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屋舍、方位、席次论《红楼梦中荣宁府宅的空间文化(欧丽娟)
《红楼梦》荣国府院宇布局研究评述

《红楼梦》荣国府院宇布局研究评述《红楼梦》荣国府院宇布局研究评述甄道元摘要:人们对《红楼梦》荣国府院宇布局的认识,存在着分歧。
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个人理解、作者增删的原因、传抄者之误等第三方因素。
针对个人认识上的分歧,有必要重新分析作者意图,重绘院宇布局图。
绘制的首要原则,是尊重文本,同时也要考虑传统文化、作者的写作风格与习惯、文本自身因素。
院宇布局研究,对版本学和成书过程,也能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红楼梦;大观园;沙盘;模型;平面图越来越多的与《红楼梦》相关的旅游景点,提出了制作《红楼梦》建筑沙盘模型的设想。
然而,目前人们对《红楼梦》建筑的研究,大多热衷于“大观园”的布局,而对贾府宅院的研究较少。
如戴志昂、杨乃济、徐恭时、曾保泉、张良皋等,所绘制的《红楼梦》布局图,主要倾笔于大观园的建筑布局,而对宅院只是略略一带。
笔者对涉及贾府宅院建筑物布局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只发现有苕溪渔隐等11家。
然这些研究,或因研究者对文本的理解问题,或困于传抄者的误抄,或受到作者“增删五次”过程中尚未理顺的困扰,而难以把握作者最终的创作意图,各家的研究结果,分歧较大。
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该11家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在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基础上,将成书过程的因素等也一并考虑在内,对作意进行分析,继而取各家研究成果之合理成分,重新绘制建筑布局图,力图更进一步地接近最终作意,以供从事沙盘模型制作的朋友们参考。
本文仅就荣国府宅院及与荣国府宅院相关的建筑,予以分析。
一、研究回顾1、苕溪渔隐的《痴人说梦》插图目前发现有关《红楼梦》建筑布局图最早的研究,是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苕溪渔隐的《痴人说梦》一书。
[1]书中所绘《红楼梦》建筑布局图四幅。
除一幅总图外,另三幅分别是宁国府、贾府宗祠、会芳园、贾赦宅图;大观园、梨香院、薛宅图;荣国府图。
每幅占一个叶面。
为方便阅览,笔者将其合为一张图(见图1)。
该组图虽比较粗糙,但基本能反映苕溪渔隐对《红楼梦》主要院落之间关系的理解。
漫话红楼梦中的贾府空间布局word资料18页

漫话红楼梦中的贾府空间布局"贾府"即"假府",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座封建府宅。
如果一定要深究它的方位,根据书中的描述,它只能坐落在同样是虚构出来的京都"长安城"里了。
那么"贾府"又位于"长安城"的什么位置?书中没有明确说明,只是隐约透露出一丝信息。
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进城往贾府来,是从东向西走;第十八回元妃省亲,诸姐妹分咏大观园景物,宝钗做题为"凝辉钟瑞"七律诗一首,开头写道"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芳园"即是"大观园",大观园坐落在京城里的西部,大观园是贾府的一个部分,因此贾府当然也就位于这座虚构的京都里的西部了。
顺便插上一句,历来都有书中的京都"长安城"是"北京城"还是"南京城"的争议。
笔者认为,既然《红楼梦》是一部小说,而非史记,所以我们只能分析创作素材的来源,而不能认定用这些素材创作出来的事物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某某。
从书中描述来看,著书者在创造京都"长安城"时确实运用了许多当时"北京城"的元素,但光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不能认定这座书中的都城就是当时的"北京城"。
(图1)贾府方位已明,现在笔者就用表格和图像的形式来还原贾府的建筑意象。
■建大观园前总平面布局(第一回至第十六回)a.贾府布局总说:对于贾府的分析先从整体入手,由整体到局部。
首先分析贾府的总体构成,通过列表的形式,先分析书中各信息点,最后综合成结论,这样简明清晰。
请看下表分析:府名书中文字描述点评贾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第二回)这段文字过去有许多文章认为是书中最早对于贾府的概述,实际上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并非如此。
《红楼梦》中的贾府与宁府比较研究

《红楼梦》中的贾府与宁府比较研究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描述了贾府和宁府这两个重要家族的生活和命运。
通过对贾府和宁府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家族背后的价值观、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地位的差异。
本文将从布局、人物关系、生活方式等方面来比较贾府和宁府。
一、布局设计1. 贾府贾府是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家族住所。
其整体建筑布局高度精心设计,分为前中后三重院落。
前厅通达办公区域和客厅,中厅作为家族起居场所,后厅则是供主人休息的私密空间。
2. 宁府相较之下,宁府的布局相对简约而迷离。
整体结构围绕着花园展开,建筑物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奇妙而神秘的感觉。
宁府的主人对于自然环境极为重视,因此花园中的各种景点和装饰物都精心布置。
二、人物关系1. 贾府在贾府内,几代人居住在一起,家族成员众多。
贾府主要由祖父、父亲及其子孙组成。
由于它是大家族的家庭住所,人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纷繁。
2. 宁府相比之下,宁府的人物关系相对简单。
主要有宁国府主以及他的夫人和两位儿子。
由于宁府在民间有"行香子"的传说,因此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神秘感和超自然色彩。
三、生活方式1. 贾府贾府是一个典型的富豪家族,生活方式奢华而讲究礼仪。
贵族们过着富丽堂皇、饮食美味、娱乐丰富的生活。
家里有专门的厨房和仆从来提供食物及日常服务。
2. 宁府宁府则更加注重精神层面上的享受。
主人善于诗文书画,生活雅致典雅。
在宁府的花园中,走廊和小园子多达数百间,主人经常在其中漫步、吟诗作画。
结论通过对贾府和宁府进行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两个家族在布局设计、人物关系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贾府富丽堂皇、人员众多,象征着荣华富贵;而宁府则以其简约、神秘的氛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些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分化和家族文化的变化,也丰富了《红楼梦》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
备注:本文总字数超过2500个中文字。
从红楼梦宁荣二府看中国传统建筑为何多坐北朝南

从红楼梦宁荣二府看中国传统建筑为何多坐北朝南
中国传统建筑中,很多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比如宁荣二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环境原因
中国的气候大部分是南北向的,南面的太阳比北面的暖和,所以坐北朝南能够使室内温暖,并且可以方便采光。
如果建筑是朝向北面,虽然能够防止太阳直射,但是这样会使室内显得阴暗,比较潮湿,不利于生活。
而南面的阳光直接照射到室内,既能够照亮室内,还能够保持室内的温暖。
2.风水因素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因素非常重要,朝向的选择也是受到风水学的影响。
如果建筑朝向南面,有利于阳气的聚集,也能够保持进室的阳光,这会让室内空气流通,气场积极,更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和运势。
而朝向北面,阳气不足,阴气重,如果长期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居住者的身体和运势产生不良影响。
3.文化传统原因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中国人在设计建筑时一直保持着对天文、地理和风水的关注。
历史上,中国人崇尚文化和传统,强调道德和礼仪,坐北朝南的建筑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对于传统观念的人们来说,坐北朝南的建筑体现了对自然
的尊重和敬畏,这与中华文化的主流传统思想是一致的。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原因主要有气候环境、风水因素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
而在宁荣二府这样的建筑中,坐北朝南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元素,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传承。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自然和传统的重视程度。
《红楼梦》空间艺术与当代居住设计

《红楼梦》空间艺术与当代居住设计《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将《红楼梦》中的空间艺术与当代居住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赋予现代生活更多文化内涵,更可以为居住空间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
一、《红楼梦》中的空间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通过对当时封建社会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小说中,不仅有深厚的文学内涵,更有精致的空间布局,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居住文化。
1. 立面布局在《红楼梦》中,各种场景的描写都非常详细,包括房子的立面布局。
在贾府、宁府等场景中,作者对房屋的布局、院落的规划都做了精细的描写。
这些描写不仅仅是为了叙述故事,更是对当时社会的居住环境的真实展现。
这种立面布局的设计,包括了中庭、廊道、内院等元素,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致的装饰,展现了中国古代居住空间的独特魅力。
2. 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的装饰艺术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贾府中,对墙壁的装饰、屏风的摆放、家具的摆设等都有着精美的描写。
无论是壁画、雕刻还是家具,都展现了当时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
这些装饰艺术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空间,更是展现了主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 园林景观《红楼梦》中的景观描写也是非常精致的。
在贾府、宁府等场景中,对园林的描写尤为细腻,包括了山石、池塘、假山、亭台等元素,展现了古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这种园林景观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更是为了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自然景观中得到愉悦和放松。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实用性,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艺术性。
在居住设计中融入了《红楼梦》中的空间艺术,可以赋予现代居住更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在当代的居住设计中,可以借鉴《红楼梦》中的立面布局,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精致的装饰,打造出具有中国古代韵味的居住空间。
红楼梦中的宁府与荣府分析

红楼梦中的宁府与荣府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宁府和荣府是主要的场景之一。
这两个府邸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是展现了社会阶层、家族关系以及人物性格的重要象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宁府与荣府进行分析。
首先,宁府与荣府在红楼梦中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
宁府作为贾府的侧宅,代表了贾府的低阶层成员,主要由婢女、仆人和贾母的亲属组成。
宁府的布局简朴,建筑风格朴素,与贾府的富丽堂皇形成鲜明对比。
相比之下,荣府作为贾府的正宅,代表了贾府的高阶层成员,主要由贾府的主要人物居住。
荣府的建筑豪华、气派,反映了贾府的富贵地位。
通过对宁府与荣府的对比,作者巧妙地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其次,宁府与荣府也反映了家族关系的复杂性。
宁府是贾府的分支,贾母的亲属主要居住在这里。
宁府的人员构成以婢女和仆人为主,与荣府的主要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宁府的存在使得贾府的家族关系更加庞大复杂。
荣府则是贾府的主要居住地,贾府的主要人物都在这里生活和活动。
荣府是贾府家族的核心,也是贾府家族关系的重要象征。
通过对宁府与荣府的描写,作者展示了贾府庞大的家族关系和复杂的家族结构。
此外,宁府与荣府还反映了人物性格的差异。
宁府的人物多为婢女和仆人,他们的性格大多温和、忠诚,以及服从上级的特点。
相比之下,荣府的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多样。
贾府的主要人物如贾宝玉、贾母、贾政等都在荣府居住,他们的性格各异,有的深思熟虑,有的豪放不羁。
荣府中的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差异,也使得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总的来说,宁府与荣府在红楼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场景的描写,更是展现了社会阶层、家族关系以及人物性格的重要象征。
通过对宁府与荣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深刻的刻画和描绘使得宁府与荣府成为了文学中的经典场景,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空间。
荣宁府之谜!在《红楼梦》原著中,荣宁府到底在哪?

荣宁府之谜!在《红楼梦》原著中,荣宁府到底在哪?今天拜读到一篇文章,说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根本没说清楚荣宁府到底在哪,忽而是在金陵,忽而是在北京,忽而又是在长安,各种前后矛盾。
在网上搜了搜,发现真的有很多红友持这种观点,说什么“曹雪芹是故意把地点搞乱的,以让人误听他朝代纪年无考的话。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有意制造些云里雾里的,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幻也……”其实,哪里是曹公没写清楚,而是因为原著太长,故事太复杂,红友自己没搞清楚罢了!下面就给各位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那就是在《红楼梦》原著中,荣宁府到底在哪?一、荣宁府在金陵?《红楼梦》第一次提到荣宁府的地点是在第二回,冷子兴跟贾雨村在扬州酒肆喝酒时,贾雨村提到:“去岁我到金陵时,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根据此处描写,荣宁府好像确确实实就是在金陵,即南京。
二、荣宁府也在京城然而下面的描写却让人越来越困惑了,貌似贾府他们一大家子不是住在金陵,而是在京城,这个都城不只不是金陵,而且离金陵很远。
1、金陵来的书信比如事情到了第三回,黛玉早上去王夫人那里请安,看到王夫人和王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内容就是“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依仗财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2、薛宝钗进京待选紧接着到了第四回,就是原住金陵的薛宝钗进京待选,在路上行了不知多久,到了京城后,因自家在京的几处房子也长期无人居住,便“一路奔荣国府而来”,投奔姨夫贾政。
3、贾母回南京最著名的就是宝玉挨打那回,贾母说贾政是嫌弃他们娘儿们了,一气之下令下人备轿备马,说:“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三、金陵的老房子那为啥第二回的时候写荣宁府在金陵,之后又有种种指向表明贾宝玉这一大家子并不是住在金陵,而是在京城呢?事情到了第四十六回就很清楚了,这一回是“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老色鬼贾赦逼鸳鸯做他的小老婆,提到鸳鸯是贾家的家生子,只有自己和哥嫂在这边,她的老子娘则留在金陵看房子,很少北上。
《红楼梦》空间艺术与当代居住设计

《红楼梦》空间艺术与当代居住设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之冠。
它不仅是文学杰作,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和欣赏不仅仅停留在文学领域,而是延伸到了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空间艺术与当代居住设计的关系,探寻其在当代居住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需要了解《红楼梦》中所描绘的空间艺术。
《红楼梦》描绘了一幅富丽堂皇的室内场景,包括庭院、花园、亭台楼阁等。
这些空间布局与装饰富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通过精致的装饰和布局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精髓。
在《红楼梦》中,空间被细腻地刻画出来,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使得整个空间显得宁静、优雅、典雅,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
在当代居住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红楼梦》中的空间艺术,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中式装饰元素、仿古家具和装饰品等,打造出充满中国古典美学的居住空间。
通过运用经典的中国园林设计手法,打造出一个富有诗意、充满生活气息的居住环境。
通过布局和装饰的精心设计,使得整个空间显得优雅、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还可以从《红楼梦》中的角色与情节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到当代居住设计之中。
在《红楼梦》中,每一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他们的情感纠葛、生活态度以及行为举止都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的生活之美。
这些角色与情节可以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将其运用于当代居住设计中。
通过对角色形象的解构,我们可以提炼出其独特的气质和特点,然后将其融入到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之中。
这样设计出来的空间,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还可以使人感受到文化与历史的沉淀。
《红楼梦》中的空间艺术与当代居住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空间艺术、角色与情节、主题与意境的理解和挖掘,我们可以为当代居住设计提供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创作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12010 3 5-536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指出,「人為場所」表示一系列的環境層次,從村莊、市鎮到住宅或其內部,1而構成這些空間環境的建築形式與活動內容,便呈現出特定文化的豐富意義。
至於《紅樓夢》雖是一部以人的活動為主的虛構小說,但基於人類的外在活動與心靈運作本質上原即蘊含著先驗的空間性因素,再加上曹雪芹創作時賦予全書清晰可辨的空間調度,即便在回目的擬訂上,關涉特定建築房舍的「空間意象」也遠多過於模糊的時序,2因此可以說,各個住宅規劃及其內部設計所構成的人為場所既是奠立全書敘事骨架的背景基礎,亦是組成小說內在血肉肌理的一部分。
故而早自脂硯齋起即對此多所點示,3清代評點家也對其間院落布局有所整理,4甚至注意到其中描寫的舛誤並加1 Christian Norberg-Schulz,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2002),頁58。
2此一發現,見張世君,《「紅樓夢》的空間敘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頁11-12。
3如第3回寫黛玉出往賈赦邢夫人一房處拜見後,接著到王夫人處,「便往東轉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一句,脂硯齋批云:「這一個穿堂是賈母正房之南者,鳳姐處所通者,則是賈母正房之北。
」又黛玉與王夫人談話過後,接下來「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後院了」,此處脂硯齋又批云:「這正賈母正室後之穿堂也,與前穿堂是一帶之屋,中一帶乃賈母之下室也。
記清。
」兩段皆見甲戌本第3回夾批,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頁73、頁79。
尤其針對大觀園的座落方位與屋舍布局,己卯本第17回更有多處留下批語,詳見頁307-321。
4如姚燮《讀紅樓夢綱領》整理道:「寧、榮兩府房屋,街東為寧國府,稍西為黑油大門,榮府之旁院也,賈赦邢夫人居之,而二宅之間,中有小花以糾正,5時至現代學界,紅學系統中更隱約形成了空間文化研究之一小支系。
綜觀這一系有關《紅樓夢》空間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集中於大觀園圖的模擬還原,6另有部分篇章分析了賈府宅第的建築構設,包括榮府中的主屋、賈母院、鳳姐院、賈赦院,與寧府的主屋、宗祠等簇群的相對位置與平面布局都給予清晰的考訂圖繪。
7在這些相關論著中,以建築專業和專書規模所完成的有關華山《「紅樓夢」中的建築研究》與黃雲皓《圖解紅樓夢建築意象》,兩者皆取得十分精實的成績,於建築硬體部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考證詳密的討論與確切可採的結論,眾多圖示更清晰而具體地補足了文字描述的抽象繁冗,可收一目了然之效。
這都是學者長久以來點滴灌園隔住。
再西為榮府大門,其正堂之東一院,賈政王夫人居之;其正堂之後,在王夫人所住之西者,鳳姐居之;其自儀門內西垂花門進去,一所院落,賈母居之。
出賈母所住後門,與鳳姐所住之院落相通,故鳳姐初入賈母處,自後門來。
」一粟編,《紅樓夢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卷三,頁171。
5苕溪漁隱《癡人說夢》考辨書中兩條資料,即第3回記載黛玉在王夫人處,同王夫人出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甬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後有一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
」遂穿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後院。
以此為準,比較第30回所言:「從賈母這裏出來,往西走過了穿堂,便是鳳姐的院落。
到他們院門前,只見院門掩著。
……進去不便,遂進角門,來到王夫人上房內。
」而得出以下結論:「賈母房屋在西,鳳姐房屋在東。
往西應改往東。
」一粟編,《紅樓夢卷》卷三,頁105。
6其中以嘉慶二十二年(1817)范鍇(苕溪漁隱)的《癡人說夢》所附〈榮國府、大觀園平面圖〉為最早,其餘詳參王慧,〈大觀園研究綜述〉,《紅樓夢學刊》,2(2005)。
7如周汝昌,〈榮國府院宇示意圖〉,《紅樓夢新證》(北京:華藝出版社,1998),第4章,頁134-頁135夾頁。
78溉所獲取的可貴成績。
本文的關懷重心則非建築範疇上的客觀還原,也不是從敘事範疇來看作者調度場面的技巧手法,而是著重於探討書中各種「人為場所」所蘊含的空間隱喻意義。
誠如心理學所獲得的共識,「空間方位感知」是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同時也是人類成長過程中較早獲得的基本經驗,將上下—進出—前後—深淺—中心邊緣等具體的方位概念投射於情緒、身體狀況、數量、社會地位等抽象概念上,便形成「空間方位譬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認知語意學家雷可夫和詹森(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將之列為三種譬喻之一,並認為另兩種實體隱喻(ontological metaphor)和結構譬喻(structural metaphor)中也有許多是方位性的,8可見空間隱喻在人類的概念形成與表達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而用以探討隱喻意義的各種空間類型中,又以家屋空間最為重要,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即指出:「居住空間——首先是房舍——乃是使生成圖示客觀化的特殊場所,而且這一物化的分類系統,通過對物、人和實踐活動所做的劃分和等級化,不斷灌輸和強化文化任意性的基本分類原則。
」且其分類還體現在房舍內部空間區域上,透過隱喻的方式與個體相作用。
9可以說,家屋空間(domestic space)作為整體社會具體而微的表徵,不但是居處(避風港),本身也是象徵投射的最佳對象(not only good for living in, but also for thinking in)。
10家屋建築(硬8Lakoff & Johnson,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頁27;中譯導讀,頁94-97。
9 Pierre Bourdieu,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頁118-119。
10Roy Ellen, Microcosm, Macrocosm and the Nuaulu House: Concerning the體)不但分隔空間同時也創造了空間,並包容(embody)空間,是內、外、公、私交會之處,它不但是強而有力的象徵,同時也是社會化的最佳工具(媒介)。
11其次,一如林麗真所指出的,「中國人講時間與空間,一向很少做抽象的運思,而習慣於扣緊現實的人事界說話。
凡涉及『時/空』問題的討論時,往往把人的主客觀條件一併納入考慮,並以尋索如何『應時處位』為其目標。
……與『空間』有關的觀念,則多偏指『人之所立』的處所、場合、位置,或地位、位階、位分等,而未嘗涉及點、線、面、體的關係討論。
此一思維走向,實與西方數學或物理學對『時/空』觀念的思考路數大異其趣。
《周易》不言『時/空』,而言『時/位』,即最足以代表此一特質。
」12衡諸《紅樓夢》一書,第三回〈林黛玉拋父進京都〉是開啟寶黛愛情故事的揭幕式,是木石前盟落實於俗世的契機,寶黛初次相見時的目眩神奪尤其震懾人心;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先前處於傳說迷霧中的賈府也是在此刻以具體型態正式登場,成為往後貫串全局的中心場所,引導林黛玉進入榮府世家的亦是其賴以建構維繫的建築布局與階級座次之嚴密禮制,兩者一具體、一抽象,共同將黛玉納入到貴宦文化的象徵符號體系。
其中,榮寧二府的建築布局以其固定不移的大體基礎預先設定Reductionist Fallacy as Applied to Metaphorical Levels, Bijdragen tot de Taal-,Land- en Volkenkonde, 142(1):1-30, 1986.所言見p.2。
11 Shirley Ardener, ed., Women and Space: Ground Rules and Social Maps (London:Croom Helm, 1981), p.51.上引兩段外文資料,轉引自陳玉美,〈夫妻、家屋與聚落——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頁133。
12林麗真,〈周易「時」、「位」觀念的特徵及其發展方向〉,《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頁1。
910了住戶的一般生活圖式之外,「階級座次」更屬於直接切身的空間規範,攸關人們日常飲食交際的身體置放準則,是隨時隨處支配群體活動的抽象原理,人口眾多、接觸頻密的大家族藉以使彼此的行為協調有序,因此特別是各方人等在倫理學上的首要課題,外來者林黛玉也不能例外。
因此本回脂硯齋批云:「此不過略敘榮府家常之禮數,特使黛玉一識階級座次耳。
」13換言之,出身於人口單薄、人際關係單純之家的黛玉要融入其中,成為賈府的一分子,就必須建立或配合如此以階級座次為核心的家常禮數,從而當書中鏡頭藉由黛玉之眼逐步掃描貴族世家的生活空間時,也隨即透過拜望儀式與宴飲用餐以展現階級座次的運作實況。
這些都標誌著黛玉正進入一場生命的過渡儀式(the rite of passage),從此切軌進入嶄新而複雜的人生狀態。
可以說,《紅樓夢》中的空間表述,主要便是由屋舍、方位、席次的範疇所啟動。
由於《紅樓夢》是以多進、多院落且帶有書齋、園林的大型宅第,構成了絕大多數敘事的主要空間背景,即使是充滿自然因素的大觀園,都屬於涵攝了象徵的人為場所,因此從府第主宅之建築指謂、房舍院落的不同空間組織形式,以至各色人物的種種活動,都或隱或顯地呈現了禮制方位、席次倫理、情感場域等豐富多元的空間隱喻,值得專題分析以拓展紅學中空間文化的研究主題。
不過,由於篇幅的限制,本文將以府第主宅的空間範疇為重心,討論其主要場所精神之所在;大觀園的園林世界則另闢專文為之。
13甲戌本第3回夾批,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頁74。
李允龢已經指出,「禮制與玄學是影響中國古代建築的兩個很特殊的因素」。
14就禮制因素對中國傳統建築的影響而言,「簇群的空間組織是配合家族的成員規模做適當的調整,且空間組織的各『層次』空間是有尊卑的不同,以符合在禮制影響下中國家族重輩份、主僕、男女等差序地位之空間要求。
」15以賈府如此尊榮的大型宅第,其建築之空間組織更包含了表徵各類差序關係的多重層次,就賈家所包含的寧、榮二大支脈而言,在居處安排上首先就反映出方位的倫理象徵意義。
第二回提到兩府比鄰,都是面南而建,「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又第五十三回描述賈母坐轎從寧府出了大門,「這一條街上,東一邊合面綉設列著寧國公的儀仗執事樂器,西一邊合面設列著榮國公的儀仗執事樂器,來往行人皆屏退不從此過」,也由於寧國府居東,故又稱東府;榮國府居西,故又稱西府,而作為賈府之精神中心的祠堂也設在長房東府,完全合乎古人「左東右西,前南後北」的四方配應關係,亦即以「東」配「左」、以「西」配「右」的地理方位觀念,16反映出以東為尊的方位觀,以致第五回警幻仙子欲往榮府接絳珠生魂時,乃是先從寧府所過,而在此偶遇寧榮二公並受其囑託將寶玉規引入正;林黛玉初到賈府的行徑順序,亦是「先寫寧府,這是由東向西14李允龢,《華夏意匠》(臺北:龍田出版社,1982),頁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