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皮质醇(Cortisol)ELISA试剂盒说明书
皮质醇(Cortisol)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豪迈

皮质醇(Cortisol)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皮质醇(Cortisol)的含量。
1.1型号/包装规格
规格A:100人份/盒
规格B:10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定标液和质控品的浓度具有批差异性,详见标签。
2.1 外观
试剂盒中的组分应澄清,应无沉淀和絮状物。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
2.2 空白限
应不大于1ng/ml。
2.3 准确度
使用纯品作回收实验,其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4 线性
在[1,60]ng/ml测量范围内,剂量-反应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0.9900。
2.5 重复性
用不同浓度的两个样本进行检测,各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6 批间差
用三个批号试剂盒检测同一份样本,则三批试剂盒之间的批间变异系数CV 应不大于15%。
2.7 特异性
用测定试剂盒测定相应浓度的交叉反应物质,应满足下表要求:
2.8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至企业内部工作校准品,并与已上市产品比对赋值。
2.9 稳定性
试剂盒在规定的2℃~8℃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取到效期后的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2.7项的要求。
罗氏中文说明书:Cortisol 11875116 122 V14

11875116 122 100测试主要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尿液和唾液中皮质醇。
皮质醇检测用于鉴别和治疗肾上腺功能失调。
Elecsys和cobas e免疫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是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
概述皮质醇(氢化可的松)是机体最主要的糖皮质激素,对维持机体的多项生理机能有重要作用。
与其它糖皮质激素类似,皮质醇由共同的胆固醇前体在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
血循环中约有90%的皮质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和白蛋白结合后进行运输。
仅有少量的游离皮质醇与其受体发生反应。
1皮质醇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提高血糖水平(提高糖异生和糖分解)、抗炎和免疫抑制反应。
皮质醇由肾上腺合成和分泌并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负反馈调节。
如果血中的皮质醇浓度减低,下丘脑则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CRH能促进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ACTH能促进肾上腺合成和分泌皮质醇。
皮质醇本身对垂体和下丘脑起负反馈作用。
此外压力能够促进皮质醇的分泌。
1血清皮质醇的浓度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
1通常最高峰值出现在清晨(700nmol/L或25.4mg/dL),随后逐渐降低,到夜间可降至峰值浓度的一半左右。
因此在解释结果时,明确采血时间是很重要的。
检测患者血循环中皮质醇的含量可用于诊断肾上腺、垂体和下丘脑的机能是否正常。
2,3因此检测血清皮质醇的浓度可用监测多种疾病,如浓度明显增高的库欣氏综合征4,5或浓度明显降低的艾迪生病。
同时也可用于库欣氏综合征使用地塞米松抑制治疗或艾迪生病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监测。
库欣氏综合征实验室诊断的另一选择是检测24小时尿液中的皮质醇浓度,因为尿液中排泄的皮质醇不受昼夜节律性分泌的影响。
6这种方法能够准确的区分健康人与库欣氏综合征患者。
尿液中排泄的皮质醇均未与转运蛋白结合,因此被称为尿游离皮质醇(UFC)。
通常尿游离皮质醇与血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皮质醇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酶联免疫吸附法皮质醇浓度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EK8100-01Cortisol Competitive ELISA Kit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Catalog NumberEK8100-48EK8100-96定量检测血清、血浆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皮质醇(Cortisol)浓度。
本产品仅用于科学研究,非诊断试剂,不能用于临床诊断。
一、产品介绍1.背景介绍皮质醇,也称为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化合物F,是糖皮质激素中的一种类固醇激素。
在人类中,它由肾上腺中的肾上腺皮质束状带产生,在压力和低血糖时释放,可作为压力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皮质醇的产量与ACTH依赖的昼夜节律相关,在早晨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
皮质醇在很多基质中可被检测到,如血液、粪便、尿液和唾液。
血清中90-95%的皮质醇与蛋白结合,包括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和血清白蛋白。
皮质醇主要参与代谢和免疫。
在代谢方面,它可促进糖异生、肝糖原沉积和降低葡萄糖利用率。
在免疫方面,作为重要的抗炎因子,在过敏、免疫抑制和疾病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
异常的皮质醇水平与许多状况有关,包括前列腺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身体组织中皮质醇过高是库欣综合征的诱因。
2.检测原理本试剂盒采用固相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
兔抗小鼠抗体预包被在高亲和力的酶标板上。
皮质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加入至孔中,经过孵育,与固相抗体结合。
洗涤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皮质醇和未标记的皮质醇或样本,竞争结合单克隆抗体上有限的结合位点。
在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后,加入显色底物,颜色反应的深浅与皮质醇的浓度成反比。
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在450nm波长(参考波长570-630nm)测定吸光度值。
本试剂盒已验证人、小鼠和大鼠血清样本,但其它物种的皮质醇预计也可被检测。
3.试剂盒检测的局限1)请在本试剂盒标示的有效期内使用。
2)试剂盒的试剂不能与其他批号的试剂或其他来源的试剂混合使用。
3)任何标准品稀释、操作人员、移液技术、洗涤技术、孵育温度、试剂盒保存时间的改变,都将影响结合反应。
Cortisol中文说明书

用免疫学方法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皮质醇(cortisol)的含量。电化学发光免疫测 · Elecsys 系统清洗液支架(Adapter for SysClean) )货号11933159
定试剂,适用于罗氏Elecsys1010、2010和E170(Elecsys模块)免疫测定分析仪。 · Elecsys 1010反应杯(Assay Cup) 货号11706829
与其它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一样,皮质醇由共同前体胆固醇在肾上腺皮质区合成而来。 在外周血中,90%的皮质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以及白蛋白结合后进行 运输。 皮质醇最重要的的生理机能是升高血糖,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负反馈机制的调节。当皮质 醇水平下降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使垂体分泌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由ACTH刺激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皮质醇。皮质醇本身对垂
Elecsys1010/2010分析仪需要 · Elecsys系统缓冲液(ProCell)货号11662988
机器自动稀释,机器会自动计算结果。 正常参考值:
· Elecsys 测量池清洗液(CleanCell)货号11662970
上午时间 7-10 a.m. : 171-536 nmol/l (6.2-19.4μg/dl) (n=144) 下午时间 4-8 p.m. : 64-340 nmol/l (2.3-12.3μg/dl) (n=137) 如有必要,各实验室应自己测定一个正常值范围。
采取校正措施。 计算: 对每一个标本,仪器会自动计算皮质醇含量,单位是nmol/l,µg/dl或µg/l。换算 方法 nmol/l x 0.03625 = µg/dl (x 0.3625 = µg/l)
皮质醇说明书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此说明书皮质醇放射免疫分析药盒说明书Cortisol Radioimmunoassay Kit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概述及临床意义皮质醇(Cortisol, 缩写为:Cor.)是一种主要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属于21碳类甾体激素,分子量363D。
人每日分泌量有昼夜节律性变化,一般早晨分泌量多。
准确测定皮质醇的含量,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试验及其病理、生理研究和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对柯兴氏综合症,原发性付肾皮质机能低下症(阿狄森氏病)鉴别诊断特别有效。
本药盒用于测定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
血清样品不用稀释,不用预处理,血清或血浆直接加样。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用血样量少,操作方法简便,检验周期短,测定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
二、测定原理应用竞争机制原理,标准或样品中的Cor.和加入的125I-Cor.共同与一定量的特异性抗体产生竞争性免疫反应。
125I-Cor.与抗体的结合量与标准或样品中Cor.的含量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用免疫分离试剂(PR)将结合部分(B)与游离部分(F)分离后,测定结合部分的放射性强度,并计算相应结合率B/B0。
用已知标准Cor.含量与对应结合率作图,即得标准抑制曲线。
从标准曲线上查知对应结合率的待测样品中Cor.的含量。
1四、试剂的配制、使用方法和保存1.Cor.标准品:将0标准1ml蒸馏水溶解,其余标准分别准确地加入0.5ml 蒸馏水溶解。
溶解15分钟后摇匀方可使用。
溶解后其浓度分别为0、10, 50, 100, 200, 500ng/ml。
标准复溶后2~8℃保存可稳定42天,冻干品-20℃保存有效期内稳定。
2.125I-Cor.标记物:冻干品用缓冲液溶解。
100管标记物加缓冲液10ml, 50管标记物加5ml,加样前摇匀。
100管标记物放射性不大于111KBq(3μCi),2~8℃避光保存可稳定42天。
北京联众泰克皮质醇(Cortisol)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

皮质醇(Cortisol)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构组成:试剂盒由磁分离试剂(M)、试剂a(Ra)、试剂b(Rb)和定标品(Cortisol-Cal)(选配)组成。
组成及含量见下表:预期用途: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皮质醇(Cortisol)的含量。
2.1 外观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应不大于0.5nmol/L。
2.3 准确度将已知浓度的Cortisol标准溶液加入到血清中,其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4 线性在[2.0,1750.0]n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2.5.1 重复性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检测高、低两个水平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差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高、低两个水平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效期末稳定性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7 溯源性依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提供皮质醇(Cortisol)定标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定标品溯源至企业工作校准品。
皮质醇(Cortisol)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zhonghangsaiwei

皮质醇(Cortisol)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中皮质醇(Cortisol)的含量。
1.1产品规格
50测试/盒,100测试/盒,200测试/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2.1外观
2.1.1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磁分离试剂摇匀后为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
2.1.3液体组分应澄清,无沉淀或絮状物;
2.1.4包装标签应清晰,易识别。
2.2溯源性
应根据GB/T21415-2008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的来源、溯源的赋值和相应指标、以及不确定度等内容。
本试剂盒校准品可溯源至国际标准物质(编号SRM 921)。
2.3准确度
用国际标准物质(编号:SRM 921)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10%范围内。
2.4 空白限
应不大于0.4µg/dL。
2.5线性
在[1,60]µg/dL的测量范围内,相关系数r应≥0.9900。
2.6重复性
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7质控品的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的测量值应在质控范围内。
2.8批间差
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0%。
2.9稳定性
试剂盒在2~8℃贮存,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效期后的试剂盒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3、2.4、2.5、2.6和2.7的要求。
Cortisol Elecsys皮质醇

皮质醇用途:用免疫学方法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皮质醇(cortisol)的含量。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适用于罗氏Elecsys1010、2010和E170(Elecsys模块)免疫测定分析仪。
测定皮质醇的含量可用于肾上腺机能紊乱的诊断和治疗。
概述:皮质醇(氢可的松)是最主要的糖皮质类固醇,对维持人体的多项机能有重要作用。
与其它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一样,皮质醇由共同前体胆固醇在肾上腺皮质区合成而来。
在外周血中,90%的皮质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以及白蛋白结合后进行运输。
皮质醇最重要的的生理机能是升高血糖,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负反馈机制的调节。
当皮质醇水平下降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由ACTH刺激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皮质醇。
皮质醇本身对垂体和下丘脑起负反馈作用。
另外,机体在应急状态下,皮质醇分泌增加。
皮质醇在血中的含量呈现昼夜的周期性变化。
在清晨含量达到最高峰(700nmol/l或25.4mg/dl),随后在白天含量逐渐下降,到夜间含量降到最低点,大约是峰值的一半。
因此,在分析结果时,了解采血时间是很重要的。
检测患者血中皮质醇的含量可用于诊断肾上腺、垂体和下丘脑机能紊乱与否。
皮质醇含量增高见于库欣综合征,含量降低见于艾迪生病。
在对上述疾病进行相应的地塞米松抑制治疗或激素替代治疗中,可检测皮质醇含量进行监测。
原理:采用竞争法原理,整个过程18分钟完成。
·第1步:20µl标本与生物素化的抗皮质醇抗体和钌(Ru)标记的皮质醇衍生物混匀,分别形成复合物,数量取决于标本中待测物的浓度。
生物素化的抗皮质醇抗体一部分与标本中待测物结合,另一部分与Ru标记的皮质醇衍生物结合。
·第2步: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
形成的复合物通过生物素、链酶亲和素之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皮质醇(Cortisol)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试剂盒仅供体外研究使用!
预期应用
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皮质醇(Cortisol)含量。
实验原理
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载体,往包被抗皮质醇(Cortisol)抗体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抗皮质醇(Cortisol)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皮质醇(Cortisol)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
ELISA法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
1. 酶联板:一块(96孔)
2. 标准品(冻干品):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
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180 ng/ml,做系列倍比稀释(注:不要直接在板中进行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成180 ng/ml,90 ng/ml,45 ng/ml,22.5 ng/ml,11.25 ng/ml,
5.63 ng/ml,2.82 n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n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90 ng/ml标准品:取0.5ml (不要少于0.5ml ) 180 n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
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3. 样品稀释液:1×20ml。
4. 检测稀释液A:1×10ml。
5. 检测稀释液B:1×10ml。
6. 检测溶液A:1×120μl(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A 1:100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
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100μl/孔),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
如10μl检测溶液A加990μl检测稀释液A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7. 检测溶液B:1×120μ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B 1:100稀释。
稀释方法同检测溶
液A。
8. 底物溶液:1×10ml/瓶。
9. 浓洗涤液:1×3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10. 终止液:1×10ml/瓶(2N H2SO4)。
11. 覆膜:5张
12. 使用说明书:1份
自备物品
1. 酶标仪(建议参考仪器使用说明提前预热)
2. 微量加液器及吸头,EP管
3.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全新滤纸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 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
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 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
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 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请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
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以上标本置4℃保存应小于1周,-20℃或-80℃均应密封保存,-20℃不应超过1个月,-80℃不应超过2个月;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各试剂均应平衡至室温(试剂不能直接在37℃溶解);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
实验前应预测样品含量,如样品浓度过高时,应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使稀释后的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计算时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1.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
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
2. 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
每孔加检测溶液A工作液100μl(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酶标板加上覆膜, 37℃反应60分钟。
3.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大约400μl/每孔,
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4. 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同检测A工作液)10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反应60分钟。
5.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6. 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
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兰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 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
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 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立即进行检测。
注:
1. 试剂准备:所有试剂都必须在使用前达到室温,使用后请立即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试剂。
实验操作中请使用一次性的吸头,避免交叉污染。
2. 加样:加样或加试剂时,请注意在吸取标本/ 标准品,酶结合物或底物时,第一个孔与最后一
个孔加样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太大,将会导致不同的“预孵育”时间,从而明显地影响到测量值的准确性及重复性。
一次加样时间(包括标准品及所有样品)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多道移液器加样。
3. 孵育: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以避免液体蒸发;洗板后应尽快进行下步操作,任何时侯都应避免酶标板处于干燥状态;同时应严格遵守给定的孵育时间和温度。
4. 洗涤:洗涤过程中反应孔中残留的洗涤液应在滤纸上充分拍干,勿将滤纸直接放入反应孔
中吸水,同时要消除板底残留的液体和手指印,避免影响最后的酶标仪读数。
5. 试剂配制:Detection A及Detection B在使用前请手甩几下或少时离心处理,以使管壁或
瓶盖的液体沉积到管底。
标准品、检测溶液A工作液、检测溶液B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并使用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请精确配置标准品及工作液,尽量不要微量配置(如吸取检测溶液A时,一次不要小于10μl),以避免由于不准确稀释而造成的浓度误差;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检测溶液A工作液或检测溶液B工作液。
6. 反应时间的控制:加入底物后请定时观察反应孔的颜色变化(比如,每隔10分钟),如颜
色较深,请提前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避免反应过强从而影响酶标仪光密度读数。
7. 底物:底物请避光保存,在储存和温育时避免强光直接照射。
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稀释倍数。
洗板方法
1.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
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2.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特异性
本试剂盒可同时检测重组或天然的大鼠皮质醇(Cortisol),且与其它相关蛋白无交叉反应。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纵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横坐标(对数坐标),在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
推荐使用专业制作曲线软件进行分析,如curve expert 1.3,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检测范围:2.82 ng/ml - 180 ng/ml
最低检测限:1.41 ng/mL
说明
1. 只有全部使用试剂才能保证检测效果,因为所有试剂都是有关联的,不能混用其他制造商的产
品。
只有严格遵守试剂的试验说明才会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
2. 在储存及孵育过程中避免将试剂暴露在强光中。
所有试剂瓶盖须盖紧以防止蒸发和污染,试剂
避免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为蛋白水解酶的干扰将导致出现错误的结果。
3. 试剂盒保存:请收到试剂盒后尽快将标准品、检测溶液A和检测溶液B保存于-20℃,其余试
剂短期保存请置于4℃,长期保存则置于-20℃。
4. 浓洗涤液会有盐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
5. 刚开启的酶联板孔中可能会有少许水样物质,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6. 所有的样品都应管理好,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样品和检测装置。
7. 有效期:6个月。
8. 本操作说明适用于48T试剂盒,但48T试剂盒所有试剂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