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线类型,具有宽频带、圆极化、低剖面、易集成等优点,因此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雷达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首先介绍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其辐射机制、极化特性、带宽特性等。
随后,将详细分析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包括天线尺寸的选择、馈电方式的设计、介质基板的选取等。
在此基础上,将探讨影响天线性能的关键因素,如阻抗匹配、交叉极化、增益等,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本文还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设计方案下的天线性能,为工程师和研究者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总结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优化策略,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圆极化微带天线是一种能够在空间中产生圆形极化波的天线,它具有独特的电磁辐射特性,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探测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了解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对于其分析与设计至关重要。
圆极化波是一种电磁波,其电场矢量在空间中随时间旋转,形成一个圆形的轨迹。
圆极化微带天线通过特定的设计和构造,能够在其辐射区域内产生这样的圆形极化波。
这种波形的特性在于,无论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如何,圆极化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接收,因此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广泛的适用性。
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主要基于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辐射原理。
它通过在微带天线的辐射贴片上引入特定的相位差,使得天线的两个正交分量产生90度的相位差,从而形成圆极化波。
这种相位差可以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刻蚀特定的槽口或引入附加的相位延迟线来实现。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关键词:微带天线,X波段,设计,分析,HFSS,仿真目录1 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1.2 微带天线的发展 (1)1.3 微带天线的优缺点 (2)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3)2 微带天线基本概念及原理 (5)2.1 天线的基本概念 (5)2.2 天线的辐射原理 (6)2.3 天线的基本参数 (6)2.3.1 天线的极化 (7)2.3.2 天线方向图的概念 (7)2.3.3 天线输入阻抗的计算方式 (8)2.3.4 天线的谐振频率与工作频带宽带 (8)2.3.5 天线的驻波比 (9)2.4 微带天线的简介 (10)2.4.1 微带天线的结构与分类 (10)2.4.2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10)2.4.3 微带天线的形状 (11)2.5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11)2.5.1 传输线模型法 (11)2.5.2 空腔模型法 (13)2.5.3 积分方程法 (13)2.6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法 (14)2.7 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 (15)2.7.1 圆极化天线的原理 (15)2.7.2 圆极化实现技术 (16)3 宽带异形贴片微带天线设计 (21)3.1 微带天线的仿真 (21)3.2 Ansoft HFSS高频仿真软件的介绍 (21)3.3 HFSS对具体实例的仿真 (21)3.3.1 选取微带天线模型 (21)3.3.2 微带天线的仿真优化 (23)4 双点馈电圆形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35)4.1 HFSS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仿真 (35)4.1.1 选取圆极化微带天线模型 (35)4.1.2 圆形圆极化微带天线的仿真优化 (35)5 总结结论及展望 (41)参考文献 (42)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天线作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19 世纪初首次在跨越大西洋的无线通信使用天线以来,无数科学家投身到了天线的研究当中。
一种Peano结构的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 C h i n a A i r b o r n Mi s s i l e A c a d e m y , L u o y a n g H e n a n 4 7 1 0 0 9, C h i n a )
ABS TRACT: T o i mp r o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a n t e n n a a r r a y c i r c u l a r p o l a iz r a t i o n a n d g a i n d e g r a d a t i o n b e c a u s e o f l a r g e d i s — t a n c e b e t w e e n a n t e n n a e wi t h EB G s t r u c t u r e ,a d e s i g n o f c i r c u l rl a y p o l a r i z e d mi c r o s t i r p a n t e n n a w i t h P e a n o c u r v e
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1)

2004年4月重庆大学学报Apr.2004 第27卷第4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Vol.27 No.4 文章编号:1000-582X (2004)04-0057-04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实现Ξ韩庆文,易念学,李忠诚,雷剑梅(重庆大学通信学院,重庆 400030)摘 要:圆极化微带天线是一种低剖面的天线元,研究圆极化微带天线的特性在天线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而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电位置的确定是设计的关键。
针对单端侧馈五边形圆极化微带天线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简要介绍了微带天线的实现方法,并介绍了一种用于分析多边形微带天线的有效方法———有限元分析法;通过对一个5.6GHz 的五边形圆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设计,给出了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过程,找到了确定馈电点位置的合理方法,采用HFSS 软件进行优化设计,进行仿真,给出了合理的仿真结果。
关键词:微带天线;圆极化;轴比;五边形;方向图;电压驻波比;带宽 中图分类号:TN820.11文献标识码:A 目前简单的线极化天线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使得圆极化微带天线倍受青睐。
但在微带天线的分析中,近似处理较多,使得天线的设计准确性并不太好,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电位置的确定往往需要实验调整的方法进行研究。
另外由于微带天线的频带窄,设计尺寸的微小误差都会造成天线谐振频率的偏离,极化特性也会变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介质基片的离散性,也影响了谐振频率的准确性[1]。
针对上述问题,特别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应用HFSS 高频结构软件仿真,使天线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1 微带天线微带天线是一种基于微带传输线的天线。
它有多种形式,按结构特征,可把微带天线分为两大类,即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缝隙天线;常用的一类,是贴片微带天线。
贴片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及其它形状,在此选用五边形贴片。
微带天线的辐射,是由微带天线边沿和接地板之间的边缘场产生的。
设计4: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分析结果:①谐振频率随Lc的变大而降低 ;
②当Lc在
44.4mm~44.5mm之间时,谐振频率在1.58GHz~1.57GHz之间
查看输入阻抗和馈电位置的关系
查看当Lc=44.45mm时的输入阻抗
实部 虚部
当工作频率为1.575GHz时,输入阻抗为(32.34+j8.51)Ω, 要使输入阻抗为50 Ω左右,则L1的值必须大于初始值6.9mm。
查看输入阻抗和馈电位置的关系
添加L1的参扫:范围7.4mm~9mm,间隔0.2mm
分析结果:①输入阻抗随L1的变大而变大 ; ②当L1=8.8mm时,输入阻抗约为50Ω
优化分析
优化变量
Lc
8mm~9mm 44mm~45mm
dB(S(1,1))
目标函数 dB(AxialRatioVa lue)
单馈电圆极化天线实现原理
同轴线的馈电点位于辐射贴片的对角线位置时,可以激发 TM10和TM01两个模式如果让辐射贴片的长宽相同,这样激发 的两个模式的频率相同、强度相等,而且两个模式电场的相位 差为零。若辐射贴片谐振长度Lc,微调谐振长度:L=Lc+a W=Lc-a。前者对应容抗,后者对应感抗,调节a的值,使每一 个阻抗实部和虚部相等(B=G),则两阻抗大小相等,相位分 别为-45和+45,这就满足了圆极化条件
1.6mm Lc-Delta Lc+Delta 6.9mm
50mm L1
46.1mm 0.0143*Lc
查看天线的谐振点
m
f 1.53GHz
S11 -16.89dB
在初始尺寸下的谐振频率为1.53GHz,而设计要求中心频率为 1.575GHz,因此需要参数扫描分析谐振频率和Lc的关系
一种微带线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一种微带线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引言在通信领域中,天线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设备,而微带天线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集成等优点,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天线。
在微波领域中,圆极化天线通常被用来避免天线之间的互干扰和提高通信质量。
然而,许多微带圆极化天线的带宽是有限的,这使得这些圆极化天线的通信传输性能大大受到限制。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微带线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案,旨在解决微带圆极化天线带宽狭窄的问题。
设计原理本设计方案采用了一种微带线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其中,天线由一个正方形微带辐射片和一个环形贴片构成。
其工作原理基于微带线馈电的正方形微带辐射片,是以TM模式的耦合方式进行馈电的。
正方形微带辐射片的一边通过一条微带线馈电导线与馈电点相连,另一边则用接地板连接。
环形贴片作为一个反射器,通过正方形微带辐射片的边缘和接地板之间的短接实现电路的反射。
设计步骤1.计算天线的工作频率和所需圆极化方式。
根据这些参数确定天线的尺寸和形状。
2.设计并确定微带线馈电导线和连接设备的点。
3.添加环形贴片,并在模拟软件中进行必要的优化,以提高天线的性能。
4.按照所需的角度选择天线的旋转方向,并调整微带线馈电导线与天线的尺寸,以实现所需的圆极化方向。
仿真结果为了验证设计的性能,我们使用了一款天线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仿真过程中,我们使用S参数和体表波图形来评估天线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关键指标的仿真结果:•工作频率:4.4GHz•带宽:360~630MHz,VSWR小于2•圆极化方向:左旋•Gain:6.5dB•Axial Ratio: 1.1dB结论本文提出的一种微带线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方案,能够在4.4GHz 的频率范围内实现左旋或右旋的圆极化方式。
其带宽可达到360~630MHz,在这个带宽范围内可以实现VSWR小于2的传输性能。
此外,天线具有高增益和低轴比等优点。
因此,这种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
L波段矩形切角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万方数据第33卷电子测量技术V2“+量:妒。
=0警=o(2)仅在离散的k。
方程(2)才存在不为零的解,每一个k。
值对应一个特征函数。
把式(2)两边乘以特征函数的共轭%,然后在腔体体积上积分,在矩形微带天线周界C上积分为零,于是可得…:=糌(3)显然,k。
为零或者正整数。
设矩形微带天线只激励基模,在引入切角分离单元后,可令新的特征函数为∥,相应的波数为k7,则可设:∥一P≯。
t+Q乒,。
(4)将式(4)代入式(3)可得‘”:|1.(PV幽。
+QV咖。
)2ds’ll,(即。
-+QV以。
)2ds7式中ls7=s十As,现在令:II(V咖1)2ds=g。
ll(V幽。
)2ds=q:JJ山JJ-』『。
‰l2ds=Pl儿(¨2ds=夕。
』』。
灿舭d确z『『。
V们舭d_qlz将式(6)代入式(5)简化为:五,z:』!!昱:里!“,2(P・Q)如果P、Q有解则计算可得:q12q2。
口12=0P1=P2=2(△s/s)P12=一2(△s/s)把式(8)代入式(7)。
可得t志%=艇。
(1—4△s/s)(5)由式(12)可知:通过控制切角的尺寸可以控制两个简并正交模式谐振频率的分离程度,从而控制两个模式特征阻抗的相差。
以实现囤极化辐射。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将一点馈电矩形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步骤归纳如下:1)根据给定的工作频率和介质基板确定微带天线尺寸W。
对于介质基片厚度为h,相对介电常数为e,。
天线工作频率为的前提下f,能够形成较高辐射效率的贴片宽度为[“lⅣ=毒(孚)。
1他2)计算规则矩形微带天线的扰动量As/s,从而可以确定切角的尺寸[73;3)确定馈电点的位置根据腔模理论可计算得到微带腔体的Q值。
根据Q值可以求得微带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电位置L。
(L。
为馈电点距离宽边边沿的距离)的关系式[9]tpo一1120),o““一2wLo=“----arccos(√R。
/R二)丌因为同轴馈线的特性阻抗为50Q,因此为了阻抗匹配。
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概述与发展

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概述与发展
微带天线是一种基于微带电路技术制作的天线,也被称为平面微带天线或PCB天线。
它通常由金属片和绝缘材料组成,在微带电路板上制作而成。
微带天线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微带天线的极化方式包括线极化和圆极化。
线极化是指天线辐射的电磁波的电场方向与地面平行,可以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而圆极化是指电磁波的电场在垂直平面上既有水平分量也有垂直分量,可以分为右旋圆极化和左旋圆极化。
微带天线的圆极化技术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传统微带圆极化天线:最早的微带圆极化天线采用了传统的反射器结构或补偿结构,以实现天线的圆极化。
这种天线结构复杂,功耗大,且性能受到限制。
2. 偏振转换器:为了简化天线结构和提高性能,研究者开始将偏振转换器应用于微带天线中。
偏振转换器可以将线极化信号转换为圆极化信号,从而实现微带天线的圆极化。
3. 双模微带天线:双模微带天线是一种通过改变外接电路结构实现线极化和圆极化转换的技术。
通过切换两种工作模式,可以在线极化和圆极化之间灵活切换。
4. 印刷圆偏振器技术:印刷圆偏振器是一种新型的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
它基于圆偏振器的特殊设计,实现了简化的、紧凑
的圆极化天线结构,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宽频带特性。
随着微带天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带天线的圆极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将继续优化,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射频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摘要天线作为无线通信最为重要的部分长久以来都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以及迅速改造发展。
如今,微带天线因其自身的质量小,形状易改变而与设备共形等优势在通信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天线的种类多样,极化方式大致分为线极化与圆极化两种,在天线出现的初期,由于技术层面的限制,线极化天线的应用极为广泛。
但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信号的愈来愈严苛的要求导致线极化天线与应用层面的矛盾越发凸显。
由于圆极化天线的方向性,旋向相同接收性和抗干扰性较强,因此现代圆极化天线的应用成为当今天线的主流。
本文介绍圆极化天线的性质和缺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改进。
关键词:圆极化天线,抗干扰,性质Designing of Rf circular polarizationmicrostrip antennaABSTRACT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tennas has long been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researchers and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the quality of the microstrip antenna with its small, easy to change shape and advantages, such as equipment conformal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s.Diversity of antenna, polarized way is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ntenna to appear, as a result of the limitation of technological level,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r polarization antenna is very extensive. But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ople's more and mo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f the signal lead to linear polarization antenna and the application layer of the contradiction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a result of the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directivity, rotate to receive same sex and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is stronger, so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circular polarized antenna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oday's antenna. In this paper, the properties of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and dis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vision of the future and improve.Keywords: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Anti-interference, Properties目录第一章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天线发展历史 (1)1.2微带微带圆极化天线应用的意义 (2)1.3 国内外使用背景及其发展趋势 (2)1.4本文内容安排 (3)第二章理论及技术 (4)2.1电基本振子 (4)2.2磁基本振子 (5)2.3天线基本原理及其分类 (5)2.3.1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原理 (6)2.3.2天线的用途分类及各项参数 (7)第三章微带天线基本知识 (10)3.1微带线天线简介 (10)3.1.1微带天线的工作方式 (10)3.1.2双频微带天线 (11)3.2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12)3.2.1传输线模型 (12)3.2.2空腔模型 (12)3.3侧馈矩形微带天线设计和同轴馈电矩形微带天线设计 (12)3.4HFSS简介 (13)第四章圆极化微带天线 (15)4.1圆极化波的性质 (15)4.2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的多种产生方式 (15)4.3圆极化波的参数 (16)4.4影响天线带宽的因素 (16)4.5 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18)4.5.2微带圆极化天线带宽的展宽途径 (19)4.5.3圆极化天线的测量 (20)4.6传统微带圆极化天线的性能分析及其缺点改进 (21)4.6.1单点馈电圆极化微带天线的性能展示及评价214.6.2新型圆极化微带天线带宽展宽方式 (24)致谢 (26)第一章绪论1.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天线发展历史作为无线电传输和侦查检测系统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线是电磁波发射与接收的最常见设备。
当其作为发射端时,它将馈线中传导的高频电流转换为其激发出的电磁波并按照特定方向发射出去;而当其为接收端时,它与发射端原理相反,从而在两点之间实现了无线电信息的传递。
从最初简单的单一点对点通信到现代的全球卫星覆盖式传送的通信规模,天线技术的发展担任了最基本而又最前端的身份角色,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愈显突出,现今已然成为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世纪末期:H.R.赫兹在1887年在对J.C.麦克斯韦根据理论推导进行验证性实验作关于存在电磁波的预言而构想创造了第一条发射作用天线。
线天线时期:在无线电处于应用的初始时期,那时还没出现真空管振荡器,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是波长越长,传播中信号的衰减愈少。
这一时期应用的是各种不对阵天线。
面天线时期:1930年左右由于微波电子管的问世继而发明创造出各种面天线。
这时已有与声学原理方法极为类似的喇叭天线,还有与光学方法原理相类似的抛物反射面天线和透镜天线。
在该年代雷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对微波技术的应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30-1959:大型反射面天线随后出现,此时通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推导出了分析天线公差统计理论,将天线阵列的综合理论分析成为可能。
五十年代之后:洲际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研制为天线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研究方向,要求天线有圆极化,高分辨率,高增益,宽频带,快速扫描和精确锁定跟踪等性能。
天线发展空前迅速。
由于新型移向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加上多用户同时搜寻与锁定等需求,相控阵天线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应用。
七十年代:无线电频率信道的匮乏和全球覆盖式通信卫星的发展,反射面天线的频率交叉使用,正交极化问题和非单波束天线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从毫米波,亚毫米波,光波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无线电技术涉及的波长越来越缩短,新型毫米波天线如介质波导,表面波和漏波天线等得以问世。
现代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导致高层建筑物与日俱增,复杂的电磁环境对天线的要求日益严格,在通信系统中对移动通信的信号质量提高的要求最为严峻。
当下,对天线功率增益的重视使得高增益天线设计备受关注。
现今,全向天线的地位与作用日渐凸显。
它可以在单点与多点通讯,组建无线扩频网,广播与信息传输领域广泛应用。
圆极化天线作为最为广泛应用的全向天线发展至今已成为主流天线。
微带天线迅速发展让微带圆极化波天线更加有利于其发展。
如今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文明已经迈入信息大爆炸时代,其最为重要的特点即是信息从速度到广度的采集与传递。
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无线通讯产品的大众化,尤其是近些年来个人终端通讯设备的普及和各种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通讯设备的功能愈来愈不能小觑,信号带宽也在不断展宽。
天线性能作为无线通讯中最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受到了人们对其更高的要求规范。
天线的地位愈发凸显,天线的形成及其发展经历了线天线时期,面天线时期,大型反射面天线出现,相控阵天线问世。
从线阵发展到圆阵,从平面阵发展到共形阵,到如今的圆极化微带天线阵。
一切都显示着天线设计科技的强劲发展势头。
1.2微带微带圆极化天线应用的意义在无线电领域中,圆极化天线有其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在航天飞行器中,其位置相对固定要求它的通讯测控部分为与其共形,同时要求该设备质量较轻体积较小且成本低的圆极化天线。
航天航空和卫星领域以及在导弹的应用中,天线设备的尺寸。
现在许多政府部门和商业公司(如移动通讯公司)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为满足这些要求,可选用微带天线。
这种天线有薄的平面结构,便于共形,制造简单,成本低。
而在馈电方式与贴片形状已知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目标谐振,输入阻抗,极化及模式等各个参量。
圆极化微带天线还具备可以接收任意方向与极化方式的信号。
所以,圆极化微带天线是符合各类要求的相对理想又高性能天线。
1.3 国内外使用背景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圆极化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将圆极化天线应用于电子信息技术对战可以在侦查与反侦察中测控各类极化方式的电磁波:将圆极化天线安装在剧烈摆动翻滚的飞行器上可以减少信号漏失同时可以消除畸变影响。
在广播电视中的重影问题可望被消除。
而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对天线的极化方式有要求是多点通讯技术发展的必然基本要求。
阻抗带宽和圆极化带宽是最主要的带宽要求。
现今国际上很多天线工作人员都在新型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领域努力。
其主要手段有辐射元结构,天线阵列结构和多点馈电结构等。
1.4本文内容安排本文将从天线的基本理论为开始,对天线,天线参数及其分类进行介绍。
进而引出各类微带天线和它们的分析方法。
本文重点是对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和馈电方式进行阐述。
在对HFSS 软件进行介绍之后会展示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原理和分析它的不足,并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各类新型的圆极化微带天线和对其未来发展的预测。
第二章 理论及技术2.1电基本振子电基本振子的基本特性分析是对更复杂天线进行分析的基础。
电基本振子又叫电流元,一个时变电流元产生的电磁波辐射从辐射元出发向空间传播同时将功率也携带出去是天线的基本原理,天线则是起到了电荷振荡的作用。
电流元的本质是一段理想的高频电流直导线,其长度和其导线直径远远小于波长。
将电基本振子放置在坐标原点,在自由空间产生的场为jkr r e rk r j w Il E -+-=)(cos 24230θεπ (2.1) jkr e rjk r k r j w Il E -++-=)(sin 142230θεπθ (2.2) jkr e rjk r Il H -+=)1sin(42πϕ (2.3) 0===θϕϕH H E (2.4)K 为空气中电磁波的波数,00εμw k =进区场场为θεπcos 2403w r Il j E r -= (2.5) θεπθsin 1403w r Il jE -= (2.6) θπϕsin 42rIl H = (2.7) 0===r H H E θϕ (2.8)可以看到,近区场是一个准静态场,并无向外辐射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