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课件

合集下载

胎儿颅脑及颜面部超声PPT课件

胎儿颅脑及颜面部超声PPT课件
胎儿颅脑及颜面部超声检查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汪龙霞教授 第一个切面为侧脑室切面 侧脑室测量:通过脉络从测量,大于1.5诊断为脑积水 大于1.0小于1.5诊断侧脑室宽 第 二 个 切 面 为 双 顶 径 切 面 : 即 丘 脑 切 面 第三个切面为小脑横切面 小脑延髓池的测量: 小脑延髓池(枕大池或颅后窝池)
4)不规则唇裂 奇形怪状,与羊膜带综合征有关,常伴其他 部位严重畸形; 5)单纯腭裂:超声很难发现。 唇裂:分类:单侧双侧 分度:一、二、三度 单纯唇裂(单侧或双侧) 分为三度 Ⅰ度唇裂裂隙只限于唇红部 Ⅱ度唇裂裂隙达上唇皮肤但未达鼻根部(不完全唇裂) Ⅲ度唇裂从唇红至鼻底部完全裂开完全唇裂) 单纯唇裂在超声图像上有恒定的表现,以冠状切面及 横切面观察最为清晰,具体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唇连续性 中断,中断处充满羊水显示为无回声区;Ⅲ度唇裂该无回 声区延伸至鼻孔,引起受累侧鼻孔变形、变扁;单侧唇裂 若双侧鼻孔对称不变形、唇裂裂隙未达鼻孔则为Ⅱ度唇裂。 单纯唇裂者其牙槽嵴连续完整、乳牙排列整齐。
胎儿颜面部异常的超声诊断 唇腭裂:是最常见的颜面部畸形,由于产前诊断 水平的提高,严重畸形的出生率在我国的大城 市已明显下降,而唇腭裂却上升为最主要的出 生缺陷。 唇腭裂分类 1)单纯唇裂; 2)完全唇裂伴牙槽嵴裂或完全腭裂; 3 )正中唇裂 上唇中部、上腭中部较大范围缺 失,鼻发育异常,常发生在全前脑与中部面裂 综合征;
唇裂合并牙槽嵴裂或完全腭裂时,除有上述唇裂征象 外,还可见上颌骨牙槽嵴连续性中断,正常弧形消失。双 侧唇裂合并牙槽嵴或完全腭裂时,由于双侧唇及牙槽嵴连 续性中断,在鼻的下方可显示一明显向前突出的强回声块 (上唇及牙槽嵴中部组织)称为颌骨前突,由于其过度生 长、体积增大,常掩盖并妨碍对双侧唇腭裂的显示与辨认, 容易漏诊。 眼畸形: 眼畸形包括眼距过近、眼距过远、小眼、无眼及先天 性白内障等。 眼距过近主要发生于前脑无裂畸形中,由于前脑完全 不分开或不完全分开形成左右大脑半球,从而引起一系列 脑部畸形,并累及面中部,导致独眼、头发育不全、猴头 畸形等。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课件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课件

超声测量的标准值和参考范围
根据胎儿的年龄和性别,头颅测量的标准值和参考范围会有所不同。医生会将测量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 比较,以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
常见的超声诊断异常及处理方 法
超声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胎儿头颅的异常,如颅内出血、脑积水等。一旦 发现异常,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或建议进一步检查。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介绍胎儿头颅超声测量的重要性,包括设备和技术的应 用,以及测量的标准值和参考范围。我们还将讨论常见的超声诊断异常,如 何处理以及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的介绍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用来评估胎儿的发育和健康状况。 通过测量头颅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判断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是否正常。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的操作技巧 和注意事项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需要专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医生需要注意仪器的设置、 探头的位置以及图像的解读,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结论和展望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检查,对保障胎儿健康和安全至关重 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测量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超声测量的设备和技术
超声测量使用高频声波和超声探头来生成图像。现代超声设备具有高度的分 辨率和敏感性,可以清楚地显示胎儿的头颅结构和特征。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的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应 用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及时发现任何 异常和问题。它在孕妇产前筛查、胎儿畸形诊断和妊娠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

新生儿头颅超声检查ppt课件

新生儿头颅超声检查ppt课件
5
筛查对象
母亲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心肾功能异 常、产前产时出血、宫内感染、保胎史、 不良产史···
异常分娩史:宫内窘迫史、急产、难产··· 患儿因素:窒息(Apgar评分低)、酸中毒、
低血糖、血压波动明显、机械通气、早产 儿、多胎、大于/小于胎龄儿···
6
检查和复查时间
颅内出血:生后3天内检查,如有出血应每 隔3-7天复查,严重及不稳定的颅内出血应 酌情及时复查,1月时应复查有无脑积水及 囊腔形成等后期改变。
检查部位: 经前囟检查:首选检查部位,可做冠状面
和矢状面扫描。 经侧囟检查:从另一角度做水平断面的检
查,关闭早,探测范围有限。 经后囟检查:可探及某些颅底的超声影像,
关闭早,探测范围有限。
3
解剖图:
4
检查前准备: 处于安静状态即可,一般不需服用镇静剂。 暴露检查部位。 如有特殊病原感染应告知,做好相应处理。
变 脑实质出血后
+
软化、动脉梗
死后软化
CT
MRI
-
-
++
++
++
++
12
第三脑室层面
正常声像
13
侧脑室中央-后角层面
14
正中矢状面
15
侧脑室中央-后角层面
16
异常声像
室管膜下出血:
17
脑室内少量出血:
18
脑室内出血伴扩大:
19
颞枕叶出血:
20
HIE:
21
顶枕叶白质损伤:
22
室管膜下小囊腔:
23
脑室前角(额叶)软化灶:
24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53页PPT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53页PPT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46、法律有权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ppt课件
母亲孕期有合并症的新生儿。
14
检查时间
颅内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3天内,生后1周内的 检出率为90-95%,严重的酌情及时复查,一般为1月 后、3月后。
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3天内观察有无脑水肿,1周后 观察有无完全恢复,1月后复查有无存在遗留病变。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出生后3天内观察有无白质损伤, 1周后观察有无恢复,3-4周后观察有无白质软化,3-4 个月后观察有无软化灶消失及脑室扩张。
34
35
检查准备:患儿安静状态即可,取仰卧头正位, 检查者在小儿右侧或头顶侧,检查前手及探头 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皮肤交叉感染。先检查弱 小的早产儿,再检查足月儿。
13
适应症
可能发生颅内脑结构改变的新生儿、小婴儿的 筛查(如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小婴儿、低体重 儿、多胎儿、巨大儿等) 。
有异常分娩史及相应病史的新生儿(如缺氧、 窒息、宫内感染等)。
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
1
新生儿颅脑检查的历史
我国的新生儿颅脑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北 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周丛乐教授1984年开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每年举办全国性新生儿颅脑 超声继续教育学习班。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颅脑超声已成为出生后3天 内新生儿的常规检查。
2
新生儿颅脑的解剖结构
1.颅骨 2.脑膜 3. 脑 4.脑室系统 5.脑血管
15
新生儿颅脑的超声解剖
冠状切 1---额叶层面 2---侧脑室前角层面 3---第三脑室层面 4---侧脑室中央及后角层面 5---枕叶层面
16
17
18
19
20
21
新生儿颅脑的超声解剖
矢状切 6---正中矢状切层面 7---侧脑室前角层面 8---侧脑室中央部及后角层面 9---岛叶层面 10---颞叶层面

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20
(1)胼胝体膝 (2)透明隔 (3) 弯窿柱 (4)侧脑室前角(5)尾 状核头 (6)室间孔 (7)第三脑 室 (8)背侧丘脑 (9)后丘脑 (10)豆状核 (11)苍白球 (12)壳 (13)内囊 (14)内 囊前肢 (15)内囊后肢 (16) 内囊膝 (17)内囊豆状核后部 (18)外囊 (19)最外囊 20) 屏状核 (21)岛叶 (22)海马 旁回 (23)僵三角 (24)僵连 合 (25)松果体 (26)大脑大 静脉池 (27)枕叶 (28)侧脑 室三角区 (29)脉络丛 (30) 海马、海马伞 (31)毯、视辐射 (32)侧副隆起 (33)小脑蚓 (34)直窦 (35)上矢状窦 (36)大脑纵裂 (37)大脑镰 (38)大脑内静脉 (39)额上回 (40)额中回 (41)额下回 (42)颞叶岛盖
26
二、胎儿头颅中期超声表现
• 由于胎儿体位的关系,胎儿头颅的超 声检查主要采用横切面检查。冠状切面 和矢状切面较少使用。
• 将探头置于胎头一侧,声束平面垂直 于脑中线,自颅顶向颅底横向扫查可获 得一系列颅脑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 面和小脑横切面。
整理版课件
27
• 1、背侧丘脑水平横切面(双顶径与 头围测量平面): 标准平面要求清楚
四、端脑
• 端脑,又称为大脑,被大脑纵裂分 为左、右大脑半球、大脑纵裂的底有 胼胝体,是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束。 大脑半球表面有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 质,深部是白质,又称大脑髓质,埋 在髓质中的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 左右大脑半球内部各有一腔隙,为侧 脑室。
整理版课件
12
端脑的外形:
1.三个面: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侧 面、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
整理版课件
19
整理版课件
(1)胼胝体膝 (2)扣带回 (3) 额上回 (4)额中回 (5)额下回 眶部 (6)大脑纵裂 (7)前连合 (8)终板旁回 (9)穹窿柱 (10) 侧脑室前角(11)尾状核头 (1) 第三脑室 (13)中脑水管 (14) 顶盖前区 (15)上丘 (16)内侧 膝状体 (17)外侧膝状体 (18) 下丘脑 (19)乳头丘脑束 (20) 内囊膝 (21)内囊后肢 (22)豆 状核 (23)壳 (24)苍白球 (25) 外囊 (26)屏状核 (27)最外囊 (28)岛叶皮质 (29)外侧沟 (30)蝶嵴 (31)颞叶 (32)枕 叶 (33)小脑蚓 (34)小舌 (35) 中央小叶 (36)山顶 (37)小脑 幕 (38)四叠体池 (39)海马沟、 海马 (40)侧脑室下角 (41)毯 和视辐射 (42)尾状核尾 (43) 海马旁回 (44)海马伞(45)侧 副隆起 (46)侧副沟 (47)枕极 (48)直窦(49)窦汇 (50)枕 内隆突

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ppt课件
育情况。
脉络丛
脉络丛是颅内的重要结构之一, 位于侧脑室内。在超声图像上, 脉络丛表现为强回声团块,其形 态和回声特点有助于判断胎儿颅
内发育情况。
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是胎儿颅内 的重要结构之一。在超声图像上 ,小脑表现为蝴蝶状的无回声区 ,其形态和大小可以反映胎儿颅
内发育情况。
正常超声测量值范围
01
颅骨缺损
局部颅骨缺失,脑组织外 凸。
颅骨变形
颅骨形态不规则,凹凸不 平。
颅骨增厚
颅骨弥漫性增厚,回声增 强。
颅内异常超声表现
脑积水
脑室系统扩大,脑实质受 压变薄。
脑膨出
脑组织从颅骨缺损处膨出 。
颅内出血
颅内出现不规则液性暗区 。
异常超声测量值范围
双顶径(BPD)
异常增大或减小。
侧脑室宽度
异常增宽或狭窄。
和参数设置,以获得清晰的动态图像。
其他新技术在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前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通过测量组织的弹性特性,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胎儿头颅的结构异常和病变程度。
超声造影技术
利用造影剂增强超声信号的反射,提高胎儿头颅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人工智能技术在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和诊断胎儿头颅的结构异常和病变,提高 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03
双顶径(BPD)
测量胎儿头部左右两侧之 间最宽的长度,正常足月 儿的双顶径平均值约为 9.3cm。
头围(HC)
测量胎儿头部一周的长度 ,正常足月儿的头围平均 值约为33-34cm。
侧脑室宽度
测量侧脑室体部的宽度, 正常足月儿的侧脑室宽度 平均值小于10mm。

2024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26750PPT课件

2024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26750PPT课件

01超声原理02设备介绍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如反射、散射、透射等,获取组织结构和血流信息。

包括超声探头、发射接收电路、信号处理系统、显示记录系统等部分,现代超声设备还具有多普勒血流成像、三维成像等功能。

超声原理及设备介绍01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是脑脊液循环的重要通道。

02脑实质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结构,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03脑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负责为脑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新生儿颅脑解剖结构0102新生儿颅内出血、脑积水、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随访。

无明确禁忌症,但需注意超声检查的局限性和安全性。

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检查前准备患儿需处于安静状态,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选择合适的探头和检查体位。

注意事项避免在患儿饥饿或烦躁时进行检查;检查时注意保护患儿眼睛和生殖器等敏感部位;检查后及时记录并报告检查结果。

产伤、缺氧、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因脑实质内、硬膜下、蛛网膜下腔等部位出现异常回声区超声表现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级结合患儿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临床治疗与预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感染等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同时采取脱水、降颅压等措施临床治疗脑实质回声减低,脑室变窄或消失,严重者可见脑实质内散在强回声灶超声表现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预后脑水肿病因脑血管闭塞或痉挛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超声表现梗死部位脑实质回声增强,严重者可见脑实质液化坏死区;缺血缺氧性脑病可见脑实质弥漫性回声增强临床治疗溶栓、抗凝、扩血管等治疗,同时采取高压氧、营养神经等措施预后根据梗死部位和面积大小,预后差异较大脑梗死与缺血缺氧性脑病01020304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颅内炎症病因脑实质内散在或弥漫性异常回声区,脑室扩张或狭窄,严重者可见脑脓肿形成超声表现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采取脱水、降颅压等措施临床治疗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危及生命预后颅内感染与炎症胚胎发育过程中颅脑发育异常所致病因脑积水、无脑儿、小头畸形、脑穿通畸形等不同类型的畸形有不同的超声表现超声表现根据畸形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部分畸形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预后,但部分严重畸形预后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3
脑干部位又包括以下四 个重要构造:
1.延髓
• 延髓居于脑的最下部, 与脊髓相连;其主要功 能为控制呼吸、心跳、 消化等。
学习交流PPT
4
2.脑桥
脑桥位于中脑与延脑之 间。脑桥的白质神经纤维, 通到小脑皮质,可将神经 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至另 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 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
学习交流PPT
7
二、小脑
•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 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它由胚胎早期 的菱脑分化而来,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 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 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 动的协调。
学习交流PPT
8
• 中部狭窄称小 脑蚓,两侧膨大 部称小脑半球, 小脑下面靠小脑 蚓两侧小脑半球 突起称小脑扁桃 体。
学习交流PPT
12
端脑的外形: 1.三个面: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侧面、 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 2.三个叶间沟: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3.五个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14
• 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处理语言、逻 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 分。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 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
学习交流PPT
18
( 1)前连合(2)穹窿柱(3) 第三脑室、下丘脑(4)乳头丘脑 束(5)视束(6)尾状核头(7) 内囊前肢(8)豆状核(壳)(9) 外囊 (10)屏状核(11)前穿质 (12)最外囊 (13)岛叶皮质 (14)大脑纵裂(15)额叶(16) 外侧沟和蝶嵴 (17)终板旁回 (18)胼胝体下区(19)扣带回 (20)额上回 (21)额中回(22) 额下回 (23)海马旁回(24)海 马(25)海马伞(26)尾状核尾 (27)侧副隆起(28)皮质脊髓 束(29)黑质(中脑) (30)红 核(31)内侧丘系(32)中脑水 管(33)管周灰质(34)颞叶 (35)枕极 (36)小脑蚓 (37) 小脑半球 (38)四叠体池 (39) 环池 (40)窦汇 (41)枕内隆突 (42)小脑幕
学习交流PPT
5
3.中脑
•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 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是瞳孔、眼 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
学习交流PPT
6
4.网状系统
网状系统居于脑干的中央,是由许多 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 网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 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学习交流PPT
9
三、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 和内囊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 成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 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五个部分。 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 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 侧脑室相通,向下通过中脑水 管第三脑室与第四脑室相通。
学习交流PPT
10
胎儿头颅超声诊断
学习交流PPT
1
颅脑解剖及作用
一、脑干
• 脑干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 位于大脑的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 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自下而上由 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 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 心跳、呼吸、消化、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经由脊髓传至脑的神经冲动,呈交叉方式进 入:来自脊髓右边的冲动,先传至脑干的左 边,然后再送入大脑;来自脊髓左边者,先 送入脑干的右边,再传到大脑。
学习交流PPT
16
(1)视交叉、视束(2)视隐 窝(3)漏斗(4)动眼神经 (5)颈内动脉(6)大脑前 动脉(7)大脑中动脉(8) 基底动脉(9)大脑后动脉 (10)终板前池(11)外侧 窝池(12)桥池(13)小脑 脑桥角池(14)直回(15) 嗅束沟(16)嗅三角(17) 眶回(18)眶上壁(19)颞 叶(20)钩(21)侧脑室下 角(22)杏仁体(23)海马 足(24)海马旁回(25)小 脑幕(26)脑桥(27)脑桥 基底部(28)脑桥被盖部 (29)第四脑室(30)正中 沟(31)大脑纵裂(32)外 侧沟(33)小脑半球(34) 小脑镰(35)颞肌(36)小 脑上脚(37)小脑蚓(38) 齿状核(39)横窦(40)乙 状窦
学习交流PPT
17
(1)第三脑室(2)视束 (3)灰 结节(4)乳头体(5)大脑纵裂 (6)大脑前动脉(7)颞叶(8) 侧脑室下角(9)杏仁体(10)钩 (11)外侧沟(12)蝶嵴(13) 大脑中动脉(14)小舌(15)中央 小叶(16)山顶(17)山坡(18) 蚓叶(19)齿状核(20)小脑幕 ( 21)脚间窝(22)大脑脚 (23) 海马旁回(24)额叶(25)直回 (26)眶回(27)眶沟(28)侧 副沟(29)枕颞沟(30)枕颞内侧 回(31)枕颞外侧回(32)颞上回 (33)颞中回(34)额下回(35) 小脑半球(36)横窦(37)窦汇 (38)终板前池(39)视交叉池 (40)颈动脉池(41)外侧窝池 (42)脚间池(43)环池(44) 中脑水管(45)管周灰质(46)小 脑上脚(47)小脑上脚交叉(48) 黑质(49)脚底(50)滑车神经核 (51)下丘(52)内侧纵束
学习交流PPT
15
颅脑断层解剖
(1)鞍结节(2)前床突(3) 鞍背(4)后床突(5)腺垂体 (6)神经垂体(7)视神经 (8)动眼神经(9)颈内动脉 (10)海绵窦(11)海绵窦间 后窦(12)基底动脉(13)桥 池(14)小脑脑桥角池(15) 小脑幕(16)眶上缘(17)滑 车凹和棘(18)额骨(19)眉 间、额窦(20)直回(21)嗅 束沟(22)上斜肌(23)上睑 提肌(24)上直肌(25)泪腺 (26)眶脂体(27)眶上裂 (28)蝶骨大翼(29)颞叶 (30)钩(31)颞骨岩部(32) 颞肌(33)脑桥基底部(34) 脑桥被盖部(35)三叉神经 (36)小脑中脚(37)齿状核 (38)蚓锥体(39)蚓垂(40) 小脑镰(41)乙状窦 (42)侧脑室下角(43)杏仁 体(44)第四脑室(45)小脑 半球
间脑不仅是除嗅觉外一切感觉冲动传向大脑皮 层的转换站,而且是重要的感觉整合机构之一。
间脑在维持和调节意识状态、警觉和注意力方 面也起重要作用。丘脑不仅与一般和特殊型式的 激醒有关,而且和情绪联想有关。某些丘脑核团 还可作为运动整合中枢,它接受小脑和纹状体的 投射纤维。
学习交流PPT
11
四、端脑
• 端脑,又称为大脑,被大脑纵裂分为左、 右大脑半球、大脑纵裂的底有胼胝体,是连 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束。大脑半球表面有一 层灰质称为大脑皮质,深部是白质,又称大 脑髓质,埋在髓质中的灰质核团,称为基底 核。左右大脑半球内部各有一腔隙,为侧脑 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