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爬井问题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考前指导:青蛙跳井问题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考前指导:青蛙跳井问题一、标准青蛙跳井问题1、模型:现有一口高10米的井,有一只青蛙坐落于井底,青蛙每次跳的高度为5米,由于井壁比较光滑,青蛙每跳5米下滑3米,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出此井?(1)分析青蛙跳井问题:我们明显发现,青蛙在运动过程中一直是上跳下滑,具有周期性、循环性,在每一个周期之中,青蛙都会先向上跳跃5米,再向下滑动3米,所以在完整的一个循环周期内,青蛙实际向上跳跃运动了2米。
(2)我们可以想到,青蛙在跳出井口的一瞬间一定是在向上运动的过程,而不是先跳出到空中再回落到井口。
所以我们要首先将向上运动过程的5米距离预留出来,此处5米就称作预留量。
(3)剩余的预留高度五米需要几个周期才能达到呢?我们可以用5÷2=2.5个周期达到,向上取整为3个周期。
(4)在3个周期之后,这只青蛙到达了6米的高度。
再跳一次,就可以跳出井口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青蛙跳井问题有两个关键特征:2、关键特征:(1)周期性;(2)周期内工作效率有正有负。
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练习一道变形题目来加以巩固。
例:单杠上挂着一条4米长的爬绳,小赵每次向上爬1米又滑下半米,问小赵几次才能爬上单杠?(1)一周期中,小赵先先向上1米,再下滑0.5米。
所以一个完整的周期小赵会向上运动0.5米。
(2)小赵上单杠一定是在向上运动过程,所以预留峰值一米长度。
(3)剩余三米,需要留个完整周期达到。
(4)最后一米再爬一次,故共七次到达单杠。
二、青蛙跳井与工程问题结合----有负效率的交替合作这类工程问题当中,由于存在了负效率,就类似于先向上爬又下滑的青蛙跳井问题。
我们用一道经典模型题目来进行了解:一水池有甲和乙两根进水管,丙一根排水管。
空池时,单开甲水管,5小时可将水池注满水;单开乙水管,6小时可将水池注满水;满池水时单开丙管,4小时可排空水池。
如果按甲、乙、丙......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要将水池注满水需要多少小时?(1)此题目所求为乘除关系,且对应量未知,可以先设特殊值从而简化运算。
巧解青蛙爬井问题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如何思考青蛙爬井问题
解青蛙爬井问题时,千万别老是想“第一次爬了多高,第二次爬了多高”,而要换一种思路,去想“第一次爬的最高处多高,第二次爬的最高处多高”,等等。
因为能否爬出来,只与到达的最高高度有关,当最高高度等于或大于井的高度时就爬出井了;
设井深C米,每次向上爬A米,接着向下滑B米,再向上爬,再向下滑,问几次爬出井?最后一次向上爬几米?
根据上诉思路:第一次最高爬到A米处;由于向下滑B米,所以第二次最高爬到A-B+A米处,即A+(A –B)米处;同理第三次最高爬到A+(A –B)+(A –B)米处;以此类推,第N次最高爬到A+(A –B)×(N-1)米处;
例:设井深16米,每次向上爬5米,向下滑2米,问几次爬出井?最后一次向上爬几米?
N=(16-5)÷(5-2)+1=(3余2)+1,3+1=4,4+1=5
即第五次爬出来。
最后一次向上爬了4米。
有趣的青蛙跳井

有趣的“青蛙跳井”
一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题:一只青蛙掉到了一口7米深的井里,它每爬3米,就掉下来2米,问:“它爬几次,能爬到井口来?”
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7次啦!”可妈妈说:"不对,你再想想。
”我想:“它每次爬3米,掉下来2米,3-2=1(米),不就等于每次爬1米吗?7/1=7(次),7米深的井爬7次怎么不对呢?”妈妈说:"那你就画图看看吧!”我画了一下图:
哦!青蛙跳第一次后,停在井的1米高处,青蛙跳第二次后,停在井的2米高处,青蛙跳第三次后,停在井的3米高处,青蛙跳第四次后,停在井的4米高处,这时离井口还有3米,这样它爬第五次,一下就能够到井口,不会掉下来了。
我恍然大悟!
所以,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深入思考,最好养成画图分析的好习惯。
千万不能想当然啊!
三(1)班王奕涵。
2019莆田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青蛙跳井”问题

2019莆田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青蛙跳井”问题相信在备考的考生们做题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个题目:有一只青蛙在井底,白天向上爬10米,夜间又下滑6米,这口井深20米,这只青蛙爬出井口至少需要多少天?该类题在行测考试中极为经典,接下来为各位考生梳理这类题目。
这道题其实就是工程问题中“交替合作”的变形题。
交替合作:工程问题多者合作中采用“轮流循环”的方式完成工作。
在交替合作中,同学们需要弄清楚这类题目利用“特值法”的基本解题步骤即可,如下:①已知时间,设工作总量为特值。
②找循环规律:求一个循环周期内的工作量及时间。
③求周期数,利用剩余工作量确定剩余时间并求出总时间。
同学们记住解题步骤,就可以根据题干条件解决问题,多加应用熟练掌握。
【例1】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18小时,乙需要24小时,丙需要30小时。
现按照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
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时?A.8小时B.7小时44分钟C.7小时D.6小时48分钟【解析】分析题干信息“按照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符合交替合作。
可设总工作量为360,那么甲效率为20,乙,效率为15,丙效率为12。
根据“按照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可得一个周期完成的工作量为(20+15+12)×1=47,时间3小时。
则共计需要360÷47=7……31,则需要完整的7个周期,剩余的31个工作量由甲工作1小时,乙工作11/15小时即可完成任务。
所以最终乙工作的时间为7×1+11/15=7小时44分钟。
正确答案为B选项。
【例2】有一只青蛙在井底,白天向上爬10米,夜间又下滑6米,这口井深20米,这只青蛙爬出井口至少需要多少天?A.2B.3C.4D.5【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们可以吧青蛙跳井看成一个工程问题,其工程总量为20,白天的效率为10,晚上的效率是-6,根据“白天向上爬10米,夜间又下滑6米”可得一个周期的时间为一整天,一个循环周期的效率和为4,按照之前的做题步骤其实20÷4=5天就能完成。
青蛙跳井数学题

青蛙跳井数学题
摘要:
一、井边青蛙的故事背景
二、关于青蛙跳井的数学题
三、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结论与启示
正文:
【井边青蛙的故事背景】
从前,有一只青蛙住在一个井底。
井底有一个浅水洼,青蛙每天都在里面生活。
井外有一片广阔的天地,但青蛙从未跳出过井口,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关于青蛙跳井的数学题】
有一天,井底的青蛙决定跳出井口,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它发现自己需要跳过一个深度为h的井。
青蛙每次可以跳一个长度为x的距离。
青蛙需要知道至少需要跳多少次才能跳出井口。
【解题思路和方法】
1.根据题意,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小的正整数n,使得n * x >= h。
2.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当x取1时,n最小。
即n = h + 1。
3.因此,青蛙至少需要跳h + 1次才能跳出井口。
【结论与启示】
通过这个青蛙跳井的数学题,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有时候,面对未知
的事物,我们需要有勇气去尝试,去探索。
只有跳出井底,我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国行测技巧之青蛙跳井问题.doc

2019国考行测技巧之青蛙跳井问题。
在我们历年的各类公考中,会考查一些特殊的工程类问题交替合作,而这类问题会涉及到一种特殊的解题方法青蛙跳井。
华图教育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下巧用青蛙跳井规律解决工程问题的技巧。
一.基本青蛙跳井问题1. 基本青蛙跳井问题最关键的题型特征:存在循环周期性以及周期内既有正效率也有负效率。
2. 基本模型:例1.现有一口高10米的井,有一只青蛙坐落在井底,青蛙每一个白天上跳5米,但是由于井壁过于光滑,青蛙每一个晚上下滑3米,问该青蛙几天能跳出此井?解答:青蛙白天晚上不停地上跳和下滑,存在周期性,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即一天为一个周期,经过一个周期青蛙上跳2米。
大家会发现,无论最终青蛙花几天的时间跳出此井,有一个规律是十分确定的,即当青蛙跳出井口的时候,它一定处于上跳的过程,并不是下滑的过程,也就是说,只要运动N个周期之后,青蛙离井口的距离小于5米,那青蛙一次就能跳出此井,我们称这个5米为预留距离,也称作周期峰值。
总高度是10米,一个周期青蛙上跳2米,因此需要N=[(10-5) 2 ]=3个周期就能保证离井口的距离为5米,([ ]为向上取整符号),此时青蛙只需一次即可跳出井口,所以最终青蛙需要4天的时间才能跳出此井。
总结利用青蛙跳井规律解题的基本步骤:1. 确定周期:求一个周期之内的效率之和即周期值以及最大的效率即周期峰值;2. 确定循环周期数:N=[(工作总量-周期峰值) 周期值]([ ]为向上取整符号);3. 确定未完成的工作量:计算剩余的工作时间;4. 确定总时间。
二.青蛙跳井与工程问题结合增减交替合作求时间特殊的工程问题既有正效率也有负效率的交替合作问题,看似题目难度增大了,其实只是题目的说法变化了一下,其本质不变,其本质依旧属于青蛙跳井问题,利用我们上面总结过的基本解题步骤能够达到快速解题的效果。
例2一水池有甲进水管和乙排水管各一根,当水池是空的时候,若单独打开甲进水管,需要5小时可将水注满;当水池是满的时候,若单独打开乙排水管,需要10小时可以排空水池。
青蛙爬井问题教学提纲

青蛙爬井问题
青蛙爬井问题:
例1:有一只青蛙掉入一口深10米的井中。
每天白天这只青蛙跳上4米晚上又滑下3米,则这只青蛙经过多少天可以从井中跳出?﹙A﹚
A、7
B、8
C、9
D、10
解法一:除最后一天外,青蛙每天白天跳上4米,而晚上又滑下3米,一昼夜来回共上升1米,所以第六天到了“第6米”的地方,第七天的时候,再向上爬4米,那么白天就可以爬出井外,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
解法二:本题当中的青蛙白天、晚上一来一回,可以类比“乘船过河问题”当中的船的来回。
因此,本题相当于:一共10个人,船上能承载4个人,但需要3个人划船,于是每次过河,过去4个人,回来3个人,所以共需要(10-3)÷(4-3)=7(天)
10-4=6米 4-3=1米 6÷1=6次 6+1=7次
例2、一只青蛙从一个斜坡底部往岸上跳,斜坡长度为15米,青蛙每次可跳出5米,又下滑3米,则它需要几次才能跳上岸(C)
A、4
B、5
C、6
D、7
解析:相当于一共有15个人,船上可坐5人,但需要3人划船,则共需要(15-3)÷(5-3)=6(人)
15-5=10 5-3=2 10÷2=5 5+1=6
例3、有一只蜗牛掉入一口深32米的井中,每天白天这只蜗牛跳上5米晚上又下滑2米,则这只蜗牛经过多少天可以从井中爬出?(D)
A、7
B、8
C、9
D、10。
思维题 青蛙爬井

思维题青蛙爬井一、基础题型。
1. 一口井深10米,一只青蛙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下滑2米,这只青蛙需要几天才能爬出井口?- 解析:青蛙每天实际向上爬的距离是白天向上爬的距离减去晚上下滑的距离,即3 - 2=1米。
但是在最后一天白天爬出井口后就不会再下滑了。
在前几天青蛙一共需要爬10 - 3 = 7米,因为最后一天白天能爬3米直接出井。
前面爬7米需要的天数是7÷1 = 7天,再加上最后一天,总共需要7+1 = 8天。
2. 井深8米,青蛙白天爬2米,晚上滑1米,几天爬出井口?- 解析:青蛙每天实际向上爬2 - 1 = 1米。
最后一天白天爬出井口时,它之前需要爬8 - 2 = 6米,爬这6米需要6÷1 = 6天,再加上最后一天,共6 + 1 = 7天。
3. 有一口井深12米,青蛙白天向上爬4米,晚上下滑3米,青蛙多少天能爬出井口?- 解析:青蛙每天实际向上爬4 - 3 = 1米。
最后一天白天它爬4米就出井了,之前需要爬12 - 4 = 8米,这8米需要8÷1 = 8天,总共8+1 = 9天。
二、改变白天夜晚爬行数据题型。
4. 井深15米,青蛙白天向上爬5米,晚上下滑4米,青蛙几天能爬出井口?- 解析:青蛙每天实际向上爬5 - 4 = 1米。
最后一天白天爬5米出井,之前要爬15 - 5 = 10米,这10米需要10÷1 = 10天,总共10 + 1 = 11天。
5. 一口井深9米,青蛙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下滑1米,这只青蛙需要几天才能爬出井口?- 解析:青蛙每天实际向上爬3 - 1 = 2米。
最后一天白天爬3米出井,之前要爬9 - 3 = 6米,这6米需要6÷2 = 3天,总共3+1 = 4天。
6. 井深11米,青蛙白天向上爬4米,晚上下滑2米,青蛙几天能爬出井口?- 解析:青蛙每天实际向上爬4 - 2 = 2米。
最后一天白天爬4米出井,之前要爬11 - 4 = 7米,这7米需要7÷2 = 3.5天,向上取整为4天,总共4 + 1 = 5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爬井问题:
例1:有一只青蛙掉入一口深10米的井中。
每天白天这只青蛙跳上4米晚上又滑下3米,则这只青蛙经过多少天可以从井中跳出?
A、7
B、8
C、9
D、10
解法一:除最后一天外,青蛙每天白天跳上4米,而晚上又滑下3米,一昼夜来回共上升1米,所以第六天到了“第6米”的地方,第七天的时候,再向上爬4米,那么白天就可以爬出井外,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
解法二:本题当中的青蛙白天、晚上一来一回,可以类比“乘船过河问题”当中的船的来回。
因此,本题相当于:一共10个人,船上能承载4个人,但需要3个人划船,于是每次过河,过去4个人,回来3个人,所以共需要(10-3)÷(4-3)=7(天)
例2、一只青蛙从一个斜坡底部往岸上跳,斜坡长度为15米,青蛙每次可跳出5米,又下滑3米,则它需要几次才能跳上岸()
A、4
B、5
C、6
D、7
解析:相当于一共有15个人,船上可坐5人,但需要3人划船,则共需要(15-3)÷(5-3)=6(人)
例3、有一只蜗牛掉入一口深32米的井中,每天白天这只蜗牛跳上5米晚上又下滑2米,则这只蜗牛经过多少天可以从井中爬出?()
A、7
B、8
C、9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