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单
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0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是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实验,也是中考中常考实验之一。
通过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的考查,能很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机械效率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有很多帮助。
1、实验器材和装置图: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2m 长的细绳、滑轮组2、实验原理:有用功W 有用=Gh ,总功W 总=Fs ,机械效率100%100%W GhW Fsη=⨯=⨯有用总 。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使用相同的滑轮组,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关系时,控制所挂钩码的数量相同,改变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 4、实验操作(1)按照图示安装滑轮组,测钩码重力G 并记钩码和绳端的位置;(2)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拉动绳端,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拉力F 的值,并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 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次数 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W 有用/J弹簧测力计示数F/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 总/J机械 效率η(3)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步骤(2)实验;(4)改变绳子的绕法,重复步骤(2)实验;(5)用动滑轮质量不同的两个滑轮组吊相同的构码,重复步骤(2)实验;(6)分别计算出机械效率,分析测量结果,讨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5、注意事项:(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目的是保证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s=nh(n为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3)在读数时,不能停住,要在匀速运动时度测力计示数,因为静止时读数小于匀速运动时的读数;(4)没有刻度尺也能完成实验,可以通过绕绳的方式即n’的股数来确定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的倍数关系。
6、交流反思:(1)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力;(2)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少机械间的摩擦、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增加物重;(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及滑轮组的绕线方式无关;(4)物重增大,额外功也变大,是因为随着物重的增加,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增加。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单

探讨【2 】试验报告单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1.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 并填入表格;
2. 按照图12.3-2安装滑轮
组,分离记下钩码和弹簧测
力计的地位;
3. 迟缓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码升高,读出拉力F 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
高度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
表格;
4. 算出有效功W 有.总功W 总.
机械效力η并填入表格;
5. 转变钩码的数目,反复上述
试验.
评估:
⑴在三次试验中测得的滑轮组的机械效力一样吗?
⑵在应用滑轮组晋升物体时,其机械效力重要与哪些身分有关?..
交换与合作:。
最新滑轮实验报告

最新滑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滑轮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类型滑轮和滑轮组的测试,分析其机械效率和力的传递特点。
实验设备:1. 单轮滑车、复合轮车(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2. 弹簧秤3. 重物套装4. 计时器5. 刻度尺6. 滑轮支架7. 细绳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滑轮和绳子完好无损,无打结或磨损现象。
2. 使用单轮滑车进行基础测试,记录弹簧秤的读数作为对照数据。
3. 构建不同组合的滑轮组(如两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加一个动滑轮等),并分别测试其机械效率。
4. 通过改变提升重物的重量,观察并记录滑轮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
5. 使用计时器记录完成特定提升任务所需的时间,分析滑轮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工作效率。
6. 对于动滑轮,注意观察并记录绳子的缠绕方式和滑轮转动的流畅性。
7. 收集数据后,使用刻度尺测量滑轮直径,以便计算理论机械效率与实际效率的对比。
实验结果:1. 单轮滑车测试结果显示,所需的力与直接提升重物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机械优势。
2. 复合轮车测试中,随着滑轮数量的增加,提升相同重量的物体所需的力减小,但同时绳子需要移动更长的距离。
3. 动滑轮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施加的力,但相比定滑轮,其摩擦力对机械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4. 实验数据显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理论预测值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摩擦力和滑轮转动的不完美性所致。
5. 在重物重量增加时,滑轮系统的效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仍表现出较好的力的传递和分配能力。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滑轮系统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对于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实验也表明,实际应用中滑轮的机械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摩擦力、滑轮大小和绳子的质量等。
未来的改进方向可以包括使用更光滑的材料减少摩擦、设计更合理的滑轮结构以提高效率。
八年级物理下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应用实例,如吊车、升国旗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滑轮组带来的便利。
-提问:“为什么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内容:
-简要回顾简单机械的原理,如杠杆、轮轴等,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介绍滑轮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数据分析与总结: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掌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辅导、解答,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知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2.教学内容:
-滑轮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注意事项。
3.教学方法:
-采用总结归纳法,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通过学生分享、提问,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
-请学生完成课本第章第节后的习题,重点复习滑轮组的基本原理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题,加深学生对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滑轮组实验报告单

滑轮组实验报告单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档/双击可除滑轮组实验报告单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单探究实验报告单篇⼆: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学⽣实验报告单研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实验报告【器材】:铁架台,单滑轮2个,两定、两动滑各⼀,钩码(100g)6个,弹簧测⼒计,⽶尺实验1、动滑轮【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2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1组装动滑轮。
3、平衡时⽤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拉⼒F,数据计⼊表格。
4、⽤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距离h,同时测量绳⼦⾃由端距离s,分别计⼊表格。
表格⼀动滑轮实验2、⼀定、⼀动滑轮组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3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2组装滑轮组3、⽤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拉⼒F,数据计⼊表格。
4、⽤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距离h,同时测量绳⼦⾃由端距离s,分别计⼊表格。
表格⼆⼀定、⼀动滑轮组实验3、两定、两动滑轮组实验步骤:1、⽤弹簧测⼒计测量5个钩码重g物和动滑轮重g动,数据计⼊表格。
2、如图3组装滑轮组3、⽤弹簧测⼒计测量绳⼦⾃由端的(转载⾃:博旭范⽂⽹:滑轮组实验报告单)拉⼒F,数据计⼊表格。
F图1图2篇三:滑轮实验报告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1、⽤弹簧秤测出钩码的重量。
2、将⼀个滑轮挂在⽀架上,线绳穿过滑轮,线绳⼀端勾上钩码,⼀端勾上弹簧秤。
(制作⼀个定滑轮)3、⽤⼿匀速拉弹簧秤,匀速拉动,边拉边读,记录读数。
(注意:每次使⽤弹簧秤前,都需先将弹簧秤指针调到零刻度后再测。
)。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所测物理量:
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高度h、绳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按图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 计,使钩码G升高,读出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钩码 上升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
1、在研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因
素”的实验中,小聪同学预设的实验过
程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的
重力,按照图甲组装滑轮组,静止时
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 η= 计 甲
乙
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再按照图乙组装滑轮
组(动滑轮大小变化),改变所提物重,提升两
个钩码,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物体提升的速度
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 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 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 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0_.2_5_J,人做的 总功为_0_.2_1_J。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 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_有_用__功__大__于__总_功_;结合测力 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 是_测__力_计__的__示__数__读_错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此实验中操作的关键:
1、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不能在静止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应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对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 有刻度尺,能否测出该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1被提升物体的重 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的影响因素: 2动滑轮重及绳重
3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1、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 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 置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江都区第二中学 王开元
1
1. 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是 W有 W总
(2)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测定的物理量有钩码的重G , 钩码上升高度h, 拉力F , 绳端移动距离s ,需要计算
的物理量有 有用功W有 , 总功W总 ,机械效率η 。 (3)所用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组、细绳外,还需
A、大于10牛; B、小于10牛; C、等于10牛; D、无法判断。
33
15.如图, 用三个力沿不同的方向拉绳子,
则: ( D )
A F1最大; C、F3最大;
B、F2最大; D、一样大。
34
16.如图所示的各滑轮组中, 物体重量都是G , 不计摩擦 和滑轮重,•使物体匀速上升, 拉力F 最小的是图:( B )
28
9、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随着指挥员 “点火” 口令的下达,“神舟三号”飞 船从中国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稳稳上升, 飞向太空·在点火后的几 十秒钟内,“神 舟三号”飞船的动能___增__大______ , 重力 势能___增__大______ ,机械能 增大 。 (均填“增大”、“不变”或 “减小”)。
要 刻度尺 和 弹簧测力计 。
2
(4)安装好滑轮组,记下 钩码 和 弹簧测力计 的位置,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升高,记下 钩码上升高度h , 并从弹簧测力计得出 拉力F 的值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 距离 s 。
(5)设计表格
钩码重 弹簧测力 钩码上升高 绳端移动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 G/N 计示数F/N 度h/m 距离s/m W有/J W总/J 率η
的球从同一高度落下,打到木桩上,看木桩插入的深 度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初中物理《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创新案例

初中物理《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创新案例摘要:在以往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测量机械效率中存在的困难:学生很容易混淆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倍数关系,用一把刻度尺在拉动的过程中很难同时准确的测量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也就很难准确的得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倍数关系;在测量拉力时要求匀速拉动绳子的自由端时,很难保证人为拉动时是匀速的,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很难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的情况下准确的读出拉力的大小。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传统实验室中用到的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改进和创新后的实验器材便于操作,并且读数稳定,实验结果准确,便于学生理解。
关键字:实验创新在以往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测量机械效率中存在的困难:学生很容易混淆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倍数关系,用一把刻度尺在拉动的过程中很难同时准确的测量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也就很难准确的得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倍数关系;在测量拉力时要求匀速拉动绳子的自由端时,很难保证人为拉动时是匀速的,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很难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的情况下准确的读出拉力的大小,从而影响了滑轮组机械效率测量的准确性。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传统实验室中用到的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改进和创新后的实验器材便于操作,并且读数稳定,实验结果准确,便于学生理解。
本文将从《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实验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
二、实验改进及创新:实验装置的改进:上图(1)为书中的实验装置,此装置中用了一把刻度尺同时测量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且距离两个物理较远,因此不能准确的进行测量,很多情况下只能大概的测一下,会使h和s的值不准确,并且人工手动要做到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不好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实验报告单
实验题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刻度尺
探究过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
在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其机械效率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在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其机械效率主要与有关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
2.按照图12.3-2安装滑轮
组,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
力计的位置;
3.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
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
表格;
4.算出有用功W
有
、总功W
总
、
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
5.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
实验。
评估:
⑴在三次实验中测得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样吗?
⑵在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其机械效率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