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材料探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习(一)实验探究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习(一)实验探究
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专题复(一)实验探究
一、探究仙人掌抗旱的原因。
实验材料:三张纸、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
实验步骤:(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的干湿程度。
1.这个实验的类型属于。
2.完成实验记录:
三种方式
平铺
卷起来
用蜡纸卷包起来
观察结果
3.实验结论。
二、光从左边小孔照过来,树会在对面的墙上成怎样的像?请画出来。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三、关于下列光现象,给出你的解释。
1)汽车的灯光。
2)树林的光线。
3)云彩中的光线。
四、手电筒发出的光能通过圆孔照射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1。
考点07: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07 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例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中学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形成了非常突出的特质,家风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对于人格的养成,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优良的家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
《诚子书》中诸葛亮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相关,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1.请从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时的具体做法。
3.在活动中,小明认为传承家风只要管好自己的“家事”就行了,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答案】1.示例: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
2.示例一:孝顺父母。
与父母意见不同时,不与父母顶嘴。
示例二:注重礼节。
吃饭时,爷爷奶奶不动筷,我也不动筷。
3.示例:小明,你好。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应当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家事”“国事”“天下事”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家事,更要始终牢记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真题巩固: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助力城市建设】近日,日照市印发《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 向社会公开征集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图标,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11. 下面是两件入围作品,请任选其中一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构图要素和寓意加以说 明,不超过80字。
图标一
图片类
真题再现(2022·广东广州·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 慧结晶,下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分享,课 前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二:
请描述材料二图画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谷雨这一节气。 材
谷雨,也正是农忙时节,即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田 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水 明显增加,谷类作物经过雨水 滋润茁壮成长。
(2)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②平台层面: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平 衡运行;③教师层面: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特征与技 术操作;④家长层面:引导家长调整心态,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 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 教学的重要性。(答对三点即可)
《基础》P132第3题(1)
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二、真题巩固 1.(2021·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 动,三名馆长、副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 组成的游客团集中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 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陶器、青铜器等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 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 高1.49米,宽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翔凤振 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9 实验与探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九实验与探究&核心知识梳理必修1 P4“课外读”1.研究光合作用时,可以利用14CO2进行实验,以追踪碳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行和变化,这种技术称为同位素示踪。
同位素不仅可用于科学研究,也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碘同位素可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
必修1 P43活动2.黑藻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大而清晰,是观察叶绿体和胞质环流的好材料。
必修1 P90“活动”3.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碱性溶液中呈蓝色,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可用于检测CO2。
当溶液中溶有CO2时,其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再变成黄色。
选择性必修2 P27“活动”4.分离土壤动物时,对于体型较大的动物,用镊子拣出后放入贴有标签的试管中保存;对于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法进行分离。
选择性必修2 P87“活动”5.制作生态瓶后,应将生态瓶放在温度适宜和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1.判断有关教材基础实验说法的正误(1)将本尼迪特(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有红黄(砖红)色沉淀生成。
(×)(2)蛋白质变性后,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不再显示紫色。
(×)(3)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4)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作为参照物。
(×)(5)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染液(甲紫溶液)染色。
(×)(6)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7)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8)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2.判断下列有关科学史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的说法的正误(1)用35S标记甘氨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2)伞藻嫁接实验和变形虫切割实验表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专题

九年级历史材料分析专题姓名:学号:主题探究一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复习世界古代史时,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按照板块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归类和整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在请你参与进来,按照所列板块完成下列问题。
【板块一文明发展,魂牵东西】材料一古代埃及人曾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材料二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1)材料一中,古代埃及人为什么如此赞美尼罗河?提示:尼罗河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2)写出材料二的出处,其实质是什么?提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提示:局限性: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无权享受。
进步性:它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创造了希腊文明的辉煌,被认为“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板块二文明冲撞,东西交融】材料四(4)以上材料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哪两种交往方式?提示:图一:亚历山大;暴力冲突。
图二:马可·波罗;和平交流。
(5)你还能举出体现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一些重大事件吗?提示: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等。
(言之有理即可)主题探究二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面是小明在学习完古代历史世界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后所整理的相关资料,请你根据这些内容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
【凝固的历史】(1)图一象形文字的发明者是谁?该文字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如何?提示:古埃及人。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2)图二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属于哪种建筑风格?图三中的建筑有何特点?提示:属于伊斯兰建筑风格;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流淌的文化】(3)图四~六分别与世界哪三大宗教有关?你能说出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吗?提示:图四:佛教,图五:基督教,图六:伊斯兰教。
中考专题复习材料探究之《信息提炼题》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材料探究之《信息提炼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提炼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提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提炼题的定义和分类。
2. 信息提炼题的解题步骤。
3. 常用的信息提炼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提炼题的解题步骤和常用的信息提炼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提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掌握信息提炼题的解题技巧。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信息提炼心得,提高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信息提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信息提炼题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信息提炼题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信息提炼题的基本概念。
3. 讲解信息提炼题的解题步骤,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讲解常用的信息提炼方法,并示例说明。
5.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巩固所学知识。
6.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信息提炼心得,提高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7.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信息提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9.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信息提炼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信息提炼题解题步骤和常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分析资料: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提炼题案例,供学生在课堂分析和实践中使用。
3. 课后作业练习册:设计不同难度的信息提炼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信息提炼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解题步骤。
2. 第二课时:讲解常用的信息提炼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材料探究题型--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语言综合运用——材料探究技法点拨材料信息的概括与探究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 CBD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 CBD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
【材料一】 2020 年5月2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据发布会介绍,近年来云南已采取以下举措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
【材料二】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月初至3月上旬,短短两个月时间,有五种共享单车品牌登陆省会市场,形成黄、蓝、绿、红等多种颜色共享单车遍地开花的局面。
近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骑共享单车的市民。
人们不用再忍受停车难、坐车难的痛苦,共享单车仿佛一股清流,给广大市民提供了方便。
【材料二】 因为共享单车没有明确的存放地址,一些人便随意停放,违规占据公共交通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还有一些人将共享单车变成了自己的“独享车”,加锁、捆绑、破坏……让别人无法使用。
更有不法分子更换和套取二维码信息,给一些市民造成经济损失。
(1)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0 个 7.76 万公顷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26 个 42.11 万公顷 亚洲象:从150头增长到300头左右。
滇金丝猴种群:从2000年的13群1400~17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黑颈鹤:从1996年的约16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2019 年统计数据)(2)针对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请你为共享单车的文明使用写一句宣传语。
示意图郑兴中学已组织同学们参观过商都陶瓷博物馆,当时刘明同学因病请假,错过了参观。
【人教版】2020中考语文考前专题《材料探究类》(含答案)

第11讲材料探究类考点一:文本材料探究1.(2017·咸宁)泉都中学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阅读下面材料,请各用一句话(10字以内)概括下列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 000多年。
示例: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名录(申遗成功)。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沿用了2 000多年。
2.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
日前,《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
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出版。
董卿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词,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荡气回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我们将开启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
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示例:《中国诗词大会》同名书出版,董卿邀读者加入诗词狂欢。
3.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答问中提到的“新环保法‘有牙齿’”,是全国人大首场发布会的一大亮点。
污染的“硬骨头”如何啃?法律的“牙齿”如何长出来?两会期间,百姓对新环保法发出了一系列追问。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方略】
材料探究的类型大致有两种:一是探究事物间的逻辑联系,主要是因果关系;二是探究事物内在的规律或特征,这类题目大多要求从几段材料中归纳出事物的共性或个性。
探究题的考查方式比较灵活,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放在阅读或综合性学习中出题。按照题干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项探究题与多项探究题。
【真题再现】
【2014·福建省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答:
15.(3分)答案要点:①有利于人的塑造和培养;②有利天家庭的兴旺;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或:有利于培养文明大国的国风,有利于人们价值共识和道德的形成)。
(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例2:【2014·山东省潍坊卷】9.“嫦娥”三号搭载长三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后,学校社团开展了“航天于百姓生活”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下面两则有关航天技术的资料。请根据提示写出你的探究结论。(2分)
示例一: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加大对汉字书写的考查力度。
示例二:创办一些以汉字书写研究为主的社团,培养师生对汉字书写的爱好。示例三:举办类似于“汉字听写大赛”的活动,培养师生在汉字书写方面的兴趣。(或举办书法讲座,举办毛笔字,钢笔字书写展览或评比等活动)
示例四:掌握汉字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加强汉字演变和汉字符号背后的文化底蕴教育。评分:共2分。每条建议1分,合理即可得分。
2.根据相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
4.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5.能听出讨论的焦点,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清楚的表述,不偏离话题,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第一,要学会审题。阅读完材料后应思考:这几则材料为什么会放在一起?各个材料间有何联系和区别?这是做题的基础。只有细心阅读材料,通过比较、分析,才会有所发现。
第二,要把握材料间的关系。如果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就要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提炼共性时要将相同点合并,不同点也要加以保留。从关系入手,才能分析好材料。
【技法点拨】
解答材料探究题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与探究能力有很大帮助。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同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具体来说:
【材料二】A市10年前曾被誉为“天然氧吧”,如今却遭受着雾霾严重污染。
表一A市2014年1—3月份空气质量(单位:天)
月份
严重污染
中度污染
轻度污染
良
优
1月
5
8
8
9
1
2月
5
8
8
7
0
3月
5
9
9
8
0
表二A市雾霾成分分析结果
污染源
热电排放
化工生产
汽车尾气
居民生活
地面灰尘
其他
所占比例
25.2%
30.7%
13.5%
示例2:汉字特别依赖于书写情感,不书写就会导致情感的淡化。
示例3:在键盘当道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重视汉字的书写,避免“提笔忘字”。
【2014·山东省东营卷】【材料一】据统计,A市患呼吸、心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人数比例与10年前比增加了2.4倍。医学证实,雾霾中的微颗粒携病菌进入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炎症,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导致人脑功能衰老,引起如肾衰竭等生殖泌尿系统病变,进入心脏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损伤,对人体造成直接严重危害。
例4:【2014·江苏省苏州卷】5.今年,苏州某网站随机抽取了540名中小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得出的结论。(3分)
抽样年级
起始触网年龄
平均上网时间/天
无线上网方式所占比例
小学三年级
7岁
20分钟
80.3%
小学六年级
8岁
36分钟
83.5%
初中二年级
【经典例题】
例1:【2014·福建省莆田卷】
15.班级举行“家风大家谈”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收集了四则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探究建设优良家风的意义。(3分)
【材料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
【材料二】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12.7%
11.9%
6%
7.综合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2分)
答:
7.答案:①热电、化工、汽车烟霭尾气排放,导致A市空气污染严重(或每月污染天数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因为雾霾会人体的呼吸、心脑、内分泌系统造成直接严重危害,所以A市患呼吸、心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人数比例比10年前增加了2.4倍。
【材料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郁波表示,汉字特别依赖于它的书写情感,不书写就会造成提笔忘字,就会导致情感的淡化。
【材料三】汉字听写节目让观众开始正视“提笔忘字”的“现代病”。在键盘打字当道的今天,重拾汉字书写显得难能可贵。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节目,发现许多熟悉的汉字,不仅不会写,还把读音弄错了。
(3分)示例1: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我们去探索,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专题复习:材料探究
课题
材料探究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了解探究题的特点及题型。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答实际题目。
教学重点
了解探究题的特点及题型。
教学难点
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答实际题目。
【考点说明】
《中考说明》中规定考试内容:
1.具有初步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根据研究的主题,讨论分析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探究结论:寒天技术已应用于、和等领域,以其、等特点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9.地铁空调、森林灭火和石油管道运输高效安全。(2分,每空1分)
例3:【2014·山东省滨州卷】10.【材料一】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知识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三】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国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传统家风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促进了人们的价值共识和道德的形成,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国风”。
【材料四】“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注意】回答网络阅读“不会取得压倒性优势”或者两种阅读“共存”的满分(4分)起评。回答网络阅读“会取得压倒性优势”、“会走下坡路”或传统阅读“会重振雄风”的3分起评。回答“说不清”“难以判断”的2分起评。只作判断,没有材料分析,最多得1分。共4分。3分,答出一点得1分,得满3分为止咳。语言表达1分。完全照抄材料中的句子而缺少分析,得分控制在0-1分。脱离材料自说自话,得分控制在0-1分。深刻程度不是决定因素,探究角度也不限于以上几种,扣住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①北京地铁郭公庄站的中央空调系统使用了“嫦娥”三号用于过度过酷热月昼和极寒月夜的两相流体回路技术,比其他中央空调年均运行效率提高了20%到50%,安全系数至少提高20%。②我国利用寒天涡轮泵技术,研制出的森林武警消防泵,可让消防车的喷水高度达到400米,也可一人背负高效灭火;研制出的长输管线高效输油泵有强大的动力输出,使石油管道运输更加快捷,安全。
中国有着悠久的书香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的基础雄厚。纸质图书能够表现、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经典作品文字精妙,内容厚重、系统,很多年长的人担忧传统阅读的危亡,认为将海量的网络信息变成“知识”还任重道远。(材料出自《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等)
答:
5.答案要点:①各有长短,关键在人,不在工具。引导读书应该提倡读什么,而不是通过什么读。②数据显示,新兴媒体并没有将传统媒体击垮,纸质阅读仍是多数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③网站运作将更规范,作者队伍将更加成熟,网络阅读会有优势,但不会独霸。④担心的人显得保守,认为网络阅读会取得压倒性优势又显得盲目乐观。⑤我们进入了媒体融合时期,两种阅读会凭借自身优势长期共存。⑥高雅印刷品市场本来就是狭小的,会继续保持较小规模,但不会消失。⑦双方已经互动,网络阅读造成分流的同时也伴有读者的回流。⑧新媒体挖掘商业价值,同时有意识地与传统文学结合,推动网络阅读的健康发展。
10岁
1小时15分钟
78.6%
高中二年级
12岁
1小时48分钟
80.5%
5.结论:(1)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整体呈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2)平均上网时间随着年龄的幸甚则增加;
(3)无线上网是学生主要的上网方式。
例5:【2014·江苏省常州卷】很多人担心纸质阅读将败给网络阅读,你也认为“网络阅读会取得压倒性优势”吗?请探究下列现象,作出你的分析判断。(4分)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示例: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②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③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的灵感,促进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