氏和平儿在贾府中的地位是如何形成的?8.薛蟠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进行的?9.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在《红楼梦》中如何发展?10.探春和宝玉之间的感情是怎样萌发并渐渐升温的?11.贾巧姐和贾元春分别在贾府中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12.薛宝钗和林黛玉在故事中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13.薛蟠对于贾府中其他人物又有何影响?14.在《红楼梦》中,贾府的女性角色是如何描绘的?15.贾环和贾珍之间的关系如何体现出家族中的矛盾?16.贾宝玉的聪慧和独特性格如何展现在和其他人物的交往中?17.袭人和晴雯等丫鬟对于贾府家庭的角色是怎样的?18.王熙凤和史湘云的性格差异和争斗矛盾是怎样彰显的?19.贾雨村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是怎样发展的?20.袭人和紫鹃对于贾府内部的交往有何明显差别?第三部分:情节分析(30道)1.故事开始时,贾政为何从财神庙回家?2.“红楼梦”四个字出自何处?有何含义?3.清明节那天,宝玉和宝钗如何结识?4.宝黛的爱情有何坎坷与变数?5.薛宝钗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如何确立的?6.邢夫人和尤氏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并逐渐加剧的?7.黛黛和贾宝玉的相识与相爱是如何展开的?8.宝玉下降世间与冷艳世界的二相调和之说是如何体现的?9.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有何关键性因素?10.宝钗和黛玉的爱情线索是如何描绘的?11.《红楼梦》中四大名妓分别是谁?她们与故事有何联系?12.贾宝玉对待林黛玉时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13.宝玉集子密码事件中意味着什么?14.魏大娘的故事对于林黛玉和贾府有何深远影响?15.史湘云和贾蓉之间的感情纠葛是如何体现出家族内部的矛盾?16.宝玉梦中中和先来后至二之伯君共坠崦嵫是什么意义?17.甄士隐家中有哪些特别人物为贾府增添了怎样的色彩?18.贾政如何对待财务上的问题?又是否会涉及贾宝玉呢?19.书中几处描写的园林锦绣景象是如何体现了财富与尊贵?20.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宝玉、宝钗、黛玉”关系是如何联系的?21.《红楼梦》中的偷情和奸情描写如何充满了戏剧性?22.男主角宝玉对女主角黛玉情感的变化过程是如何经历的?23.尤氏和贾家其他人物之间的故事如何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结构?24.林黛玉和贾府中其他女性之间的竞争和互动是如何表现的?25.贾府中的宝珠、大观园和荣府分别代表什么意义?26.书中描写的王熙凤与尤三姐有哪些争斗场面?27.德隐、时欣、通宝等角色如何支撑和衬托了宝玉等重要人物?28.晴雯和袭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如何描绘?29.林黛玉诗词中的“一种梦中何处哭”的意味是怎样表现的?30.在林黛玉命丧荒郊时,不准见宝玉一面是何中原因?第四部分:社会背景与主题分析(20道)1.《红楼梦》中的贵族生活如何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2.小说中何处描写了神仙仙境之地?3.宝玉曾许下何等“大承诱”在红楼梦之中?4.贾府家族的兴衰命运在小说中是如何展现的?5.《红楼梦》中对于女性地位和角色的描写如何体现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6.薛宝钗和宝玉之间的感情纠葛体现了什么社会现象?7.书中通过何种方式吐露了对尊上备至、尽忠报国的情怀?8.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描绘出了怎样的家族衰落画卷?9.书中草木引玉、亭词叶玉等奇特姓名和故事所以有何含义?10.林黛玉怎样对于困难境地进行了挣扎和抗争?11.文中描写的贾府财富如何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富贵和辉煌?12.宝玉在荒郊哭泣表象了他何种情感与过往?13.晴雯因何爱不与一击黛玉,同时又恨黛玉对她的狠毒?14.王熙凤和宝钗的巧言令色之事,是如何影响和控制贾家的呢?15.薛宝钗如何全名解开了贾家之痛,也又如何被王熙凤替去怎备一班?16.哪处地方讲述宝钗欲辞却玉王狐突元竹?又是何处记载宝玉哭诉愿成两痴?17.时欣说为何勾引通宝为什么参与举荐凤黛席?而这何等一种象征性?18.《红楼梦》中贾夫人和贾政之间的小心机如何影响贾府家族的生活?19.贾玉面对荒郊失身黛玉时,如何解开二之缘的真相?20.薛宝钗如何将贾府复初始化?店土和全席两商须黛照地行。
《红楼梦》阅读检测题参考答案

《红楼梦》阅读检测试题参考答案《红楼梦》阅读检测试题(一)1-20参考答案:1.C2.B3.A4.D5.C6.C7.B8.C9.C 10.A11.B 12.B 13.C 14.A 15.C 16.C 17.C 18.C 19.A 20.A21-40参考答案:21.A 22.B 23.A 24.C 25.D 26.B 27.C 28.D 29.C 30.D31.B 32.A 33.C 34.B 35.C 36.A 37.D 38.B 39.A 40.C41-60参考答案:41D 42D 43B 44A 45B 46C 47D 48B 49D 50A51B 52C 53A 54D 55B 56D 57A 58B 59D 60A61-70参考答案:61C 62A 63C 64D 65B 66D 67B 68D 69C 70C《红楼梦》阅读检测试题(二)1.《石头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王、史、薛2. 王熙凤,相思局、铁槛寺、尤二姐、宝黛爱情3. 刘姥姥。
4. 贾赦、贾琏5.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6. 袭人、晴雯、鸳鸯7. 贾宝玉8. 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9.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10. 王熙凤、林黛玉11. 秋爽斋。
潇湘妃子、蘅芜君、枕霞旧友、稻香老农。
12.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13. 尤三姐、柳湘莲14. 林黛玉和薛宝钗、香菱、王熙凤15. 《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16. 群芳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群芳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红楼梦17. 贾宝玉《芙蓉诔》18. 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焚稿(黛玉之死)19. 通灵宝玉、金锁、玉麒麟20. 曹雪芹21. 林黛玉贾宝玉木石前盟22. 花谢花飞花满天林黛玉23. 袭人,晴雯24. 贾宝玉25. 袭人《红楼梦》阅读检测试题(三)一、多选题: 1选C D 2选C E 3选B E 4选B D二、简答题1.答: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小时侯的贵族家庭生活有助于他创作出自叙传性质的《红楼梦》;曹雪芹的家庭还是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家庭,小时侯受到的文学素养的熏陶使他能够创作出精美的《红楼梦》来。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质量检测( 全卷五个大题,满分100 分,时间40 分钟)一、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2分,共24 分)1. 《红楼梦》第三回中借《西江月》词,以“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评价宝玉,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宝玉穷困失意,性格懒惰愚笨。
B.宝玉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宝玉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宝玉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2. 贾政不喜欢宝玉始于( )A. 宝玉入塾后与秦钟形影不离,引发风言风语。
B. 宝玉抓周时不取纸墨笔砚,单抓脂粉钗环。
C. 贾环诬告宝玉强奸母婢未遂,导致金钏赌气投井。
D. 赵姨娘串通马道婆施魇魔法,贾宝玉中邪乱语。
3.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之一,下列句子不是出自《葬花吟》的项是( )。
A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B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代凤来仪。
C.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
D.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风谈到黛玉命苦“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 ,对其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这种感情变化,分析恰切的一项是( )。
A. 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
B.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显示身份。
C.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讨好贾母。
D.为黛玉的苦命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
5. 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贾环故作失手,将烛油泼在宝玉脸上身上”一事,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直接原因是王夫人命贾环在房中抄写《金刚经》,丫鬟们皆不理睬他。
此时宝玉来到,贾环见他和丫环彩霞玩耍,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气。
B. 根本原因是贾宝玉是王夫人的亲生子,是整个贾府的宝贝。
而贾环是妾赵姨娘生的儿子,地位不高。
贾环素日衔恨宝玉。
C. 贾宝玉是正室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贾环也是赵姨娘唯一的儿子,均过惯了娇生惯养、众星捧月的生活,此时因争宠心切,故不择手段。
D 贾府丫鬟们冷淡贾环固然有“趋势”之缘由,但与贾环从其母赵姨娘处耳濡目染的狭隘、自私、遇事不择手段的性格也不无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红楼梦》章回练习(第1----5回)一.填空题1.甄士隐在梦幻中从僧人那儿接了美玉来看,那美玉上镌着四个字:。
这美玉即是女娲炼石补天时弃而未用的石头,被那僧道幻化成美玉带入红尘中历劫。
后来发现石头上面有一首偈诗,其中前两句是:,。
2.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大荒山,是、把石头带入红尘的。
3. 曾灌溉过一棵,此仙草幻化成形,承诺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的灌溉之恩。
4.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时时,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反映了黛玉,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5.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
6.贾雨村一到任上,就遇到一件人命官司,金陵一霸,为争买被拐的,纵容家奴打死了冯渊。
贾雨村从门子处拿到一张“”,得悉其中利害,便徇情枉法,胡乱断了此案。
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在元宵看社火灯花时走失,三月十五葫芦庙着火把隔壁的甄家烧成一片瓦砾。
甄士隐从此渐渐露出下世的光景。
疯跛道人吟唱了《好了歌》,甄士隐未能彻悟,道人又作《好了歌》解注,甄士隐听后便随疯跛道人出家去了。
B、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到林如海已是科第出身。
着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
林如海年已四十,原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死了,膝下只有嫡妻贾敏所生的女儿林黛玉,年方五岁。
夫妻无子爱之如珍宝,又见她聪明清秀,便延聘教师让她读书识字。
C、荣宁两府的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宁国公居长,他的儿子是贾代化,孙子贾敬,贾珠是贾敬之子,贾兰是贾珠之子;荣国公的儿子是贾代善,其妻贾母是金陵世勋史侯家小姐,他的孙子有贾赦、贾政,而贾琏是贾赦之子,贾宝玉和贾环是贾政之子。
D、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使其“得延岁月”,修成女形。
神瑛侍者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
E、门子给贾雨村的护官符写着“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为马。
阿房宫,三百里,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门子向他讲述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
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薛蟠夺走英莲并将原买主冯渊杀死一案。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林黛玉来贾府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高兴。
宝玉因见黛玉“眉尖若蹙”,便送她“颦颦”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人摔玉。
这场面惊坏了黛玉。
B、冷子兴同贾雨村谈起贾家荣宁二府的许多人和事时,特别说到了荣府贾政生的儿子宝玉。
这宝玉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话来也奇怪,比如他在评论女儿、男子时就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C.《红楼梦》第一回的开头交代了本书的缘起,其中很多人名展现了曹雪芹高超的谐音艺术。
比“甑士隐”即“真事隐”之谐音,“贾雨村”即“假语村”之谐音,“甑英莲”即“真应怜”之谐音,“娇杏”即“侥幸”之谐音,“霍启”即“祸起”之谐音等。
D.穷儒贾雨村寄居在葫芦庙中,与甑士隐常有来往。
中秋佳节之际,甑士隐设宴款待贾雨村,席间听贾雨村说上京赴考“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甑士隐赞赏他的才华,便慷慨解囊,赠银送衣助他上京赶考。
贾雨村收了银、衣,千恩万谢方才作罢。
E.“因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这幅对联是甑士隐在中秋夜晚,仰望明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况。
却不料世事难料,女儿英莲被拐,家宅被烧,投奔岳父又遭白眼。
最终他参透世事,随跛足道人飘然而去。
三.简答题1.请简述贾雨村如何徇情枉法胡乱判案?2.请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3.请简述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4.请简述王熙凤初次出场亮相的情节?5.阅读下面文字,简述“宝黛初会”的情景?一语未了,只听见院外一声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红楼梦》章回练习(第6----12回)一.填空题1.京官后代王狗儿因家业萧条,便让岳母刘姥姥到找求助。
在太太的陪房引荐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管家奶奶王熙凤。
刘姥姥一进凤姐的房子,就有“”,“”之感。
2.宝玉自见了秦可卿之弟的出众人品,心中似有所失,暗自叹息自己荼毒了“”二字。
3.“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醉酒骂人,唬得众小厮魂飞魄散,便把他捆起来,用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4.宝钗金锁上写的字是,通灵宝玉正面写的字是。
5.宝玉要去上学,贾政吩咐李贵转告学里太爷不要让宝玉念,先把讲明背熟。
6.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设下致病。
有一跛道人送来一面錾着“”四个字的镜子,贾瑞不听道士之言,照其正面,终于一命呜呼。
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凤姐正自看园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来一个人,向前对凤姐说道:“也合该与嫂子有缘,我方才偷出了席,在这个清净地方略散了一散,不想就遇到嫂子也从这里来,这不是有缘么”,一面说着一面不住地觑着凤姐儿。
这里说话的人贾瑞,他因调戏凤姐,被凤姐设下相思局致死。
B.焦大从小跟着贾府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将主子背了出来。
自己挨饿,偷东西给主子吃,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自己喝马尿。
可谓劳苦功高,老祖宗都另眼看待,如今年老体迈便更是倚老卖老。
C.一日午后,宝玉道梨香院探望宝钗。
宝钗因平日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
巧的是,玉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正好一对儿,于是宝玉要了锁看。
D.“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
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
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起杂种王八羔子们!”宝玉随凤姐至尤氏处,天黑后宁府安排焦大送宝玉等回府,由此惹出焦大的一串臭骂。
E.宁国府为庆贾敬的寿辰,摆下家宴。
贾氏家族中晚生后辈男女老幼几乎都过来拜寿并共享家宴。
凤姐去探望了秦可卿的病情后,赶往园中听戏。
猛然间贾瑞从假山石后出来,有意调戏凤姐,而凤姐心中却早已定好了整治他的计策。
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金荣认为秦钟仗着宝玉和他好便目中无人,对此十分不满。
金寡妇听说之后非常愤怒。
到了宁国府,本想找尤氏告状评理。
尤氏却告诉她:秦氏经期两个月未来,下半天懒待动,话懒待说,眼神也发眩。
B.贾敬寿宴后,宝玉和王熙凤来到秦可卿房中探病,看见屋里挂着一幅《海棠春睡图》和“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的对联时,想到自己在这个房间里睡晌觉,懵懂太虚幻境的事,后又听到秦氏说了一些“未必熬的过年”的话,一时如万箭攒心,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来。
C.在学堂,贾蔷见有人欺负秦钟,如何肯依?但又顾及各种利益关系。
于是,他悄悄地把跟宝玉的书童茗烟唤到身边,如此这般,调拨几句。
惹得茗烟强出头,与金荣理论。
由此引发了一场打闹。
而贾蔷却以有事要早走一步为借口先行离开了。
D.周瑞家的受薛姨妈所托到王夫人处给三春和凤姐送宫花,路遇女儿求她为女婿冷子兴说情(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但她还是先赶着送宫花给黛玉。
却不料黛玉话中带刺,弄得她一声儿不言语。
E.林如海身染重疾,写信来要接林黛玉回去。
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并派可靠的仆从陪她一同前往。
到了选定出行的日子,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就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三、简答题1.《红楼梦》第六回写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她进荣国府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请简述。
2.凤姐毒设相思局,致使贾瑞一病不起;贾瑞正照风月鉴,一命呜呼。
请简述凤姐对贾瑞设计的相思局。
《红楼梦》章回练习(第13----18回)一.填空题1.这天夜间凤姐儿早早睡下,秦可卿向她托梦说:“常言‘’,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她建议“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以备祭祀、供给之费,将家塾亦设于此”。
并说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之盛。
又提醒凤姐万不可忘了那“”的俗语。
2.秦可卿过逝,停灵在。
前来送殡的王熙凤等女人就在休息。
庵里有个小尼姑叫,因常到贾府办事,看上了秦钟,秦钟更是喜欢她。
3.贾政生辰日,元春进封,加封正是宁府的双喜临门日。
4.秦可卿的丧礼办得盛大之极,不仅各王公贵族亲来送殡,等人还搭了祭棚来路祭,他还召见了,并送他一串。
5.元妃让众姐妹各选一匾题一诗。
宝玉独占了四首,作了三首,黛玉见他只少了一首“”,就作了让他抄袭元妃看了喜之不尽。
因此把浣葛山庄名改成“”。
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凤姐梦见秦可卿前来告别,说贾府不久就有一件美事发生,只是不可忘“盛筵必散”的俗语,又赠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传报说秦可卿去世了,凤姐醒来惊出一身冷汗。
B.宁国府贾珍的儿媳秦可卿病亡,悲痛欲绝的贾珍决心要为儿媳操办一场隆重体面的葬礼,然而妻子尤氏这时却偏偏卧病在床,不能料理家事,于是贾珍想到要请精明强干的王熙凤过来帮忙。
C.宁府为秦可卿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宏大,北静王也来了,贾珍同贾赦、贾政三人连忙以国礼迎见。
北静王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并对贾政说,想见衔玉而诞的宝玉,宝玉很不情愿。
D.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受托来到宁国府理事,她早就盘算清楚了宁国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因此来到宁国府便因人治事,对症下药。
荣、宁二府的各种事物应酬虽然繁多,却被凤姐打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上下一致赞誉。
E.浩繁的省亲园林建造工程终于完工,贾家上下一片热闹繁忙景象。
元宵之日,元春归宁省亲,见“大观园”内外如此豪华,便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按照家族旧规,秦可卿的灵柩需要送至城外宁、荣二公修造的铁槛寺中。
因此,这一路浩浩荡荡热闹非常。
宝玉不仅随着父兄谒见了仰慕已久的北静王,而且趁着这难得的出城之机领略了许多村野风光。
B.贵妃省亲时邀众人作诗。
宝玉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被黛玉转眼瞥见,教他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并指出其用典出处。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称黛玉为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