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一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1《公平正义的价值》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1《公平正义的价值》说课稿8.1《公平正义的价值》说课稿说教材《公平正义的价值》是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与》第一框题,起着开启全课的作用,主要阐释公平和正义的内涵,以及公平正义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体会到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
本课由引言和和两目内容组成。
引言揭示出法治与公平正义的内在关联,提出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的保障,即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公平正义。
最后,结合本课的重点内容提出核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并进行思考第一框“公平正义的价值”,主要阐述公平和正义的内涵,以及公平正义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体会到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
第一目“认识公平”。
有三层意思:其一,公平的含义;其二,公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其三,公平的价值。
首先,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第二目“正义的力量”。
有三层意思:其一,正义的含义;其二,正义的要求;其三,正义的价值。
说学情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在人的一生当中不管在心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心剃头展具有变化大、周期短的特点,并且充满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等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对一些非公理的行为认识不清,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这一根本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引导学生分辨是非、行善扬善、伸张公理。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公平公理的含义和意义二、能力目标1.提高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2.对公平与不公平征象的独立判断能力,以及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3.提高正确对待公理、非公理行为的能力三、情绪、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平感、正义感2.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平和正义的意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1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1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公平正义的价值》从公平的涵义、维护公平的意义、国家为维护公平采取的措施以及青少年要维护公平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平的含义,知道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国家在维护公平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青少年要维护公平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公平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公平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对于公平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还缺乏实践的经验,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平的含义,认识到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了解国家在维护公平方面采取的措施,知道青少年要维护公平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维护公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平的含义,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国家在维护公平方面采取的措施,青少年要维护公平的原因。
2.难点:公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青少年如何维护公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提高维护公平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相关案例材料3.多媒体教学设备4.课堂讨论指南5.作业布置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公平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平?为什么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那么重要?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公平和不公平的现象,讨论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公平?国家为维护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青少年如何维护公平?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总结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明确青少年要维护公平的责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一. 教材分析本课《维护公平正义》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八课的内容。
教材从公平的内涵、公平的重要性、国家为维护公平采取的措施以及青少年要维护公平等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公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理解国家为维护公平所采取的措施,树立公平意识,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公平正义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公平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国家为维护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此外,学生在面对不公平现象时,往往缺乏维护公平的勇气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提高他们维护公平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内涵,认识到公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国家为维护公平采取的措施,增强对国家法治建设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提高学生面对不公平现象时,敢于维护公平、采取合法手段维护公平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平的内涵、公平的重要性、国家为维护公平采取的措施。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意识,提高维护公平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国家为维护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维护公平,提高面对不公平现象时的应对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便于学生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公平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平?为什么我们要维护公平?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公平的重要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一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第一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第一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认识到公平正义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和法治基础知识,对于公平和正义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公平正义的深层次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具体维护公平正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从感性向理性转变,对于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能力逐渐增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认识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分析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护公平正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平正义,学会维护公平正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公平正义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公平正义的概念和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概念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1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学设计文本式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第1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文本式目标感知1.知识目标懂得公平的含义,明确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理解正义行为的含义,认识正义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明辨社会生活中的公平正义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公平意识,正确看待公平对社会的影响;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正确看待公平正义的价值。
重难点感知,重点理解公平和正义的含义。
难点明确公平正义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认真研读新课标、考试说明和教材,精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广泛查阅资料、搜集教学资源;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案例,设计教学活动,精心编制教案;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自学本课时内容,在有疑问之处做出标记;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公平正义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结合图片中文字描述,谈谈你对公平正义的理解。
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向往公平,还期待和追求正义。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公平正义的价值”。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认识公平活动一:阅读故事,分享交流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善良,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
探究:(1)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2)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
答案提示:(1)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平均分配这四锭黄金。
(2)通俗地说,公平就是处理事情时坚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做到一视同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公平的含义。
) 活动二:阅读新闻,探究问题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要规范编班行为,学校实行师资均衡配置、学生随机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义变相编重点班。
但是开学在即,广州市不少学校为了分好班,各出奇招。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

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总结:正义的价值
【回答】
个人的发展受到影响,心灵产生创伤,对人失去信任,报复他人和社会。。。
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社会道德滑坡,人与人失去基本的信任。。。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一框
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
课题
公平正义的价值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公平的含义、作用及要求;
2.理解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的要求和价值;
3.树立正确的公平管和正义观,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重点
公平的作用;正义的要求及价值
难点
公平的作用;正义的要求及价值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二、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公平通常指基于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注意:公平≠平均,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环节二:新闻再现
视频“高考志愿被篡改”
问:
1.这种损害公平的行为会给梁某以后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分黄金
问:假如你是这位父亲或其中一位儿子,你觉得怎样分配才公平?
过渡:什么是公平,公平又什么作用,正义的含义、作用、要求是什么。本节课我们学习“公平正义的价值”。
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案

结束语:播放我是演说家罗天的演说视频。
在富有感染力的演说后再一次提升,让学生对社会报以公平,以努力回报社会。
非常富有感染力的演说,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一场公平的考试对人生对国家的意义,总结整课提升情感,让学生对社会报以公平,以努力回报社会。也为下节课做铺垫。
教学设计
课题: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第一课时
《公平的价值》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1课时
授课者:李文安
单位:天津市东丽中学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公平意识,正确看待公平对社会的影响。
2.知识目标
懂得公平的含义,明确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3.能力目标
明确公平是一种态度或行为方式,提高对公平内涵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授课时间正值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所以我充分利用这样一个话题引入,将传统文化教育植入课堂,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在分粽子和包粽子比赛的活动中理解公平,在国家实例、身边实例、自身实例中层层体验公平对于国家和我们每个人的意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我只是一个引导者,课堂的主体主角是学生。
活动一:分粽子品公平
学生分为四组,教师准备五个粽子,让学生分配。
学生探讨分粽子的方法,方法不唯一,大家认可即可。
通过学生探讨分粽子的方法,发现很难而且方法很多,体会公平是什么?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认识到没有绝对的公平。
活动二:包粽子比公平
公布规则,师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比赛。
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法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知行统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价值》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公平正义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平正义。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公平正义的价值,提高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对公平正义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道德行为不够规范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和价值;2.培养学生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和行为;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平正义的含义和价值;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公平正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公平正义的价值;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4.道德教育法:结合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2.设计讨论探究题目;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4.制定教学评价方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材料,展示不公平现象,引发学生对公平正义的关注。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公平正义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师提问:“案例中的不公平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公平正义对这个现象有什么影响?”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探究题目,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公平正义的含义和价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非正义行为②违法行为③危害社会的行为④公平获取财富的经.打击非法传销,有利于(A)
①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②伸张社会正义③对受害者予以援助④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公平的内涵、公平的意义、正义的内涵、正义的意义。
洪祥九年制学校文科教学案例与设计
课题
8.1公平正义的价值
主备
课人
同学科
教师
总课
时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公平的内涵及意义。2.正义的内涵及意义。3.理解公平与正义的内在关联性。,
能力
目标
通过列表分析、合作採究等万式, 引导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及意义,树立公平正的理念。
情感
目标
通过学习公平正义的内涵及意义,从内心深处向往公平正义,明辨公平正义,崇尚公平正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举措体现了什么理想和价值观念?
提示:公平正义。
(2)实施《“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有何意义?
提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课堂练习
六、作业布置
复习巩固本课时知识点。
板
书
设
计
认识公平
公平正义的价值{
正义的力量
课
后
反
思
组长签批
1.公平有丰富的内涵,包括(A )
①权利公平②规则公平③机会公平④绝对公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下列对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认识正确的是(D )
1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教学重点
公平和正义的意义。
教学难点
公平和正义的内涵。
教学策略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授课时数
1
教学手段与教具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检查复习情况
请两个学生冋答问题。(如何践行)
二、课堂导入
2019年农村改革精准扶贫,贫闲残疾人新增两大专项补贴,农村的残疾人朋友有大专项补贴可拿,领取的烺髙数额比个别地方的低保还要多1000元。这一措施,有利
3.我国农村实行精准扶贫,贫困残疾人新增两大专项补贴。这一举措(D )
①有利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②有利于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年非法传销达到猖狂的程度。8月1日,常德市××局向媒体宣布:经过五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在哈尔滨、沈阳等地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常德市××局成功破获了“中券资本”、“国盟资本”特大网络传销案,冻结银行卡300余张,扣押现金及财务折款5亿元,抓获王某禹等主要犯罪嫌疑人25人,其中王某禹、柴某等6名主要骨干成员已被常德市人民××院依法批准逮捕。据此做4〜5题。
2.正义的内涵和意义: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意义: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活动四:合作探究。
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量将达到2019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
于提高贫困残疾人群的生活水平,促进他们早日摆脱贫困,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据此导人新课。
3.课堂活动
活动一:学生自学。
出示课件《自学提纲》,让学生粗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公平的内涵是什么?2.公平有何意义?3.正义的内涵有哪些?4.正义有何意义?
活动二:学生交流
活动三:重点讲解:
1.公平的内涵和意义: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