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谱技术及其应用word精品

合集下载

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质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质量-电荷比(m/z)比率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结构,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量,检测样品中的元素和同分异构体等。

本文将介绍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原理质谱分析技术分为质谱仪和质谱检测器两部分。

质谱仪的主要部分由电离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它们的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进行调整。

在样品进入电离源后,会被电离成带电荷的离子,然后以不同的速度/能量/方向进入质量分析器。

在分析过程中,分析器会根据离子的m/z比率,将离子分离并聚焦在不同的位置,之后被探测器检测到。

二、应用1. 检测化学元素质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化学元素。

例如,元素化学分析中,电弧放电等方法可以将物质原子激发成离子态,然后再用质谱仪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物质中某种元素所含的量和种类。

2. 和生物学相关的研究质谱分析技术也被用于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

一些科学家利用质谱技术分析细胞样品中的蛋白质,这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蛋白质分子的序列,结构和交互方式,以及其在细胞内的生化功能和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3. 确定化合物的种类和结构质谱分析技术可以被用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化合物的结构。

例如,在有机化学中,利用电喷雾质谱等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同分异构体等。

4. 离子迁移与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质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气体相反应动力学,对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和不同反应物的选择性等有较高的解析度。

5. 环境检测以气振动电子杆质谱法为例,质谱分析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环境检测中,可以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水中的重金属、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等。

三、结论质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分析物质中的成分和性质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分析精度和分析速度。

质谱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必将为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简述质谱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简述质谱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简述质谱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 质谱的工作原理质谱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中化学元素的相对丰度和原子或分子的结构的分析技术。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采样质谱分析的第一步是采样。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需要根据不同的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气相微量采样和液相微量采样。

1.2. 电离采样后,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需要被电离成带电离子,以便通过磁场分离不同的质荷比。

常用的电离方法有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和电喷雾电离。

1.3. 分离在质谱仪器中,应用磁场或电场将带电离子分离成不同的质荷比。

这种分离过程称为质谱分析的核心部分。

分离后的离子会进入到一个称为质量分析器的扇形或环形区域。

1.4. 检测分离后的带电离子被检测器捕获并转换成电流信号。

这个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就可以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

2. 质谱的应用质谱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特异性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2.1. 环境分析质谱技术可以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例如大气颗粒物、水中的污染物和土壤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它可以提供快速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并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2. 药物分析质谱在药物分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药物的鉴定、定量和代谢研究。

通过质谱分析,可以确定药物的结构以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为药物研发和治疗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2.3. 食品安全质谱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和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2.4. 生物医学研究质谱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等研究领域,帮助科研人员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从而开展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等工作。

2.5. 爆炸物检测质谱可以被应用于爆炸物检测领域。

由于爆炸物的独特化学特性,质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爆炸物的存在和类型,为安全防范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

化学分析中的质谱技术应用

化学分析中的质谱技术应用

化学分析中的质谱技术应用质谱技术是当今化学分析领域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分子中原子的相对质量比进行检测,实现了精准、快速、高效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本文将探讨质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待分析物质,通过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分解成离子,然后利用静电场或磁场进行分选,最终通过检测和计算出离子的质量和数量,实现对待分析物质的分析。

质谱分析中常用的离子化方法有电子轰击、化学电离和电喷雾等。

在静电场或磁场种离子得到排列与分离,并于检测系统中转化为质谱信号,从而得到分子的质量信息。

二、质谱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 定性分析质谱技术是化学分析中最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质谱图谱中的特征峰和分子离子分裂谱,可以确定分子的组成和结构,通常用于物质鉴定和成分分析。

2. 定量分析质谱技术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在得到分子的定量质谱信号后,结合对待分析物质的标准曲线,可以准确地确定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3. 环境监测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质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微量元素等成分。

此外,还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气体成分等。

4. 食品安全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致癌物质等有害成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5. 医学诊断质谱技术在医学诊断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质谱技术可以检测人体中的代谢产物、脂质代谢、肝功能等,为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三、质谱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分析化学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质谱技术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1.高分辨质谱高分辨质谱技术是质谱技术的新一代发展方向。

它通过提高仪器的质量分辨率,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分析结果,尤其是在超微量成分的分析中,效果更为显著。

2.联用技术质谱技术与其他仪器联用,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化学信息。

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及新技术研究

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及新技术研究

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及新技术研究质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进行分子结构的分析,确定质量和数量等相关参数。

在生物、化学、环境等领域,质谱分析技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世界。

一、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生物领域是其中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生物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拥有体内活性、结构复杂等特点,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检测。

利用质谱分析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生物药物进行结构分析,研究其特性和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除了生物领域,化学领域是另一个应用质谱分析技术的领域。

化学品在生产、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中,都会产生各种化学分子和化合物,这些物质的安全性和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

而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对化学品进行分析,判定其存在的物质类型和数量等信息,为环保和人类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新技术研究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质谱分析技术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技术研究方向。

目前,质谱分析技术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对大分子复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等。

为此,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引入聚合物质谱、超静态质谱、离子迁移技术等新技术。

聚合物质谱是一种新型的质谱分析技术,主要通过对聚合物结构进行分析来实现对聚合物的定性定量。

与传统技术相比,聚合物质谱可以进行高效的特征分析,而且对样品的标记没有太多的要求。

超静态质谱是另一种新型的质谱分析技术,利用高分辨率的质谱仪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分析化合物,还可以研究物质在空气和水中的分布规律等。

离子迁移技术是一种基于离子迁移的分析技术,通过对药物、食品等的离子迁移行为进行研究,实现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之,质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新技术的推出,将会对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带来重要的突破和进步。

相信有了这样的推动和助力,质谱分析技术将成为更加高效、更加可靠的分析工具,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带来重大贡献。

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质谱技术简介质谱技术是对样品中化学元素、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离子含量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分析技术。

可以说,质谱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科学研究、医学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

质谱技术的历史质谱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当时英国物理学家汤普森在进行电子研究时首次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接下来的几十年,科学家们陆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质谱仪,如质谱行程管、磁扭曲飞行器等。

1960年代,薛定谔提出了“质谱仪第一原理”,质谱技术得以在基础理论上更加完善。

1970年代,质谱技术加速发展而成为独立的科学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化学、物理等领域中的科学研究。

质谱技术的主要类型质谱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轰击离子源是最早的离子源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高能量电子轰击固态或气态样品,产生快速电子、离子、分子以及中性粒子等。

这种离子源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用于分析有机、无机物质以及生物大分子。

2.电喷雾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离子源之一,其原理是将样品溶解于混合溶剂中,通过电场作用产生微滴,并在电子或激光作用下离子化。

该离子源具有产生离子多样、灵敏度高以及对复杂样品适用性好等优点。

3.热电离离子源热电离离子源是一种高温电子电离技术,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产物稳定以及检测效率高等。

该离子源广泛应用于质谱仪与分子束实验室等领域。

质谱技术的应用领域质谱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在大学科研中被广泛使用,还在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医学应用在医学领域,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分离、鉴定以及分析生物化学分子,如蛋白质、代谢产物等。

通过质谱技术的分析,可以在疾病早期进行检测,有效预防与治疗相关疾病。

2.环境监测在环境领域中,质谱技术被广泛用于空气、水、土壤等样品的化学分析和检测。

借助于质谱技术分析环境样品,能够对空气、水源及土壤污染的情况、影响程度等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质谱技术的原理及实际应用

质谱技术的原理及实际应用

质谱技术的原理及实际应用原理介绍质谱技术是一种基于粒子的物理性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离子化,并将离子按其质量-电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

质谱技术可用于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同位素比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等方面。

质谱技术主要由离子源、质谱仪和数据系统组成。

离子源负责将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态,常见的离子源包括电喷雾离子源、化学电离源和快速热脱附离子源等。

质谱仪则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对其进行分离和检测,常见的质谱仪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质量过滤器质谱仪和离子阱质谱仪等。

数据系统则负责处理和分析质谱仪所得到的数据。

实际应用化学分析质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结构、相对含量和同位素比例等信息。

通过质谱技术,我们可以对各种样品,如有机物、药物、环境污染物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化学分析。

此外,质谱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反应物,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

生物医学研究质谱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质谱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对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分子进行分析和鉴定。

例如,在蛋白质组学领域,质谱技术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样品中的组分和确定其修饰方式。

此外,质谱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样品中的代谢物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环境监测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分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元素。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评估环境污染状况、追踪污染源以及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例如,在大气污染监测中,质谱技术可以用于定量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物和无机元素,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变化规律。

食品安全监测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等。

通过质谱技术的应用,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快速、准确和灵敏的分析,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质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质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质谱法的原理与应用1. 前言质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质谱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质谱法是利用质谱仪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可以简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样品离子化:将待分析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离化,使其带电,一般采用电离技术,如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等。

•离子分离:将离子根据其质量-电荷比(m/z)分离,一般采用质量分析器(如质量分析和/或质子和电子泵(QQQ)),常见的质量分析器包括四极杆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等。

•离子检测:将分离后的离子进行检测,测量其相对丰度,并生成质谱图。

3. 质谱法的应用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准确性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分析。

3.1. 化学领域在化学领域,质谱法广泛应用于以下方面:•结构分析:质谱法可以通过质谱图提供物质结构信息,例如分子离子峰(M+)的测量可以确定分子的分子量,碎片离子峰可以推断分子的结构。

•化学反应机理研究:通过质谱法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中的中间体的形成和消失,从而推断反应机理。

•重金属分析:质谱法可以用于测定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如水体中的铅、汞、镉等,其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3.2. 生物领域在生物领域,质谱法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包括:•蛋白质组学:质谱法可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例如通过质谱图可以鉴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代谢组学:质谱法可以用于代谢产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例如尿液、血液中的代谢产物的检测。

•药物代谢动力学:质谱法可以用于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测定,帮助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3.3. 环境领域在环境领域,质谱法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物检测:质谱法可以用于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检测,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

•环境样品预处理:质谱法可以与其他分析技术相结合,用于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环境污染源溯源:通过质谱法可以分析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有助于环境治理和保护。

质谱的原理及应用

质谱的原理及应用

质谱的原理及应用1. 质谱的基本原理质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它利用离子化技术将待测物质转化为离子,并通过对离子进行分析,得到物质的分子结构、组成和质量信息。

质谱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离子化、离子分离、离子检测和质量分析。

1.1 样品离子化样品离子化是质谱的第一步,常见的离子化方法包括电离和化学离子化。

电离通常采用电子轰击、电子喷雾和激光离化等方法。

1.2 离子分离离子分离是质谱的关键步骤,通过施加电场或磁场,可以将离子按照质荷比进行分离。

常见的离子分离方法包括质量过滤、离子阱和飞行时间法等。

1.3 离子检测离子检测是质谱的关键环节,常见的离子检测方法包括电子增强器、多极杆和检测器等。

离子检测器会将离子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信号处理。

1.4 质量分析质量分析是质谱的核心内容,通过质谱仪器对离子进行质量分析,可以得到物质的质量谱图。

常见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质谱仪、质谱图和质谱库的利用。

2. 质谱的应用领域质谱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2.1 生物医药领域质谱在生物医药领域中主要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蛋白质组学和分子诊断等。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分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和代谢酶等,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此外,质谱还可以用于分析蛋白质组的组成和结构,帮助研究蛋白质功能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2 环境监测领域质谱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主要用于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对空气、水体、土壤等中的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有助于环境质量评估和环境治理。

2.3 食品安全领域质谱在食品安全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和毒素等。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2.4 新能源领域质谱在新能源领域中用于催化剂研究、电池材料分析和新能源开发等。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研究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反应机理,评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质谱技术及其应用摘要:质谱分析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环境,能源,医药,运动医学,刑事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

本文对质谱仪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叙述了质谱仪的发展过程,对质谱仪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质谱仪应用发展1质谱技术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

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法相结合是分离科学方法中的一项突破性进展。

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普适性方法。

1.1质谱原理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质荷比(质量-电荷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

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1.2质谱技术的发展1910年,英国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汤姆逊研制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质谱仪器。

这台质谱仪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一质谱学的开创。

第一台质谱仪是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的。

阿斯顿用这台装置发现了多种元素同位素,研究了53个非放射性元素,发现了天然存在的287种核素中的212种,第一次证明原子质量亏损。

他为此荣获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1934年诞生的双聚焦质谱仪是质谱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此期间创立的离子光学理论为仪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双聚焦仪器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分辨率,为精确原子量测定奠定了基础1.3质谱技术的分类质谱仪器一般由样品导入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质谱仪种类非常多,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应用角度,质谱仪可以分为下面几类:1)有机质谱仪:由于应用特点不同又分为: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②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③其他有机质谱仪,主要有: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 ),傅里叶变换质谱仪(FT-MS)2)无机质谱仪,包括:①火花源双聚焦质谱仪。

②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

③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除上述分类外,还可以从质谱仪所用的质量分析器的不同,把质谱仪分为双聚焦质谱仪,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等。

2质谱技术应用由于质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分离和鉴定同时进行等优点,因此,质谱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化工,环境,能源,医药,运动医学,刑事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

2.1中药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1980年以来中药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由于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目前质谱尤其是串联质谱已成为中药代谢物研究和检测的重要工具。

药物代谢研究是药物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收集样品,用溶剂提取或柱色谱或高压液相色谱制备得到纯品,再进一步对原药和代谢物进行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等光谱分析,推断代谢物的结构。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大大节省了样品处理和提取工作,同时由于采用串联质谱检测和图谱解析可以了解母体药物的代谢产物。

22监测加工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及其水解产物:2007年7月,美国国家食品安全与技术中心开始使用配备了Thermo Scientific AccelaTM高速液相系统的TSQ Quantum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建立监测加工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及其水解产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

2.3食品丹麦罗斯基斯一实验室发明一种带有质谱仪的空调装置。

该装置可绘制产品中60多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可与农产品样品的质谱仪图谱进行对比,从而可得知这些农产品有无化肥与农药残留物,确认是否是不含化肥与农药残留物的真正绿色食品,从而可以识别流通领域中商贩给伪劣农产品贴上“绿色食品”的伪劣绿色食品。

国内自行研制的高分辨率ESI-TOF-MS分析从大豆毛油中萃取出来的磷脂,实现了国内首次用自制ESI-TOF-MS分析大豆磷脂中磷脂酞胆碱。

结果表明,利用ESI-TOF-MS共检测出了大豆磷脂中的52种磷脂酞胆碱。

2.4 医学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是一种新的蛋白质检测技术,与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等特点。

运用该技术制成的蛋白质芯片质谱仪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2.5地质伴随现代钻井技术的飞速发展,愈加要求录井公司能够提供更加迅捷的多方面录井资料,基于这种情况,法国地质服务公司开展了能够应用于现场的同位素质谱仪的研制工作。

该套仪器的研制,充分利用了同位素质谱技术的检测原理,为现场录井烃类气体检测增加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的同一化学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儿乎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气体的同位素得到具有相同质量分数的烃类气体质量浓度。

2.6分析细小气溶胶粒子美国Delaware大学Johnston等人研制出用作超细粒子分析的激光质谱仪,用激光烧灼法实时分析单个气溶胶粒子,粒子直径为10〜150nm,比现有同类仪器能测量的粒子直径小一个量级。

2.7钢铁生产质谱仪在钢铁厂成功用于高炉炉气分析、转炉炉气分析(BOS,BOF)、焦炉炉气分析、混合站气体分析等部门。

2.8汽轮机真空系统检漏国内经过几年来使用德国莱宝公司氦质谱仪检漏的经验表明,针对机组真空系统复杂、管道繁多且被保温难以检测的特点,在进行检漏前,应对机组的运行情况和性能指标作认真分析。

结合以往大、小修停机灌水试验,消缺情况概略地列出重点检漏部位,从而缩短检漏时间,提高查漏效率,捕捉重要漏点。

在对霍州电厂1号、2号机(100MW),柳林电厂1号机(100MW),榆社电厂1号、2号(100MW),神头第一发电厂4号(200MW)进行的检漏,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9环境、生物分析串联质谱技术作为分析混合物和分子结构鉴定的重要手段,很早以前已在大型质谱仪上得到应用,在两个前后串联的质谱/质谱仪中,前级质谱主要用于担任分离工作,在样品被电离后,它只允许被分析的目标化合物的母代离子碎片,经过碰撞裂解后,由第二级质谱分析裂解后产生的离子碎片。

由于上述过程的完成至少需要三个质量分离器串联而成,故在大型质谱仪上应用串联质谱技术成本较高,而且操作比较复杂,从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它不仅适用于复杂基体混合物的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利用得到二级质谱结果进行定量。

2.10地球化学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sotope ratio massspectrometers,IRMS) 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测定某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仪器。

在诸多领域中都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稳定同位素组成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通过研究其组成可以揭示地球化学过程中的诸多方面的信息。

所以IRMS技术和同位素一起作为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在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11地学、考古和生物医学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的联合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筹建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的一台3MV的多核素分析加速器质谱仪(Xi, an-AMS)及其样品制备系统以地学、考古和生物医学研究为主,多学科共享,近期以10Be和14C分析为主,且为尽快开展26AI和1291分析作技术准备。

正常运行情况下,每年分析2500样品,现代样品的14C测量精度优于0.5%,可达0.2 % —0.3 %, 10Be探测灵敏度可达10-15量级。

2.12载人航天由于阵列质谱仪在体积、质量、功耗等方面具有其它质谱仪无与伦比的优点,尤其是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正好满足载人航天以及长期宇宙飞行有效载荷越低越好的要求,决定了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地位,广泛应用于航天器舱内空气监控和医学气体监测、舱内污染物监测、航天员出舱活动、地面模拟试验以及其它宇宙探索等。

2.13刑事科技上面叙述了质谱仪能分辨同一元素的同位素,更能识别不同元素和化合物,只要是分析物质成分的场合都可应用在公安上物证检验,分析物证的成分,当然也在其应用范围之内但在公安物证检验技术上有其特殊要求所用的物证样品是微量的,甚至是超微量的样品是复杂的混合物。

一般分析法难于完成分析速度快准确率要求高质谱分析技术都能满足这些要求,迅速地判断所分析的物质名称此项技术对刑侦技术部门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3质谱技术展望进入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分析测试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和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不同,现代分析科学中,原位、实时、在线、非破坏、高通量、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低耗损一直是分析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方法。

电喷雾解吸电离技术、电晕放电实时直接分析电离技术和电喷雾萃取电离技术的提出,满足了时代的需要,满足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复杂样品的快速质谱分析打开了一个窗口。

便携式质谱仪是新型质谱仪的研究热点之一,便携式质谱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离子化技术、质量分析技术方面,检测器多采用Detech公司和SGE公司的商品化检测器。

为适应离子化技术、质量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高性能离子检测技术已迫在眉睫,而低噪音、高稳定性、宽质量范围、较低的质量岐视、长寿命、低成本将是离子检测技术发展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质谱和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是并列关系,暂时很少有交叉领域。

实际上,质谱和这些经典谱学方法之间的交叉,也是应该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

生物质谱可提供快速、易解的多组分的分析方法,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准确性好等特点,其适用范围远远超过放射性免疫检测和化学检测范围,生物质谱在检验医学中主要可用于生物体内的组分序列分析、结构分析、分子量测定和各组分含量测定。

4小结随着科技的发展,质谱仪技术也不断更新,发展越来越快,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几乎关系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质谱仪。

本文对质谱仪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对质谱仪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叙述错误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