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义的双重作用
马克思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浅析马克思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摘要:马克思在1953年撰写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这两篇文章中,分析了不列颠殖民主义对于印度殖民地的影响和作用。
他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作了总结性的概括:“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综多学者对马克思“双重使命论”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如何理解马克思殖民主义对殖民地的“双重使命”?到底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给印度带来了福音还是带来了灾难呢?马克思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殖民侵略破坏了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原有的生产关系。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西方国家在其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也为落后的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为殖民地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一、马克思的殖民思想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同时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说起殖民主义,一般认为,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掠夺和统治的政策。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马克思指出,殖民主义在客观上为殖民地创造了物质基础,打破了殖民地的封闭状态,促成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殖民地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在现代,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殖民主义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福音,如果没有外来力量的帮助,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民主制度都不可能产生出来,发展中国家可能还处于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殖民主义将其带入现代的文明社会。
然而,第三世界许多学者认为,殖民主义给落后国家带来的只是贫困与灾难,它破坏了殖民地的生活结构,阻碍了殖民地的社会发展,给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消极的后果,至今还有殖民主义的残余。
二、马克思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1、破坏性使命。
英国对印度统治的第一个使命是:破坏性使命。
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
家
作
、
传 教士
②
殖 民 官 员 以 及 某些 学 者 的 著
、
分 别于 1853年
,
包括 游 记
传记
。
、
阿 拉伯 人对 东 方 研
月 10 日 和1
853年 7
。
月 22 日 发 表 在 美 国 《纽
究 的 译 著 和 东 印 度 公 司 每年 给英 国 政府 的报 告
,
约每 日论 坛 报 > 上
。
不相 同
土耳 其
立场 上 去批判 资本 主 义 制度 的小 生产经 济 权威
义
。
主 张 落后 分 散
相 继征 服过 印度 的阿 拉伯 人
,
。
、
人
,
、
糙 粗 人 和 莫卧 儿人
不 久 就 被 当 地居 民
在这 种情 况 下
,
必 须 在 理论 上树 立 一 个
。
同化 了
野蛮 的征 服者 总是被 那 些他 们 所 征
,
五 十 年 代 左 右 看 到 了 这 部游 记 叹
!
他 大 为 赞
《大 莫卧 儿等
对 于英 国来 说
1 8 5 3 年是东
印度 公 司 更
,
在 致恩 格 斯 信 中 写 道
“
换特 许 状 的 时 间
(东
印度 公 司 的 英女 皇特 许
。
国 游 记 》中描 述 得 更 出 色
一
、
更 明确 和更 令人
,
”
⑥
格 斯 更 多 的 是对 欧 洲 的 研 完
本 主 义社 会 经 济
,
也 正在 研 究资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不过任何事都有个度,矫枉过正,偏废任何一个都只有失败的下场。我们承认自己在诸多方面的落后,但不等于要全盘西化,就像近代文学巨人鲁迅所说,应“取其糟粕,取其精华”。近代两大思潮之一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潮从兴起到投入实践,从早期维新思想到康梁的维新再到孙中山的共和国,不管在历史舞台上有怎样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匆匆退场。
二. 革命任务上,由单纯的反封建到反帝反封建
中国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比较单纯,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到了中国近代,不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又加上了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了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而中国封建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微妙的,即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勾结联合的一面,具体情况又因时因事而异,所以,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格局就十分复杂。
应该说,鸦片战争是唤醒了一只沉睡的巨龙,国人在思想上越发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上并没有自诩的荣耀。从称外国人为“蛮夷”到“洋人”;从设理藩院管理外交活动到设立总理衙门再到设立驻外使领馆;从领先于世界自居到派遣留学生,我们都不得不意识到,自己只是世界一员,而且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多要学习与借鉴。这是一种理性的心理归位,因为一切都得拿实力说话。这个跟美洲土著民适应白人欧洲文明模式是一样的道理。
95%,1936年掌握石油工业的 99%,发电量的
77%。在交通运输方面,外国资本1936年掌握铁路总长度的88%:1930年即己掌握外洋航运和国内航运吨位的8l.2%。在轻工业方面,外国资本1936年也已掌握纱锭的48.2%,织布机的56.3%(北日本纱厂尚未计入);在这前后还掌握了毛纺62%,毛纺机的
论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论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文旅学院09综合文科教育王权乐摘要:殖民主义在历史上是束缚亚非拉人民的枷锁,曾经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把亚非拉人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把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这既促进了亚非拉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亚非拉区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及更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解体;也给广大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使亚非拉经济结构单一,压榨剥削严重,更是使近现代以来亚非拉地区长期落后和动荡不安的根源。
鉴于此,本文我将以土耳其为例,从殖民主义的双重性——建设性和破坏性,来论述殖民主义的影响,以期能够广大的学者及读者有所启示,更好地理解殖民主义。
关键词:殖民主义、奥斯曼帝国、破坏性,建设性殖民主义的含义殖民主义在英文里为colonialism,在《殖民主义史》一书里,阐述为,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
西方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期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
而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各地区变成自己的高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
殖民主义的破坏性以土耳其为例,论述殖民主义的破坏性。
土耳其的前身是奥斯曼帝国,其领土横跨亚欧非,领土辽阔,曾经是基督教的最大问题。
但自己17世纪末,双方的军事格局发生根本逆转。
此后两个多世纪里奥斯曼帝国成为欧洲列强蚕食瓜分的对象,帝国内部民族和宗教矛盾也非常尖锐,这更使奥斯曼帝国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主义的对象。
殖民主义的破坏性体现在:一、大片领土丧失,国家主权失去独立性,领土支离破碎失去完整性在1699年,奥斯曼帝国不敌奥地利,与奥地利签订条约,奥斯曼帝国割让匈牙利,斯拉沃尼来、亚,特兰瓦尼亚和克罗地区大片领土。
西方殖民列强对亚非国家的侵略加强和殖民双重使命

工业资本出现和占统治地位后,要求有适应自 己需要的殖民剥削政策。和前后一个时期的商业 资本不同,工业资本是从生产领域榨取剩余价值 获取利润。增加相对剩余价值要求不断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力,不断扩大再生产。而扩大再 生产必须有充足的市场和原料供应作为条件。仅 有国内市场是不够的,需要向海外扩张。市场越 广阔,原料越充足和多样化,生产就能越扩大, 榨取的利润也就越多。所以,这一时期的殖民政 策的基本任务就是在海外开拓、控制、占有更广 阔的市场和原料。
由英国带头,殖民强国以国家直接出面,使用武力, 强迫被侵略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门户。这就是炮舰 政策,是这一时期殖民侵略的典型形式。 不平等条约不是这一时期发明的,但是在这一时期被 广泛使用。如1842年英国与中国签订的南京条约,1854年 美国打开日本大门,强迫签订神奈川条约,等等。
马克思认为,这是一场真正的、最大的社会变革,对 东方社会加快发展速度、转变经济是有积极作用的。破坏 东方国家的经济和经济结构,在马克思看来都属于统治者 的破坏性使命,至于殖民统治的建设性使命,也即为西方 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使命。
【亚洲国家接受西方文明】
经典作家评论
英国在印度发行的货币
第三节 英国殖民大帝国的建立 在18世纪以前,英国落后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到1860年时,这个只占世界人口2%的岛国生产的工业品占 世界工业品总产量的45%,并占世界商船队数量的1/3,拥 有世界出口总额的1/4和世界进口总额的1/3。它所建立的 世界五大洲的殖民大帝国是历史上所有的帝国都为之相形 失色。世界古典文明的边缘奇迹般地变成了世界现代文明 的中心,在当时这是唯一的工业化中心。(《现代化新论 》第133页)英国的力量达到顶峰。
殖民主义的影响

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双重影响摘要: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
列强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但是,国外的侵略者的本意是要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这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处于一个极度的不平衡的状态,掠夺殖民地,对外扩张,发展本国资本主义,为了改善贸易环境而攫取暴利。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毛主席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帝国主义“向中国举行多次的侵略战争”,通过这些侵略战争,帝国主义就“残酷的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1.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多次发动入侵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通过割地、赔款、享有特权等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1840年英国侵略者首先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接着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法国又发动了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到了1900年,英、美、法、德、、日、俄、意、奥等八国又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
他们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我们伟大祖国捆上了一条条锁链。
他们在中国开商埠,割土地、抢财富、劫资源,……而且夺得了“协定关税”、“内河航行”、“沿海贸易”、“领事裁判”、“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
马克思论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亚洲式社会 的经济基础 。 工商巨头们之所 以愿意在印度修筑铁路完全 是为 了要 降低他们 的工厂所需要 的棉花和其它原料 的价格 。这样 . 双 重使命就 自然的产生 了, 根据马克思的说法 ,英 国资产 阶级看来 将被 “ 迫在 印度 实行的一切 . 既不 会给人 民群众 带来 自由, 不会根本 改善 也 他们 的社会 状况 , 因为这两 者都不仅仅决 定于生产力 的发展 . 且还 而 决 定 于 生 产 力 是 否 归 人 民所 有 。”] “ 大 不列 颠 本 国 现在 的 统 治 阶 [7 在 13 p 级还没有被工业无产阶级推翻以前 , 或者在印度人 民自己没有强 大到 能 够 完 全 摆 脱 英 国的 枷 锁 以 前 , 度 人 民 是 不 会 收 到 不 列 颠 资 产 阶 级 印 在 他 们 中 间 播 下 的新 的 社 会 因 素所 结 的 果 实 的 ”[7所 以 , 度 只 有 13  ̄ 印 在 完 全 摆 脱 英 国 的 殖 民统 治 . 者 生 产 力 归 印 度 人 民 所 有 后 . 能 发 或 才 展为近代工业社会。 马克思关于殖 民主义“ 双重使 命” 作用 的论述 , 在不 同历史时期 , 不 同国家与地区应作具体的历史分析。 例如 , 在原始 积累时期 . 国殖 英 2建 设 性 使 命 . 这种掠夺 的必然 关于建设性使命 。 马克思认为在当时还很难看出 , 但这项工作 “ 总 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赤裸裸的暴力掠夺和直接搜刮。 结 果 是 对 殖 民地 国 家 生 产 力 的 巨 大 破 坏 , 成 大 片 土 地 荒 芜 。 市衰 造 城 算已经开始做了” :用宝剑建 立了比莫卧儿 王朝统治下更加牢 固和占 在这一时期 , 英国殖民者不仅无 “ 建设 ” 言, 破 坏” 可 就“ 作用来说也 地更广的统治统一 . 建立了一只由英国教练组织、 训练的土著军 队, 采 败。 只是在工业革命 后 , 殖民主义才起 到了双重使命 的作用 。 用 新 闻出 版 自 由政 策 . 立 封 建 土 地 私 有 制 度 . 行 西 方 教 育 制 度 , 建 实 通 无积极意义 。 殖 例 过蒸汽动力 的运输工具与欧洲交往 。 以及修建铁路等。马克思对铁路 就 地 区而 言 , 民主 义 的 双 重 使命 在 各地 完 成 的情 况也 不 相 同 。 如 : 并 的建设作用予以高度重视。他认 为“ 铁路在印度将 真正成为现代工业 殖 民 主 义 对 热 带 非 洲许 多 地 区 的 自然 经 济结 构 的作 用 。 没 有 像 它 在 因为殖 民主义对此类经济结构 的 先 驱 ” 必 将 瓦 解 印 度 进 步 和 强 盛 道 路 上 的 基 本 障 碍 — — 种 姓 制 度 。 印度发挥出如此巨大的神奇的破 坏力 。 . 关 此 外 , 于英 国 资本 主 义 的刺 激 和 印 度 村 社 制 度 的 解 体 , 一 部 分 地 的 破 坏 力 和 破 坏 程 度 取 决 于 多 种 因 素 。 键 在 于殖 民地 区 每年 输 出输 由 使 宗 主、 大商人和高利贷投资于新式工商业 , 成了最早的印度资本家 , 出现 入 商 品 的 数 量 。 一 般 的 来 讲 , 主 国 商 品 向 殖 民 地 的 销 售 量 同 殖 民地 社 会 自然经济结构 的破坏 程度 成正 比。1 5 8 4年英 国向 西非地 区出 口 了第 一批印度本 国的资本 主义工业 。 总 额 为 13万 英 镑 , 口为 12万 镑 , 不 及 同 年 向 印 度 出 口 1 9 2 进 9 均 5 9万 3对 殖 民主 义 双 重 使 命 的 评 价 . 英 镑 的 11 进 口 2 7 /0, 0 7万 英镑 的 1 。对 非 洲 贸 易 量很 低 的 状 况 几 十 , 9 关于对殖民主义双 重使命 的评价 , 从道德标 准来说 , 它使无数勤 英 廉 的威 力 在 热 带 非 洲 大 大 劳的宗法制的和平 的社会 组织崩 溃、 瓦解、 被投入 苦海 , 使大批农 民和 年 没 有 多 大 变化 。 所 以 . 国 “ 价 商 品重 炮 ” 其 法 而 建 手工业者丧失 自己的古 老形式 的文 明、 祖传 的谋 生手段 , 在许 多地区 减 弱 , 破 坏 性 作 用 较 弱 。 属 非 洲 的 情 况 于 此 相似 。 “ 设 性 使 命 ” 在 各 殖 民 地 完 成 的情 况 也 悬 殊 极 大 。 热 带 非 洲 在 世 界 各 大 洲 殖 民 地 则 破 坏 了 人 民 的 和 平 生 活 , 至 导 致 种 族 灭 绝 , 毁 了本 地 的 民 族 工 甚 摧 是 建设 性使命” 最差 的地 区。 民主义在非 洲发展 殖 业, 夷平殖民地社会 中伟 大和突 出的一切 , 消灭 了当地 的传 统文明等 中 , 殖民主义完成 “ 的是 单 一 制 经济 。 由此 可 见 , 民主 义 时 期 不 同 , 民 地 区 不 同 , 重 殖 殖 双 令人 发指的殖 民暴行 。他认 为:不列颠给 印度带来 的灾难 , “ 与印度过 使命 的表现也有所不 同。 餐 去 的 一 切 灾 难 比 较 起 来 . 本 质 上 属 于 另 一 种 。 程 度 上 却 不 知 要 深 在 在 多少倍 ”' 这 的确令人感到悲伤 , [a 23 r 应该受到谴责 。 但是 , 从历史进步的
殖民主义——精选推荐

二选一一.主殖民义的双重使命。
一方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西方的生活方式、科技、生产力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其次,此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维系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说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沦为办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知民扩张,使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使其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这是"一种断言的真理对另一种断言的真理的冲击"它所带来的影响因为东西方文化历史经济经等的种种不同,因而会更加强大而深刻.破坏性的使命,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下面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简要地概括其侵华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
它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全中国。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从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10多次。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勒索赔款,掠夺财富。
这些自称为“西方文明传播者”的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殖民掠夺基础上的,充满着血腥、残暴。
18、(2):殖民主义的双重作用:殖民主义的扩张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资本主义的贪婪和扩张本质所决定的。
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作用:1、破坏性:殖民主义活动给亚非拉国家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长期的贫穷、落后。
2、建设性:殖民主义活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思想,加速了殖民地地区旧制度的崩溃,推动了殖民地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