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十六章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执业资格考试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02.患者男,67岁。
因冠心病入院。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该患者发生了A.发热反应B.急性肺水肿C.静脉炎D.空气栓塞E.过敏反应10.胡女士,20岁,因心悸、气急伴双下肢水肿3年,加重3d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二度(心功能Ⅲ级),给予地高辛等药物治疗。
该病人入院在护理体检时可能出现下列哪种脉搏A.奇脉B.交替脉C.水冲脉D.吸停脉E.不整脉18.患者,男,55岁。
因心力衰竭使用洋地黄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的下列医嘱中,护士应对哪项提出质疑和核对A.氯化钾溶液静滴B.生理盐水静滴C.5%葡萄糖溶液静滴D.葡萄糖酸钙溶液静滴E.乳酸钠溶液静滴19.李某,女,67岁,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头痛、头晕、黄视。
检查心率46次/分,二联律,应考虑为A.硝普钠中毒B.洋地黄中毒C.氨茶碱中毒D.酚妥拉明中毒E.多巴酚丁胺中毒04.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护士行饮食指导,其中错A.低盐、低脂B.低胆固醇C.清淡、少量多筱D.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E.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08.患者女,52岁。
血压140/90mmHg,自诉工作紧张,有头痛、失眠等不适。
健康指导最重要的是A.促进身心休息为主B.尽早应用降压药C.每天观察血压D.卧床休息不活动E.药物为主,休息为辅10.王某,男性,56岁,与别人争吵时突感心前区不适,持续35min,经休息后缓解。
此病人护理措施应除外A.随身带保健盒B.保持情绪稳定C.保持大便通畅D.饭后活动E.避免寒冷刺激11.患者男,59岁。
冠心病、心绞痛5年。
3小时前发生心前区剧烈疼痛,服用硝酸甘油3片未缓解,急诊入院。
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弓背上抬,随后相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血压85/55mmHg,心率108次/分,律齐。
入监护室观察治疗,经用药后疼痛缓解。
2小时后心电监测示血压70/50mmHg,心率118次/分,患者烦躁不安,皮肤湿冷。
初级护师考试复习备考辅导之内科护理学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

初级护师考试复习备考辅导之内科护理学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1.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度、酒后或排便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发病,以内囊出血最多见。
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出血越多,意识障碍越重,鼾声呼吸,可伴有抽搐或大小便失禁,同时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胃应激性溃疡)。
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慢而有力,血压可高达26.7kPa(200mmHg)以上,出血常损害内囊而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称为“三偏症”)。
当清醒后可检出瘫痪肢体肌张力减弱、腱反射消失(急性期),数天后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多因大量出血致颅内压增高、短期内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
脑桥出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
当出血波及两侧时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针尖样。
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1)脑血栓形成多发生于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一般无意识障碍,进展缓慢。
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由于血压过低、血流减慢、血黏度增加等因素促使血栓形成而发病。
起病先有头痛、眩晕、培训搜培训课程px.wangxiao.so培训网提醒您肢体麻木、无力及一过性失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
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
早晨起床时才发现半身肢体瘫痪。
如由于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引起病灶对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同侧视觉障碍。
如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表现为眼震、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交叉瘫或四肢瘫。
2)短暂脑缺血发作多为突然起病,持续时间短,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瘫或单瘫、单眼失明、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
护士资格考试真题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四)

护士资格考试真题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四)25.提示合并颅内血肿的症状是A.高热B.寒战C.失语D.胸闷E.气短26.经过急救后。
患者意识清楚。
拟采取进一步治疗。
患者因认为医院过度治疗。
所以拒绝治疗。
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强迫治疗B.请医生处理C.请护士长处理D.与家属共同劝慰E.冷处理。
待患者平静后进行劝说(27~28题共用题干)(2013)患者。
男。
72岁。
1个月前因急性脑梗塞致左侧肢体偏瘫入院。
2周前出院。
社区护士对其进行访视。
发现患者目前意识清晰。
血压维持在145/95mmHg左右。
左侧肢体偏瘫。
右侧肢体肌力好。
皮肤完整性好。
语言表达部分障碍。
目前久卧在床。
可在床上独立进餐。
现由老伴照顾。
27.社区护士对该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时。
目前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是A.家庭消毒隔离知识B.脑栓塞的预防C.传染性疾病及老年常见病的预防D.患肢康复锻炼E.死亡教育28.首选的健康教育形式是A.发放视频教育光盘B.推荐相关健康教育网站C.组织社区病友座谈会D.对其进行个别教育E.提供宣传册(29~30题共用题干)(2015)患儿男。
14个月。
因发热、流涕2天就诊。
查体:T39.7℃。
P135次/ 分神志清。
咽部充血。
心肺检查无异常。
查体时。
患儿突然双眼上翻。
四肢强直性、阵挛性抽搐。
29.引起患儿病情变化的原因。
最可能是A.癫痫B.低血糖症C.高热惊厥D.病毒性脑炎E.化脓性脑膜炎30.为防患儿外伤。
错误的做法是A.床边设置防护栏B.用约束带捆绑四肢C.移开床上一切硬物D.用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E.压舌板裹纱布置于上下磨牙间(31~34题共用题干)(2015)患者。
男。
35岁。
因头部外伤急诊入院。
浅昏迷。
CT提示:颅内血肿。
脑挫裂伤。
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31.患者术后返回病房。
正确的体位是A.侧卧位B.去枕仰卧位。
头偏向一侧C.头高足底位D.头低足高位E.中凹卧位32.术后第2天。
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A.头高足底位B.半卧位C.头低足高位D.中凹卧位E.俯卧位33.术后第二天采取此卧位的目的是A.促进排痰B.利于呼吸C.便于观察瞳孔D.促进引流E.预防脑水肿34.{假设信息}患者出现躁动。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三部分,根据周围神经的分布可以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端脑、间脑、小脑和脑干四部分,脑干自上而下依次为中脑、脑桥和延髓。
在大脑皮质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骨性颅腔被小脑幕分成幕上腔和幕下腔。
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左右两分腔,分别容纳左右大脑半球。
中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其外侧与大脑颞叶的钩回、海马回相邻。
动眼神经从中脑腹侧的大脑脚内侧发出,通过小脑幕切迹走行在海绵窦的外侧壁直至眶上裂。
幕下腔容纳脑桥、延髓和小脑。
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的出口称为枕骨大孔,延髓下端通过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扁桃体位于延髓下端的背面,其下缘与枕骨大孔后缘相对。
脊髓位于椎管内,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新生儿约平第3腰椎下缘。
脊髓两侧连有由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根,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后根由感觉纤维组成,前根和后根有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椎节段。
脑和脊髓的表面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
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由各脑室的脉络丛产生,流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隙内,它处于不断产生和回流的相对平衡状态。
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带走代谢产物、调节颅腔内的压力以及减缓外力对脑的冲击等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指调节结果反过来使调节原因或调节过程减弱的调节方式,如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降压反射等。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练习题及答案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2020年第五节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一、A11、脑出血以内囊出血最常见,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A、同侧偏瘫B、对侧偏瘫C、同侧偏盲D、三偏症E、交叉性偏瘫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血管扩张剂B、利尿剂C、脱水剂D、抗凝治疗E、镇静剂3、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在A、大脑B、小脑C、脑桥D、脑干E、内囊4、区别脑血栓与脑出血的主要依据是A、发病的诱因B、脑CT检查C、脑脊液检查D、发病时间E、病史检查5、可判断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脑水肿的表现是A、头晕、抽搐B、视物不清C、剧烈头痛D、神志模糊E、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6、脑缺血患者使用钙拮抗剂的目的应除外A、防止脑血管痉挛B、抑制血小板聚集C、防止心律失常D、阻断自由基危害E、减少钙离子流入脑细胞7、脑出血患者的诱发因素不包括A、情绪激动B、重体力劳动C、酗酒D、血液黏稠度高E、用力排便8、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高血压B、动脉硬化C、感染D、栓子脱落E、脑内血管畸形9、脑出血确诊的最佳方法是A、脑电图B、脑脊液测定C、脑部CTD、MRIE、脑血管造影10、有关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评估,不正确的是A、安静状态下发病B、晨起出现半身瘫痪C、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D、可有发声障碍E、有严重意识障碍11、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防止再出血的方法是A、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B、安静卧床4~6周C、保持大便通畅D、不做体力劳动E、手术切除动脉瘤或血管畸形12、脑出血患者,出现下列哪种生命体征,可能会出血情况加重A、脉搏95次/分B、血压180/110mmHgC、呼吸40次/分D、体温39℃E、血压120/80mmHg二、A21、患者,女性,65岁。
糖尿病5年。
今晨发现半身肢体瘫痪,CT检查示脑血栓形成,溶栓治疗适宜时间是指发病后A、1小时内B、3小时内C、6小时内D、2小时内E、4小时内2、患者,女性,64岁。
晨起发现不能说话,左侧肢体瘫痪,口角歪斜,神志清楚,此患者很可能是A、癫痫B、脑梗死C、脑出血D、蛛网膜下腔出血E、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3、患者男性,65岁,有心房颤动病史。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1.脑出血病人,出现下列哪种生命体征,可能会出血情况加重A.脉搏95次/分B.血压180/110mmHgC.呼吸40次/分D.体温39℃E.血压120/80mmHg2.有关脑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评估,不正确的是A.安静状态下发病B.晨起出现半身瘫痪C.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D.可有发声障碍E.有严重意识障碍3.脑出血病人的诱发因素不包括A.情绪激动B.重体力劳动C.酗酒D.血液黏稠度高E.用力排便4.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防止再出血的方法是A.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B.安静卧床4~6周C.保持大便通畅D.不做体力劳动E.手术切除动脉瘤或血管畸形5.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高血压B.动脉硬化C.感染D.栓子脱落E.脑内血管畸形6.脑膜刺激征见于A.动脉硬化性脑梗死B.小卒中C.脑血栓D.脑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7.脑缺血病人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的目的应除外A.防止脑血管痉挛B.抑制血小板聚集C.防止心律失常D.阻断自由基危害E.减少钙离子流入脑细胞8.可判断脑血栓形成病人发生脑水肿的表现是A.头晕、抽搐B.视物不清C.剧烈头痛D.神志模糊E.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9.区别脑血栓与脑出血的主要依据是A.发病的诱因B.脑CT检查C.脑脊液检查D.发病时间E.病史检查10.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首选的检查项目为A.病理反射B.脑脊液检查C.血、尿、便常规D.头颅CT和MRIE.心电图检查1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的时间最长不超过A.24小时B.20小时C.16小时D.12小时E.6小时12.脑出血确诊的最佳方法是A.脑电图B.脑脊液测定C.脑部CTD.MRIE.脑血管造影13.脑血栓的错误护理措施是A.平卧位B.避免激动C.头部冷敷D.鼻饲流食E.注意保暖14.观察脑出血病人时,发现哪种情况常提示出血已止A.瞳孔先缩小后散大B.意识障碍变浅C.血压继续升高D.呼吸不规则E.脉搏变慢15.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在A.大脑B.小脑C.脑桥D.脑干E.内囊16.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A.血管扩张剂B.利尿剂C.脱水剂D.抗凝治疗E.镇静剂17.脑出血以内囊出血最常见,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A.同侧偏瘫B.对侧偏瘫C.同侧偏盲D.三偏症E.交叉性偏瘫18.病人,男性,64岁,散步时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步态不稳。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节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一、病因、分类(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指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
(二)脑血管道疾病的病因1.出血性脑血管疾病(1)脑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外伤及脑血管畸形等均为出血原因。
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又以内囊出血最多见。
(2)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
以先天性脑动脉瘤为常见,其次是脑部血管畸形,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
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可反复发作。
(2)脑血栓形成(脑梗死):临床上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等。
(3)脑栓塞: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骨折、人工气胸等均可形成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堵塞血管。
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瓣膜病。
二、临床表现1.出血性脑血管疾病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脑出血以内囊出血最常见,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A.同侧偏瘫B.对侧偏瘫C.同侧偏盲D.三偏征E.交叉性偏瘫2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时间常在A.感觉风寒时B.剧烈运动时C.情绪激动时D.睡眠或安静时E.血压剧烈上升时三、辅助检查1.CT:能够对脑血管疾病作出早期诊断。
2.MRl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3.脑血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异常血管和造影剂外的破裂血管及部位。
4.脑脊液检查:脑出血为均匀血性液体,压力增高至200mmH2O以上。
四、治疗原则1.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血压的同时应用止血药。
脑出血急性期一般不用降压药物,当收缩压超过220mmHg或舒张压超过120mmHg时,可用硫酸镁等药物降压。
降颅内压的首选药为20%甘露醇快速静滴,15 ~ 30min滴完或用复方甘油静滴。
护士资格考试:16-1第十六章

14
考题举例
患者男,40岁。因脑外伤住院。住院后患者 出现脑疝征兆,立即输入20%甘露醇治疗, 其目的是 A.降低血压 B.升高血压
C.降低颅内压
D.升高颅内压
20%甘露醇250ml应 在30分钟内滴完
E.增加血容量 答案:C
15
考题举例
患者男性,80岁,脑出血入院,出 现意识模糊,呕吐频繁。右侧瞳 孔大,血压208/120mmHg,左侧偏 瘫,应禁止使用 A.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 B.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C.遵医嘱降血压 D.置瘫痪肢体功能位 E.患者便秘,用大量液体灌肠 保持大便通畅肿胀
36
考题举例
男性,25岁,突发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继之 神志不清。检查:体温36.8℃,颈项强直,心、 肺检查无异常,肢体无偏瘫,应考虑为: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肿瘤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栓塞 答案:D
37
考题举例
患者男,53岁,饮酒时发生语言不清,呕吐, 随即昏迷,右侧肢体瘫痪;血压230/120mmHg,诊断 为“脑出血”,为防止出血加重,应首先采取的 措施是 2015
2017年护士资格考试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 病人的护理
考情分析
2016年9题 近6年出题总数:62
重点章节: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颅内压增高与 脑疝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 本章考点重复率非常高,重点也非常突出。
2
2017年护士资格考试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考点1:神经系统解剖生理
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 中毒;瞳孔散大见于 颅内高压;瞳孔先小 后大见于小脑幕切迹 疝;瞳孔时小时大见 于脑干损伤
23
④锥体束征,伤后会有肢体偏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十六章第五节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1.脑出血病人的诱发因素不包括
A.情绪激动B.重体力劳动
C.酗酒D.血液黏稠度高
E.用力排便
2.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时间常在
A.感觉风寒时B.剧烈运动时
C.情绪激动时D.睡眠或安静时
E.血压剧烈上升时
3.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单眼失明B.眩晕、呕吐
C.枕部头痛D.眼球震颤
E.共济失调
4.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防止再出血最有效的方法是
A.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B.安静卧床4~6周
C.保持大便通畅D.不做体力劳动
E.手术切除动脉瘤或血管畸形
5.关于脑栓塞常见病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血压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C.脑动脉硬化D.先天性脑动脉瘤
E.TIA
6.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主要的基础病因是
A.高血压B.低血压
C.心排血量减少D.颈内动脉粥样硬化
E.血容量减少
7.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6小时B.12小时
C.24小时D.48小时
E.72小时
8.对怀疑脑出血的患者,以下各项检查中,最能明确诊断的是
A.脑血管造影B.脑脊液检查
C.头颅CT检查D.脑电图检查
E.脑部核素扫描
9.三偏征是指
A.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同侧偏瘫,同侧同向偏盲
B.同侧偏身感觉障碍,同侧偏瘫,对侧同向偏盲
C.同侧偏身感觉障碍,同侧偏瘫,同侧同向偏盲
D.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对侧同向偏盲
E.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同侧同向偏盲
10.鉴别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失语B.有无高血压
C.有无脑水肿D.脑CT扫描结果
E.肢体瘫痪程度
11.患者,男性,28岁。
脑部挫伤后睡眠4天。
查体:患者处于睡眠状,唤醒后又入睡,能简单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
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为
A.浅昏迷B.深昏迷
C.嗜睡D.意识模糊
E.谵妄
12.脑血栓适用溶栓治疗的时间范围为发病后
A.6小时内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D.48小时内
E.72小时内
13.患者,女性,53岁。
风湿性心脏病多年,今日突然出现偏瘫,失语。
入院检查:神志清楚,脑脊液正常,心电图显示为心房颤动。
其最可能是并发了
A.脑出血B.脑栓塞
C.脑血栓形成D.吉兰-巴雷综合征
E.癫痫小发作
14.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脑底动脉瘤B.脑血管畸形
C.脑动脉硬化D.脊髓或椎管内动脉瘤
E.先天性颅内动静脉瘘
15.林先生,23岁。
昨天与人争吵后突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送至医院后,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
应考虑为
A.癫痫发作B.急性心肌梗死
C.脑血栓形成D.脑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
16.患者,男性,55岁。
有高血压病史。
某日,在与朋友共进晚餐时,饮白酒半斤,回家后突感头痛剧烈、头晕、呕吐,不能站立,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行走不稳。
考虑病人可能患有
A.内囊出血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D.短暂脑缺血发作
E.高血压危象
17.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主要依靠
A.CT检查B.脑脊液检查
C.脑电图检查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E.经颅多普勒检查
18.患者,女性,68岁。
2个月前因脑血栓形成致左侧肢体偏瘫入院治疗。
现社区护士定期进行家庭访视:血压维持在145 / 95mmHg左右,左侧肢体偏瘫,右侧肢体肌力好,皮肤完整性好,语言表达部分障碍,目前基本卧病在床。
社区护士对该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的重点是
A.家庭环境的改建B.遵医嘱服药
C.常见并发症的预防D.患肢康复锻炼
E.死亡教育
19.有关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中不包括
A.每30分钟测血压1次,稳定后适当减少B.药物控制血压,不宜下降过多
C.头低位以免脑出血D.防止尿潴留致血压上升
E.保持呼吸道通畅
(20~21题共用题干)
周先生,72岁。
高血压史30年,于家中如厕时突感头晕,随即倒地而送至医院,诊断为脑出血。
护理体检:昏迷,左侧偏瘫,血压为25.3/ 14.6kPa(190/ 110mmHg)。
20.护士保持周先生安静卧床,动作轻柔。
其目的是
A.防止再出血B.改善脑缺氧
C.减轻脑水肿D.保持呼吸道通畅
E.避免外伤
21.周先生安静卧床的时间应控制A.呼吸平稳B.2~4周
C.血压平稳D.1周以上
E.神志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