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培优系列练习题10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培优作业10 试题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培优作业10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九年级下册物理培优作业10一、选择题48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1、如下列图,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3、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制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分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分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5、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可以到达降低体温的效果。

他的根据是〔〕A、酒精熔化时吸热B、酒精液化时吸热C、酒精汽化时吸热D、酒精升华时吸热6、以下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结有一层白霜属于升华C.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0℃物体没有内能7、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展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对于实验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四个小组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承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承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9、关于以下列图图线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是非晶体,图线表示凝固过程D.丁是晶体,图线表示凝固过程10、如图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11.如图,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那么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假设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那么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假设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那么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假设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那么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12、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相关于平面镜对称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13、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

九年级物理——电流测量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电流测量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灯泡L1比L2亮,L1和L2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则下列说法一定成立的是()A..I1=I2B..I1>I2 C.U1<U2D.R1<R2【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比较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关系;(2)根据灯泡的亮暗判断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根据P=UI比较两灯泡的实际电压关系;(3)根据灯泡的亮暗判断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根据P=I2R比较两灯泡的电阻关系。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

AB.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灯L2的电流一定等于通过灯L1的电流,故A正确,B错误;C、由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可知,灯L1较亮,其实际功率较大,由P=UI可知,L1两端的实际电压较大,即U1>U2,故C错误;D.由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可知,灯L1较亮,其实际功率较大,由P=I2R 可知,L1的电阻较大,即R1>R2,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知道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2.如图,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通过灯泡后流回负极,则通过两个灯泡电流大小关系是()A.I1>I2 B.I1<I2 C.I1=I2D.无法确定【分析】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灯泡串联,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因此,通过灯L1的电流等于通过灯L2的电流,即I1=I2。

故选:C。

【点评】明确图中是一个串联电路,知道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知道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可顺利解答。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L1灯的电流大于L2灯的电流B.若L1灯丝烧断,L2灯仍能正常发光C.L1、L2两灯泡并联D.L1、L2两灯泡串联【分析】(1)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并联电路有多条电流路径;(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处处相等的;(3)串联电路用电器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的用电器不能相互影响。

九年级物理——生活用电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生活用电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现在一般标准住宅户内配电系统都使用了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三线插座等设备,有一配电系统如图所示,以下各个设备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表上可以直接读出应该交的电费B.所选空气开关的断路电流应等于或略小于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C.漏电保护器用于当灯泡的灯丝烧断时,将电流导入大地D.漏电保护器跳闸可能因为其安装的位置湿度过大【分析】(1)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仪表,但不能直接读出应该交的电费;(2)空气开关在电路过载或短路时,即通过电流过大时起到保护作用。

(3)漏电保护器原理是当火线电流比零线电流大太多的话就说明电路的某个地方可能接地漏电,电流从大地跑了。

当单相触电时实际上就是人体加载在了火线和地线之间,火线电流大,零线电流小,漏电保护器工作。

而当双相触电时实际上就是在负载上并联了一个人体,实际的火线电流和零线电流的差值并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会起不到保护作用。

【解答】解: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仪表,但不能直接读出应该交的电费,故A错误;B、空气开关与保险丝的作用相同,因此所选空气开关的断路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否则会因经常跳闸而影响正常用电;故B错误;C、漏电保护器只有在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才会切断电源,而灯泡断路时,没有电流,此时漏电保护器不会起到保护的作用,故C错误。

D、因通常情况下水是导体,能将电流导入大地,因此湿度大可能造成漏电,引起漏电保护器跳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的特点及应用,要注意二者工作原理的不同。

同时了解电路中的几种情况的不同表现: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三是用电器漏电或有人触电等。

2.如图是家庭电路的实物布线图。

下面依次画出的该电路中标有①②③④的四个电路元件的规定符号中,错误的是()A.B.C.D.【分析】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相交且相连接的导线、灯泡、开关和三孔插座。

初三物理培优训练试题 含答案

初三物理培优训练试题  含答案

初中物理综合复习知识归纳总结:一.单项选择题1、在防范甲型H7N9流感疫情中,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解释中正确的是( )A.体温计用水银做测温液体,主要是因为水银的密度很大B.牙医借助平面镜成实像的特点看清牙齿的背面C.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是分子的扩散现象D.夹消毒棉的镊子头部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强2、珍稀动物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m 的森林中,在收看动物世界电视节目时,看到金丝猴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金丝猴的作用力和金丝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金丝猴对树枝的作用力和金丝猴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金丝猴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金丝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金丝猴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3、如右图所示,木块A 上放置4个50 g 的砝码,细线的另一端B 处挂着4个50 g 钩码。

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A 、B 处各拿走一个砝码和钩码(已知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则物体A 将( )A.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逐渐减小C.速度逐渐增大D.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A 、杠杆仍能保持平衡B 、杠杆不能平衡,A 端下沉C 、杠杆不能平衡,B 端下沉D 、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5、如下右图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

质量为m 的健身者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皮带,可 使皮带以速度v 匀速向后运动。

若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脚的摩擦力为f ,则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是皮带运动的阻力B. 人对皮带不做功C. 人对皮带有做功,其做功的功率为f vD. 人的重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如图所示所表示的物理规律正确的是( )A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B .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C .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 .物体从水面上进入水中时,所受浮力与深度的关系7、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九年级物理培优训练及详解:内能

九年级物理培优训练及详解:内能

九年级物理培优训练及详解:内能一、选择题(共15题)1.寒冷的冬天,小明哈气和小华搓手,两人改变手内能的途径分别是()A.做功、做功B.做功、热传递C.热传递、热传递D.热传递、做功2.物体的内能是A.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B.物体内部所含一切能量的总和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或降低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4.中国科技馆中有关于冰箱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对比试验,如图:有三个温度相同且高于室温的恒温热源,分别被三个保温箱包裹.这三个保温箱的形状、结构相同,但由不同材料组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量外面包裹材料的温度,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聚氨酯发泡材料、发泡PE、三元乙丙橡胶三种材料,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好.()A.聚氨酯发泡材料B.发泡PEC.三元乙丙橡胶D.无法比较5.下列事例主要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寒冷冬天搓手取暖B.滑滑梯,臀部发热C.厚棉被被晒得热乎乎D.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C.把冰块放入装有饮料的杯中,过会儿饮料会变凉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7.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热学时的“物理学习笔记”,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会升高B.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8.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B.水含有的热量减少C.玻璃杯增加的内能小于水减少的内能D.玻璃杯含有的热量增加9.下列四种取火方式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是A.手划火柴B.钻木取火C.会聚阳光D.压缩空气10.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11.如图所示,是国产歼﹣15舰载机正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阻拦着舰时的情景:战机呼啸着舰,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使战机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短距离滑行便停下来.根据对舰载机着舰过程的介绍可判断,舰载机在滑行过程中()A.受平衡力的作用B.其机械能逐渐减小C.使“辽宁号”航母的内能减小D.使“辽宁号”航母的机械能减小12.关于改变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一定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刹车过程中,刹车片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C.冬天往手上哈气取暖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D.摩擦生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13.妈妈在煮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煮面前,锅中已沸腾的水温度一直升高B.煮面时,通过做功改变了面的内能C.面条冒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面条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14.尽管忙于备战中考,孝顺的小旋利用周末到水果市场购买增城桂味荔枝,用泡沫箱装好,把自制的冰袋放入箱内,密封后交给快递小哥寄往家乡给爷爷奶奶。

专题01 《内能》压轴培优题型训练【十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专题01 《内能》压轴培优题型训练【十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专题01 《内能》压轴培优题型训练【十大题型】【题型1 分子的热运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扩散现象】.. (2)【题型3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3)【题型4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4)【题型5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5)【题型6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6)【题型7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8)【题型8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1)【题型9 热量的计算】 (12)【题型10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15)【题型1 分子的热运动】1.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涉及诸多物理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烟花加速上升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元宵节吃汤圆,煮熟后的汤圆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汤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端午节赛龙舟,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D.中秋节吃月饼,月饼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以下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窗玻璃反射形成同学的像是实像B.窗玻璃内侧的冰花是凝固形成的C.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我们看到绿色的叶子是因为同种均匀介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人体器官里藏有诸多的物理奥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喉咙——爱护喉咙莫喊叫,高声大喊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耳朵——安全用耳,捂住耳朵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眼睛——疲劳用眼会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形成远视眼D.鼻子——鼻子能闻到远处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4.“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出自诗人王冕的《梅花》,小益读罢意犹未尽,周末来到橘子洲头踏春赏梅,随手拍下了如图这张照片。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闻到淡淡梅花香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B.拱桥在水面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水中自由嬉戏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阳光映照下地面呈现梅花树的婆娑树影是光的反射现象5.(多选)“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和辛弃疾(字幼安),是宋代词坛“婉约派”与“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们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九年级物理——电流电路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电流电路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1.下列有关电流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电路中有持续电流时就一定有电源C.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D.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分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可以是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但是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2)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且是闭合电路。

【解答】解:A、定向移动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A错误;B、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路中有持续电流时就一定有电源,故B正确;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定向移动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可以是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故C错误;D、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和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

注意:一定要注意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

2.关于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电路中有足够的电子,电路中就有持续的电流B.用带电体在电路中做电源,电路中就有持续的电流C.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D.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有持续电流【分析】(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得到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有电压;电路是通路。

【解答】解:A、电路中有足够的电子,电子必须发生定向移动,电路还必须闭合,电路中才会有持续电流,故A错误;B、用带电体在电路中做电源,能形成电流,但时间很短,无法持续提供,故B错误;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故C正确;D、电路中有电压时,电路还必须闭合,电路中才会有持续电流,故D错误。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原理相同的是()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C.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D.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分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是因为摩擦起电使玻璃棒上带上了电荷,玻璃棒是带电体,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和皮肤摩擦带上了电荷,所以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故A符合题意;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D、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有大气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气压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2.下列关于“吸”的物理现象中,由于静电现象引起的是()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B.拔火罐,玻璃罐“吸”在皮肤上C.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D.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分析】(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如:吸管喝饮料、离心式水泵抽水、钢笔吸墨水等;(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解答】解:A、化纤衣服容易因摩擦而带电,会吸引轻小的灰尘,属于静电现象。

故A符合题意;B、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所以这是由于大气压强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C、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是利用分子间的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优系列练习题
2.小军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电冰箱的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

他这样做,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吗?为什么?
3.一个照明用的灯具如图所示,接上电源后按下开关K1、K2时两灯都发光;断
开K1,两灯都不发光;接通K1,断开K2则L1发光,L2不发光,试根据这些现象
画出灯具内的电路图。

4.有些家用玻璃茶几的桌架是用四个塑料吸盘吸附在桌面上的。

如果每个吸盘的
直径是4cm,计算一下,桌架质量不超过多少时,抬起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

实际
上,所能带起的桌架质量总小于上述计算值,请分析原因。

5.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

刘力说:“掷出点越
高,掷得越远”。

陈功说:“掷出速度越大,掷得越远”。

李毅说:“我们还是通过实
验来探究吧”。

大家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铅球掷出点的高度有关。

猜想2: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有关。

猜想3: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的角度(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右图所示。

它能
使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射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

请根据上表所收集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因为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因为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因为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
6.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工程,建成后将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O×106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6%,坝址处年平均流量为Q=4.51×1O11m3。

水利枢纽的主要任务包括防洪、发电、航运三方面,在发电方面,三峡电站安装水轮发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指26台发电机组同时工作时的总发电功率)为P=1.82×107kW,年平均发电量约为W=8.40×1010kW·h.该工程将于2009年全部竣工,电站主要向华中、华东电网供电,以缓解这两个地区的供电紧张局面.阅读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ρ=1.O×103kg/m3,g取1ON/kg):
(1)若三峡电站上、下游水位差按h=1OOm计算,试求三峡电站将水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η的数值.(2)若26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并发电,要达到年发电量的要求,每台发电机组平均年发电时间t为多少天?
(3)将该发电站的电能输送到华中地区,送电功率为P1=4.5×106kW,采用超高压输电,输电电压为U=500kV,要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等于输送电功率的5%,求:输电线路的总电阻。

7.空调的“匹数”,是对空调输入功率的粗略标识。

因相同匹数不同品牌空调的制冷效能有较大的差异,为便于比较,空调的效能常以“制冷量”来表示。

在选择空调时,除了制冷量和制热量(对冷热空调而言)外,还要考虑“能效比”。

空调的能效比=,它表示空调器是否高效节电。

目前市场上空调器的能效比相差很大,一般在2~3之间,最高的可达到3.5左右,应尽量挑选能效比高的空调。

房间所需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制冷量Q冷=S(房间面积)×140W一180W;制热量Q热=S (房间面积)×180W-240W(此公式适用于层高2.5m的房间,如果层高偏大,则应适当加大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