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说课稿
初中化学教资维生素教案

初中化学教资维生素教案
主题:维生素
年级:初中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维生素?
2. 维生素的分类及功能
3. 膳食中的维生素来源
4. 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
2. 了解各类维生素的功能
3. 掌握膳食中维生素的来源
4. 了解维生素缺乏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材
2. 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列表
3. 维生素缺乏症状的图片或描述
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引导学生思考维生素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引起他们对维生素的兴趣。
2.讲解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10分钟)
通过PPT或教材讲解维生素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维生素的种类和功能。
3.介绍维生素的来源(10分钟)
带领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让学生知晓如何在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
4.讲解维生素缺乏症状(10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描述,讲解维生素缺乏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保持维生素均衡摄入的重要性。
5.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均衡膳食。
作业:
让学生整理一份包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列表,并写出每种维生素的主要功能和来源。
扩展活动:
邀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维生素缺乏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搜集有关维生素的研究资料,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互动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教案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精品教案第一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分类和来源。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及其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分类和来源。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及其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缺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引起的疾病。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合理摄入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方法。
第二章:维生素A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A的定义、作用和来源。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A的摄入量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A的缺乏症和过量摄入的危害。
2.2 教学内容维生素A的定义、作用和来源。
维生素A的摄入量及其重要性。
维生素A的缺乏症和过量摄入的危害。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维生素A的基本概念。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合理摄入维生素A的方法。
第三章:维生素B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B群的定义、作用和来源。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B群的摄入量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B群的缺乏症和过量摄入的危害。
3.2 教学内容维生素B群的定义、作用和来源。
维生素B群的摄入量及其重要性。
维生素B群的缺乏症和过量摄入的危害。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维生素B群的基本概念。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缺乏维生素B群引起的疾病。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合理摄入维生素B群的方法。
第四章:维生素C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C的定义、作用和来源。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C的摄入量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C的缺乏症和过量摄入的危害。
4.2 教学内容维生素C的定义、作用和来源。
维生素C的摄入量及其重要性。
维生素C的缺乏症和过量摄入的危害。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维生素C的基本概念。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
维生素初中生物教案

维生素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和来源;
3. 了解维生素缺乏症的表现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1. 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2. 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3. 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表现。
教学难点:
1. 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2. 维生素缺乏症的表现和预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维生素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体需要维生素。
二、讲解(15分钟)
1. 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2.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3. 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来源。
三、实例分析(10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维生素缺乏症的表现及对人体的影响。
四、游戏互动(10分钟)
设置游戏环节,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五、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维生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饮食安排。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份自己每日膳食中维生素的摄入量,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
PPT、案例分析材料、游戏道具、作业本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维生素的相关知识,对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游戏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未来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互动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完整word版)维生素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维生素C的学习方法来认识和解决其他的维生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前准备
学生
①上网和查阅相关书籍收集维生素的资料
②VC及几种维生素药片,水,胡麻油,淀粉,鲜橙多等含有VC的饮料,橙子、猕猴桃等水果,碘酒,透明性的玻璃小容器
教师
试管烧杯酚酞NaOH溶液PH试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引入】视频资料:12到14世纪,航海海员患坏血病。
数百年来,这样一个可怕地诅咒在远洋的航船上:任凭再生龙活虎的人,只要经历长时间的远航,便会皮肤溃烂、出血。牙龈组织腐败,嘴里散发出腐臭的气味,双腿肿胀,连肌腱都萎缩成为黑色,最后一个一个地倒下。
死去的水手被抛尸大海,侥幸存活的水手更是陷入死亡的梦魇里,苦苦针扎,浓浓的恐惧气氛在船上弥漫,令人窒息。水手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受到了恶魔的纠缠,他们疯狂地祈祷着,祈祷着一切他们所知的神灵,然而,却无济于事。
【师】下面我们来验证维生素C还原性的实验
【实验探究二】请同学们设计可行性实验方案来验证维生素C的还原性(实验材料、用品尽可能要求生活化)
【学生活动】分组演示讨论方案及实验
初中化学维生素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维生素教案教案
教学内容:维生素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维生素的作用和分类,并能正确使用维生素的知识来保持健康。
教学重点: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维生素的作用机制和摄入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维生素模型、维生素含量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投影仪展示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询问学生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维生素,引出维生素的概念。
二、讲解维生素(15分钟)
1. 简要介绍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2. 讲解不同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症状,引导学生了解维生素的重要性。
三、练习环节(15分钟)
1. 分发维生素含量表,让学生分组查找不同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并比较不同食物的维生素含量。
2.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健康饮食计划,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四、拓展性学习(10分钟)
1. 展示维生素含量表和不同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搭配不同食物,保证维生素的均衡摄入。
2. 让学生探讨维生素的作用机制,了解为什么需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不同种类的维生素。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调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合理膳食,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维生素的作用和分类,意识到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掌握维生素的
摄入量和搭配方式。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维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与其他营养素的相互作用。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稿

(一)学生特点
我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童年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到维生素C的相关知识。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理解和把握抽象概念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对于生活中的健康饮食较为关注,这有利于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在学习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引导和培养。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
1.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通过课文中科学家们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到维生素C是经过长期探索和研究才被发现的。
2.维生素C的作用:课文中提到了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如增强抵抗力、预防坏血病等。
3.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课文列举了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西红柿等。
4.维生素C的摄入量:课文提到了成年人每天所需的维生素C摄入量,以及过量摄入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困难、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对于专业术语的理解困难,我将通过举例、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术语;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我将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和互动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试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如调整教学策略、增加或减少实践活动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关注健康生活的意识。因此,我计划布置一道关于维生素C的作业。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家人在一天之内摄入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并计算他们的维生素C摄入量。然后,我会要求学生结合家庭生活,思考如何通过合理饮食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以增强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这道作业,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关注家庭健康的意识。
维生素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维生素与健康二、课程目标1. 了解维生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掌握维生素缺乏与过量摄入的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
3. 熟悉维生素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机制。
4. 学会通过饮食和补充剂合理补充维生素。
5.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三、课程内容1. 维生素概述- 维生素的定义、分类、性质及功能- 维生素的发现历程与命名- 维生素的分布与含量2.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作用机制- 维生素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 维生素对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 维生素对免疫系统的作用3. 维生素缺乏与过量摄入的症状及预防- 维生素缺乏的症状及原因- 维生素过量的症状及原因- 预防维生素缺乏与过量的措施4. 维生素的来源与补充- 维生素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的补充剂选择与使用- 维生素补充剂与食物摄入的平衡5. 维生素与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与维生素摄入- 适量运动与维生素需求- 压力管理与维生素补充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维生素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症状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维生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维生素摄入、补充等方面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医生、营养师等角色,模拟实际工作中如何指导患者补充维生素。
5. 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维生素的生理作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维生素概述、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作用机制2. 第3-4周:维生素缺乏与过量摄入的症状及预防、维生素的来源与补充3. 第5-6周:维生素与健康生活方式4. 第7周:课程总结与复习六、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30%2. 课后作业:30%3. 期末考试:40%七、教学资源1. 教材:《维生素与健康》2. 教学课件3. 相关网络资源、书籍4. 实验室设备八、教学评估1.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维生素的认识和关注程度3. 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4. 教师对课程的反馈与建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维生素的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为自身及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学科:小学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生素C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
2.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科学饮食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表达、倾听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维生素C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
2.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科学饮食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维生素C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科学饮食。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维生素C的基本概念、作用、食物来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3. 教师准备相关食品,用于展示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水果拼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果中的营养成分,进而引出维生素C的概念。
2. 维生素C的基本概念(5分钟)教师讲解维生素C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性。
3. 维生素C的作用(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维生素C的作用,包括抗氧化、促进铁吸收、提高免疫力等,让学生认识到维生素C对健康的重要性。
4.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5分钟)教师介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展示相关食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维生素C的来源。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知道维生素C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
鼓励学生关注健康、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维生素C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
2. 学生制定一个为期一周的摄入维生素C的计划,记录每天的食物摄入情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维生素C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关注健康、科学饮食的意识。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的积极性。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实验:教师准备两个相同的水果,一个切片后涂抹维生素C溶液,另一个不处理。
让学生观察两个水果的变化,从而了解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稿)王慧锦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8课是以爱科学为主题的,《维生素c的故事》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是一则富有情趣、生动感人的科普故事,文章不仅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给人以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以生动的情节让人感触颇深。
二、教学目标为渗透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制定了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知识和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说出哥伦布情感发生的变化和原因;能运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了解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朗读中感受体验哥伦布的心情,朗读交流中积累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朗读中理解奇迹,知道维生素c发现的经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文领悟到对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三、教学重难点:为了实现以上三维目标,使学生学有收获,我依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地思考与研究。
四、教学实施策略:课堂中实施目标时,我力求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五、教学设计意图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让学生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也就是vc的发现经过。
学生通过回忆再次明确文章的脉络。
第二板块:认识“怪病”。
让学生在阅读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怪病,引导学生说出怪病的得病原因,症状等方面的内容。
体会“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可怕。
在此基础上教师话锋一转说:怪病虽然可怕,但它阻挡不了航海家远航探险的脚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哥伦布,跟随他一起去经历一次危险而难忘的奇迹之旅。
这段进入新授的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第三板块:体会心情。
这一板块是学习课文3-6自然段,我采用读中感悟来达到体会人物心情、理解奇迹的目标。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描写哥伦布心情变化的有关词句,接着引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哥伦布的心情变化。
然后细读每一小节,读后交流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的段落语句。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遇到怪病时哥伦布既忧心忡忡,进退两难,又茫然无助的复杂心情;体会到哥伦布听了船员的请求后心中既感动,又自可奈何别无良策;体会到胜利返航时哥伦布伤心欲绝,悲痛欲绝的沉重心情;体会到奇迹出现时哥伦布惊讶万分又欣喜若狂的激动心情。
第四板块:感悟道理。
这一板块也是以读为主,读远航结束时哥伦布的想法和做法,谈体会。
让学生体会到哥伦布急于揭开秘密的迫切心情,结合几句名人名言,从中懂得生活中碰到奇怪的事情要善于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往往就是新的发现开始。
人们就是对哥伦布提出的这个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揭开了野果子中的秘密。
这一部分我只是简单处理,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从研究成果中你了解了维生素c的哪些知识。
第五板块:作业和课外拓展。
设计了三项作业,第一项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复述课文,二、三两项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篇二:蛋白质和维生素说课稿《蛋白质和维生素》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各位同行在一块交流学习,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说课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资是人体的重要营养成分,与人体的健康关系极大,因此通过这些重要有机物的学习,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认识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了解怎样正确摄入这些营养物质,对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提高科学素养,帮助他们健康幸福地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认识有机物的某些组成、性质特点为今后学习、接触更多的有机物和有机化学打下一些基础。
再一方面由于我国多数人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吃的科学和营养平衡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基因研究、蛋白质医学、遗传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需要对蛋白质和基因有更多的了解。
因此不能忽视本节内容的教学。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新课改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并会判断哪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2、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3、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检验蛋白质的方法。
2、明确蛋白质的水溶性及如何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表达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初步学习合理的安排饮食。
3、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学生生活中已有很多有关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素材,但不能很好地联系到化学中,不能准确的用化学语言表述。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营养物质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饮食二、说学情本节内容面对的对象是九年级学生,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这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开展,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学生已在八年级生物课的学习中知道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通过前边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
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备了与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1、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实验,讨论等方式来完成教学过程。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板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四、说学法阅读讨论—分析归纳;敢于表达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勇于动手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学会倾听五、说教学过程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法的认识,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大头娃娃的三幅图片,由安徽毒奶粉事件引出课题,提出问题指导阅读:(一)、蛋白质1、哪些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2、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3、蛋白质有什么性质?分组合作探究实验1、取3支试管,各加入3ml鸡蛋清溶液,然后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硫酸铜溶液、乙酸铅溶液观察现象,最后在分别加入蒸馏水震荡后观察分组合作探究实验2、取2支试管,各加入3ml鸡蛋清溶液,然后将1支试管的鸡蛋清溶液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各发生的现象分组合作探究实验3、用镊子夹取一小块凝固的蛋白质在酒精灯上灼烧。
(学生分析讨论后归纳)蛋白质的性质1、鸡蛋白可以溶于水2、浓的轻金属盐溶液(如饱和硫酸铵溶液)能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3、蛋白质在加热或与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等)、甲醛混合会析出白色沉淀,浓硝酸会出现黄色沉淀。
学生讨论:1、豆腐富含植物蛋白,制豆腐时在豆浆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或硫酸钙(此过程也称“点卤),豆浆就转变为豆腐,这是怎么回事?2、为什么可以用高温蒸煮来对餐具进行消毒?3、许多可溶性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等)都有毒,误食后是人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使用什么来解毒呢?4、游泳池、澡堂的水常常呈蓝色,会是添加了什么物质在其中呢?为何这样做呢?5、有些不法商贩常使用甲醛溶液对海产品进行泡法,你认为这方法可取吗?6、如何区别一件衣服是纯棉的还是羊毛的?(过渡)由水手长期航行易患坏血病小故事过渡引出维生素,提出问题指导阅读:(二)、维生素1、维生素有什么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维生素c有什么性质?怎样科学烹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c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且受热易被破坏炒的时间不宜过长;能生吃的尽量生吃凉拌。
3、哪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图)多媒体展示资料:维生素缺乏和过量导致的疾病六、巩固练习1、不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甲醛b.硫酸铵c.浓硝酸d.乙酸铅2、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的是()a.水b.肥皂水c.蛋清d.盐水3、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豆腐b.馒头c.西红柿d.豆油4、小华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后,医生建议他多吃水果。
则小华需要补充的营养成分是()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5、依据我国营养专家提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请你设计“一日营养套餐”。
七、板书设计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一、蛋白质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2、蛋白质遇轻金属盐溶液溶解度减小;在加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会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二、维生素1、维生素的作用2、维生素与人体健康《蛋白质和维生素》说课稿尉氏县第三初级中学周建忠2012-03-20篇三: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稿《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是以爱科学为主题的,前两篇是让学生体会对待科学的态度,后两篇是让学生懂得对待科学的方法,《维生素c 的故事》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是一则富有情趣、生动感人的科普故事,文章不仅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给人以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以生动的情节让人感触颇深。
文章通篇构思依循怪病——奇迹——揭秘的路子展开,突出了奇迹的描写,显得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心理描写动人真挚,哥伦布的担忧——感动——悲伤——惊喜,犹如波浪起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二、学情分析:本文内容相对比较浅显,学生要做到能读顺读通,理解内容,弄清维生素c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可以了。
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内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要求:为渗透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将教学要求设定为以下2点:1、朗读中感受哥伦布的心情变化和原因,揣摩人物的心理想法。
2、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的观察和实践。
四、教学重难点:为了实现以上两个目标,使学生学有收获,我依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将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地思考与研究设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理念:1、抓重点词语,整体感知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