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平面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是将全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按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结合用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建筑群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采用总平面设计图纸的形式完整、明确、准确地表示出来.总平面设计的工作内容可分为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两大部分.由于我们组设计的整个厂区地势平坦,我们只做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的内容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设计(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经营管理办公室、职工生活设施、绿化带),交通运输设计,工程管线布置。

一、不同使用功能的建构筑物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相互关系Array食品工厂以生产为主要目的,因此以生产车间为中心,其他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均围绕着生产车间布局,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二、设计依据与原则2.1 设计依据根据市场上茶饮料的盛行,各种各样的品种淋漓满目,生产一种新产品是发展的需要.自己投产建立年产10万吨茶饮料加工厂,设计主要以国内饮料生产技术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应用CAD技术,完成初步工艺设计。

2.2 设计原则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特点为指导思想,将最新的科技成就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机械设备应用到设计中去。

必须认真考虑,技术上的可靠性,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与当地具体情况想结合,达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精巧、耐用、安全的目的。

2。

3 建厂目的要求茶厂是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的活动中心。

建厂的目的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短周期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合格产品,并以进入市场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建立茶厂必须符合交通便捷、通讯方便、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要求.2.4 厂址选择建立一间工厂首要是厂址的选择。

选择厂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茶树鲜叶是活体,含水量高,能呼吸,不能长时间挤压,所以不宜作长距离运输;2.茶树鲜叶的鲜叶运输量是成品茶的4—5倍,运输量大,运输装载要求高;3.鲜叶加工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给管理茶园的部门,以便调整原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加工的顺畅好和发挥原料的最大利用价值;4.鲜叶生产具有不平衡性,高峰期的鲜叶要及时处理;5.茶叶加工属于食品加工的范畴,要求安全卫生,环境良好年,无污染源;6.加工的产品商业性强,要快制快运。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是指对一个整体项目或产品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的设计工作,包括策划、设计、制作等多个方面。

总平面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具有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储备,能够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协调各个设计要素,使整个设计达到和谐、统一、有序的效果。

总平面设计的核心是整体规划,即对项目的整体结构和组织进行合理的规划。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项目的整体需求和目标进行分析和调研,确定项目的整体框架和方向,确定项目的主题和风格,以及确定项目的重点和要点。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项目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制定合理的设计计划和进度,并对项目的进展进行跟踪和监控。

总平面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视觉设计,即通过图形、颜色、字体等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

设计师需要运用各种设计原理和技巧,创造出视觉吸引力强、内容丰富、信息清晰的设计作品。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用户的视觉感受和行为习惯,使设计作品更加易读易懂、易用易操作。

总平面设计还包括平面布局设计和平面制作设计两个方面。

平面布局设计是指对项目的各个元素进行组织和排列的设计,以实现整体的和谐和统一、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各个元素的关系和比例,使整个设计具有良好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平面制作设计是指通过各种工具和技术手段将设计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设计作品。

设计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设计软件和设备,以及熟悉各种印刷和制作工艺,制作出高质量的设计作品。

总平面设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品牌设计、印刷设计、网页设计等多个方面。

品牌设计是指对一个品牌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工作,包括品牌形象、品牌标识、品牌传播等方面。

印刷设计是指对印刷品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工作,包括宣传册、海报、包装等方面。

网页设计是指对网页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工作,包括页面布局、内容设计、导航设计等方面。

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一方面,总平面设计可以为企业、机构或个人建立识别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建筑总平面图设计说明

建筑总平面图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容 (2)一、设计说明书 (2)二、设计图纸 (2)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图设计容 (3)一、设计说明书 (3)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3)2、场地概述 (3)3、总平面布置 (4)4、竖向设计 (4)5、交通组织 (5)二、设计图纸 (6)1、区域位置图 (6)2、总平面图 (6)3、竖向布置图 (7)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容 (9)一、图纸目录 (9)二、设计说明书 (9)三、总平面图 (9)四、竖向布置图 (10)五、土方图 (11)六、管道综合图 (12)七、绿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图 (13)八、详图 (13)九、设计图纸的增减 (13)十、计算书 (13)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容一、设计说明书1、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住址、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二、设计图纸1、场地的区域位置、2、场地的围(用地和建筑物角点的坐标和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3、场地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需要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

4、场地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是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一般情况下,做到以下深度即可满足常规要求:场地区域位置图:大城市应包括城市位置的区域位置;现状图:拟建主要的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控制标高。

3建筑总平面设计说明

3建筑总平面设计说明

3建筑总平面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设计是指对建筑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设计的过程。

它涵盖了建筑物的空间组织、功能布置、交通流线以及景观塑造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建筑总平面设计的详细说明,包括设计的目标、方法和要求等。

设计目标:1.提供高效、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2.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相关的建筑法规和规范要求。

3.创造舒适的使用环境,提高人们的体验和满意度。

4.融入周围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5.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6.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的特色。

设计方法:1.分析项目需求:了解项目的功能要求、使用人群和预算限制等,以确定建筑物的总体规模和形态。

2.研究场地环境: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为建筑物的定位和布局提供依据。

3.进行功能布置:根据项目需求和使用要求,将建筑物的各个功能区域进行编排和划分,确保空间利用得当。

4.规划交通流线:考虑人员和物品的流动,设计合理的交通系统,方便进出和移动。

6.考虑可持续性:运用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设计要求:1.空间合理利用:确保每个功能区域的空间布局得当,实现最佳的使用效率。

2.室内外通达:建立畅通的垂直交通系统,例如楼梯、电梯等,方便使用者进出和移动。

3.抗震安全性: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力的作用,结构设计要满足相关的抗震要求。

4.人性化设计: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布局舒适的休息区、餐饮区等,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

5.环境友好:选择绿色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6.景观融合:通过景观设计,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增加建筑的美观性和生态性。

总结起来,建筑总平面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功能、结构、美学、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一个好的总平面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同时也能够与周围环境融合,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空间体验。

总平面设计规范图解

总平面设计规范图解

• 道路横坡 ① 道路横坡方向有单坡、双坡两种;
② 道路横坡大小按路面类型和行车、排水以便拟定:
a 机动车、非机动车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横坡为1.0 %~2.0%; b 机动车、非机动车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横坡为1.0%~ 2.0%;
c 机动车、非机动车其他黑色路面及整齐块石路面道路 横坡为1.5%~2.5%;
建筑间距及退界要求
建筑物间距及退后用地红线距离和退后 道路红线距离应按规划设计条件或本地城市 规划技术要求要求执行。
1 )建筑间距控制原则:
a 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b 建筑间距应满足建筑用房天然采光旳要求, 并应预防视线干扰; c有日照要求旳建筑应符合建筑日照原则旳要 求,并应执行本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 定旳相应旳建筑间距要求
b 经本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允许突出道路红线旳 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在有人行道旳路面上空: ⅰ 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 空调机位,突出旳深度不应不小于0.50m; ⅱ 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不小 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不小于3m; ⅲ 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旳深度不应不 小于2m; ⅳ 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旳深度不宜不 小于3m。 ② 在无人行道旳路面上空: ⅰ 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 出深 度不应不小于0.50m。
震、文物、水务、自来水、煤气、供电、
总平面设计内容
1. 定位:建、构筑物旳平面布置、道路、绿化、停车场旳 平面布置。
2. 场地设计:拟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场地土方工程量 (涉及边坡、挡土墙旳土方量)、场地排雨水设计及其 排水构筑物(雨水口、雨水明沟)旳布置设计,拟定道 路旳设计标高。

设计总平面图及说明

设计总平面图及说明

设计总平面图及说明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设计总平面图以及对其说明的详细描述。

设计总平面图
![设计总平面图](url_to_image)
说明
设计总平面图展示了项目的整体布局和结构。

以下是对设计总平面图的各个部分的说明:
1. 主入口:这是项目的主要入口,连接着大门、停车场和主要建筑物。

主入口应具有宜人的环境和方便的通行条件。

2. 主要建筑物:主要建筑物是项目的核心,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商店或其他业务空间。

建筑物的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如充足的空间、良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

3. 绿化带:绿化带是项目中的绿色空间,可以用于休闲、放松
和社交活动。

绿化带应包含花坛、树木和草地,并提供适当的座椅
和遮阳设施。

4. 停车场:停车场是为使用该项目的人员提供停车服务的区域。

停车场应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并考虑到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5. 辅助建筑物:辅助建筑物包括洗手间、配电站、供水设备或
其他支持性设施。

辅助建筑物应安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能够满足
项目的需求。

总之,设计总平面图为该项目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觉展示,使
人们能够了解项目的整体布局和结构。

这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和利益
相关者更好地理解项目,并提供设计和决策的基础。

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

不同使用功能的建、构筑物在总平面中 的关系。 (略,见书上)
三、总平面图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
物流流向图法:根据原料、制品等在生产过程中 的流动方向,绘制物流流向图布置车间仓库和其 他设施,以流向最短的路线安排。 物料运量图法:根据每个车间、仓库和站场的物 料运量大小进行工厂的布置,运量大的布置近, 运量小的布置远。 模板布置法:在形状面积一定的厂址上,将各建 筑单元在平面上排列出各种方案,比较分析后, 加以确认。
糖库
糖浆制备间
水处理间
二氧化碳净化间
原料库
原料加工间
调配间
包装材料库
灌装间
容器制造间
温瓶间、保温间、后杀菌间
成品库
外包装间
2.生活室、办公楼、食堂可设置在主体厂房内、 也可独立设置,但需连廊相连,既分开,又联系 方便。尤其生活市(更衣、浴,侧)可借助夹层、 走道(或参观走廊)使工人流向各工段,避免与 物流交叉。 3.注意卫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成全封闭车间; (2)车间入口处设置消毒设施; (3)对污水处理站及其他污染源进行有效隔离,避 免污染整体环境。
1. 平面布置
对全厂建构筑物与其他工程设施(运 输、管线、绿化等)在水平方向相互位置 进行合理安排,使整个厂的建筑物群构成 一个合理、科学、完整、美观的统一群体, 并在图纸上表现出来。
(1)运输设计 合理组织用地范围内的交通运输线 路的布置,即人流货流分开,避免往返交差, 布置合理。厂区道路一般采取水泥或者沥青 路面,以保持清洁,厂区道路应按运输量及 运输工具情况决定其宽度,运输货物道路应 与车间间隔,特别是运煤和煤渣的车,一般 道路应为环形道,道路两旁有绿化。
一、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施工总平面图说明

施工总平面图说明

施工总平面图说明一、概述施工总平面图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关于施工现场的全面布局和规划,包括施工设备、材料储存、运输和加工设施、临时建筑以及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娱乐设施等。

它不仅为施工团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同时也为施工期间的管理和协调提供了基础。

二、主要元素和解释1、施工设备:在施工总平面图中,各种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压路机等,都会以图例的形式详细标注。

这些设备的布置位置和运行路线都应合理规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作业和提高施工效率。

2、材料储存和加工设施:施工材料和半成品的储存和加工设施也应明确标注。

这些设施应靠近使用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距离和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材料储存应考虑到防盗、防火等安全因素。

3、临时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建筑,如办公室、休息室、仓库等,也应明确标注。

这些建筑的位置应考虑到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4、交通和运输:施工总平面图中应明确标注出场内外的交通路线和运输方式。

包括车辆的进出路线、停车区域等,以确保施工期间交通流畅,避免因交通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5、安全设施: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应按照相关规定在图中标注。

同时,还应规划出紧急疏散通道和集合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三、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施工总平面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要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要求,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要合理利用场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再次,要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要经济合理,降低施工成本。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交通等条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初步规划,确定主要设备的布置位置和运行路线;再次,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确保各元素之间的协调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四、实施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施工活动。

任何更改都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同时,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各项设施的使用符合规定,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平方米。

2.1.1国家、深圳市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

2.1.2深圳市规划局、国土局提供的本项目相关的审批文件及依据。

2.1.3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场地的地形图及实测部分周边市政管线资料。

2.1.4本工程采用深圳市独立坐标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2.2场地概况
2.2.1建设用地原为南山文体中心影剧院,南山羽毛球馆,南山乒乓球馆等用地,现已完
成拆迁工作。

2.2.2建设用地形状呈四边形,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80米,总用地面积为39587
2.2.3场地周边市政设施比较完备,四边市政路均已施工完成。

东侧为南山大道,红线
宽度为40米;西侧常兴北路,红线宽度20米;南侧荔园西路红线宽度30米;北
侧红花路红线宽度19米。

场地南侧紧邻已建的南山图书馆和南山艺术博览馆。


边四面临街,交通条件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2.2.4场地地势较为平坦,东北部最高处标高7.50米左右,西南侧最低点标高约
3.90
米,落差2.60米。

地势及地质条件较好,适宜本项目的建设。

2.3总平面布置
2.3.1本项目共有三个场馆:
2.4交通组织
2.4.1用地四边均有市政道路,且互相连接成环形。

非常有利于人流及车流的组织。


以场地内部除满足消防紧急道路的要求无需再设车行道路。

2.4.2项目车行入口分别设在北侧红花路和西侧常兴北路上,通过很短的引道可以迅捷
的进入地下车库,并在西侧的车行出入附近设有大巴车停靠点。

2.4.3本项目场地内实现完全人车分流,并留有足够的疏散场地和活动场地,三栋建筑
的主要人流出入口也面临市政道,人流和车流的流线都很迅捷有效。

2.4.4根据消防的需求,在场地的内部设有三岔紧急消防车道和周边市政路结合起来之
后,各栋建筑周边的消防车道均为环状道路,且相邻的建筑之间都有穿越的消防
通道。

2.5竖向设计
2.5.1竖向设计中考虑尽量处理好本场地与周围道路场地的衔接关系,减小填挖方量。

2.5.2场地竖向坡度较为平缓,由东北角至西南角落差约2.60米,所以在竖向上以平坡
处理,局部高差集中的地方以绿化护坡解决。

2.5.3设计道路最小纵坡为%,横坡为%,地面雨水由雨水口收集经雨水管系统有组织排
入市政雨水管。

道路结构拟采用混凝土路面的做法。

2.6消防设计
2.6.1场地内建筑物的间距及与场地周边现有建筑的间距均满足消防要求。

2.6.2每栋建筑的消防道路均为环状连通布置,建筑之间均有消防车道穿越。

2.6.3消防通道的最大坡度为%,道路宽度不小于4米,净高不小于5米。

2.6.4所有消防车通行道路及操作场地承重能力均按照30吨承消防平荷载设计。

2.6.5人员疏散场地及人行消防通道的布置满足消防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