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实务】非货币性交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非货币性交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规范我国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现金的非货币性交易的
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
本文拟就非货币性交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1 非货币性交易的含义
在我国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定义是这样的:非货币性交易
‚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从定义来看‚非货币性交易的根本特征在于双方交易的是非货币性资产‚是一种物
物交易‚货币性资产仅是一种补充。
同时在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明确了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范畴。
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
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同时对涉及到的货币性资产的“量”进行规定‚即货币性资产
占交易中最大公允价值的比率不得超过25%‚超过25%的按货币性交易处理。
2 补价的来源
从非货币性交易的定义来看‚补价是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到
的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而从补价产生的来源来看‚则是双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