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再塑生命的人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再塑生命的人》,了解战争对人类生命的摧毁和重塑。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了解重建战争摧毁生命的过程。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什么是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破坏?2.引导学生回答,并激发他们对人类抵抗战争破坏、重塑生命的思考。

步骤二:阅读文章(3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再塑生命的人》。

2.教师解释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步骤三:讨论阅读理解问题(30分钟)1.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的细节和意义。

-战争对人类生命和文化的摧毁有哪些具体表现?-在文章中,哪个人物或事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再塑生命”?-你认为在战争中重塑生命的人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质?2.鼓励学生发言,提供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步骤四:小组合作写作(4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写作任务:请根据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写一篇作文,探讨重建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提示: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或事件,描述他们重建生命的过程和对他人、社会的影响。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写作思路和成果。

步骤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写作中的思考和观点。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摧毁和重塑生命的情景,比如自然灾害、疾病等,以及我们可以为重建生命做出的贡献。

四、教学反思:通过《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战争对人类生命和文化的严重破坏,以及人们在战后重新建设生活的努力和意义。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的任务,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此外,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重建生命的主题和个人责任,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心社会和他人的困境,并为重建生命做出贡献。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速读能力和从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及其对海伦的爱。

2.体会海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难点:品味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语句。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能欣赏到红花绿草,能够聆听鸟兽虫鸣。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去见证这个奇迹,去认识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海伦·凯勒,学习她写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

作者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5种语言。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3-4段,读后思考:在见到莎莉文老师以前的六年时间里,我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以前的生命状态:黑暗、迷茫、愤怒苦恼、疲惫不堪、渴望光明2、思考:写这些文字有何作用?层层铺垫,烘托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与后文我现在的生命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影响。

3、学生朗读11-13段,读后思考: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帮助下,我现在的生命状态又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现在的生命:拥有光明、希望、快乐、自由和幸福。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再塑生命的人》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理解小说中的人生哲理。

2. 能力目标:能够感悟小说中的人生意义,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人性感悟,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理解小说中的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哲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想自己阅读的小说中,有哪些小说让自己受益匪浅,为何受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阅读环节分组朗读小说(每组分角色),朗读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单独阅读,并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段话,并解释自己的选取理由。

3. 分析环节由学生主导,将自己的选取理由汇总,分析何种人生哲理是小说想传达的,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剖析小说的主题。

4. 讨论环节在分析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讨论,探究小说中人生哲理的真正含义,通过讨论,让学生达成统一的认识。

5. 教师点评环节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的结果,解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重要价值,强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6. 总结环节让学生单独完成读后感,总结自己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新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评价阅读理解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2.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小说中传递的人生哲理、能否从小说中领悟到什么是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能否表达清晰的观点和思想本次教学针对的是小说中的人生哲理,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环节,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小说中想要传达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在教学评价中,我将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希望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哲理,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篇一:再塑生命的人完整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品味重点语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教学重难点: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

2.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被誉为“美国英雄偶像”。

三、朗读下列词语及解释:企盼:盼望。

搓捻:用手指搓。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疲倦不堪:形容极其疲乏、困倦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结合第六段思考: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引导“我”认识具体事物的?明确:老师送给“我”的洋娃娃,既是老师对我的爱心表达,也是用来启迪“我”智慧的钥匙;通过“手指游戏”,“我”在轻松简单的模仿中接受了启蒙教育。

3.莎莉文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的成果有哪些?明确:1.使海伦﹒凯勒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等词语。

2.使海伦﹒凯勒领悟到“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1、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课文第一部分,概括莎莉文老师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事件。

2、过程与方法:体会以感情为线索记述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细节探究,开拓情感表达的视野和思路。

: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探究细节描写:阅读法、讲授法、启发式、探究与欣赏。

:1课时:讲授课文第一部分(1——13自然段)一、高一(9)班学生人数的考勤二、复习: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三、导入: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海伦·凯勒借着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学会了读书和写字,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幼年时期的海伦·凯勒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

(一)找出文中表示“我”的感情变化的词语?安静地等待、陌生、自豪、模仿、争执、发脾气、恍然大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莎莉文老师对“我”做了那些事情?①第一次亲密接触;②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③教“我”拼写简单单词;④教“我”认识和理解“水”的含义;⑤教“我”比较复杂的单词。

:1、1—2段,“我”安静地等待莎莉文老师的到来。

2、第5段,“我”与莎莉文老师第一次亲密接触(动作描写)陌生。

3、第6段,老师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自豪”。

4、第7段,老师教“我”拼写简单单词——“模仿”。

5、第8段,老师给“我”大洋娃娃,让我拓展理解的意义。

6、9—12段,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水”的含义。

争执—发脾气—恍然大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7、13段,老师教“我”比较复杂的单词——心中充满喜。

1、动作描写:(为什么莎莉文老师会使“我”产生情感的变化?)5段:握住,紧紧地抱;6段:拉起,慢慢地拼写;9、10段:扫碎片,递帽子,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在另一只手上拼写,先慢后快(老师对“我”的爱)2、心理描写:(感情变化)3、景物描写:第3段:穿透、照射、仰、触摸、抚弄——安静、无所事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分析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重点语句。

2.体味作者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设计好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深入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设计学生活动,模拟聋哑人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1.教师导入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磨难,面对绝境,我们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迎难而上?很多人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邰丽华和她的团队以聋哑之身演绎《千手观音》,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绚烂;贝多芬以残疾之躯谱写《命运交响曲》,让我们领略生命的辉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看看命运多舛的海伦?凯勒如何焕发生命的光彩。

我们先看一段介绍海伦?凯勒的视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作者简介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再塑生命的人作者介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第1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想象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作为健康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可以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春天能看到鲜花遍地,夏天能看到绿树成荫,秋天能看到草木枯黄,冬天能看到雪花飞舞。

我们也能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能听到清脆的鸟叫、美妙的音乐,抑或是父母的唠叨。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从有意识开始,我们的眼睛就只能看到一片黑暗,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我们的世界是黑暗又寂静的,那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方法去认识这个世界呢?今天,让我们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了解作为盲聋哑人的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童年生活吧!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借助相关资料,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分析题目所指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本文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说一说,谁再塑了谁的生命?预设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3.概括事件师:本文主要写了莎莉文老师的哪些事请同学们做出概括。

预设主要写了三件事:①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②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③老师教我理解“水”的含义。

4.梳理脉络师: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预设第一部分(第1—4段):概述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理变化。

第二部分(第5—13段):写莎莉文老师走入“我”的生活,“我”初步感受到人生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人物形象形成初步印象。

三、再读课文,学习旁批阅读法师:默读课文,学习并参考课文旁批,批注出自己的疑问或看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第【1】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美好积累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绽开(zhàn)小心 yì yì(翼)(翼)惭kuì(愧)感kǎi(慨)搓niǎn (捻) pì(譬)如 jié(截)然相反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①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求甚解②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美不胜收③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

花团锦簇④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3、解题“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她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4、走近作者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我的生活》等。

她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

但是她凭着自己的坚毅和努力,不但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一个对整个世界都有影响的人。

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她,被誉为“美国英雄”!海伦在她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发她对莎利文老师的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美好目标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把握情感变化,体会残疾人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3、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一、美好开课师: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识记、理解“截然、搓捻、疲惫不堪”等词。

2.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揣摩文章语句(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2.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揣摩文中细腻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教学难点】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激趣)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人觉得自己很聪明呢?(如果没有学生回应,就换一个问题,那么有没有人觉得班里的某某某很聪明呢?)采访某某同学:聪明的你请告诉老师,你觉得现在你既要学中文又要学英文累不累?如果老师建议学校再开一门外语课,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你觉得自己将来能考上怎样的大学?老师建议你考哈佛大学怎么样?(学生一般情况下会觉得这非常难。

)那你觉得怎样的人可以考哈佛大学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这个人的命运非常坎坷,在她1岁零7个月时得了一场重病,从此失去了听觉、视觉以及说话的能力。

可就是这么一个盲聋哑的女子不仅考进了哈佛大学,还精通英、法、德、拉丁文、希腊语等5国语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海伦·凯勒。

你们一定对她非常了解,谁可以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女性?学生介绍完后,老师对海伦·凯勒的资料做适当补充。

海伦·凯勒两岁不到就变成了盲聋哑,在那个没有声音、没有光亮的黑暗世界里,她是如何蜕变成了一位20世纪的传奇女性,我想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里,你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二、整体感知1、首先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先看看同学们的字词掌握情况怎么样?截然(jié)搓捻(cuō niǎn) 绽开(zhàn)惭愧(kuì) 譬如(pì)花团锦簇(cù) 混(hùn)为一谈恍(huǎng)然大悟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悟:心里明白。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截然不同”这个词,出现在课文的第一段,文中这样写到“回想起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概万分”,谁能告诉老师“此前和此后”的“此”在这里指代什么?(指代莎莉文老师的到来)莎莉文老师的到来让海伦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海伦此前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5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告诉大家海伦在莎莉文到来之前处于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当学生讲到“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时,老师进行材料补充:我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无理取闹,虽然我心里也知道这样是不应该的,可是一有事情到来,我又急躁得控制不了,就像我常踢伤了保姆艾拉,我知道她很痛,所以当我气消时,心里就觉得很愧疚。

但是当事情又不顺我的心意时,我还是会疯狂地胡乱踢打。

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愿望更加强烈。

几种单调的手势,也越发不敷应用了。

每次手语无法让别人了解我的意思时,我都要大发脾气。

仿佛觉得有许多看不见的魔爪在紧紧地抓着我,我拼命地想挣脱它们,烈火在胸中燃烧,却又无法表达出来,只好疯狂地踢打、哭闹,在地上翻滚、吼叫,直到精疲力竭。

母亲若在旁边,我就会一头扑在她怀里,悲痛欲绝,甚至连为何发脾气都给忘了。

日子越来越难熬,表达思想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至每天都要发脾气,有时甚至每隔一小时就闹一次。

当学生讲到“在茫茫大雾中航行”时,对第4段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读出海伦孤寂、无助、渴望光明的心理。

(3)失去听觉、视觉、说话能力的小海伦,陷入了黑暗的深渊,她是多么孤独、多么无助,多么渴望光明的到来呀。

终于在她6岁零9个月时,上帝听到了她的呼唤,为她送来了一位光明的使者,她就是——莎莉文老师。

那么,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海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剩余部分,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尤其是一些关于海伦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

(4)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莎莉文老师来之后,海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好学、乐观、幸福、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等)(5)请根据下面的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海伦的变化。

“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莎莉文老师来后不久,海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啊!这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一切改变看起来似乎都非常简单非常顺利,你觉得呢?(学生会回答并不顺利)是呀,海伦的学习之路其实充满了艰辛,你发现了吗?2、对于盲聋哑的海伦来说,艰辛是必然的,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痛苦,反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你感受到她的幸福和快乐了吗?请找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结合课后练习二,找找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3、理解“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句话。

学会“水”字后,作者理解了语言文字跟宇宙万物的对应联系,每一样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

这不仅激起她的求知欲望,而且使她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有爱心。

这是她思想的一个大飞跃,所以她有这样的自我评价。

四、拓展延伸1、海伦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前两天,老师从以前的同事那里得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9月26日,我原工作单位的13名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回来的路上,车子在高速上发生了侧翻,造成多人重伤住院。

其中一名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女教师受伤最严重,右臂已经截肢了。

我和她虽只有一面之缘,未有过任何交谈,但当我听说这么年轻的一个生命,刚刚大学毕业,正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时,却遭遇了如此不幸,我很想发个短信安慰安慰她,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怎么说。

今天我们学习了海伦的成长故事,我想请同学们帮我想想,我该如何去安慰、开导我这位不幸的同事。

五、小结感谢同学们真诚的慰藉和美好的祝福,我相信这位年轻的胡老师一定会像海伦一样坚强起来,战胜一切困难,乐观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最后老师也想送大家几句话,希望大家能微笑没对挫折,勇于开拓进取。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荻更斯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培根第二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海伦,感受了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看到了她奇迹般的变化。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重塑生命的人》,去看看这个奇迹的另一个创造者——莎莉文老师。

二、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莎莉文老师的重要语句。

1、莎莉文老师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早上我的心在快乐地歌唱,奇迹发生了!两星期前粗暴的小生命已经变成了温顺的小女孩。

”仅仅两个星期,让海伦从粗暴到温顺,莎莉文老师怎样一步步改变海伦的?(拥抱-送我哇哇-教我拼写“doll”-叫我拼写“pin、cup”等词-带我到井房教我拼写“water”)她靠的是什么?(结合文中对莎莉文老师的动作描写)(爱心、耐心、独特的教育方式等)2、你觉得莎莉文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充满爱心、耐心、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教学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是一个教育艺术家)3、除了课文中海伦为我们呈现出来的莎莉文,你对她还有更多的了解吗?(这一块估计学生关注的比较少,主要由老师提供资料,包括生平介绍及临终遗言)看了莎莉文的简介和临终遗言后,你一定有了更多的感慨,说说你的感受吧。

三、合作探究,体会真情1、海伦·凯勒无疑是伟大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而莎莉文老师也值得我们用世间最美的语言去赞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莎莉文在海伦的一生中的扮演着比她父母更重要的角色。

难怪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

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

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

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看完上面这段文字,再结合课文,请你说说看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情感?(感激和敬爱)2、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其实还可以从文中的那个地方看出来?(题目)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四、拓展阅读1、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找出你最喜欢的或给你启发最大的句子,并与同学分享。

2、假如三天后你将失去光明,你会如何安排这三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