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个人所得税计提缴纳分录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账务会计分录

个人所得税账务会计分录

个人所得税账务会计分录
我们要明白个人所得税是根据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不同项目分别计算并代扣代缴的。

当企业为员工支付工资时,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应扣的个税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会计分录:
1. 计提工资时,企业会将工资总额记入相关费用科目,同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相关费用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计算并扣缴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将代扣的个税金额从应付职工薪酬中分离出来,并记录在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下。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 当企业实际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会减少企业账面上的应交税费。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4. 企业在支付给员工的实际工资时,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除已代扣的个税部分。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给员工的净工资)
以上分录范本展示了从计提工资到实际支付工资的整个流程,其中涵盖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代扣和缴纳等关键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录可能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具体会计准则有所调整。

例如,如果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那么在计提工资时就应当确认相关的费用和负债。

企业在处理个人所得税账务时,还需要关注税法的最新变化和税率的调整,确保个税的计算和申报准确无误。

同时,对于多处取得收入的员工,企业还应考虑其综合所得的汇算清缴问题,避免因个税处理不当而引发税务风险。

社保和个税会计分录

社保和个税会计分录

1、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413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司部分)100
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公司部分)30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4000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4000
贷:银行存款3910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0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个人承担部分)50
其他应收款-个人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30
3、缴纳保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司承担部分)100 其他应收款-个人(个人承担部分)50
其他应收款-个人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30 贷:银行存款180
4、缴纳个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0
贷:银行存款10
结转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结转进项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结转销项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结转进项税转出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如果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在借方,代表留抵,不用再做账;
2)如果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在贷方,代表应该缴纳的,应先做如下结转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缴纳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征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
企业在计算员工的应发工资时,会根据税法规定扣除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这一过程的会计分录通常是: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含税金额)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实际支付给员工的净金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的税额)
这里,“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反映了员工的含税工资总额,而“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则记录了代扣的个税金额。

实际支付给员工的是扣除个税后的净额,因此用“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来表示。

当企业将代扣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至税务机关时,需要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实际缴纳的税款金额)
此分录反映了企业将代扣的个税款项缴付给国家税务机关的过程,完成了对税收的最终缴纳。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和免征额来计算每位员工的个人所得税。

这通常涉及到对员工的各项所得进行分类,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并依据相关税率进行计算。

企业在进行个税申报时,还需要填写相关的税务报表,并按时提交给税务机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税法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企业在进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应及时更新会计分录和计算方法,确保符合最新的税务规定。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内部税务管理制度,确保税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计提发放工资、社保和工资个税会计分录

计提发放工资、社保和工资个税会计分录

计提/发放工资、社保和工资个税会计分录
计提工资、社保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工资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住房公积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社保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缴纳社保和申报个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计提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分录

计提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分录

计提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分录
答:与企业的一样,只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交企业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交个人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先计提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再缴纳
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现金/银行存款
假设: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为800元;所得税税率33%.
企业为职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有两种情况:第一,职工自己承担个人所得税,企业只负有扣缴义务;第二,企业既承担税款,又负有扣缴义务.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企业作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扣缴该职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个人所得税时,借记"应付工资"科目,贷记"应交税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科目.
需要说明的是,有人认为,企业支付的工资本应是含税的,企业代负的税款和职工实际取得的收入,是企业本应支付给职工的含税工资.因此,应将为职工代负的个人所得税,记入应付工资账户贷方和相应的科目中,以体现实际发放工资总额的真实性.即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同时借记"应付工资"科目,贷记"应交税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科目.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是将本应由个人负。

补计提个税的会计账务分录

补计提个税的会计账务分录

补计提个税的会计账务分录
补计提个税: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职工工资、薪金所得超过个税起征点(5000元),需要由单位代缴相应的税款。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个人所得税计算标准
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可以扣除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50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3%至45%的不同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补提去年所得税会计分录
有两种编制分录方法:
第一种,通过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科目编制补提时:
借: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交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第二种,直接编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交税时: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个人所得税计提分录案例

个人所得税计提分录案例

个人所得税计提分录案例
假设小明在一家公司上班,这个月他的工资是10000元(为了方便计算,先不考虑其他扣除项啥的)。

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呢,他得交一部分税。

首先咱得知道,这10000元工资是公司的一项费用,但是要从员工工资里扣下个人所得税再发给员工。

那这时候,公司要做这么个分录:
1. 先算出小明这个月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假如算出来是200元(实际计算比这复杂,这里只是举例哈)。

2. 计提工资的时候呢,公司是这么做分录的:
借:管理费用工资 10000(假设小明是管理人员,如果是车间工人啥的,就可能是生产成本或者制造费用这些科目啦)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

这一步就是说公司算出了这个月要给小明发10000元工资,这个工资算是公司的一个费用,同时公司欠着小明这笔钱呢。

3. 然后呢,要计提个人所得税啦,分录是这样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00。

这个分录啥意思呢?就是说公司从应该发给小明的10000元工资里,把要交的200元个人所得税扣出来了。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了200元,同时呢,公司欠国家的这笔个人所得税就记在“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这个科目里啦,就像公司跟国家说:“这200元我们扣下来了,到时候就给你交上去哈。


你看,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个人所得税计提分录啦?。

记账实操-计提和缴纳个税的会计处理分录

记账实操-计提和缴纳个税的会计处理分录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记账实操-计提和缴纳个税的会计处理分录
计提和缴纳个税的分录如下:
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实际发放工资时,代扣个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实际缴纳个税时: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以上分录仅供参考,具体会计处理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进行合理分录.此外,计提和缴纳个人所得税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支付的记录过程,也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有着重要的影响.
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所得税计提缴纳分录个人所得税政策问答一、个人所得税概述1、个人取得哪些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2、在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中,个人取得不同项目的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所得的,应按照各项所得分别减去相应费用后,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一)工资、薪金所得3、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20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4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假定未超过规定标准),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400—1000—2000=64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一375=905元4、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从2006年7月l目起(税款所属时间)(1)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应将超过部分并人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2)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

单位和个人超过上述规定比例和标准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应将超过部分并人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3)重庆市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统一由市局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我市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在每年年初发文明确。

2008年我市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6985元(即月平均工资为2248.75元)。

(4)按照《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国家统计局第1号令发布),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部分组成。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5、关于通讯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前扣除问题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因通讯制度改革,按照一定的标准发放给个人的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

公务费用的税前扣除标准确定为每人每月400元(含400元),在此标准内据实扣除。

通讯补贴收入是指各单位以现金形式发放的个人通讯补贴,或以报销方式支付个人通讯费用,以及发放含通讯费用性质的工作性补贴。

通讯补贴的范围界定为:单位为个人发放或支付的座机电话、移动电话、上网等费用。

实行通讯制度改革的单位应将通讯制度改革方案,以及通讯补贴发放标准及范围的有关材料报送主管地税机关备案。

(渝地税发〔2008〕3号)6、补发以前月份工资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应区别不同情况征税。

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固定工资的,应分月与原发工资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属于补发以前月份有考核性质的工资,按个人取得数月奖金有关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属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按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有关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7、个人从单位取得住房、电脑、汽车等实物所得,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单位取得的实物所得,如住房、电脑、汽车等,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按照购买住房、电脑、汽车的实际支出金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另外,个人参加单位组织的免费旅游以及个人认购股票等有价证券时从其雇主处取得的折扣或补贴等,也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8、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人,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平时按月取得的生活费或部分工资,应按月依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年终取得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应按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办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9、单位以劳务费名义发放的收入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些单位除向职工正常发放工资、薪金以外,还根据职工从事本单位其他专项工作情况,以劳务费等名义发放所得。

这种所得实际是职工工资、薪金的组成部分,应与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0、个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金、补充医疗保险金是否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个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金、补充医疗保险金属于工资、薪金的组成部分,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从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中扣除。

11、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自2008年3月7日起执行。

(财税〔2008〕8号)12、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一次性补偿收入。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所在省市)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并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法为:个人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人,减去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再减去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费,用此余额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然后再乘以年限数,就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个人在该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例:张某在某厂工作20年,现因企业不景气被买断工龄,某厂向张某支付一次性补偿金16万元,同时,从16万元中拿出1万元替张某缴纳“四金”,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8万元,张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按以下步骤计算:免纳个人所得税的部分=18000×3+10000=64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的部分=160000—10000—54000=96000元。

将张某应纳个人所得税的部分进行分摊,张某虽然在该企业工作20年,但最多只能按12年分摊,96000÷12—2000=6000元,对应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000×20%一375)×12=9900元。

(2)退职费收入。

对于个人取得的退职费收入,可按照上述一次性补偿收入的办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3)安置费收入。

对于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人,免纳个人所得税。

13、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l:张某2008年12月份获年终奖2.5万元,假定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为2200元,那么,当月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25000÷12=2083(元),2083元所对应的税率是15%,速算扣除数为125元.因此得出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5000×15%一125=3625(元)。

而当月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200-2000)×5%=10元,合计当月张某应纳个人所得税为3625+10=3635(元)。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一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例2:李某所在公司在2008年12月发给李某工资1900元,2008年年终奖5200元,那么对于李某所得的奖金部分应如何纳税呢?李某领到的年终奖属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性质的收入,为5200元。

因为李某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2000元),可在计税前减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为100元(即2000—1900=100元),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为5100元(即5200—100=5100元)。

5100除以12的商数为425,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5%和0。

应纳税额为5100×5%一0=255(元)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14、个人离退休后取得属于离退休前的一次性年终奖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一)离退休后取得属于离退休前的一次年终奖,属于个人任职期间取得的所得,应按税法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