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

本文简述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大概现状,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八大区域主要的一些药用植物,以及总结我国热带药用植物开发的现状。

关键词:药用植物;植物资源;现状;热带药用植物中国现有药用植物资源383科2309属11146种,占中药资源种类的87%。

在药用低等植物资源中,菌类种数最多,以真菌为主,常用药材有冬虫夏草、灵芝,等。

药用藻类以海洋藻类种数最多,有120种以上,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等。

药用地衣较多的有梅衣科、松萝科、石蕊科等,约占药用地衣种数的77%,常用种有破茎松萝、长松萝,等。

苔藓类主要药用种类有地钱、石地钱、蛇苔(蛇地钱)等。

蕨类属为孢子植物之首,较重要的是石松亚门和真蕨亚门,占药用种数的98%,常用种有贯众狗脊、骨碎补等[1]。

在药用高等植物资源中[2],种子植物占90%以上是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其中裸子植物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最重要的是松科,有10属113种29变种,柏科有8属29种7变种,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许多都含有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我国有1属10种,均可药用。

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

麻黄科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

苏铁科药用资源主要有苏铁、华南苏铁,等。

买麻藤科主要有买麻藤和垂子买麻藤。

银杏科仅银杏1种。

被子植物的药用种数十分庞大,有213科1957属10027种。

菊科是第一大科,含药用植物778种,常用药材有白术、苍术、云木香,等。

豆科是我国4个含1000种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药用的有490种,重要的药用资源有甘草、黄芪、鸡血藤,等。

毛茛科药用植物有420种,占全科种数的58%,其中乌头属可药用的有103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药用属,常用药有川乌、草乌等。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姓名:李宗霖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概述了我国从古到今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三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情况。

阐述了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利用;探索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途径,并附之于自我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看法。

关键字: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可持续中国参考文献:张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士林等. 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J ]. 中国中药, 2005, (15).刘麦娥, 高海琪1 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J ]. 中国药业, 2004, (08).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区划[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李西林等. 中药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eesLi Zonglin前言:我国是应用天然药物最为广泛、最为久远的国家。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文化与理论,即中医药文化理论。

进入21世纪后,传统草药和近代东西方发展起来的植物药被认为是将来健康产业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期采挖以及滥用资源致使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蕴藏量大大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药用植物--特别是那些药效明显、生境特殊、引种困难的药用植物的资源日渐匮乏的问题,科研人员、相关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在保护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植物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现有有记载的药用植物11146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由于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过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有相当一部分珍惜药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和肯定。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药品生产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大力开展药用真菌的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1 药用真菌的发展史真菌类药物的药用历史悠久,在我国远古时代,对其就有了较深的了解。

古代对真菌入药应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用某一种真菌的子实体、菌核入药,现称为药用真菌,始见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00年左右。

明代的《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用真菌包括木耳、香菇、马勃等大约20余种;清代又增加冬虫夏草与银耳,到本世纪60年代药用真菌总数达到30余种。

另一类是经一种或者多种真菌在各种培养基质上自然发酵形成各种曲、酒入药,共约10种,可以称为真菌药物,例如唐代《药性论》记载“神曲”,清代《纲目拾遗》记载的“酒酿”也有300年历史。

但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历经1900余年,药用真菌有名可查的也仅有40种左右,其中有些已经失传。

从人工栽培的历史看,中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在历代本草农书中可以看到药用真菌栽培技术的有关记载。

如中药“八珍”之一的茯苓,其栽培起源于南北朝;中国人工栽培香菇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对于灵芝、黑木耳等药用真菌栽培在一些古籍中也都有记载。

这都是华夏祖先对人类的贡献。

2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的意义2.1 药用真菌在医药中的应用药用真菌在中国现代医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草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药用真菌的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

近年来已经陆续发掘出一些新品。

但目前大量用于医疗临床的只有几十种,在中国加入WTO,医药行业面临十分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大力进行药用真菌的研究开发,为中国医药行业尽快地提供尽可能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药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药用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药用真菌是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保健食品。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在植物组织内部定居,而不引起明显病害的真菌。

这些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共生关系,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本文旨在综述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包括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与应用、以及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为新药创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种类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在种类多样性方面,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涵盖了多个属和种,这些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共生关系。

例如,某些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可能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或半知菌门等多个门类。

这些真菌种类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开发新型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在生态多样性方面,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和生长阶段中分布广泛,它们可能存在于叶片、茎干、根部甚至花器中。

这些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促进植物生长等。

不同地理分布的药用植物中的内生真菌也具有显著的生态差异,这种生态多样性为研究和利用内生真菌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功能多样性是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许多研究表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如次生代谢产物、酶和抗生素等。

这些物质在植物防御机制、抗病虫害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内生真菌还具有合成特殊代谢产物的潜力,这些代谢产物在医药、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药用真菌的现状和未来

药用真菌的现状和未来

真菌的形态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子实体
菌丝体
孢子粉
• 东方神奇的蘑菇绿芝菌肽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 菌丝体培养
1.液体培养 2.固体培养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菌种
斜面
摇瓶
固体 培养基 (液体)
灭菌
接种
培养
提取
酶解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 菌丝体培养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 什么是多肽特点: • 1、是带有活性成分的小分子蛋白质(3个氨基酸至五十个氨基酸) • 2、是机体代谢中的载体。 • 3、在机体内含有存在数量极少但作用很大 • 4、多肽的品种很多,不同多肽有不同的生理活性 • 5、机体肠道中肽通道?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用的酶: 1、蛋白酶 2、脂肪酶 3、胰蛋白酶 4、淀粉酶 5、糖化酶 6、纤维素酶 7、果胶酶 8、木酶 9、细胞裂解酶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冬虫夏草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茯苓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云芝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灰树花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羊肚菌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猴头菌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香菇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蛹虫草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天麻
• 药理作用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对心血管系统 降血糖、降血脂 保肝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抗氧化作用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药用真菌现状和未来
• 主要的药用成分
1
真菌多糖
真菌多糖是单糖间糖苷键按1---3,1---4,1---6数种链接, 大多数为β- 型结构的葡聚糖。真菌多糖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 抑制肿瘤、抗辐射,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合成DNA、RNA、 蛋白质能力,延长寿命

野生药用真菌医学体系的发展思路与方向

野生药用真菌医学体系的发展思路与方向

第二章:野生药用真菌医学体系的发展思路与方向真菌是生物中的第三大界,同植物分开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据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估计,全球约有150万种真菌,在这150万种真菌中,约90%的品种是低等真菌,10%为高等真菌,大部分低等真菌我们是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的清楚的真菌,而高等真菌则不需要显微镜,只需肉眼就能看得清楚。

这么多年了,西医对真菌的研究比较多,特别是低等真菌的研究比高等真菌的研究较多,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结构新构的化合物,而中医对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高等真菌的研究,是整体应用。

本文章主要研究是高等真菌。

真菌被用作药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但是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和中草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千多年前东汉末,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灵芝、茯苓、猪苓、雷丸等真菌的药效。

至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收藏药用真菌已达20多种。

清初,汪昂的《本草备要》中,首次报道了冬虫夏草作为药用真菌的效果。

1974年,刘波著的《中国药用真菌》搜集了78种药用真菌。

再版介绍了117种真菌。

中国科学院于1987年编写了《中国药用真菌图鉴》一书,并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介绍了二百七十多种药用真菌。

自1929年英国佛莱铭第一次从青霉菌中发现青霉素后,真菌的药用价值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

青霉素广泛应用已近50多年,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抗菌素叫头孢霉素,又称先锋霉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自1930年德国人发现担子菌有抑瘤活性以来,特别是日本千原于1969年报道了香菇多糖抗肿瘤之后,全世界掀起了从真菌中寻找抗癌药物的热潮,证明500多种真菌具有显著的抑瘤活性。

我国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可用的药用真菌就达上千种,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效的大型真菌就有500多种,民间利用真菌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已有许多真菌被用作生物药或制成中成药应用,现将真菌的药用价值按主要的药理作用分述如下:1.抗癌作用我国民间利用某些真菌治疗癌症,如烟色烟管瘤(Bjerkandera fumosa)、黄柄笼头菌(Simblum gracile)和树舌(Canoderma applanatum),自从Lucas E.H.(1957)发现美味牛肝菌可抑制小白鼠肿瘤后,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研究发现许多真菌具有抗肿瘤活性。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及最具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概述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和肯定。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药品生产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大力开展药用真菌的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具有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1 药用真菌的发展史真菌类药物的药用历史悠久,在我国远古时代,对其就有了较深的了解。

古代对真菌入药应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用某一种真菌的子实体、菌核入药,现称为药用真菌,始见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00年左右。

明代的《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用真菌包括木耳、香菇、马勃等大约20余种;清代又增加冬虫夏草与银耳,到本世纪60年代药用真菌总数达到30余种。

另一类是经一种或者多种真菌在各种培养基质上自然发酵形成各种曲、酒入药,共约10种,可以称为真菌药物,例如唐代《药性论》记载“神曲”,清代《纲目拾遗》记载的“酒酿”也有300年历史。

但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历经1900余年,药用真菌有名可查的也仅有40种左右,其中有些已经失传。

从人工栽培的历史看,中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在历代本草农书中可以看到药用真菌栽培技术的有关记载。

如中药“八珍”之一的茯苓,其栽培起源于南北朝;中国人工栽培香菇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对于灵芝、黑木耳等药用真菌栽培在一些古籍中也都有记载。

这都是华夏祖先对人类的贡献。

2 药用真菌开发研究的意义2.1 药用真菌在医药中的应用药用真菌在中国现代医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草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药用真菌的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

近年来已经陆续发掘出一些新品。

但目前大量用于医疗临床的只有几十种,在中国加入WTO,医药行业面临十分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大力进行药用真菌的研究开发,为中国医药行业尽快地提供尽可能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药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药用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药用真菌是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保健食品。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摘要:随着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深入,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研究热点。

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形成都有影响,内生真菌活性成分已成为发现新颖结构化合物及新药物的潜在资源。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发酵、次生代谢产物、与宿主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发酵;代谢产物;药用价值1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生活在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真菌,被感染的植物不表现明显的外在病症,可通过组织学方法、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中分离的方法,以及从植物组织内直接扩增微生物 DNA 的方法来证明其内生性。

内生真菌不但可以自身合成药物活性成分,还具有促进宿主植物合成活性成分的能力[1]。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将为利用其进行工业发酵,生产新型活性化合物开辟新的途径。

2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是菌株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研究的基础。

由于环境的改变,内生真菌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数量、种类等都会受到影响[2]。

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繁琐的生理生化实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进行分类鉴定。

3 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3.1抗肿瘤活性物质某些抗肿瘤药用植物中部分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成分,已有不少学者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用植物中寻找能产生抗肿瘤成分的内生真菌,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化合物。

1993 年 Stierle 等[11]首次从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o)的韧皮部分离到一株能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种红豆杉中也分离得到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

除紫杉醇外,人们还研究了可以产其他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陆续从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Ying)、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等药用植物中分离出了能产生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菌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读书心得)广二师生物系12生物科学A班 12550801038
药用真菌是指能显著改善人体生理机能.预防和治疗作用的一类真菌。

真菌生物碱是真菌中一类重要的代谢产物。

已经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类型:吲哚类生物碱和嘌呤类生物碱。

吲哚类生物碱主要有麦角碱、麦角新安碱、麦角铵、麦角异铵、麦角生碱、麦角异生碱。

含这类成分物质的代表真菌为子囊菌类的麦角菌。

此类物质对治疗偏头痛、心血管等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且能促进子宫肌肉收缩,减少产后流血,催产,对眼角膜疾患、内耳平衡功能及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失调等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嘌呤类物质是真菌新陈代谢过程的产物,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杀菌作用。

多数药用真菌中氨基酸种类丰富。

含量高,大多可以食用。

这些氨基酸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活性。

真菌中还含有核酸、酶、有机酸、多元醇、呋喃衍生物类和微量元素。

以及色素类化合物等。

这些细胞因子能调节机体抗病能力,并能改善由衰老所致的免疫功能衰退。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许多真菌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如灵芝可以改善血液的粘度,增加微循环血流,预防血栓的形成,对心脏病、脑血栓均具有临床治疗效果;冬虫夏草也同样具有降低试验动物耗氧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临床上对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银耳对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有较好的效果;双孢蘑菇中的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是十分有效的;草菇子实体分离得到的草菇毒素和毒心蛋白,以及金针菇分离的朴菇毒素.都具有降血压作用;香菇能降低大白鼠血浆和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或血压;毛木耳_日r以抑制血栓形成。

香菇多糖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有二定的治疗效果。

从薄树灵芝菌丝体中提取的薄醇醚.可使部分切除肝脏的小鼠肝脏的再生能力加强,并能对抗大剂量消炎痛对小白鼠的毒性作用。

真菌多糖能促进肝细胞蛋白质的核酸合成,减轻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伤,加强肝脏代谢药物的功能。

云芝、槐栓菌、亮菌、树舌、猪苓等在治疗肝炎方面也都有一定作用。

来自真菌的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

但对霉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噬菌体和丝状真菌亦有作用。

一些药用真菌的提取液还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

例如:由鲑贝芝培养液和菌体分离得到的鲑贝芝素,其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隐杯伞的隐杯伞素对霉菌有抑制作用:水粉杯伞产生的水粉覃素对分枝杆菌和噬菌体起拮抗作用;香菇的香菇索有抗真菌的作用。

目前已发现有50多种大型真菌的提取液具有抗病毒作用。

冬虫夏草乙醇提取物能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妥睡眠时间;小刺猴头对中枢抑制剂有协同作用,对中枢兴奋剂有对抗作用;安络小皮伞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药用真菌除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外,它的作用往往是综合性的。

不少药用真菌都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如灵芝、冬虫夏草、香菇等。

一些药用真菌的提取物具有镇咳、祛痰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

薄盖灵芝菌丝体和赤芝孢子粉制成的孢子液,用于治疗弥漫性或局限性疑难病症,都获得一定效果;猴头菇对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胃癌、食道癌也有一定疗效;羊肚菌有健胃补脾、助消化、理气化痰等功效,可用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疾病:毛头鬼伞子实体有助消化和治疗痔疮等功能;香菇、银耳、木耳等含有较多的钾、钙、镁等矿物质元素,是优质的生理碱性食物,对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十分有益,常食可减缓痛风发作。

还有一些药用真菌具有滋补、抗衰老作用,已受到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的关注。

真菌子实体或菌丝体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包括抗癌,免疫凋节,改善心脑血管系统、肝脏功能,抗细菌、真菌及病毒。

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日本自从发现鲢贝革盖菌中提取的革盖菌素具有抗癌作用后。

国内外对多种真菌多糖的抗癌活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猪苓、侧耳、云芝、香菇、紫芝、银耳、茯苓、冬虫夏草、猴头菌、金针菇、槐蛾菌、双孢蘑菇等,发现这些真菌多糖都对某种肿瘤有治疗作用,如猪苓多糖能抑制Lewis肺癌自发转移和S娜肉瘤;猴头菌多糖在临床治疗胃癌、食道癌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茯苓多糖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对病情起到稳定作用。

大多数多糖的抗肿瘤
作用不是通过直接的杀细胞或抑制细胞的作用,而是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来发挥作用的。

但近来报道,从冬虫夏草中提取分离的蛋白结合多糖对P380D1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试验表明,药用真菌能提高机体的多种免疫功能.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与NK细胞的功能.单核巨噬细胞系具有非特异性防御和调节免疫应答等重要功能:NK细胞能分泌干扰索,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真菌可以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中IgM、IgG的产生,提高其对相应抗原的免疫反应;真菌还可通过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进而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

虽然世界各国均有悠久的利用药用真菌的历史。

但药用真菌的现代化研究,是从1929年青霉素的发现开始的.至今也仅有80年的历史。

抗菌素的发现推动了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的迅速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

我国对药用真菌的现代化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药用真菌的现代化研究,但直到目前尚未在药用真菌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40年来药用真菌研究开发的品种,几乎与历史上1900余年累积的传统品种数量相近。

迄今为止,据不精确的统计。

我国正式人药的药用真菌总数仅50种左右,常用的还不到30种.虽然我国在药用真菌应用方面有着悠久历史.但从目前生产情况看,生产技术、设备、管理水平及产量等,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大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