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人)

3、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 增大有用功所占的比例:额外功一定时,增加有用功
减小额外功所占的比例: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思考题”: 4、使用省力的机械能否省功?
不能 5、机械效率与机械是否省力有关吗? 是不是越 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呢? 机械效率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 并不是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6、使用滑轮组来测量机械效率时,若没有 刻度尺,能否测量出机械效率呢? F F2
W有
W总 =W有/W总
1、对于同一个机械,如果使用情况不同, 机械效率相同吗? 有何特点呢? 为什么?
不相同。 对于同一个机械,机械的自重和摩擦不变, 所以机械的额外功不变 所挂的重物越大,有用功越多,则有用功所 占的比例越大
“议一议”: 2、对于不同的机械,如果所挂的重物相同,那么 为什么? 机械效率会相同吗? 所以,对于不同的机械,如果所挂的重物相同, 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越小,额外功就越小,机 械效率越高。
总
(3)因为 W有用 < W总 所以,ŋ < 1
实验步骤
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坡度的关系 1、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
2、把小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
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木块上升的高度h;
Hale Waihona Puke 3、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2.
记录数据
斜面倾 木块重量 斜面高度 拉力 G/N F/N 斜程度 h/m 斜面长 有用功 W有/J s/m 总功 W总/J
1、有用功: “W有用” 机械对外所做的有利用价值的功 2、额外功:“W额外” 机械克服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 无利用价值的功 3、总功:“W总” 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三者关系: W总= W有用 + W额外 4、机械效率:“ŋ” (1)概念: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W有用 (2)表达式: ŋ = ×100 % W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准确的机械效率数值。
实验原理滑轮组是由一个或多个滑轮组成的机械装置,常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即:机械效率 = 输出功 / 输入功实际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摩擦损失:滑轮组中的滑轮和轴承之间会存在摩擦,导致能量的损失。
2.弹性变形:滑轮组中的材料会存在一定的弹性变形,同样会导致能量的损失。
3.能量转换时的热损失:能量在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热,从而损失部分能量。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1.滑轮组实验装置:包括滑轮、轴承、轴等。
2.尺子:用于测量实验装置的尺寸。
3.动力学实验台:用于搭建实验装置。
4.测力计:用于测量输入力和输出力。
5.弹簧秤:用于测量输入力和输出力。
实验装置搭建1.将滑轮组实验装置固定在动力学实验台上,并确保装置稳固。
2.使用尺子测量滑轮组实验装置的尺寸,并记录下来。
测量输入力1.将测力计连接到输入力处。
2.拉动测力计,施加适当的力量,并记录下输入力的数值。
测量输出力1.将测力计连接到输出力处。
2.拉动测力计,施加适当的力量,并记录下输出力的数值。
测量位移1.使用尺子测量输入点和输出点的位移距离,并记录下来。
计算机械效率1.根据测量的输入力、输出力和位移,计算输入功和输出功的数值。
输入功 = 输入力× 位移输出功 = 输出力× 位移2.计算机械效率的数值。
机械效率 = 输出功 / 输入功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机械效率,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装置必须固定稳固,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在测量输入力和输出力时,要保持力量的方向和大小恒定。
3.在测量位移时,要准确地测量输入点和输出点的距离。
4.实验数据的测量要重复多次,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5.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受伤或造成实验设备的损坏。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组装滑轮组;
2、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会处理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新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
η=W
有用
总
×100%=
Gh
×100%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滑轮,钩码,细绳,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四、【实验步骤】:
1、校零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2、如图安装好滑轮组。
3、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10cm。
4、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和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并记录到1号中。
5、如上述实验,将钩码上升的高度改为15cm,并测量记录到2号中。
6、如上步骤,钩码数量增加,上升高度为10cm,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到3
号中。
7、如上步骤,钩码数量在此次增加,上升高度
为10cm,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到4号中。
五、【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论】:
1、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上升高度对滑轮的机械效率。
2、物体越重,有用功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 测定滑轮组板滞效用 姓名之阳早格格创做真验手段:(1) 教习组拆滑轮组(2)教会丈量滑轮组的板滞效用真验本理:测定滑轮组板滞效用是个间交丈量的物理量,根据板滞效用公式η= w有/w 总有Fs Gh =η真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验历程:1.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总沉力G2. 把刻度尺牢固正在铁架台上3. 按央供组拆滑轮组——一定一动、二定二动4. 弹簧测力计用横曲进与的力进与推绳子使沉物匀速降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共时分别记录绳端战物体正在刻度尺上的初终位子5. 安排表格并记录数据真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真验一)真验真质 次数123钩码沉力G/N钩码的初位子h1/m钩码的终位子h2/m钩码降下的距离h/m有用功W有/J推力F/N绳端的初位子s1/m绳端的终位子s2/m绳端降下的距离s/m总功W总/J真验论断:(1)共一滑轮组,所提下沉物越沉,板滞效用越___________.(2)单滑轮组战单滑轮组,提下共样沉的物体,相共的下度,___________滑轮组板滞效用大.(3)指出普及板滞效用的要领真验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计应横曲进与用力.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在匀速推动历程中读数.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钩码沉力该当用弹簧测力计丈量,而不是根据钩码的额定值估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刻度尺丈量s 、h ,应分别记录初终位子,供好值. (3)多次丈量的手段是举止一些需要的比较,利用不真足归纳法归纳顺序,而不是供仄衡.修议正在每一个组拆中:第(1)(2)次真验统造提下下度相共,与分歧的钩码数,比较滑轮组效用跟被提下沉物的闭系.第(2)(3)次真验与相共的钩码数,使物体降下分歧的下度,比较滑轮组效用跟被提下下度的闭系.真验训练题1、您正在干真验的时间,有不思索真验规划是可不妨矫正,怎么样矫正?2、小雪战小白正在“测滑轮组板滞效用”的真验中,所有组拆佳如图1所示的真验拆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战弹簧测力计的位子.(1)小白___________进与推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降下,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推力为0.5N ,共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下的下度为0.1m ,以上丈量准确无,他们意识到出现了过失,请您助闲找出本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滑轮组的板滞效用本质为__________.(4)若提下的钩码沉减少到6N ,则该滑轮组的板滞效用将_____________(选挖:“变大”、“变小”或者“稳定”).3、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正在10s 内把500N 的货品匀速普及2m ,正在此历程中推力所干的功是供正在此历程中:(1)工人师傅所干的有用功;第3题图图1(2)滑轮组的板滞效用.。
11.5(2)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11.5(2)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11、5机械效率(第二课时)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
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单滑轮组、双滑轮组、铁架台、细线、钩码,还要_______、_________等4、实验注意点:采用向上拉弹簧秤,在实验中,应该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应该___________方向上做_________运动 5、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因素有哪些?动滑轮重力、滑轮与绳子间摩擦、绳子重、被提升物的重力 6、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有用功一定,减少额外功。
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额外功一定,增加有用功。
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论(1)、对于同一滑轮组,额外功一定,所加重物越___,机械效率越高。
(额外功一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有用功一定),动滑轮个数越多越_____,越____,但机械效率越_____。
(动滑轮个数越多,_____越多)(3)根据的关系选择实验所用的滑轮组.8、如实验中缺少刻度尺,能否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同步训练】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同一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甲乙(2)请在方框中画出进行第一次实验的装置图(每个钩码重2N).(3)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图1 图2(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姓名 实验目的:(1) 学习组装滑轮组(2) 学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是个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 = w 有/w 总 有FsGh=η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1.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总重力G 2. 把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3.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一定一动、两定两动4. 弹簧测力计用竖直向上的力向上拉绳子使重物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同时分别记录绳端和物体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 5. 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验内容 次数 123钩码重力G/N 钩码的始位置h 1/m 钩码的末位置h 2/m 钩码上升的距离h/m有用功W 有/J 拉力F/N绳端的始位置s 1/m 绳端的末位置s 2/m 绳端上升的距离s/m总功W 总/J 机械效率η实验结论:(1)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相同的高度,______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实验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计 应竖直向上用力.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码重力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而不是根据钩码的额定值计算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s 、h ,应分别记录始末位置,求差值。
(3)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进行一些必要的比较,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而不是求平均。
建议在每一个组装中:第(1)(2)次实验控制提升高度相同,取不同的钩码数,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重物的关系。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预案示例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绳.二、教学过程1.提问:在学生预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2)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2.做好实验的几点说明.(1)钩码的重由钩码的质量用G=m·g算出.(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注意“匀速拉动”.测课本图14—10(甲)和(乙)两图中的拉力时,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数读出.(3)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可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拉弹簧秤,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细绳色点到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5)实验要严肃认真参照课本实验按要求去做.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6)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解.4.学生实验完毕,由几组报告实验结果.组织讨论课本上的“想想议议”.(五)布置作业:写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器材、步骤、记录有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结果(参照课本实验内容).教学反思内容总结(1)预案示例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绳.二、教学过程1.提问:在学生预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2)每个量怎样测量。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谢谢大家!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8日上 午11时 12分20.11.820.11.8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上午11时12分 39秒11:12:3920.11.8
•
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离 退休工 作的质 量和水 平。2020年11月上午11时12分20.11.811:12November 8, 2020
返回
在测量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果没有 刻度尺,(即:有钩码、弹簧秤、滑轮组、 铁架台、细绳),你能否测出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 不考虑绳子本身的伸长)
返回
•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1.820.11.8Sunday, November 08,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1:12:3911:12:3911:1211/8/2020 11:12:39 AM
拓展 反馈
课堂检测1
用某滑轮组测其机械效率时,所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列
物重/牛 4
物体升高的高/米 拉力/牛
0.2
1 .4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 米
0.8
(1)实验时应保持重物做__匀_速__直__线____运动;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___0_._8_______焦耳,
拉力做的总功为__1_1_._2____焦耳;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7_.1__%___。
结合本次实验请回答: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有
哪些?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
1、减小动滑轮的自重 2、减小机械间的摩擦 3、适当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姓名 实验目的:
(1) 学习组装滑轮组
(2) 学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是个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根据机械效率公式
η = w 有/w 总 有Fs
Gh
=
η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1.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总重力G 2. 把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
3.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一定一动、两定两动
4. 弹簧测力计用竖直向上的力向上拉绳子使重物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同
时分别记录绳端和物体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 5. 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验一) 实验内容 次数 1
2
3
钩码重力G/N 钩码的始位置h 1/m 钩码的末位置h 2/m
钩码上升的距离h/m 有用功W 有/J
实验结论:
(1)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相同的高度,______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用力.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码重力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而不是根据钩码的额定值计算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s、h,应分别记录始末位置,求差值。
(3)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进行一些必要的比较,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而不是求平均。
建议在每一个组装中:
第(1)(2)次实验控制提升高度相同,取不同的钩码数,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重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