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培优练习题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同学用浅绿色的洗洁精、红墨水、黄色的食用油调制了一杯“彩虹液体”,如图所示,用盖子密封好。
过几天,发现不同颜色液体的界面变模糊。
液面下降了一点。
对上述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液体分层;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界面变模糊;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液面下降;推测:液体分子变小D.现象:食用油在最上层;推测:食用油分子最小2.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水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3.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中现象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如图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B.如图对沸腾的水,注气加压,水停止沸腾,说明气压增大沸点降低C.如图用吸管能吸到饮料,是因为饮料受到人的吸引力D.如图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起来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5.下列有关的现象与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A.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D.两个表面磨平、削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6.下列对于有关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明金刚石的硬度大B.“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使刀的受力面积变小,增大压力C.“破镜不能重圆”——因为玻璃分子间距离太远,几乎没有分子引力D.“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发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7.以下有几种说法:①物体的温度越高,说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越激烈;①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能一定越大;①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也同时说明分子间有间隙;①用打气筒打气时,越压缩越费力,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A.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铁制工具生锈B.扫地时灰尘满天飞扬C.咸菜腌咸D.气体比固体容易压缩9.端午浓情,小乐给奶奶剥粽子,奶奶给小乐戴香囊.粽香、药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由原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10.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引力B.只有斥力C.引力、斥力不能同时存在D.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二、填空题11.4月9日,2023柳州马拉松暨警察马拉松在广西柳州市鸣枪开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个景色优美的小区公园,改善了城市面貌,提高了环境质量,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花香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闻到花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花香分子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D.对花粉过敏的人佩戴口罩可防止过敏,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隙2.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B.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的C.梧桐飘絮,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D.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结构的3.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A.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的速度约为90m/sB.新型冠状病毒长度约为1mmC.一个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30gD.一名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4.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来了,鲜花怒放。
“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D.分子间存在间隙5.以下是对我国大好河山的描述,其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北方的桃花吐艳B.炎夏,福建的荔枝满树C.秋天,新疆的葡萄鲜美D.严冬,海南的稻花飘香6.关于乐山的美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甜皮鸭干香酥软、糖皮脆甜,食用时温度较低,分子并未做热运动B.钵钵鸡中的食材在煮熟后,晾冷浸于各种口味的佐料中,此时内能为零C.叶儿粑用糯米粉面包馅心,外裹绿色粑叶,在蒸熟过程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D.豆腐脑美味的汤汁上漂着雪白的豆花、鲜红的辣椒,配着翠绿的香菜,很远都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小明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宇宙在不断膨胀D.分子间不能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尘土漫天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二、填空题9.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组成,在原了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带(选填“负”或“正”)电荷的绕其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原子的直径约为10-B.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10m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5m D.圆珠笔从书桌面掉到地板上的时间约为3s2.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具特色,或有美食相对应,或有特殊的节日礼数。
下列关于传统节日的描述,错误的是()A.春节——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子皮发生了形变B.端午节——粽子飘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重阳节——坐着缆车登高远眺,在匀速向上过程中,缆车的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D.元宵节——漂浮在水面的汤圆所受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带正电,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C.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D.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5.秋季腌制咸菜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入味,而炒菜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其主要原因是()A.炒菜时盐多B.炒菜时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C.炒菜时分子间有间隙,盐分子易进入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6.小滨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氮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是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质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个巨大的星系正在吞噬一个小星系B.大城市里滚滚的车流C.桂花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D.地震形成的滑坡8.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所作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历史上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如下方式,首先他假设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数学表达式为s=22at,由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时的加速度小得多,所以伽利略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做了上百次的实验,证明了s=22at.他推测当斜面倾角增大到90°时,这时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自由落体的物体,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到这种研究方法,以下规律的得出用到该方法的是A.分子之间有空隙B.牛顿第一定律C.音叉振动发声D.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二、填空题9.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 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时须戴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 m,由此可判断飞沫(填“是”或“不是”)分子.10.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11.小海豹的身上有一股气味,在几公里外北极熊就能闻到,这是一种现象.将一杯清水倒掉,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是因为.12.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串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串味”属于现象;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人间最美四月天,在春日的千佛山公园里,以下现象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A.路上如织的游人B.沁人心脾的花香C.空中飘舞的花瓣D.清晨蒙蒙的雾气2.漳平水仙茶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方块紧压乌龙茶.沸水冲泡茶饼时,茶香弥漫,这表明分子()A.在不停地运动B.有引力C.有斥力D.有间隙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4.下列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在酒厂附近能闻到酒味B.八月桂花飘香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5.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6.下列现象,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存在的是A.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铁丝折断B.磁铁能吸住铁钉C.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在一起D.用力才能把橡皮筋拉长7.下面三幅图表示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分子间距离很远,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B.分子作用力大小与分子间距有关,丙图分子作用力大于乙图分子作用力C.丙图中,一定质量该物态物质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D.一定质量的物质从乙图变为丙图,内能一定增大8.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二、填空题9.圆明园中的景色迷人,当你漫步其中,可闻到阵阵花香,这是一种现象,说明带有花香的空气分子在。
物质是由分子或组成。
10.如图所示是演示气体现象的实验装置,玻璃板(选填“上面”或“下面”)的瓶子装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空气(ρ二氧化氮>ρ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502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2.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是利用的扩散现象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D.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4.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是A.103 m B.10-3m C.10-10m D.10-15m5.某些无法直接感知或得到的结论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B.玻璃罩内放一音乐芯片,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音乐声越来越小,推测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马德堡半球实验,16匹马费了很大力才拉开两个空心半球推测出大气压强的存在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6.下列四幅图的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漫天沙尘B.袅袅炊烟C.缥缈雾海D.阵阵花香7.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8.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铁丝很难被拉伸B.扫地时,灰尘飞扬C.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破裂D.茉莉花开,满屋飘香2.人类认识到原子也有内部结构,始于发现了()A.α粒子B.质子C.中子D.电子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4.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破镜难重圆5.下列事例描述不正确的是()A.杠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吃饭时使用的筷子属于费力杠杆B.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一桶水用去一半后,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动车站站台边缘设置“安全警戒线”,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D.在汤水中放盐,整锅汤都有咸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6.如图所示,是重庆人喜爱的一种夏季甜品——凉糕。
凉糕的主要制作过程是将凉糕粉调成均匀液体后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用碗盛出凉糕液体放入冰箱冷却使其成形。
其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凉糕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B.闻到凉糕的香味是因为凉糕分子间存在引力C.凉糕液体沸腾后冒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将凉糕液体放入冰箱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变7.如图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主要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8.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甲型流感病毒,该病毒直径在100nm左右()A.甲型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说明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医用外科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因此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C.空气容易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甲型流感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二、填空题9.寒冷的冬季用潮湿的手摸放在户外的金属管,手会“粘”在上面,这是由于手上的水份遇冷后结成冰,使分子间增大.10.春天来了,校园里的槐花开了,满校园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现象,大量事实表明越高,此现象越明显.11.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12.分子的体积很小,通常1 cm3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空气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后练习(附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后练习(附带答案)一.重点1、物质的构成(共3小题)1.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对于这些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大B.它包含几个分子C.它的直径约是10﹣10m D.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解析】扫地时的尘埃属于固体小颗粒,尘埃的直径大约10μm左右,而分子的直径在10﹣9m左右,分子的体积很小,尘埃是由很多的分子组成的,所以尘埃的体积要远远大于分子的体积;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2.物理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分子直径大小可以这样估测,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此时该油膜的厚度就近似等于分子直径,如图所示,如果一滴油在水面展开时为均匀圆形薄膜,油滴的质量为m,薄膜半径为R,油密度为ρ,则薄膜厚d表达式是:d=。
(用常量和测得量表示)【解析】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圆形油膜的面积:S=πR2,油膜厚度为d,则油膜体积:V=Sd=πR2×d=πdR2由ρ=可知油膜的质量:m=ρV=ρ×πdR2,所以薄膜厚为:d=。
【答案】引力;。
3.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不停运动,这些小颗粒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由此,把被分子撞击的悬浮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微粒(选填“分子”、“原子”或“微粒”)运动,布朗的实验反映了水(选填“水”、“花粉”或“空气”)分子的运动,人们通常以10﹣10m (选填“m”、“cm”或“m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解析】布朗运动是指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指花粉小颗粒由于受水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分子比较小,通常以10﹣10m来量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铁轨生锈----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酒精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闻香辨茶----分子在不停的运动2.沈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如图甲所示:静放几天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图乙所示;放置30天后,全部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图丙所示。
这个现象说明()A.物质由分子组成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之间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对下列现象及其说明正确的是()A.柳絮的飞舞杂乱无章,说明柳絮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用扇子扇玻璃泡上涂有酒精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雨滴下落越来越快,内能转化为动能D.水的汽化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外逃”到空气中就越快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秋季北方频发“沙尘暴”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隆冬时分,大雪纷飞D.金秋时节,桂花香气袭人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桂花飘香B.雾气弥漫C.尘土飞扬D.雪花飘飘6.关于粒子和宇宙的一些观点,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B.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完全相同C.人类目前已认清宇宙的起源D.小到粒子,大到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它们都在运动7.下列四种微粒中最小的是A.质子B.原子C.电子D.中子8.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体积很小9.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会导致其他人“被动吸烟”,因此公众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因为()A.一个人吸烟,其他人羡慕也跟着吸烟B.这个人吸烟,烟雾扩散在周围空间,并在不停地运动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入烟雾D.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二、填空题11.有人在行驶的小汽车内吸烟,其他人就能闻到烟味,这属于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热运动》培优练习
多选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满屋
B. 煮饭时,米粒翻滚
C. 洒水时,水雾飞舞
D. 炒菜时,满屋飘香
E. 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
2.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快
B.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
C.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 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把红墨水滴入热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会看到红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D. 由于液体和气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属于汽化现象
B. 糖放到水里过一段时间水变甜了,这是扩散现象
C. 零下5℃的液体也能蒸发
D. 秋天,草叶上“露珠”的形成过程,要放出热量
5.物理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的俗语、诗词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定认识,其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气体存在扩散现象
D. “黄沙直上白云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与解析
1.D,G
【解析】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扬是物质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运动;煮饭时,米粒翻滚
是米粒做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洒水时,水雾飞舞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做机械运动,不
属于分子运动;炒菜时,满屋飘香是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是小沙粒在空中做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是灰尘颗粒做机械运动,
不属于分子运动;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是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甲型H1 N1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病毒不是分子,它的传播是机械运动;细雨濛濛是小水
滴在空中做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答案为:DG.
2.A,C,D
【解析】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快,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磨平的两个铅块压紧后在分子引力作用下能粘在一
起而不会掉落,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这是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空气分子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
混合在一起,这是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
故答案为:ACD.
3.A,B
【解析】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所以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A符合题意;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B符合题意;
C、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C不符合题意;
D、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4.B,C,D
【解析】解:
A、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
B、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说明糖分子发生了扩散,证明了分子处于
运动状态,故B正确;
C、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零下5℃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故C正确;
D、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BCD.
5.B,C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在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破镜难圆”,是因为破镜碎片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力作用距离,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A不符合题意;“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符合题意;“墙内开花墙外香”是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是扩散现象,C符合题意;“黄沙直上白云间”,黄沙是用肉眼能直接看到的宏观物体,做的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