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考知识点及答题模板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考知识点及答题模板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而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找论点的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初中议论文常识PPT课件

本文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用这种 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道理论证论证方法.
作用: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充分有 力地论证了我们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 术这一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议论文语言特征: 准确性 严密性 逻辑性 生动性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
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
(4)、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 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2.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 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 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 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 章的说服力(引用论证)
(3).对比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 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 出强调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 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有人说,现在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雷锋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表率了。(1),没有先进的 科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我们努力钻研科 学技术,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向一切有成就的 科学家学习,(2)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能代替 学习雷锋。马克思曾说:“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 共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的”。马 克思又说:“任何人,(3)他只为自己而劳动,那 么,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 卓越的诗人,(4)他永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真正 伟大的人物。”
初中语文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判断标志:“例如”“譬如”等。
举例:《无言之美》中列举了陶渊明的《时运》、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例子,论证了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言不尽意的例子很多,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判断标志:“××说”“俗话说”、格言警句等。
举例:《敬业与乐业》中多次引用孔子的名言来证明论点。如引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要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即“要乐业”这一论点。
比喻论证(2012.8)
定义: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
答题规范: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论证更加鲜明生动。
判断标志:“如”“好像”等。
举例:《谈读书》中将“人的天生才干”比喻成“自然花草”,将“读书”比喻成“修剪移接之术”,以此来论述读书可补天然之不足的论点。
对比论证
(2020.10;
2014.12)
定义: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对比,突出强调某一论点。
答题规范: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的观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判断标志:“相反”“与之不同”等。
举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将王阳明“格”竹子一无所获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强调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践这一观点。
(三)议论文的结构(13年4篇2014年考)
基本形式
引论(提出问题:是什么)——本论(分析问题:为什么)——结论(解决问题:怎么办)。议论文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二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初中语文议论文文体知识点整理

初中语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记叙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如何找中心论点呢?A.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记叙文。
议论文的中心论区一般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
开篇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便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 ,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②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如《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投降、齐人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件事实。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初中语文】初中议论文文体的知识要点

【初中语文】初中议论文文体的知识要点议论文文体的知识要点:
(1)生活中不乏讨论。
讲道理、表达意见就是讨论。
以议论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章是议论文。
(2)议论总要提出看法或主张,这种看法或主张就是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就为论据,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即为论证过程。
(3)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两种:事实材料(事实论点),即确凿的例子;历史事实;理论材料(推理论证)是名人的名言;格言格言;科学原理;自然法则;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所谓立论就是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驳论就是批驳错误的观点。
(5)一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是:发表评论,解释事实。
从“物质”到讨论。
我们必须理清和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点,才能进行逻辑上的讨论。
这是“一事一议”的关键。
(6)议论文常见的有几种样式:社论,评论,学术论文,专题讨论,杂感,随笔以及侧重1于议论性的讲演词,书信等。
在以上样式中,有理论性较强的,有文艺性较强的。
初中语文议论文重点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议论文重点知识汇总1、论点:【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给文章加题目/概括第..段的论点(分论点)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句(不可是疑问句,比喻句,并列词组)位置:题目、开头、中间(过渡语)、结尾、概括(分论点总结或者根据论据)注意:“总之,终上所述、由此观之、因此”等总结性词语2、论题:本文关于什么在论述/本文论述的话题(大的范围比如:骨气)3、论据(1)本文运用哪些事实论据在证明论点/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段的事人+事+结果(事件中有指向论点的词语)例如:文天祥宁死不降元(2)本文选用的道理论据:道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原理、定律、公式等(描述性语言对事实论据的评价除外)(3)补充事实论据或者道理论据(名人事例,名言)(4)选择事实论据思路:选择A因为本文在论证..观点,A列举..事例(引用..名言)论证本文...观点;而B在论证...不可以作为本文论点,所以选A4.论证方法(1)划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2)指出文章所用的论证方法(不答作用)①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于读者接受。
④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更严密,是非曲直更加分明。
5.论证思路(1)首先通过…引出观点:...(或论题)/亮明..观点,再用..的例子进行举例论证或引用..名言进行道理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强调../发出..号召/补充论证了..。
(2)先通过…引出观点(或论题)/亮明..观点;再从①②③方面进行论证;再然后..;最后得出..的结论/强调../发出..号召/补充论证了..。
(3)先通过…引出论点(分论点或论题)/亮明..观点;再从A/B(过渡句)两方面论述;再然后..;最后得出..的结论/强调../发出..号召/补充论证了..。
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先抑后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以乐写哀等。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等。
(4)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知识点归纳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是作者所要表明的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在文章中一般要旗帜鲜明的提出来。
一篇议论文,一般论点的提出方式有:题目就是论点、一开始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文章结尾概括论点、有时候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由几个分论点组合而成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论点与论题的区别与联系: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话题,也就是作者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论点是议论这个话题之后得出的观点。
有时候,论点和论题是统一的,有时候是不一样的,需要自己去把握。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一般的论据要具有典型性,是众所周知的、已经被证明了正确性的这样的人物或者事例,而不能是自己编造的一个事例,没有经过大家的认可的。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所列举的事例为事实论据,一般事例的叙述要简洁,不能太过于冗长,引用名人名言属于道理论据。
(3)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过程要严谨,论证要充分。
一般论证过程都是以三段论的形式展开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部分就是提出论点或者是论题的部分。
分析问题部分就是证明论点的部分;解决问题部分一般是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或者是提出论点。
二:论证方法:常用的有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在回答论证方法的作用的时候,要结合内容来回答。
比如:问:文章列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查找这个事例前后的内容,看看是围绕那一句关建话展开的,那么这句话就是问题的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总结

③最后再次强调……
(3)全文的论证思路
①首先直接提出了……观点/通过……的事例(典故或传说或寓言)提出论点。
②接着用……的事例或名言……。运用…… 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③最后得出……的结论。
(4)论点在结尾
①首先列举了/引用了……的事例(典故或传说或寓言)提出中心论点。
②然后得出……的结论,证明了……的论点,揭示了……的道理。
7.议论文结构
①总分式
②并列式
③层进式
④对照式
议论文考点
1.选文的论点
1.明确中心论点
形式上:表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位置
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表述句。
3.根据论点提出的方式进行提炼。
分清论点和论题
论点:是一句表意明确的判断句。《宽容是美德》
论题:表述的范围和关系。《敬业与乐业》
举例论证
举了……的事例,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有力地论证了……的中心论点。
道理论证
举了……的名言,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有力地论证了……的中心论点。
3.论证思路
答题模式
(1)某段论证思路
①本段用……的方式提出观点……
②接着用……的论证方法……
③最后再次强调……
(2)某几段的论证思路
①本段用……的方式提出观点……
议论文重点资料
议论文理论知识
1.议论文概念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分析事理,阐明观点和提出主张,以达到说服读者目的的常用文体之一。
2.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3.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议论文是语文阅读考点中常考的一种,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议论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议论文知识点(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点的类型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初中的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①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②有的文章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
论点位置:A、经常放在文章开头;B、放在文章中间;C、放在文章结尾;D、标题直接提出;E、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是要读者概括的。
(把握论点的位置有助于我们找论点)(二)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三)论证A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
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
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
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
B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议论文的语言1、议论文语言风格——概括性、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2、品味词语含义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词语:①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层进式结构:①总——分——总;②总——分;③分——总。
1、全文结构的划分和对重点语段的层次划分。
2、分析过度句的作用,或者是起始句、结尾句的作用。
论证的方式:1、立论——在论证过程中,通过论述逐渐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
2、驳论——批驳别人错误观点的过程。
初中议论文知识点(二)【论证结构】层进式: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三)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对照式:这类文章往往是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又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
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总分式:1、“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例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结构特点。
文章开篇第一句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是什么”,也即论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为什么?“其理由如次”:一、二、三部分从历史经验、从存在问题、从主观主义的危害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四部分提出改造的具体措施。
也就是“怎样做”。
2、总—分式:其特点是没有结论部分。
在引论提出论点后,或分若干论点阐述证明,它常在分述的部分进行小结;或分举若干论据进行分析。
例如荀子的《劝学》(课文节选部分):开篇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分别从学习的效果(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意积累、用心专一)等几个方面来证明。
最后没有总收照应,也没有针对论点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
3、分—总式:议论时不是先提出论点,而是直接引用、分析论据,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归纳论点。
如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这种结构的典范。
它先论“民主的”文化,再论“科学的”文化,三论“大众的”文化,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这几种形式中,总——分——总式最为典型,它是议论文的标准形式;总——分式有关无尾,似乎给人以不完篇之感;分——总式开篇不定主脑,行文容易散乱。
并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这种平行关系,有的是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有的则表现在阐述中心论点的几个论据之间。
并列关系的顺序安排较为灵活,通常是把最重要的分论点或论据放在前面。
用并列结构阐述观点,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1、选择的分论点或论据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二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并列式是面(横向)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分论点、论据与论据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递进式是点(纵向)的深入,用的是纵向思维,其层与层,论据与论据之间有较为严格的顺序;对照式是两个相反的观点或论据的对举,用的是反向思维,其观点与观点、论据与论据之间一般是可能互易位置的。
)初中议论文知识点(三)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1)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2)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3)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4)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1、开头的内容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2、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
(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类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
5议论文开头的作用(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5)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6)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6议论文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
(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7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1)修辞:①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②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③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④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⑤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②以……论证方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