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知识分享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实践分享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实践分享在工业和建筑领域中,受限空间作业是一项常见但危险的任务。
受限空间是指进出口较小、通风不良、容易积聚有害气体或者有其他潜在危险的区域。
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正确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实践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键的安全管理实践,帮助您提高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
1. 编制详细的受限空间作业计划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该计划需要明确列出作业人员的职责以及各项任务的具体要求。
作业计划还应包括紧急情况下的预案和逃生计划,以确保人员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撤离。
此外,要确保作业计划得到所有作业人员的理解和遵守。
2. 提供充分的受限空间作业培训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程度较高,因此,对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至关重要。
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评估、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通风和有害物质监测的方法、急救和紧急救援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在案以供参考。
3. 设立安全标志和警告牌在受限空间作业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告牌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标志和牌子应明确地提醒人员注意潜在的危险,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标志和牌子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作,并定期检查是否损坏或脱落。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受限空间设备为了确保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的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由专业人员进行。
另外,设备的检查记录和维修历史应该详细记录,并定期进行审核。
5. 实施通风和有害物质监测受限空间通常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可能积聚有害气体或者缺氧。
因此,实施通风和有害物质监测是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风系统应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有害物质监测设备应能够及时检测潜在的危险物质。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6. 强化个人防护措施在受限空间作业中,个人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安全鞋等。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点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点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大家都知道,受限空间可不是随便就能进去的地方,就像厨房的油烟机,你不想随便去碰吧?在这里工作可是有很多潜在的危险,所以咱们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咱们得先做好充分的评估。
说白了,就是要把里面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比如说,空气质量如何,氧气够不够,是否有有害气体。
就像你出门前得看看天气预报,别一出门就被大雨淋了。
咱们得检查一下设备。
就像老妈每天出门前检查一下钥匙和钱包一样,确认你的安全设备是好使的。
安全带、呼吸器、通风设备这些可不能马虎。
记得有一次,我朋友在受限空间作业的时候,设备出了点小问题,结果可真是“跌了一跤”啊!所以,大家一定要确保装备齐全,才能安心工作。
然后,咱们得制定一个周密的作业计划。
工作就像打游戏,不规划好,肯定会“Game Over”。
作业计划里要详细写清楚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
有个小伙伴曾经在工作中没明确分工,结果搞得像一锅乱炖,真是尴尬得不行。
所以,记得分工合作,齐心协力。
别忘了培训和演练!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有的人总觉得培训太麻烦,结果真到了关键时刻,手忙脚乱,那场面可真是让人捧心!就像学开车,理论知识再多,也得上路练习。
培训时,大家可以模拟各种紧急情况,确保每个人都能临危不乱。
这一招可不是小瞧,关键时刻能救命。
再说,进受限空间前,得有专门的人进行监测。
想想看,要是你在一个密闭的地方,突然发现氧气不够,那绝对是一场大冒险!监测员的工作就像超级英雄,时刻保护着大家的安全。
他们要随时关注空气质量,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喊停。
咱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就让危险悄悄靠近。
对了,通讯也是关键!受限空间通常隔绝信号,所以咱们得提前准备好通讯工具。
别让你的信号像失踪了一样,万一有个突发状况,不能及时联系到外面,那可真是个大麻烦。
就像我朋友当年去山里露营,结果没信号,只能在那儿干等,真是“坐失良机”。
受限空间内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三篇)

受限空间内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受限空间是指人员进入和工作空间有限、通风条件差、存在潜在危险的场所,如储罐、管道、下水道、井洞等。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是规范受限空间内作业,保障人员安全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受限空间内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1. 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责任:明确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岗位,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
2. 作业前准备工作: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前准备工作,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制定、作业计划制定等。
3. 作业人员的管理:针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作业人员资质、培训要求、健康状况等要求。
4. 安全措施和装备: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装备,包括通风设备、安全带、照明设备等。
并规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使用相应的安全装备。
5. 作业过程监管:对受限空间作业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包括现场监督、记录作业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等。
6. 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制定受限空间作业的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制度,明确应急响应措施、救援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进行定期演练。
7.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8. 监督检查和评估:建立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上述是一个简单的受限空间内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的要点,具体需要根据不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同时,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参考和遵守。
受限空间内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保障人员在受限空间内进行作业时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受限空间内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安全责任:制定公司安全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包括受限空间内作业的监督和管理。
2. 作业许可制度:规定对于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事先获得许可。
许可程序应包括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检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四篇)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受限空间是指进入时有限的出入口,并且不适于连续的工作,可能存在一些危险因素的空间。
这些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储罐、管道、槽、井、仓库等。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工人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办法。
一、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因素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窒息:由于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不畅,可能导致缺氧。
2. 中毒: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工人容易中毒。
3. 火灾和爆炸:受限空间内可能积累有可燃气体或粉尘,一旦点燃就会导致火灾和爆炸。
4. 高温和寒冷: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高温或寒冷的环境,工人容易中暑或感冒。
5. 机械伤害: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旋转装置、移动设备等,工人容易被机械设备伤害。
以上是受限空间作业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为了保证工人的安全,在受限空间作业中需要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办法。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二)1. 编制作业规程:针对不同的受限空间,制定相应的受限空间作业规程,包括作业人员的配备、作业程序、安全防护措施等。
2. 进入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进行安全评估工作,评估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准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救援设备。
3. 限制人数和作业时间:根据受限空间的大小和危险程度,限制进入受限空间的人数和作业时间,避免过度拥挤和过长时间的作业。
4. 人员上岗培训和技术储备: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技能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
5. 空气质量监测: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和作业期间,定期监测空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6. 化学品管理:对受限空间内的化学品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化学品不会对工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7. 火灾防护和爆炸防范:对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和爆炸危险进行防范措施,如加强防火措施、定期检查防爆设备等。
8. 通风和通气:确保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畅通,可以通过机械通风和通气设备来实现。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进入、作业、退出过程中,存在着空气质量、有害气体、机械设备、狭小空间等多种危险因素,并且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难度大,容易造成严重伤害或者生命危险的作业环境。
因此,对于受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作业人员管理1. 受限空间作业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和考核合格的员工禁止进行受限空间作业。
2. 所有从事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3.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确的责任人,负责监督和协调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4. 在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沟通和联络。
5.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保护自身安全。
三、作业环境管理1. 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进行周密的检查和清理,确保无异味、有害气体、积水等危险因素存在。
2. 在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检测仪器,随时监测空气质量和有害气体浓度。
3.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示,提示作业人员注意安全,并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4. 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湿气对作业人员造成危险。
5. 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必须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和应急通道,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脱离现场。
四、作业流程管理1. 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操作步骤。
2.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组织安全会议,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告知和风险评估。
3. 作业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作业任务和责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不得擅自变更。
4. 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通道和通讯机制,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及时与外界联系。
5. 在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作业质量检查和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下次作业安全进行。
五、应急处置管理1. 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如发生突发情况或事故,必须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受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封闭、半封闭空间。
为了加强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事故,保护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车间、班组负责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3. 作业单位负责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安全评价,制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落实安全措施。
4. 作业人员应当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了解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作业安全管理1. 作业前,作业单位应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评价,明确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并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应包括作业任务、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3. 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向作业人员传达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并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了解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 作业前,应采取措施,确保受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已清除或隔离,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受限空间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5. 作业前,应采取措施,确保受限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符合安全要求。
6. 作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7. 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受限空间内通风良好,必要时应采取机械通风。
8. 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受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的浓度,确保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9. 作业过程中,应设立监护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10. 作业结束后,应清理工亡现场,并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消毒,确保受限空间内无残留有害物质。
化工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化工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人员进出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的空间进行作业。
受限空间具有通风情况较差、内部结构复杂、空气中氧含量不足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等特点。
第三条本公司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第二章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第四条受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明确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五条受限空间作业前,应确保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第六条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采取清洗和置换措施,确保作业环境符合以下要求:(一)氧气含量在18%~21%之间;(二)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三)可燃气体浓度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七条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可采取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管道空气送风等方式。
第八条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九条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作业范围、作业时间、作业人员等信息。
第十条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有毒气体浓度和可燃气体浓度,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第十一条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安全防护设备,如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自救式呼吸器等。
第十二条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措施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第三章受限空间作业审批与管理第十三条受限空间作业应实行审批制度,作业前应提交受限空间作业申请,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第十四条受限空间作业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作业地点、名称、范围;(二)作业时间、人员;(三)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对措施;(四)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管理机构和责任1.1设立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
1.2该机构下设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1.3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具有相关的培训合格证明。
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的准备工作2.1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方案、应急预案和工作时间安排等,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审核备案。
2.2对于进入受限空间进行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体检和健康评估,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进行受限空间作业。
2.3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环境检测,包括氧气含量、可燃气体和有害气体浓度等,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三、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3.1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带、防护眼镜等,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安全。
3.2受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专职监护人员,负责监控作业人员的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援助或救援,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3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熟悉救援流程,掌握相关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3.4在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戒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作业后的处理4.1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将受限空间恢复到安全的状态。
4.2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及时进行记录和整改,以便于后续的改进和完善。
4.3相关部门必须组织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以上是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一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突发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SG EHS3032-2015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版本号:A 修订号:0.1
编制宋杨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5.10.1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集团公司生产区域内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办法,适用于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各下属公司。
2 规范性文件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3.1受限空间
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
量不足的空间。
(受限空间台账见附录1)
3.2受限空间作业
指在受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4安全管理职责
4.1安技环保部
负责制定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归口管理受限空间作业和审核受限空间作业方案,并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检查。
4.2各单位
负责管理本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制定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和受限空间作业方案。
5管理内容
5.1 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
5.1.1安技环保部组织各单位进行受限空间辨识,确定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
及危险危害因素等基本情况,汇总集团公司受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5.1.2 各单位要开展受限空间辨识活动,确定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同时上报安技环保部。
5.1.3 各单位在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要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措施,制定受限空间作业方案。
并告知作业人员,同时要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5.1.4 各单位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5.1.5 各单位要根据受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5.1.6 各单位将受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存在多个承包方时,集团公司应当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5.2 受限空间作业的审批
5.2.1各单位进行临时性受限空间作业前,要填写受限空间作业审批单(附录2),制定受限空间作业方案,一并上报安技环保部进行审核。
5.2.2 对于经常性的受限空间作业,实施各单位自行审批。
经常性受限空间作业应有相应的作业管理制度,制度中包括作业流程、方案、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内容,制度需上报安技环保部,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5.3 受限空间作业
5.3.1 受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5.3.2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5.3.3 在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部门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5.3.4 检测由作业人员实施,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
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5.3.5 受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经检测,受限空间的危险危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附录3)要求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5.3.6 在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部门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受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作业部门必须立即停止受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5.3.7 受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 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 383
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5.3.8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临时用电应履行临时用电审批程序。
5.3.9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动火作业应履行动火作业审批程序。
5.3.10受限空间作业,要符合下列要求:
(一) 保持受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二)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三) 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四) 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五) 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六) 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七) 受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5.4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各单位要对从事受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等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四)受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培训记录应在作业结束后送至安技环保部存档。
5.5 受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5.5.1各单位应当根据受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
受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5.2受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
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6 考核
对于未执行本管理制度的作业部门,追究组织者或部门领导责任。
附录1 受限空间作业审批单
附录2 常见有毒气体职业接触限值
附录1 受限空间作业审批单
注: 1.“采样分析数据”待审批结束后将此表带到现场实测后填写。
2. 作业结束后,将审批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一并送回安技环保部存档。
附录2
常见有毒气体职业接触限值。