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解剖的知识点总结

解剖的知识点总结

解剖的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的起源和发展解剖学起源于古代,最早开始研究解剖学的是古希腊的医学家伊阿西谟。

他开始进行人体解剖的研究,并且开创了认识重要的人体器官结构。

在他之后,古罗马的医学家加仑展开了更多的解剖研究,并且对人体器官和结构进行了更加详尽的描述,奠定了解剖学研究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解剖学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学科,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二、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1. 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由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组成,是人体最外层的保护层,具有防止外界病原体侵入和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

真皮由网状层和乳头层组成,是皮肤的主要支持组织,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具有支撑和弹性作用。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是皮肤的辅助支持组织,具有保持体温和储备能量的功能。

2.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结构,它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骼主要由骨组织和骨髓组成,是人体的主要支持结构,能够提供人体的形态和稳定性,并且参与血液和钙代谢。

关节是骨骼系统的连接部分,能够使骨头相对转动,并且具有减震和稳定作用。

韧带是连接骨头的软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能够使骨头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

3.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它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组成。

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肌肉组织,能够使骨骼运动,并且参与姿势和体位的调节。

平滑肌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和血管中,能够使这些器官具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参与人体的各种内在活动。

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并且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4.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组织,它是人体进行呼吸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呼吸道主要包括鼻腔、咽部、喉部、气管和支气管,能够将外界空气输送到肺部,并且参与声音的产生。

肺部主要由肺泡和支气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能够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收氧气。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解剖学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涉及人体结构及其组织、器官、系统和区域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等内容。

它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医学生而言,掌握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剖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人体部位、组织器官、系统和区域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等。

一、人体部位1. 头部:头骨、面部、口腔、鼻腔、耳朵等。

2. 颈部:颈椎、颈动脉、颈部肌肉等。

3. 躯干:胸部、腹部、骨盆等。

4. 上肢:肩部、上臂、前臂、手部等。

5. 下肢:髋部、大腿、小腿、足部等。

二、组织器官1. 骨骼系统:骨骼由骨头和关节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持、保护内脏器官和肌肉附着点,以及参与血液生产等。

2. 肌肉系统:肌肉由肌纤维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维持姿势和维持体温等。

3.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主要功能是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4.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以及运输废物和二氧化碳等。

5.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肝脏等,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等。

6.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主要功能是排除代谢产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等。

7.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的生殖器官(睾丸、附睾、前列腺等)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卵巢、子宫、阴道等),主要功能是繁殖后代。

8.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调节身体的各项活动等。

三、系统和区域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再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反应。

2. 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心脏和血管将氧气输送到组织和器官,并带走二氧化碳,呼吸系统则参与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通过消化食物,将养分吸收到血液中,泌尿系统则参与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排泄。

解剖课程心得体会(2篇)

解剖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从进入医学院学习以来,解剖学一直是我们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这一学期的解剖课程学习,我对人体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医学事业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以下是我对解剖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人体的神奇构造在解剖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等。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实践操作,我对人体的构造有了全新的认识。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一个器官和系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泉,每分钟跳动约70-80次,一年大约跳动约3500万次,为我们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

肾脏作为排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过滤约200升血液,排出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这些器官的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

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解剖课程要求我们动手实践,通过观察、触摸、解剖等手段,深入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首先,实践操作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亲自解剖,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其次,实践操作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地使用解剖工具,如解剖刀、剪刀、镊子等,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实践操作培养了我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解剖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器官的结构,这有助于我们培养严谨的医学态度。

三、提高医德医风在解剖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人体结构,还要学习医德医风。

医学是一门神圣的职业,医者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医风。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要尊重逝者,珍视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同时,我们要学会关爱患者,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通过解剖课程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德医风的重要性,这将成为我今后从事医学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

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解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团队合作。

在解剖实验室,我们需要与同学共同完成解剖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沟通、相互协作。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总结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总结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总结》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

掌握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人体的基本构成人体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

1. 细胞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细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神经细胞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

2. 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上皮组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器官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等功能。

- 结缔组织:包括血液、软骨、骨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

- 肌肉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产生运动。

-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具有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3. 器官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例如,心脏是由心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

4. 系统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人体有九大系统,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

二、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1. 骨骨是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持、保护、运动、造血和储存矿物质等功能。

人体共有 206 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的形态多样,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 骨连结骨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直接连结包括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活动度小。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具有较大的活动度。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3. 骨骼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人体共有 600 多块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哇塞,你可知道人体解剖学有多神奇吗?来,跟我一起踏上这奇妙的人体奥秘之旅吧!
咱先说骨头,那可是人体的坚固框架啊,就像大楼的钢梁一样重要!你想想,要是没有骨头支撑着,咱不就成了一摊软泥啦!比如你的大腿骨,那可结实了,能支撑你走路、跑步、蹦跶。

再看看肌肉,哎呀呀,那是力量的源泉啊!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一样。

你做个握拳的动作,嘿,就是那些肌肉在起作用呢,让你的手能紧紧握住东西。

肌肉和骨头相互配合,多牛啊!
还有内脏器官,那可是人体的秘密工厂啊!心脏,一刻不停地跳动,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马达,给全身输送血液,要是它停了,那可不得了!肝脏呢,就像个超级化工厂,各种解毒、代谢都靠它。

神经系统就更厉害啦,这简直就是人体的指挥中心啊!它就像无数的电线一样遍布全身,让你有感觉,能做出反应。

比如你不小心摸到了烫的东西,神经系统会立刻让你把手缩回来。

血液在血管里流淌,就像河流在大地上奔腾一样,把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每个角落。

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真是说也说不完啊!你不觉得人体就像一个无比精细、复杂的大机器吗?每一个部分都那么重要,缺一不可。

我们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因为它可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呀!所以呀,好好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他人呢!对不对?。

解剖绪论知识点总结

解剖绪论知识点总结

解剖绪论知识点总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及其组织构成、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和功能。

它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学知识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解剖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 解剖学的定义和意义解剖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人体的内外形态结构及其变异规律,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解剖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医学研究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知识。

2. 解剖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解剖学可分为整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整体解剖学研究人体的整体结构和器官系统,而局部解剖学则研究人体的局部结构和器官。

3.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尸体解剖、显微解剖和病理解剖等。

其中尸体解剖是解剖学研究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人体结构的组织学基础1. 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的器官系统主要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由特定的器官和组织构成,它们相互协同工作,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 人体的细胞结构人体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元素。

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参与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3. 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不同种类的组织在人体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系统。

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定位1. 解剖学的基本术语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主要包括上、下、前、后、内、外、左、右等方位性术语,以及头、颈、胸、腹等部位性术语。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是学好解剖学知识的基础。

2. 解剖学的定位方法解剖学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解剖标志、解剖平面、解剖方向和解剖位点等。

掌握好解剖学的定位方法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人体结构和相互关系。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构造。

解剖学的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一、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包含多个器官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常见的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了解每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剖学学习的基础。

二、人体的主要器官1.心脏: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功能是泵血供应给全身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3.肝脏:肝脏是消化系统的关键器官,参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同时也具有排毒功能。

4.脑部:脑部是神经系统的核心,控制人体的各种运动和认知功能。

5.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调节体内水分和排泄废物。

三、人体的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主要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人体有206块骨骼,包括颅骨、胸骨、脊柱、肋骨等。

骨骼系统的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内脏器官、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四、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尸体解剖、组织切片观察、影像学等。

其中,尸体解剖是解剖学学习的基础,通过解剖尸体可以直观地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五、解剖学的意义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它为医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结构的知识基础。

通过解剖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解剖学基础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习人体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防治。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高三解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三解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三解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一、胚胎学知识点1. 胚胎学的基本概念2. 受精卵的形成3. 受精卵的发育4.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5. 胚胎发育中各器官的形成二、骨骼系统知识点1. 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骨骼系统的分类和命名3. 不同种类骨骼的结构和特点4. 人体骨骼系统的生长和发育5. 骨骼系统的生理功能6. 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和损伤7. 骨骼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三、肌肉系统知识点1. 人体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不同种类肌肉的分布和特点3. 肌肉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4. 肌肉的运动机制和调节5. 肌肉系统的损伤和修复6. 肌肉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四、器官系统知识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8. 感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9.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五、神经系统知识点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5. 神经传导的机制和调节6. 神经系统的损伤和修复7. 神经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六、感觉系统知识点1. 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嗅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味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 触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 感觉系统的损伤和修复7. 感觉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七、内分泌系统知识点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4.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5. 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和异常6. 内分泌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八、免疫系统知识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3. 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和抗原4. 免疫系统的免疫机制和调节5. 免疫系统的免疫疾病和异常6. 免疫系统的医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以上就是高三解剖学全部知识点的总结,解剖学是医学生毕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十分重要,也是临床医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学知识总结循环系统总论,心,头颈动脉,上肢动脉4学时第三篇脉管系统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封闭的连续管道系统。

机体通过脉管系统将营养物质、氧及激素等输送到各器官和组织,并收集它们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排泄器官,以保证器官和组织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第一章心血管系统第一节总论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心是动力器官,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到心房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于动、静脉之间呈网状的极微细血管。

血液循环途径及功能: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两条途径同时进行:1.自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分支→毛细血管(在此进行物质交换)→小静脉→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 2。

自右心室→肺动脉干→各级分支→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肺内小静脉→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动脉间的吻合侧副吻合、动脉弓、动脉网等。

机能意义。

静脉间的吻合静脉丛、侧支循环。

机能意义。

动静脉之间的吻合动静脉吻合。

机能意义。

第二节心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及内腔结构:位置胸腔内,纵隔的前下部。

2/3在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

毗邻关系外形似到置的圆锥体。

分:心底――朝向右后上方,由心房组成,连着出入心脏的大血管。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钝圆,游离,由左心室组成,平对左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厘米处。

胸肋面――隆凸,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两面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

膈面――平坦,朝向后下方,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右缘――由右心房构成。

三缘左缘――圆钝,斜向左下,由左心室、左心耳构成。

1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后上(心房)、前下(心室)两部。

三条沟前室间沟相当于左、有心室的分界线。

两沟在心尖右侧会合一心尖切迹。

后室间沟内腔结构心房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四个腔。

同侧房、室间有房室口相通,但左、右心房间和左、右心室间则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隔,互不相通。

右心门容纳静脉血,左心内室纳动脉血。

右心房――以界沟为界,分为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两部分。

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冠状窦瓣、右心耳、界嵴(为界沟内面的纵行肌隆起)、卵圆窝(在右心房的后内侧壁――房间隔下部)、梳状肌、左房室口。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以室上嵴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二部分:流入道可见:右房室口、三尖瓣、腱索、乳头肌及肉柱、隔缘肉柱。

流出道可见:动脉圆锥、肺动脉口及肺动脉瓣。

左心房――左心耳、四个肺静脉口、梳状肌及左房室口。

左心室――以二尖瓣前瓣为界分流入道和流出道二部分:流入道可见:左房室口(较右房室口略小)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及肉柱。

流出道可见: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口、主动脉瓣。

注意观察冠状窦口、卵圆窝、左、右房室口及主、肺动脉口的位置。

心壁的构造:心壁是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构成。

其中心肌层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

心房肌薄,心室肌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2―3倍),两者并不连续,分别附着在心脏的结缔组织支架上。

注意心内膜和心瓣膜的关系,心外膜与心包的关系。

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较薄,其位置与正中矢状面呈45角,故左心房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分隔左、右心房。

在卵圆窝处最薄。

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大部分由心肌构成,较厚称肌部。

室间隔上缘中部缺乏肌质,称膜部。

膜部的右侧面被三尖瓣隔侧缘附着缘分为上、下二部,上部分隔右心房和左心室,下部分隔着左、右心室。

结缔组织支架:心的结缔组织支架作为瓣膜和心肌的附着点,包括纤维环(环绕左、右房室口、主动脉口及肺动脉口)及纤维三角(左、右各一,位于主动脉口与左房室口之间及主动脉口与左、右房室口之间。

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及机能:心传导系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构成,我括:窦房结――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是心脏正常地起搏点。

房室结――在房间隔下部右房侧心内膜下,冠状窦口的前上方。

房室束――从房室结前端起始一穿右纤维三角一室间隔膜部一室间隔肌性部顶端分为,左、右脚(左、右束支,左束支呈扁带状,右束支呈圆索状),最后分成许多细支,在心内膜下形成浦肯野氏纤维网,分布于室壁肌。

功能心传导系具有产生并传导激动的机能,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并使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保持协调。

当心传导系任何一个环节因病而受到影响,就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心律失常。

掌握心脏的血液供应: (一)动脉1.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窦,经左心耳和肺动脉间一冠状沟,分前室间支和旋支。

前室间支分布于左、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室间隔的前上2/3;旋支分布于左房壁和左室外侧壁。

22.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窦,在肺动脉和右心耳间一冠状沟一膈面,分后室间支和左室后支,分布于右房壁、右室壁、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后下1/3。

左、右冠状动脉尚发出其分支,同侧冠状动脉各分支之间和左、右冠状动脉之间均有广泛的吻合。

(二)静脉心脏的静脉一冠状窦一冠状窦口一右心房。

冠心窦位于冠状沟后部(左心房、室之间),收集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

而心前静脉与最小静脉,直接开口于心脏。

心包:心包是一个纤维浆膜囊,包绕心脏及大血管根部,可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后者又分脏、壁两层、壁层紧贴于纤维性心包的内面,脏层包于心肌层的表面,亦称心外膜。

脏、壁两层之间为心包腔,含小量浆液,可减少心活动时的摩擦。

心包横窦和斜窦是心包腔的一部分。

心包的作用。

心脏的体表投影及各瓣膜的听诊区:心脏在胸壁的体表投影可以下列四点的连线表示:1左上点在左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约1.2厘米; 2右上点在右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约1厘米; 3右下点在右第6胸肋关节处;4左下点在左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厘米处(即心尖搏动处)。

瓣膜听诊区见教材。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动脉 2.静脉 3.心包横窦4.冠状窦 5.心尖切迹 6.房室交点 7.右心耳 8,室上嵴9.主动脉窦 10.心包裸区二、问答题:1 心血管系统包括哪些器官?2.肺循环与体循环的途径及功能如何?3.心脏位于何处?形态如何?在心脏前面可见到什么结构? 4.心的内腔包括哪些?各有何结构?5.正常时血液在心内的流向是怎样的?有哪些结构保证血液的正常定向流动? 6.详述营养心脏的动脉名称、来源、行程、分支和分布区域? 7.什么是心的传导系?包括哪几部分?各位于何处?有什么功能? 8. 心包可分为几部分?有什么作用? 9.心脏的静脉有哪些?是如何归流的?10.心尖与心腔的何部相对应?心的体表投影及心脏的听诊部位各在何处?第三节动脉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体循环的动脉在机体内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与机体的构造、发育和功能等相适应)。

人体各部都有一动脉主干;在分布上有对称性、分节性及分壁支与脏支;多位于身体的屈侧,与静脉、神经伴行,与长骨平行;常以最短距离到达它所分布的器官;容积经常发生变化的器官(胃、肠等),其动脉多先形成弓状的血管吻合,由此再分支从器官的3四周进入内部。

掌握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程及动脉韧带的位置:肺动脉干起自右心室的动脉圆锥,在主动脉根部前方上升→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分别向左、右经肺门入肺,在肺内反复分支→肺泡壁,形成毛细血管网。

在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的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条索状的动脉韧带(系胚胎期动脉导管的遗迹)。

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及分部:向右前上方弓形向左后方主动脉为体循环主干,起自左心室,右侧第2胸肋关节后方第4胸穿膈的主动脉裂孔椎体,行于脊柱的左前方脊柱前方,达第4腰推体下缘高度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分部主动脉可分为四部:(1)主动脉升部为主动脉的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心脏。

(2)主动脉弓位于胸骨柄后方,弓的凸侧自右→左发出头壁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3)主动脉胸部位于后纵隔内。

(4)主动脉腹部位于腹膜后方,下腔静脉的左侧。

掌握颈动脉的起始、行径及分支: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

起始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白头臂干。

行径经胸锁关节后方→沿气管和喉两侧上升→甲状软骨上缘。

分支颈总动脉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二终支。

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功能: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位置颈总动脉未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

颈内、外动脉分叉处。

功能压力感受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通过它反射化学感受器,当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性地引起心跳减慢,末稍血管扩张,以降低血压。

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掌握颈外动脉的行径、分支及分布:行径甲状软骨上缘→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腮腺内→下颌颈高度分为颈浅动脉和上倾动脉两个终支。

主要分支 1.甲状腺上动脉 2.舌动脉 3.面动脉 4.颞浅动脉 5.上颁动脉行径要点颈总动脉与喉之间。

舌骨舌肌深面。

咬肌前缘绕下颌骨下缘。

耳廓前方。

经颞下窝→翼腭窝,有一重要分支――脑膜中动脉,注意其行径与翼点的关系。

分布喉和甲状腺上部舌、舌下腺等。

下颌下腺、面部。

额、颓、顶部及腮腺等鼻腔、口腔、咀嚼肌、外耳道、中耳及硬脑膜。

掌握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径:先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上升→颈外动脉内侧→颅底,经颈动脉管人颅腔,在颈部没有分支。

掌握锁骨下动脉的起始、行径、分支及分布:锁骨下动脉为上肢的动脉主干。

4起始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

行径经胸锁关节后方→出胸廓上口→颈根部斜角肌间隙→于第1肋外侧缘延续为腋动脉。

以前斜角肌分为三段主要分支行径要点分布1.椎动脉颈椎横突孔→枕骨大孔→颅内、脑。

2.胸廓内动脉前胸壁内面(胸骨旁1.25厘米)终支为胸前壁、心包和膈。

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3.甲状颈干于前斜角肌内侧发出甲甲状腺、颈及肩部。

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等。

掌握腋动脉的起止及分支分布:腋动脉位于腋腔内,自第1肋外侧缘处,续于锁骨下动脉,在大圆肌下缘处,移行为肱动脉。

分支有胸肩峰、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分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旋肱前、后动脉。

营养腋腔各壁、乳房及肩部。

掌握肱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肱动脉是腋动脉的直接延续。

起止自大圆肌下缘处续于腋动脉,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两终支。

行程肱二头肌内侧。

主要分支肱深动脉(行于桡神经沟内) 分布臂部及肘关节。

掌握桡、尺动脉的行径及分布范围:桡动脉:行径自肱动脉分出→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桡侧腕屈肌与肱桡肌之间→斜经拇长展肌和拇伸肌腱深面→手背→穿第一掌骨间隙→手掌。

主要分支掌浅支及拇主要动脉。

分布范围前臂及手。

尺动脉:行径自肱动脉分出→斜越肘窝→尺侧腕屈肌深面→豌豆骨外侧入掌。

主要分支骨间总动脉及掌深支。

分布范围前臂及手。

掌握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位置和分支:掌浅弓掌深弓组成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