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内容分析案例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案例分析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案例分析案例一:麦当劳的整合营销传播麦当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之一,在全球的120多个国家有2万9千多家餐厅。
1990年,麦当劳来到中国,在深圳开设了中国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92年4月在北京的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交易人次超过万人。
从1992年以来,麦当劳在中国迅速发展。
1993年2月广州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广东国际大厦开业;1994年6月,天津麦当劳第一家餐厅在滨江道开业;1994年7月,上海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淮海路开业。
数年间,麦当劳已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和陕西等17个省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460多家餐厅,在中国的餐饮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快餐连锁集团,麦当劳近年来在全球各地市场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市场占有上,2002年11月8日,麦当劳宣布从3个国家撤出,关闭10个国家的175家门店,迅速扩张战略受阻。
在中国大陆,麦当劳的门店数仅为肯德基的3/5。
品牌定位上逐渐“品牌老化”。
肯德基主打成年人市场,麦当劳50年坚持走小孩和家庭路线,“迎合妈妈和小孩”。
但近年人们的婚姻和婚育观念的改变,晚婚和单身的现象日渐平常,消费核心群体由家庭群体向24岁到35岁的单身无子群体转变,麦当劳的定位以及品牌的概念恰与此偏离。
投资策略上,麦当劳在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独资开设连锁店。
截止2003年7月底,麦当劳都没有采取肯德基等快餐连锁的特许经营的扩张方式。
公司管理上,迅速扩张的战略隐患逐渐暴露。
麦当劳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其在全球的快速而成功的扩张,在2002年麦当劳缩减扩张计划之前,麦当劳在全球新建分店的速度一度达到每8小时一家,而这种快速扩张也使得麦当劳对门店的管理无法及时跟进,比如一些地区正在恶化的劳资关系以及滞后的危机处理能力。
媒体煽动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媒体煽动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在当今社会,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然而,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煽动性内容,这不仅可能误导公众,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社会动荡。
因此,对媒体煽动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媒体的责任和作用,以及如何避免负面效应。
案例一:网络谣言的传播网络谣言是媒体煽动中常见的现象。
例如,某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后,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或个人为了吸引眼球,可能会散布不实信息,称救援物资不足或救援不力。
这类信息往往缺乏事实依据,但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公众恐慌和不满。
分析这类案例时,我们应关注信息的来源、传播速度以及公众的反应。
同时,也应思考如何加强信息审核机制,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避免被不实信息所误导。
案例二:政治议题的炒作政治议题往往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但有时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或点击率,可能会过度炒作某些政治议题,甚至歪曲事实。
例如,某些媒体可能会在选举期间,通过夸大候选人的负面信息,来影响选民的判断。
这种情况下,媒体的煽动行为不仅损害了候选人的名誉,也可能破坏民主选举的公正性。
分析此类案例时,我们应关注媒体的报道角度、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对公众意见的影响。
案例三:经济事件的夸大报道经济事件的夸大报道也是媒体煽动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经济危机期间,一些媒体可能会过度渲染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稳定。
在分析这类案例时,我们需要关注媒体的报道是否基于事实,以及其对经济预期的影响。
同时,也应探讨如何通过透明的信息披露和理性的分析,来稳定市场情绪。
案例四:社会事件的片面报道在报道社会事件时,媒体有时可能会因为追求独家新闻或突出矛盾,而选择性地报道事实,忽视了事件的全貌。
例如,某些媒体在报道社会冲突时,可能会只关注冲突的激烈场面,而忽视了背后的社会问题和深层次原因。
这种片面的报道往往会激化矛盾,加剧社会分裂。
分析这类案例时,我们应关注媒体的报道是否全面,以及其对公众理解事件的影响。
内容分析法的典型案例

内容分析法的典型案例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文本、图像、音频等素材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中的内在含义和规律。
在社会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中,内容分析法被广泛运用,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解释现象。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介绍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分析媒体报道、政府文件、社交媒体内容等。
以媒体报道为例,研究者可以通过内容分析法来分析某一社会事件在媒体上的报道方式、报道角度、表述语言等,从而揭示媒体对该事件的态度、立场和影响力。
通过对大量的文本素材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为社会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提供依据。
在心理学领域,内容分析法也被广泛运用于分析个体或群体的言辞、行为、情感表达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言辞内容的分析,揭示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认知模式等,从而深入理解其内在动机和行为规律。
通过对大量的言辞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出隐藏在言辞背后的心理机制和意义,为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和验证提供重要依据。
在传播学领域,内容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广告、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传播内容。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传播内容的分析,揭示其中的意识形态、文化符号、传播策略等,从而理解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大量的传播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对传播现象的深刻认识,为传播策略的制定和传播效果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文本、图像、音频等素材的深入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其中的内在含义和规律,为社会现象的解释和预测、心理机制的理解和传播现象的认知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内容分析法在研究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两级传播理论案例并分析刘畊宏

两级传播理论案例并分析刘畊宏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刘畊宏为什么爆红?最近几天刘畊宏健身操实在太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封控期间小区楼栋微信群里的白领、宝妈、退休阿姨都相约一起跳刘畊宏震楼,在上海封控期间,成了最简单的娱乐方式。
从张同学到刘畊宏,抖音一直能够抓到流量密码,找到能够爆款的内容,并通过一些列运营方式将其推广到大众中,刘畊宏也是其中完美的一个案例,现在回头看看,发现从战略到战术,每一个点都踩的很准运营的很完美。
从战术上讲总结如下:出圈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环境因素疫情居家大环境:不少地区处于防控状态(比如上海),线下健身场所关闭,居家健身相关话题易引发共鸣。
人为因素1. 名人光环:娱乐圈里最懂健身,健身圈里和明星走得最近2. 专业实力:专业健身技能储备,本人健谈有趣,综艺氛围拉满,互动感强3. 标签多样:相较其他健身博主,刘畊宏的传播内容不只是健身,还有家庭、夫妻、亲子关系等等,可看性与接受度更高4. 夫妻档人设:“一强一弱”,反差感强。
迎合健身小白心态,容易产生共鸣和代入感5. 粉丝文化:周杰伦耳熟能详的歌曲,助推刘畊宏云健身的模因传播(段子、梗、表情包)6. 意见领袖:明星互动、大V的转发与模仿,强化了刘畊宏健身操的影响力心理因素1. 疫情居家:健身成为释放消极情绪、保持健康习惯的重要出口,引发全民健身狂欢2. 情绪疏导:上海疫情是巨大的流量黑洞,长时间负面信息爆炸情况下,需要大型的集体狂欢式娱乐来解压3. 受众层面:线上明星私教的体验感,强参与性、互动性,提供了极大的情绪价值4. 符号学层面:刘畊宏健身操,指向健康快乐生活方式5. 仪式感:固定时间直播,让受众仪式化、程式化的蹲守,比录播更有陪伴感第三方因素1. 直播被封乌龙事件:二创梗在多平台的传播出圈,衍生模仿类话题2. MCN和抖音平台助推3. PR宣传: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深度参与传播对比去年爆火的《蜜雪冰城主题曲》我爱你,你爱我的洗脑歌曲出圈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能够引起广泛传播的核心要素是:(1)品牌符号化刘畊宏健身操的符号是什么?如何用几个字就能让一个不知道的吃瓜群众知道你在说什么我刚刚被触达的时候,看到最多的是“刘畊宏毽子操” 毽子操三个字明确的点出了他在干什么,他的健身运动有什么特点,而且简单易学看到毽子操三个字,或者看到有人跳这个动作,立刻形成了记忆,几次触达就形成了认知(2)简单重复当“刘畊宏毽子操”成功的吸引了我的好奇以后,我开始在网上搜他的视频,首先我是在B站上跟练了一次视频,然后我又蹲了一次直播,发现原来从2月18日以来刘畊宏的直播健身或视频内容就是这几套动作反复的出现【重复】加深了印象,而且降低了参与门槛,让刚吸引过来的用户成功的参与与留存(3)存量和衍生内容多从不知道刘畊宏到被刘畊宏毽子操吸引到练起了他的健身操最核心的用户还有很大的消费需求没有释放比如蜜雪冰城案例,听过洗脑歌曲à参与二创à进店消费成为了很好的链路闭环对于刘畊宏现象的深度消费可能是其丰富的人设(丈夫、爸爸、女婿、健身教练、明星好友)以及网友衍生二创的更多维度的视频内容的挖掘和观看比如我看过几次刘畊宏健身内容后,变在抖音B站上刷了好多小泡芙的视频(真的好可爱)这也是为什么当出现一个标杆人物后,一般媒体会立刻跟进采访、挖掘其背后的故事比如谷爱凌在冬奥夺冠前,北京冬奥组委会已经在多年前开始筹备相关的冰雪运动员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在谷爱凌夺冠红满足了各方人群的关注需求记得之前在回顾毛不易的明日之子节目时,薛之谦曾说过,要成为一个一线歌手,需要有多少首佳作呢?差不多是30首毛不易在《明日之子》时期大概有20首作品,成名后又合作了很多影视OST等佳作(比如《不染》),所以稳固了其在歌坛的地位如果在某一作品爆红后后续内容没有跟上,则不容易维持进阶的状态,比如去年爆红的《漠河舞厅》,柳爽其他的作品还没有特别的脍炙人口。
整合营销是什么?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三则

整合营销是什么?整合营销传播经典案例三则引言:整合营销将企业信息通过更优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合作伙伴,让企业学会与受众沟通,充分理解其需求,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营销手段。
单一的推广手段,在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其功效很多时候都会让营销人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
世间万物,抱阴负阳。
任何一种推广手段,因其强烈的特异性,必定会存在优势、劣势之分。
因此,扁平化的营销策略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格格不入,“垂直化”营销模式,已成席卷之势。
垂直化推广策略,指的是将各项不同性质的传播渠道进行整合,形成的一种适合当下市场环境的策略,也被称为整合营销。
一、什么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指的是将各种不同的传播工具和推广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同步修正操作,最终实现在品牌方与客户方交互的过程中,完成企业增值的理念与方法。
简单来说,整合营销分为两个层面,首先,在形式上就是将各个不同的推广手段结合成一个新的系统,运用不同属性的营销,实现协同效应。
其次,便就是通过受众的信息整合,从何制定出契合受众属性的产品,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即是“量体裁衣”。
本质上说,整合营销与其他类型的推广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别。
整合营销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存在形式,他是各种不同推广手段和形式的结合体,根据结合“配方”的不同,最终的表现形式也会存在差异。
与整合营销伴生而出的一种传播手段,我们称之为整合传播。
整合传播就是将广告、营销、公关等多种传播手段进行整合的一种“多面体”传播形式。
其目的就是实现信息传播速度、广度、深度的最大化。
当下企业的品牌建设,往往都离不开整合传播。
毕竟,形形色色的受众,“善变”的消费意向,都在不断的考验着产品和企业。
根据受众要求,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推广手法,实现最终的整合效果,这就是整合营销。
概念与案例齐飞,理解与趣味协同。
二、整合营销经典案例分析整合营销案例一:“过吉祥年,喝王老吉”,整合营销初识味2011年春节期间,王老吉投放一则“过吉祥年,喝王老吉”的主题广告。
经典传播学案例

一、佩恩基金研究——20世纪20年代“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大型调查研究1928年,电影调查委员会的理事威廉姆·H·肖特邀请了一批大学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让他们设计一系列研究来评估电影对儿童的影响,一个私人慈善基金会——佩恩基金会答应提供经济援助。
研究进行了3年,从1929年一直到1932年,其结果分为10卷,于30年代初出版。
一种媒体与一部分特殊受众间关系的调查,有12个以上的主要调查同时进行,每一个都是较大规模的调查,而且每一部分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调查目的。
调查策略:精心设计的控制手段和设备的实验室实验、内容分析、调查、实地实验和布鲁默的个人自传法.从调查对象看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评估影片的内容并确定观众的数量和构成;评估电影主题和信息对观众的影响.一共对几种主要效果进行了研究,即电影对信息获取、态度改变、感情刺激、健康损害程度、道德水平的侵蚀程度以及对行为的影响:1.观众和影片内容:在1929和1930年间,每个儿童平均每周要看一次电影。
2.信息的获取:即使8岁小孩也能从影片中获得相当数量的信息。
(事实性材料的记忆超乎寻常得高)3。
态度的改变:一些电影确实改变了儿童的态度,年纪越小效果越明显;看2部或3部涉及同一问题并且观点相同的电影比只看1部电影效果要明显;由电影引起的态度改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4。
情感的刺激:成人已经学会了对电影离奇的内容“打个折扣",而儿童则会体验真正的感情唤起。
5。
对健康的损害:某些种类的影片的确干扰睡眠,这一后果可能会对健康和正常的成长产生负作用。
6。
对道德水平的侵蚀:对电影中的一些镜头的描述,尤其是关于犯罪和性的,与所有实验小组的规范标准和道德观都是相反的。
7。
行为的影响:电影迷和不常看电影的孩子相比,老师对他们的行为评价更低;电影的内容确实会对儿童的生活和某些活动如游戏、穿着方式、发型和沟通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电影还会产生大量的白日梦和幻想;电影确实对调查所研究的那部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起着直接的作用。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内容分析法(完整版)

• 台湾植物学家潘富俊在新书《红楼梦植物图鉴》中,断然否定了曹雪 芹写后40回一说,而且答案竟然就在植物里!
• 《红楼梦植物图鉴》作者潘富俊围绕后40回的作者之争,潘富俊从书 中所提及的200多种植物来看,认为几乎可以推定非出自曹雪芹之手。 他的方法是,先将这部120回的小说等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40回平均 每回出现11.2种植物,中间40回平均每回出现10.7种,最后40回平均 数只有3.8。
分析报告常常用大量表格和数据来呈现。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
1 不打扰研究对象,使得内容分析能够取消研究对象所造成的抽样和测量 误差。 2 获得样本的途径更多更容易。 3 内容分析节省人力和研究成本。 3 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内容分析法的缺点
内容分析只适合研究那些明确的、显在的媒介内容,在处理意识形态、观念、 价值、意义这些含义精妙的概念方面比较薄弱。
以改变,强调教育的可能
性
60年代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骚乱的年代。方克豪瑟通过对 期刊内容分析,来研究这一时期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他从美国1960年至1970的期刊中,选出最著名的周刊,把这三 种期刊在十年中出版的全部刊物作为他分析的样本。刊物总数 为1716份。然后,他按照《读者指南》的编目,把每一类条目
大众媒介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
例1:歌词中的求爱模式
内容:
• 歌词A:《你不必说你爱我》
•
你不必说你爱我,
•
只要把我的双手紧握。
•
你不必说永远同我在一起,
•
你的心思我全明白。
• 歌词B:《孤独的人》
•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
•
直到能找到一位姑娘,
•
她同我在一起,
幼儿园短视频教学案例分析:拍摄创意传播

幼儿园短视频教学案例分析:拍摄创意传播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已成为一种普遍且受欢迎的传播方式。
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学中,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通过对幼儿园短视频教学案例的深度分析,探讨拍摄创意在幼儿园短视频教学中的传播方式,以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1. 教学主题明确在幼儿园短视频教学案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主题。
通过拍摄一部关于春天的短视频,引导幼儿了解春天的风景、气候、植物等。
在视频中,可以通过记录幼儿园内外的一些场景,让幼儿们亲身感受春天的变化。
这样的主题明确,有利于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2. 创意内容设计在拍摄短视频的过程中,创意内容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让幼儿们参与到视频拍摄的创作中,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提出自己的创意点子。
在春天短视频中,可以邀请幼儿们一起寻找春天的痕迹,拍摄花开、鸟儿歌唱的场景,利用孩子们的眼睛来发现春天的美丽。
3. 高质量拍摄与剪辑为了让短视频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性,需要注重拍摄和剪辑的质量。
可以利用专业的摄影设备,选取不同的拍摄角度和镜头,凸显视频的教育内容。
在剪辑过程中,要注意节奏感和故事性,使幼儿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信息和愉悦的观赏体验。
4. 传播方式切合幼儿特点短视频的传播方式需要切合幼儿的特点和习惯。
可以利用幼儿园内的大屏幕或家长群等途径进行传播,让幼儿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内容。
也可以在视频中设置有趣的互动环节,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乐趣。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短视频教学中,拍摄创意传播是一种极具潜力和价值的教学方式。
通过创意的内容设计和高质量的拍摄,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幼儿来说,通过观看短视频,可以增加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短视频教学案例中的拍摄创意传播方式,对幼儿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国内新闻叙事的两种研究取向 • 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系研究(新闻叙事渊源) • 从语体角度研究新闻叙事 • 从新闻叙事的主观性(叙事加工、主体介入、意 义构建 5.国内新闻叙事研究的不足 • 过多关注消极意义 • 分析方法不足(片面研究)
(三)本项研究主题 • 1、确立“新闻叙事主观性”的概念,并从 词汇、句法、篇章层面找出新闻叙事主观 性的表达方式。通过与小说叙事的比较, 归纳出新闻叙事主观性的特征; • 2、确定主观度的评价标准,构建新闻叙事 主观度的层级; • 3、分析主观性对新闻叙事体语言风格的影 响。
第五步是分析、解释。对第四步归纳出来的 新闻叙事主观性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探讨 它们体现了叙述者的何种立场、态度与情 感,解释它们在新闻叙事中出现频率高于/ 低于小说叙事的原因。 第六步是总结。在上述分析、解释的基础上, 总结出新闻叙事主观性的总体特征,并试 图构建新闻叙事主观度的层级,分析其对 新闻叙事体语言风格的影响。
文本分析的目的: 1.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 2.传统文化的变迁路径 3.为“昆剧的创新性生产取向”形成提供建议 剧目题材来源 生产主体 生产类型(评奖剧、青春剧、传承剧等) 社会激励取向、艺术取向 大众传播在上述各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
3.国内主观性研究不足 • 尚未建立起汉语主观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缺乏对主观性问题的宏观思考和全面研究。 • 未能厘清主观性三大语义内容,即“说话 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视角”、“说话 人的认识”与主观性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 • 未能从语言主观性的外部考察影响语言主 观性的因素。 • 内部研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案例2.意义生产与社会行动----以昆 剧为个案的传播研究
内容分析法的运用: 大众传媒的文本以上海《文汇报》为样本,2004—2005两年的报道 研究角度: 一、媒体与社会的角度 二、记者选择的角度:如何成为报道对象 1.新闻价值 2.要求与惯例 3.新闻来源 三、报道方式的角度:对青春版《牡丹亭》和《班昭》系列报道的文本分 析 1.背景:报道的情况 2.标题的呈现 3.具体的报道对象 4.特殊化报道方式
传播内容分析方法
典型案例
案例1.新闻叙事的主观性研究
一、选题论证 (一)选题缘起 1.新闻理论界对“纯客观报道”的倡导与 新闻实践中“纯客观 报道”不可实现的矛 盾 2.以“违背本质真实”为由掩盖主观性的 捉襟见肘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真实”与 “客观”概念的混用
(二)现有研究 1.国外主观性研究 界定 “主体主观性与话语主观性(言内主观性)” 的基 础研究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研究 …… 2.国内主观性研究 从语法角度(句法、句式等) 从词义角度 从修辞角度 从情态角度(传受关系、语境、语气等)
(四)研究意义总结 理论价值: 1.对语言功能研究的拓展 2.对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深化与系统化 应用价值: 1.有助于合理运用新闻话语实现新闻的舆论导向 功能 2.有助于新闻接受者增强对新闻话语的反控制能 力 3.有助于揭示西方新闻叙事的主观性本质,争取 中国传媒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主动权
二、研究对象选择(语料选择)
• 文本分析的主要方面 其实是对前述几个“研究角度”的操作化分解: 新闻价值体现在体裁 标题呈现(行动者取向、观众取向、其它取向。统计各自比 重,如何判别,属定性理解方法) 报道对象(行动者、接受者、第三者、政府方,统计各自占 比) 特殊化报道(总结性、主观评价性表达、领导介入性报道) 其它报道方式(人物讯息、演剧信息、昆剧发展、昆剧观众 事、相关轶事等)
第三步是比较(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比较)。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主观性表达方式在新闻叙事 中的使用与其他语篇中的差异,我们又从《小说 月报》上随机选择了100万字语料与之进行对比。
第四步是验证、归纳。在对比的基础上,我们对前 面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归纳出哪些是新闻叙事 的主观性表达方式,哪些不是新闻叙事主观性的 表达方式。
(一)语篇范围选择 (二)新闻媒介选择(种类、性质、地域等) 最终选择: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 方都市报、新民晚报中共选取100万字消息 类语篇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 X 篇 (三)抽样方法 随机性(概率抽样)、时间间距等 内容涉及社会、政治、财经、体育、 娱乐等方面
三、研究路线
采用由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的基本路线,具体来说, 包括假设—统计—比较—验证、归纳—分析、解释—总结几 个研究步骤。 第一步是假设。 在国内外语言主观性及新闻叙事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假设新闻叙事中可能存在A、B、C、D等多种 主观性表达方式。 第二步是统计。 在第一步提出的假设基础上,对100万字语 料逐一进行统计,统计各可能存在的语言主观性表达方式 在新闻叙事中出现的频率。比如形容词的使用是新闻界公 认的主观性表达方式之一,所以以《汉语形容词用法典》 中所列1063个形容词为例,逐一统计各词在100万字新闻 中出现的频率及具体用法。
四、研究方法
• 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 具体研究过程中的方法 1、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 2、调查统计的方法 3、比较研究的方法。(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比较) 4、分析一综合的方法。分析各类主观性表达方式在新闻 叙事语篇中出现频率高于/低于小说叙事的原因,分析它 们表达出叙述者的何种立场、态度和情感,在此基础上总 结出新闻叙事主观性的总体特征。 5、假设一检验的科学方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 设,并通过数据统计和比较对假设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