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概论复习提纲
软件工程重要考点复习提纲

CH11、软件危机概念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危机体现在哪几方面?主要表现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两方面3、软件工程概念软件工程是知道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
4、软件工程7条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线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进取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5、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的3个基本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6、软件生命周期划分哪些阶段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
7、各阶段的基本任务软件定义: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及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估计完成该项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并且制定工程进度表。
软件开发:具体设计和实现定义的软件。
运行维护: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8、软件过程概念软件过程描述为了开发出客户需要的软件,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以及怎样做这些事以实现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目标。
9、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瀑布模型、快速圆形、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10、瀑布模型有哪些特点(1)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2)严格地规定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3)要去每个阶段交出的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质量保证小组的仔细验证。
11、在软件生产中为什么强调管理CH2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从那些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3、系统流程图的作用4、数据流图的作用利用它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作为分析和设计的工具。
软件工程复习纲要

1.软件=程序+数据+文档2.软件的特点:抽象性,可复制性,无折旧,受硬件制约,未完全摆脱手工工艺,开发费用高。
3.软件发展的三个时期:早期(60年代之前)程序设计阶段,第二代(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程序系统阶段,第三代(70年代中期之后)软件工程阶段。
4.软件危机的产生:20世界6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大型软件的要求提了出来,然而软件技术的进步一直未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大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复杂程度高、研制周期长、称缺性难移保证的难题。
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办法,致使问题堆积起来,形成了人们难以控制的局面,出现了“软件危机”。
5.软件危机的两个主要问题: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6.解决软件危机:技术措施>消除错误的概念和做法,使用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组织管理措施>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而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7.软件工程的四个阶段:传统的软件工程、对象工程、过程工程、构件工程。
8.软件开发技术研究的范畴:·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工具及环境·软件管理技术:包括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激励等。
9.软件工程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10.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定义(问题定义、11.软件过程的三层含义:12.CMM能力成熟度模型5个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13.软件开发方法: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14.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即可行性分析,按照各种有效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对拟建工程响度在技术上的先行性、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以及项目的实施等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
占总成本的5~10%。
1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去确定项目是否值得去解决,是否存在可行的解决方案。
17.影响成本估算的因素:软件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发所需时间、软件开发技术水平、软件可靠性要求、软件产品的规模及复杂度。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

软件质量的度量分类 成本-效应分析
第七章
掌握:
第11章
掌握: 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 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任务 软件配置管理的概念
1
2
演化模型 什么是演化模型? 首先针对一个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一个核心系统,然后用户使用该系统,提出精化系统郑家系统能力的需求,再根据用户反馈,实施开发的迭代过程。 特征: 多次迭代,每次迭代过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集成。 优缺点:减少了软件需求不明确而该开发带来的风险性,但费时费力。 适用范围:适合于需求不能完整定义的某些项目。 螺旋模型 什么是螺旋模型? 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起来,在此基础引入增加了风险分析。 特征:加入了风险分析。 优缺点:减少了软件开发的风险,但成本高,过程复杂。 适用范围:适合于大型软件的开发。
商务风商业计划书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Cຫໍສະໝຸດ NTENTS目录壹
贰
叁
第五章
掌握: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因素 第六章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一一、、 授授课课的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11.. 基基本本概概念念((11)) 有有关关““软软件件工工程程””的的基基本本概概念念11))软软件件工工程程的的诞诞生生那是1968……22))软软件件危危机机计计算算机机软软件件开开发发和和软软件件维维护护过过程程中中所所遇遇到到的的一一系系列列严严重重问问题题统统称称为为““软软件件危危机机””。
概括地说,软件危机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满足人们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如何维护软件,使它们持久地满足人们的要求。
33))软软件件包含与数据处理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以及相关文档的智力创作称为软件(计算机)。
文档是描述程序开发过程的,是智力创作的真实记录,是创作活动的历史档案和结晶。
软软件件由由计计算算机机程程序序,,数数据据结结构构和和文文档档组组成成。
计算机程序执行特定的功能;数据结构是程序运行所需的数据;文档是描述程序开发、使用和维护的资料。
44)) 软软件件工工程程的的概概念念采采用用工工程程学学的的原原理理来来管管理理和和从从事事软软件件的的开开发发和和软软件件维维护护,,称称为为软软件件工工程程。
(工程学: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55))软软件件质质量量的的基基本本概概念念(a )软件质量的定义与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需求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性的全体。
具体来说:1)软件产品中能满足给定需求的性质和特性的总体;2)软件具有所期望的各种属性的组合程度。
(b )软件质量特性(1)功能性: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2)可靠性: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3)易用性: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4)效 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5)维护性:软件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

1.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阶段的参与人员有哪些?需求分析用户、管理人员、分析人员、软件开发小组成员2.在软件详细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工具有哪些?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问题分析图)、判定表&判定树、PDL等、Jackson方法3.白盒技术测试技术有哪些?(5.3-5.4)a)单元测试b)逻辑覆盖i.语句覆盖ii.判定覆盖(分支覆盖)iii.条件覆盖iv.判定/条件覆盖v.条件组合覆盖c)控制结构测试i.基本路径测试ii.条件测试iii.数据流测试iv.循环测试4.黑盒技术测试方法有哪些?(5.5-5.6)a)等价划分b)边界值分析c)错误推测d)验收测试e)集成测试5.软件生存周期的活动中,哪个阶段要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概要设计阶段)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的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务求分析软件开发: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6.什么是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个项目开发架构,开发过程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阶段顺序展开的,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直到产品发布和维护,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
如果有信息未被覆盖或者发现了问题,可以“返回”上一个阶段并进行适当的修改,项目开发进程从一个阶段“流动”到下一个阶段,7.什么是ER模型?实体联系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的高层描述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或模式图,它为表述这种实体联系模式图形式的数据模型提供了图形符号。
8.什么是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一种演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兼顾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的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严格监控。
螺旋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使软件在无法排除重大风险时有机会停止,以减小损失。
同时,在每个迭代阶段构建原型是螺旋模型用以减小风险的途径。
螺旋模型更适合大型的昂贵的系统级的软件应用。
9. 什么是喷泉模型?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采用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项目。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篇:软件工程复习提纲《软件工程》课程要点λ每章教学课件中的“本章小结”列出了需要掌握的内容λ教学过程中的例题和习题也是课程重点一、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概述1.概念:(1)软件的概念(组成成分、作用);(2)软件危机的含义、表现、产生原因(客观、主观)(3)软件工程学科包括的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4)软件生命周期的含义、组成阶段及各阶段主要任务2.需理解的问题:(1)软件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2)开发一个软件项目包括哪些基本的步骤?每一步骤完成哪些工作?(3)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生命周期模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二、结构化分析-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1.什么是软件需求?需求分析过程(步骤)?2.需求分析模型:(1)功能模型(数据流图DFD)的含义、描述符号、画法步骤及规则(2)数据模型(E-R图)的作用(3)行为模型(状态转换图)的作用(4)数据字典的作用三、结构化设计1.软件设计的任务?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分析的区别和联系?2.软件设计遵循的基本原理及规则:(1)模块化的含义、如何划分模块(降低成本、提高独立性)?(2)抽象与逐步求精的含义、二者间关系如何?(3)信息隐藏的含义(4)如何完善软件结构(深度、宽度、扇入、扇出、作用域、控制域)? 3.模块独立性:(1)模块独立性含义?(2)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耦合的分类、含义及应用;内聚的分类、含义及应用。
4.概要设计(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1)概要设计的任务?(2)数据流图的类型及特征(变换型、事务型)(3)变换分析设计方法的应用(步骤)(4)事务分析设计方法的应用(步骤)4.详细设计(过程设计)(1)详细设计的任务(2)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特征(3)详细设计结果的描述工具: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PDL、判定表四、软件测试1.软件测试基础(1)软件测试的含义和目的?(2)测试用例的内容(输入数据、预期输出结果)?(3)主要测试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的含义?2.主要的白盒测试技术及应用-------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方法? 3.主要的黑盒测试技术及应用-------等价类法? 边界值分析法?4.软件测试的过程?(1)单元测试(采用的测试方法;测试内容)(2)集成测试(采用的测试方法;测试内容;模块组装策略)(3)确认测试(采用的测试方法;测试内容;α测试与β测试?)(4)辅助模块的含义及作用(驱动模块、存根模块?)五、面向对象方法学基础 1.基本概念:(1)对象的含义及特点?(2)类的含义?类与对象的关系?(3)消息及消息传递的含义及作用?(4)继承的含义?多态性机制?2.面向对象建模技术中的三种模型及各自作用?3.对象模型及描述(类图):对象(类)的图形表示;关系(关联、聚集、继承)的图形表示; 4.事件追踪图、状态图、用例图的作用六、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过程1.面向对象分析(OOA)的任务?OOA的基本过程?2.面向对象设计(OOD)的主要任务?OOD与OOA的区别和联系?3.OOD模型的组成(四部分)及内容?七、软件维护1.软件维护的含义及类型? 2.软件维护过程?--------------- 课堂练习题目一、填空题1.软件主要包括程序、和三部分内容。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20160615)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Chapter11.开发文档都有哪些?用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明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3.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有何现实意义。
4.怎样理解ISO9000的文档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三者有何联系和区别?5.怎样理解CMMI,如何用CMMI去管理软件企业?6.是否存在这一种现象:搞系统软件的公司不需要采用CMMI和ISO9000模式?CMMI和ISO9000模式只适用于搞应用软件的企业?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又为什么?7.软件工程与信息系统工程有何异同?8.怎样理解元数据?Chapter21.为什么要选择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模型与软件生存周期有什么关系?2.简述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迭代模型、原型模型的优缺点。
3.软件公司的ISO9000或CMM管理体系与软件开发模型有关吗,为什么?4.你对“生存周期模型裁剪指南"有什么看法?5.“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开发选用什么开发模型合适?Chapter31.立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2.立项建议书的编制者为什么主要是软件公司的市场销售人员,而不是开发人员?3.什么叫风险分析,技能风险与技术风险有何区别?3.合同、任务书、立项建议书三者有何异同?有何关系?4.对软件项目和产品的“功能、性能、接口"三项指标如何理解?Chapter41.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什么,需求分析的难点在哪里?2.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有哪几条?3.为什么说需求分析是面向流程的?4.解释术语:元数据、实体、中间数据.5.用户需求报告与需求规格书有何差异?6.需求描述有哪几种工具?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1.简述软件策划的步骤.2.简述软件策划的方法。
3.简述对软件工作产品规模进行量化估计的方法。
4.软件工作产品和软件产品有何异同?5.名称解释:直接人工、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不可预见费用。
6.怎样理解软件中的度量,它有何作用?Chapter61.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有何区别?2.怎么理解“软件概要设计是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或系统架构设计”?3.模块实现设计包括哪些内容?4.为什么软件设计要遵守“抽象、分解与模块化、低耦合高内聚、封装、接口和实现分离”的设计原理?Chapter71.简述UML的优缺点。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

1 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方法(1)原因: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有关,这是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则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有关,这是主观原因.(2)方法:既要有技术措施(包括方法和工具),又要有组织管理措施2 软件生命周期阶段(1)可行性研究(2)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4)编码(5)软件测试(6)软件维护3 常见软件开发模型(1)瀑布模型(2)原型模型(3)增量模型(4)螺旋模型(5)统一软件开发过程4 软件需求分析目标和任务(1)目标:研究用户需求,得到目标系统的需求定义(2)任务:1确定目标系统的具体要求2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5 需求分析步骤(1)获取需求,识别问题(2)分析和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3)需求分析的复审6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符号:(1).正方形或立方体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2).圆角矩形或圆形代表数据处理;(3).开口矩形或两条平行横线代表数据存储;(4).箭头表示数据流,即数据流动得方向.7 实体-联系图(E-R图)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实体。
用矩形框表示实体;(2).关系。
用菱形框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3).属性。
用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实体(或关系)之间的属性。
8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1)抽象与分解(2)模块化和信息隐藏(3)模块独立性9 耦合和类聚的分类:(1)耦合:1数据耦合,2控制耦合,3特征耦合,4公共环境耦合,5内容耦合(2)内聚:1偶然内聚,2逻辑内聚,3时间内聚,4过程内聚,5通信内聚,6顺序内聚,7功能内聚10数据流图中数据流的分类: 变换型数据流和事务型数据流11 如何高质量的完成详细设计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设计目标系统,得出新系统软件的详细规格,同时要求设计出规格简明易懂,便于下一阶段用某种程序语言在计算机上的实现(2)任务:①算法过程的设计,②数据结构的设计,③数据库物理设计,④信息编码设计,⑤测试用例的设计,⑥其他设计,⑦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12结构化程序设计通常采用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13 软件测试的分类(1)根据程序是否运行分为:静态分析,动态分析(2)测试数据的设计依据分为:黑盒测试,白盒测试14 黑盒测试含义及分类(1)含义:又称功能测试,,是以用户的观点,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测试的,不涉及程序的内部结构(2)分类: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因果图法15 白盒测试含义及分类(1)含义:按照程序内部逻辑结构测试程序,检验是否程序能够按照规定正常运行(2)分类:覆盖测试,功能性测试,结构性测试(3)16 软件测试步骤(1)单元测试(2)集成测试(3)确认测试(4)系统测试17 软件维护的种类(1).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18 软件维护的策略(1) 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19 软件维护的过程(1)建立维护机构(2)用户提出维护申请并提交维护申请报告(3)维护人员确认维护类型并实施相应的维护工作(4) 整理维护记录并对维护工作进行评审(5)对维护工作进行评价20 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1)可理解性(2)可测试性(3)可修改性21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用一组专用符号描述软件规模的语言,这些符号统一、直观、规范,可以用于任何软件开发过程22. UML分为结构图和行为图,其中共有六种结构图和七种行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