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平衡-平衡状态的判断
1、用反应速率判断:
(1)对于同一物质来说,当:
Ⅰ.V(正)=V(逆) 或 Ⅱ.V(消耗)=V(生成) 时,化学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对于不同物质来说: 判断方法:反应速率方向相反,并且速率之比等于 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 )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商城高中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3)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0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保持恒定 不变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 立新的平衡。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以xA(g)+yB(g) zC(g)为例,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解析 关于平衡状态的判断,一定要根 据实际反应分析选项,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状态,只有在平衡状态下具备的性质才能 作为“标志”。本题中的反应是一个反应 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可逆反应。②在 反应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都符合。⑧可能是 平衡状态,也可能不是平衡状态。 • 答案 A
【例 4】 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 , 下 列 叙 述 是 可 逆 反 应 A(g)+3B(g) 2C(g)+2D(s) 达 到 平 ①③④⑤⑥⑦ 衡 的 标 志 的 是 (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 答案 A

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一、考点分析 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是化学平衡的考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屡有出现。

难度系数在0.50~0.55左右。

二、考查方向1、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主要从浓度、速率、压强、密度、颜色、温度、平均摩尔质量等角度考查。

三、解题指导思想1、细心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留心陷阱。

2、运用公式并注意状态与系数。

四、判断方法(大部分资料都介绍以下方法)(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2、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直接判定: V 正=V 逆 >0①同一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不同的物质分两种情况:在方程式同一侧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之比,前后比较项必须相反)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方程式不同侧的物质,它们的生成速率与生成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前后比较项必须相同)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判断。

如N 2(g )+3H 2(g )== 2NH 3(g ) 化学键 N ≡N 3H-H 6 N-H 同种物质,新键生成和旧键断裂数目相同同侧不同物质,生成与断裂(或断裂与生成)数目; 不同侧物质,生成与生成(断裂与断裂)数目 例1、N2(g )+3H 2(g )== 2NH 3(g )成物的生成或消耗速度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3V (N 2消耗)=V (H 2消耗)B. V (N 2生成)=V (N 2消耗)C. 2V (H 2消耗)=3V (NH 3消耗)D. 2V (N 2生成)=V (NH 3消耗)例2、可逆反应2NO 2(g)= 2NO(g) + O 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O 2的同时消耗n mol NO 2D 用NO 2、NO 、O 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例3、4NH 3(g) + 5O 2(g)==4NO(g) + 6H 2O(g)( )A 4v 正(O 2)=5v 逆(NO)B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C ,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是2v 正(NH 3)=3v 正(H 2O)例3、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N 2+3H 2 = 2NH 3已达到平衡的是( )A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 键形成B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 键断裂C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 键断裂D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 键形成间接判定①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2n mol NO用、NO、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2.时,将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的消耗速率与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B. C. 只有 D. 只有3.对于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和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B. 达到化学平衡时,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4.对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5.一定条件下,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B. HF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C.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 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6.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证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一个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键断裂B.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C.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D.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反应速率:::3:2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单位时间内3mol 断键反应同时2mol 也断键反应.A. 、、、、B. 、、、C. 、、、、 D. 、、、、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主要特征是A. 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B. 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C.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 反应停止了3.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为,为B. 为C. 、分别为、D. 为4.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混合气体的密度混合气体的压强的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B. C. D.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Z的浓度分别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数据可能合理的是A. Z的浓度为B. 、Z的浓度均为C. 与Z的浓度之和为D. 的浓度为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的同时生成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的同时生成2nmolNO用、NO、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NO、的分子数之比为2:2:1的状态.A. B. C. D.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紫红色,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氢气的浓度升高温度降低温度缩小体积增大HI的浓度减小压强.A. B. C. D.8.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固定容积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已达平衡的是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C. 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D.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恒温条件下,可逆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的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 全部2.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都为零B.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C. 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D. 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单位时间内生成n 的同时生成2n ;单位时间内生成n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中不变;的消耗速率与NO的生成速率相等;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A. B. C. D.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Y、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 、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Z,同时生成2n mol Y容器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正,逆A. B. C. D.5.可逆反应: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2nmolNO用、NO、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6.温度下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将使正反应减小;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 B. C. D.7.时,将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高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你一定会遇到这样的选择题:下列能说明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选项是哪些?说到底,就是让你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特征为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

我们在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了两个依据:一为实质性依据,即从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上判断,我们总结一句话,叫做“一正一逆,符合比例”;二为特征性依据,即是否出现反映物质浓度不再改变的属性状态,我们总结一句话,叫做“变量不变,平衡出现”。

一、根据速率判断平衡状态,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生成(或消耗)a mol A物质的同时,生成(或消耗)b mol B 物质此类进行判定的要点,一是看两个过程是不是分别代表一正一逆两相反过程,二是看两个数值a与b之比,是不是符合A与B在反应中的系数比。

2.断裂(或形成)a mol某化学键的同时,断裂(或形成)b mol 另一种化学键此类进行判定的要点,一是看两种化学键变化的过程,是否代表一正一逆两相反过程,二是看化学键变化所揭示的的物质变化,是否符合系数比关系。

3.同一时间内,v正(A):v逆(B)=a:b,或者 b v正(A)=a v逆(B)此种类型的判定较为常见,也较为简单,只需要一正一逆两反应速率比符合A与B在反应中的系数比即可。

例如:以下能证明反应N2 + 3H2 ? 2NH3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一段时间内,生成1.5molH2的同时,消耗了0.5molN2B.一段时间内,断裂4.8molN-H键的同时,断裂了0.8molN≡NC.一段时间内,v正(N2):v逆(H2)=1:3二、根据平衡状态的特征属性进行判断,常见的依据有:温度,颜色,压强,密度,平均相对分子量等。

判定的要点是:若某个属性对于未达平衡的反应体系是一个变量,当其达到恒定不变的状态时,即达到了反应的平衡状态。

例如:恒容体系中,可逆反应N2(g) + 3H2(g) ? 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可以是:压强不再改变(因反应未达平衡时,压强是一变量),可以是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再改变(反应未达平衡时,平均相对分子量是一变量),但不可以是气体密度不再改变(因反应未达平衡时,气体密度是一恒量)。

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一、考点分析 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是化学平衡的考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屡有出现。

难度系数在~左右。

二、考查方向1、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主要从浓度、速率、压强、密度、颜色、温度、平均摩尔质量等角度考查。

三、解题指导思想1、细心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留心陷阱。

2、运用公式并注意状态与系数。

四、判断方法(大部分资料都介绍以下方法) (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2、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 直接判定: V 正=V 逆 >0①同一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不同的物质分两种情况:在方程式同一侧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之比,前后比较项必须相反)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方程式不同侧的物质,它们的生成速率与生成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前后比较项必须相同)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判断。

如N 2(g )+3H 2(g )== 2NH 3(g ) 化学键 N ≡N 3H-H 6 N-H 同种物质,新键生成和旧键断裂数目相同同侧不同物质,生成与断裂(或断裂与生成)数目; 不同侧物质,生成与生成(断裂与断裂)数目例1、可逆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生成或消耗速度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3V (N 2消耗)=V (H 2消耗)B. V (N 2生成)=V (N 2消耗)C. 2V (H 2消耗)=3V (NH 3消耗)D. 2V (N 2生成)=V (NH 3消耗)例2、可逆反应2NO 2(g)= 2NO(g) + O 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O 2的同时消耗n mol NO 2D 用NO 2、NO 、O 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例3、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4NO(g) + 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O 2)=5v 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 正(NH 3)=3v 正(H 2O)例3、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N 2+3H 2 = 2NH 3已达到平衡的是( )A 一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 键形成B 一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 键断裂C 一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 键断裂D 一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 键形成间接判定①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化学反应平衡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高中化学中最常用的,下面有途网小编分享给大家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本质性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性标志是:“正反应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这样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衍生出以下6种判断方式:(1)从速率的角度描述: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2)从速率的角度描述:处于可逆方程式同一侧(即两者同为反应物或两者同为生成物)的不同种物质,必须一种物质生成同时另一种物质消耗,且两者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3)从速率的角度描述:处于可逆方程式不同侧(即一为反应物,另一为生成物)的不同种物质,必须两种物质同时生成或同时消耗,且两者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4)从时间和物质的生消量的角度描述:单位时间内消耗掉某物质的量与生成该物质的量相等;(5)从断键角度描述:如H2+I2 2HI的反应,单位时间内断裂一个H—H键的同时,形成一个H—H键,或形成一个I—I 键,或断裂2个H—I键;(6)从能量角度描述:绝热容器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与吸收的热量相等,即体系温度不变。

特征性判断。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性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这样,就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衍生出以下5种判断方式:(7)反应混合物中和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8)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对气体物质而言)等保持不变;(9)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质量、分子数等保持不变;(10)反应混合物中某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某一生成物的产率等保持不变;(11)反应混合物中某些特征,如某组分有颜色,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时。

整体性判断,化学平衡状态可以从各组分来判断以外,对于有些可逆反应,还可以采取反应混合物的整体情况来判断。

如:对于mA(g)+nB(g) pC(g)+qD(g) (其中m+n=?p+q)或者mA(s)+nB(g) pC(g)+qD(g) (其中n=?p+q)等可逆反应而言,只要出现下列几种情况时,也达到了平衡状态:(12)定温、定容条件下,总压强保持不变;(13)定温、定压条件下,总体积保持不变;(14)定容条件下,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仅指除气体外还有固、液物质反应或生成的反应)(15)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16)总分子数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1、本质: V正 = V逆2、现象:浓度保持不变mA(g) + nB(g) = pC(g) + qD(g)本质:v A耗 = v A生 v B耗 = v B生 v C耗 = v C 生 v D耗 = v D生v A耗﹕ v B生 = m﹕n ……现象:1、A、B、C、D的浓度不再改变 2、A、B、C、D的分子数不再改变。

3、A、B、C、D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4、A、B、C、D的转化率或生成率不再改变5、体系温度不再改变6、若某物质有色,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引申:mA(g) + nB(g) = pC(g) + qD(g) + Q对 m+n ≠ p+q 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改变2、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3、若为恒容体系,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4、若为恒压体系,体系的体积、密度不再改变注意:以上几条对m+n = p+q的反应不成立。

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B的生成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例题: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②⑦B.②⑤⑦C.①③④⑦D.②⑤⑥⑦元素推断: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F。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与易错点精析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与易错点精析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与易错点精析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1、抓住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本质:对达到平衡状态的某一反应体系中的某一物质而言,其参加反应的速率与其生成的速率相等,即v正=v逆,其最直接的表现是该物质在体系中的组分不发生变化。

2、外显的条件都可以根据本质进行分析和判断。

3、技巧:“变量”不变时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变量不变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例】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 3 g +CO 2 g 。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 2(NH3)(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答案】BC【分析】A 选项:平衡前后各物质反应速率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不变量,且题中给出的比例关系不正确,应为(NH3)2(CO2),不能作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B选项:题中反应未达平衡时体系的压强是一个变化量,达到平衡时,气体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变量达到不变,可以作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判据;=m(气体)C选项: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的计算公式为r V(容器),达到平衡前气体的质量是变量,容器体积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一个变量,变量达到不变,可以作为平衡判据;D 选项:题中体系的初识状态是没有气体,从反应开始发生到平衡状态NH3和CO2的体积比值恒定不变,因此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是一个不变量,不能作为平衡的判据。

故选 BC。

Tip:有时候整理归纳那么多,不如把握本质,掌握方法来得有效,要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二、化学平衡状态问题易错点1、两种提问方式的混淆①判断某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②某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具有的特征。

微信公众号:上海试卷平时做练习时遇到①的情况比较多,会习惯用①的思路思考第②类问题。

【例】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解析] 由已知பைடு நூலகம் X 起始: 1 转化: a 平衡: 1-a

2Y2Z 1 0 2a 2a 1-2a 2a
2-3a 3 - 1 根据题意有: a= 根据题意有: = ,a= ,Y 的转化率最 2a 2 3 接近 66%。 。
• [答案] D
• [名师点睛] 计算转化率时,要注意用好 “三段式”。做题时列清“初始”、 “转化”、“平衡”三部分的各物质的 浓度或物质的量。
举例 反应
mA(g)+nB(g)pC(g)+qD(g)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m mol A,即 平衡 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不一定 mol B同时生成pmol C,均 平衡 指v(正) ③vA∶vB∶vC∶vD= 不一定 m∶n∶p∶q, 平衡 v(正)不一定等于v(逆)
• t2时刻M、N的物质的量相等,但并不是 化学平衡状态,因此,正、逆反应速率 不可能相等。
• 教材答疑 • 交流与讨论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 在下,氮气与氢气发生可逆反应,无论 反应时间多长,在反应容器中总是同时 存在着氮气、氢气和氨气。
• 请依据图分析合成氨反应中正、逆反应 的反应速率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 • [点拨] 合成氨时发生反应: N2+3H2 • 2NH3,这是一个可逆反应,适当的高温 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催化剂在此 温度下活性较好(500℃左右),增大压强 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 NH3的生成(待学),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 单位时间内NH3的产量。反应开始时, 生成物浓度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 物的浓度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增加,由 于该反应是可逆的,当反应进行到一定
• [解析]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反应 物、产物共存。 • [答案] C
• 例2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 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 态的标志是 (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 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与NO、O2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 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 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2.转化率的计算 转化率的计算 已转化量 在上述反应中, 转化率= A 在上述反应中, 的转化率= ×100% 转化前总量 mx = a ×100%
• “量”指物质的量、浓度、体积、质量 等。
3.各组分的分数 各组分的分数(φ) 各组分的分数 混合物中A的量 混合物中 的量 在上述反应中, 在上述反应中 ,φ(A)= = ×100% 混合物总量 a-mx - = ×100% a-mx+b-nx+px+qx - + - + +
• [名师点睛]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 志 • (1)微观标志:v(正)=v(逆)≠0。 • (2)宏观标志: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 例3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 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 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 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 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 • A.33% B.40%
举例反 mA(g)+nB(g)pC(g)+qD(g) 应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 随着能量变化,在 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的条 平衡 件下,体系温度一 定时 体系的 不一定平 密度一定 密度 衡
• [温馨提示]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的标准有两个:①v(正)=v(逆);②反应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百分 含量)保持不变。标准①是指反应混合物 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应用时要注意,若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 率表示时,反应速率与各物质对应的化 学计量数成正比。标准②是指反应混合 物的百分组成保持不变。应用时要注意 到与其相关的其他形式,如对有气体参 加的反应,气体体积、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压强等表现形式。
• 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举例 反应 mA(g)+nB(g)pC(g)+qD(g)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 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 的质量分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 数一定 ④总压强、总体积、总物 质的量一定 平衡 平衡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混合 物体 系中 各成 分的 含量
• A.化学方程式为:2M===N •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 衡 •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 [错解] A
• [点拨] 由图象可知N为反应物,M为生 成物,然后找出在相同时间段内变化的 M、N的物质的量之比(与是否达到平衡 无关),以确定M、N在化学方程式中的 化学计量数之比,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NM。t2时刻M、N的物质的 量相等,但此时M、N的物质的量仍在发 生变化,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正 反应速率不等于逆反应速率。t3时刻及t3 时刻之后,M、N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证明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 • [正解] D
• A.①④⑥⑦ B .②③ ⑤ ⑦ • C.①③④⑤ D.全部 • [解析] ①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 同时必消耗2n mol NO2,所以①能说明 达到平衡状态,②所描述的都是指正反 应方向的速率,无法判断;③无论达到 平衡与否同向的速率之比总是符合方程 式计量数之比;④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 能够说明达到了化学平衡;因容器体积 固定,密度是一个常数,所以⑤不能说 明;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 等的反应,容器的体积固定,所以⑥⑦
正、 逆反 应速 率的 关系
举例 反应
mA(g)+nB(g)pC(g)+qD(g) ①m+n≠p+q时,总压强 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平衡
压强 ②m+n=p+q时,总压强 不一定 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平衡 ① 一定时,只有当m+ 平衡 n≠p+q时
混合 气体 的平 均相 对分 子质
② 一定,但m+n=p+ 不一定 q时 平衡
• 纠错一览 • [易错点] 化学反应中的图像分析 • [易错点辨析] 解答图象问题的一般方法 是:①看清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各是 什么,曲线表示的是哪些量的关系;② 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起点、转折点、交 点);③注意曲线的“平”与“陡”和函 数的增减性。
• 例4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 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4.产率的计算 产率的计算 实际生成该产物的物质的量 某产物的产率= 某产物的产率 = 理论可得该产物的物质的量 ×100%
例 1 在 密 闭 容 器 中 发 生 合 成 氨 反 应 N2 + 高温、 、 3H2高温高压2NH3,反应一段时间后,容器中存在的物 反应一段时间后, 催化剂 质为 A.N2、H2 . C.N2、H2、NH3 . B.NH3 . D.不确定 . ( )
• 1.化学平衡计算的模式——三段式 • 如:mA(g)+nB(g)pC(g)+qD(g),令 A、B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 mol, 达到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变化为mx mol。
• • • • • • •
mA(g)+ nB(g)pC(g)+qD(g) n起始(mol) a b 0 0 n变化(mol) mx nx px qx n平衡(mol)a-mx b-nx px qx 对于反应物:n平=n始-n变 对于生成物:n平=n始+n变 在体积固定不变的容器中,浓度同样遵 循上述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